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还是评弹嗲

还是评弹嗲
“还是评弹嗲”播客

「还是评弹嗲」是属于青年评弹爱好者的艺术交流社群,也是社群旗下的评弹艺术传播矩阵。登陆声音平台后,作为一档旨在推广评弹艺术的吴语播客节目,「还是评弹嗲」将专注评弹人物访谈与评弹艺术赏析,努力把评弹背后的江南美学传递给更多的知音客。社群依靠志愿者用爱发电,争取每周五更新。 听赏吴侬雅韵,传承吴语文化 欢迎加入「还是评弹嗲」吴语文化青年社群 小助手微信:soochowpingtan 公众号:还是评弹嗲 小红书:还是评弹嗲

  1. 2023/08/01

    Vol.21 书博士|如何听赏弹词选曲「王十朋参相」?

    本期主播 | 王勇 本期音乐 | 薛调选曲《王十朋参相》                  由周云瑞先生弹唱 …… 「王十朋参相」是陈希安先生中晚年录制的唱篇。在这只作品中,陈老先生充分运用了共鸣、真假声结合、薛调特色的“喷口”等科学的演唱技巧,表现流畅,一气呵成。虽然彼时陈老师已年过六旬,但整个作品满宫满调、高音频现,可谓酣畅淋漓,丹田劲十足,展现了演唱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唱篇前段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王十朋参相的背景;从“殿元呀,你是三百名中君第一”一句起(01:57),多次转换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从演唱上讲,这只唱段以薛调为基础,融合了沈调与薛调,充满了陈希安先生的个人特色。 “停妻再娶乱纲常”一句(03:27)是典型的薛调唱腔;“荣华压不倒奇男子”一句(03:40),陈老师以翻高音处理,声音高亢,气势不凡,表现了贫穷书生不忘道德纲常的志气;“昨日琼林亲赴宴”一句(00:42),陈老师还吸收了蒋调的小腔,韵味十足。 十年辛苦守寒窗,一举成名天下扬。昨日琼林恩赐宴,今朝参相理应当。榜眼探花同投帖,低揖高拱叙画堂。几句寒温茶罢后,殷勤留住状元郎。殿元呀,你是三百名中称第一,你的文才高射斗牛光。小女闺中犹待字,欲选足下作东床。那殿元离座称师相,他作揖连称不敢当。蒙情不弃寒微子,但是我荆钗早已配门当。自古道:贫贱交,不可忘,糟糠妻,不下堂,停妻再娶要乱纲常。回绝姻亲奸相怒,他不辞而去太荒唐。小子无知言顶撞,没商量谁与他再相商,将他改调到潮阳。| 本期团队 |  艺术导赏|王勇 文字编辑|社长 音频剪辑|社长 芭芭拉 版面设计|Annie | 关于我们 | 还是评弹嗲,是属于青年评弹爱好者的艺术交流社群,也是社群旗下的评弹艺术传播矩阵。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还是评弹嗲登陆播客平台后,将努力把评弹艺术的江南美学传递给更多的知音客。 社群的播客节目分为以下两个栏目:弦索谈,评弹人物访谈,嘉宾来自演员、票友、听客等评弹界的方方面面;书博士,评弹艺术赏析,邀请专业评弹演员解读评弹艺术之美,何以雅俗共赏、韵味悠长。 自2020年建立以来,「还是评弹嗲」吴语文化青年社群致力于推广评弹艺术、传承吴语文化,吸引了数百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江南文化爱好者加入。我们试图活化传统艺术的文化生态,促进公众对评弹艺术的理解与表达,为吴语文化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 加入我们 | 听赏吴侬雅韵,传承吴语文化 欢迎加入「还是评弹嗲」吴语文化青年社群,品味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小助手微信:soochowpingtan | 关注我们 | 公众号 | 公众号 | B站 | 微博 | 视频号 | -> 还是评弹嗲 抖音号 | -> 还是评弹嗲·阿涛
    7 分钟
  2. 2023/07/25

    Vol.20 书博士|如何听赏弹词选曲「荆钗记·祭江」?

    | 本期主播 | 柯勇 | 本期音乐 | 周云瑞调选曲《荆钗记·祭江》 由周云瑞先生弹唱 …… 如何评价周云瑞的艺术成就?日前,苏州评弹博物馆袁小良老师正式宣布,将苏州弹词的流派唱腔从 25 种增加到 27 种,新增的两个流派中就有众望所归的“周云瑞调”。小良老师言道:“周云瑞老师不作为苏州弹词流派创始人,是天理难容!”上海评弹名票柯勇老师长期学习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周云瑞先生的艺术,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眼窠盈盈。柯勇老师认为,这才是周云瑞老师在苏州弹词艺术当中应有的地位。 周云瑞先生是评弹界公认的三个“家”:表演艺术家、音乐家、教育家。无论弹唱,还是说表,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周云瑞的唱腔继承自沈调,并且丰富、发展了沈调,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就祁调而言,《秋思》《霍定金私吊》都是改革创新之作,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性,使得祁调流派重焕生机。而周云瑞老师的俞调在朱介生老先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岳云》《黛玉离魂》《宫怨》等,与杨振雄老师的杨俞调、朱慧珍老师的俞调都不相同,别具一格。解放后,周云瑞顺应时代,改革创新,留下了许多成功的作品。他与徐丽仙老师共同创作的《卖余粮》,还有他为之尽心竭力的《新木兰辞》《蝶恋花》等,广受欢迎,传唱至今。 周云瑞先生的弹奏功力深厚,炉火纯青,在评弹界堪称翘楚。无论是俞调、薛调的三弦伴奏,还是琵琶自弹自唱,或是薛调等其他流派的琵琶伴奏,都是值得后辈学习的经典。传统的琵琶三弦之外,他还擅长二胡、箫、古琴等其他乐器,并将其融入到弹词艺术中。 相对于弹唱而言,人们对周云瑞的说表艺术总结得很少。作为“七煞档”和“四响档”之一,周云瑞在说表方面也是炉火纯青、造诣颇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继承。在传统书方面,周云瑞继承和发展了《珍珠塔》,创作了《荆钗记》,其说表体现出平和儒雅的艺术风格,让听者感受到浓浓的书卷气。此外,周云瑞还参与创作和演出了一批反映现代革命题材的中篇,如《海上英雄》《王孝和》《江南春潮》等。这些作品中,周云瑞的表演与时俱进,在以往传统书的表演风格上,更加突出了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技巧,使人物角色更突出,与蒋月泉、严雪亭、张鸿声等其他艺术家紧密配合,相得益彰。 因此,周云瑞先生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风格并不十分外放,而是含蓄内敛,在平凡中见到不平凡。一些艺术家以“平和”一词形容周云瑞的艺术特点,或许这也与他本人的性格、为人有非常大的关系。 几年前,电视台曾经组织录制过周云瑞艺术的纪念专辑。那时,许多老先生都十分怀念与周云瑞老师共事的经历。其中,江文兰老师就讲到周云瑞为人低调、业务精通;对于艺术极具奉献精神,以至于积劳成疾,年仅 49 岁便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倘若再给他一些时间,必定能为评弹艺术作出更大的贡献。讲到这里,江文兰老师不禁潸然泪下。 关于周云瑞老师的为人,还有件柯勇老师亲耳所闻的事值得一题。某日,柯老师在台上表演周云瑞的名作《珍珠塔·方卿见娘》,结束后回到后台,一位老听客走进来,对着柯老师流泪。细问究竟,那位老伯伯就说起了自己的一桩往事。他小时候家里条件有限,但特别喜欢去书场听戤壁书。为了节约,他往往走路去学校,省下车票的钱。有次他身体不好,没力气走路,就乘了电车,结果遇到了查票。他没钱买票,险些被反映到学校里
    26 分钟
  3. 2023/07/19

    Vol.19 书博士 | 如何听赏弹词选曲【新年锣鼓响连天】

    本期主播 | 王勇 本期音乐 | 女声蒋调选曲《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新年锣鼓响连天》                 由朱慧珍先生弹唱 …… 《新年锣鼓响连天》,选自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第四回。 1951年上海评弹团成立第三天,蒋月泉、刘天韵、张鉴庭、张鸿声、唐耿良、周云瑞等评弹名家自发奔赴安徽治淮工地体验生活,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主动参加劳动,开展宣传工作。 次年,近四个月的采风结束后,艺术家们集体创作了评弹史上划时代的首部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连演三个月场场爆满。这部中篇里,不少唱段成为评弹的经典,如《留过年》《赵盖山报名》等,《新年锣鼓响连天》亦在其中。 这只唱篇的故事背景是,安徽佛子岭水库的工期因天气恶劣一再拖延,工农只能留在工地上过年。新年伊始,乡里的妇女队去工地上慰问施工人员。民工赵盖山问起未婚妻王秀英:旧年年景可好?家乡收成可好?家里情况如何?张秀英用这一段唱满怀兴奋地向爱人讲述着农村富足热闹的新年气象。 这只开篇由弹词名家朱慧珍老师以女蒋调演唱,带有浓郁的个人特色。朱老师嗓音甜美,真假声完美结合,几乎听不到转换的痕迹。加之唱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平仄调和,普及性相当高,一经公演,迅速流行开来。 新年锣鼓响连天  淮河两岸qf年首句非常明快,表现了张秀英喜悦的心情,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氛围。蒋调一般分为快蒋调和慢蒋调。朱慧珍老师选择了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速蒋调,把慢蒋调的板眼略微打快,增强了唱腔的表现力。 都只为麦收两季收成好  打下粮食万万千上半句末的“好”字,借鉴了蒋月泉老师《战长沙》中“一个儿好似蛟龙刚出水”的“水”字,但又有所不同。蒋老师为了表现战争场面,吸收了京剧中的“47”半音;朱慧珍老师唱的“好”字更带有波浪式起伏的女性柔美,唱到中间略轻一点,后半程再放出去,体现了丰收的喜悦,很有张力。整句唱没有什么花腔,朴实无华,但由于朱慧珍的嗓音条件和她咬字归韵的精确、规范,唱出来既简洁大方,又悦耳好听。 家家房上盖新草  人人都把新衣添姐妹团带队人张秀英正在和未婚夫描述家乡的新变化。整句上下呼结构对仗,平仄相对。朱慧珍老师的演唱十分流畅,咬字非常好听,头腹尾的归韵都落在共鸣区里面。 真是一年更比一年好男女老少喜连天  喜上加喜喜连连此句末“好”字,与前面的处理方式不同,并没有拖长腔,以女声口吻表现,比较简单。村里的男女老少共迎新春,一连用了四个“喜”字,欢腾的节庆场面呼之欲出了。 这只开篇问世于整整七十年前。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经历了连年的战乱,百废待兴,民心思定。一时间,红色的春风吹彻大江南北,人民群众对新政权充满了希望。老一辈评弹表演艺术家响应号召,主动接受新思想,本着“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真心实意地用艺术创作讴歌新时代。 《新年锣鼓响连天》正是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的代表作品,反映了建国初期团结互助、上下一心的精神面貌。从上海滩到大别山,从小洋房、摩托车到列宁式工棚,指向光明未来的集体主义力量跨越了地域和阶层,社会主义的暖流直抵人心。 这只唱篇只有短短九句唱词,却成为了评弹历史上永恒的经典,堪称评弹界的《难忘今宵》。时至今日,每逢新年新岁、喜庆场合,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尤为应景的《新年锣鼓响连天》。这只开篇的成功说明,一只文艺作品越是
    9 分钟
  4. 2023/07/10

    Vol.18 书博士|如何听赏弹词选曲「留过年」

    本期主播 | 王勇 本期音乐 | 蒋调选曲《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留过年》                  由蒋调流派创始人蒋月泉先生弹唱 …… 《留过年》是评弹宗师蒋月泉先生在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中的一段唱。这只唱篇标志着蒋月泉老师由原先的慢蒋调逐渐向快蒋调过渡。对这位评弹名家来说,是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突破。 这段唱篇中藏着一个小故事,是由蒋月泉老师亲自告诉我的,记忆深刻。当时,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由上海评弹团十八艺人集体创作。在安排这段《留过年》的唱腔时,蒋老师一开始还是按照原有的蒋调唱法,用“中尺寸”的蒋调来唱。然而,十八艺人之一的徐雪月老师告诉他,这段唱以蒋调表现,似乎和其中的气氛不符,应该用薛调来唱。蒋老师听过以后极受启发。因为薛调节奏明快,符合曲中新时代人物的特征;而原有的蒋调节奏太慢,咬文嚼字,不足以体现现代人物的气质。 薛调的弹唱按照二四拍的节奏,一板一眼。可如果全部简单地照搬薛调的规矩,表现不出蒋老师的个人风格。于是,蒋月泉老师将薛调的“一板一眼”拆开,变成“死板活唱”。在节奏不变的前提下,有时将唱腔拖到一拍甚至两拍,逐渐加快。蒋老师曾经说过,虽然不能抛却板眼,但其中包含的唱腔与感情不能受到它的制约。因此,既要有板眼,有时又要甩开板眼,最终又要回到板眼,总结出来就是“死板活唱”。 指导员 传一言为了任务要留过年本则是我应当留在工地上倒是离开婚期只有三五天况且做亲毕竟是终身事改期岂能再拖延开头第一句中,“指导员,传一言,为了任务要留过年”,在“留”字后面慢上一慢,“过年”二字再追上去,回到原有的速度。这种唱法就是快蒋调的体现。到了第二句,“本则是我应当留在工地”,速度又慢下来,“上”字再追上去。因为其中有速度的变化,所以前面慢下来的时间,要通过后面抢回来,抢到前面的板眼当中。这就形成了快蒋调的新式唱法,即“死板活唱”,不再是原来的定死的板眼。 猛想起电气工人姜阿土他为了完成水库在发水前把性命两字撇半边他为工程能跳水为什么我为做亲却不能留过年想到此时生惭愧听那报名之声接连连后半首中,令人印象深刻就是“猛想起电气工人姜阿土”一句。这“姜阿土”三字十分难唱,因为塑造现代人物时的平仄唱腔,与古代人物不同。“姜阿土”三字,字眼、平仄都不很服帖。而蒋月泉老师既要唱出腔调,又要做到动听服帖,难度颇高。 这一句唱腔极富特色,“电气工人”,慢得一慢;“工人姜”,再慢一慢;“阿土”二字则在后面追上节拍。这样一来,这句唱腔就听来分外别致。后面“我为婚期却不能留”,前半截慢了下来,后面“留过年”几字就要追赶上去,回到原本的节奏。 因此,这段唱腔当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死板活唱”。并非一般人认为的节奏不稳,而是速度富于变化,运用特殊的表现手法,脱离板眼的限制。这段唱腔还处于快蒋调形成的初期,其三弦伴奏还未脱离慢蒋调的格局。然而,蒋月泉老师已经意识到需要加快速度,将慢蒋调的过门弹得很快,所谓“紧弹”。到了快蒋调发展的后期,如《上金山》,就转为松泛的弹法,不会填得过满。所以,这只唱段的表现手法是蒋月泉先生自慢蒋调向快蒋调过渡的象征,有着特殊的里程碑式意义。 | 本期团队 | 艺术导赏|王勇 音频剪辑|社长 Kito 步心 音频转录|戴老叟 文字编辑|沫含 内容发布|Annie 内容
    11 分钟
  5. 2023/07/03

    Vol.17 书博士|如何听赏弹词开篇「新木兰辞」?

    本期主播 | 周红 本期音乐 | 弹词开篇「新木兰辞」                  丽调流派创始人——徐丽仙弹唱 编者的话本期「书博士」节目,我们有幸请来了上海评弹团著名弹词演员周红老师,为大家赏析丽调开篇「新木兰辞」。周红老师1984年进入苏州市评弹团,1996年进入上海评弹团 ,是著名评弹艺术家余瑞君、余红仙的得意门生。她擅唱丽调,艺术功底扎实,台风端庄大方,说表富有特色,演唱韵味醇厚,角色塑造分寸感极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广受听众欢迎。在公共传播中,苏州评弹具有软糯悠扬的刻板印象。建国之后,国有院团为了丰富评弹的人物表现,取得了许多有益的创新性突破,其中的代表就是徐丽仙老师的「新木兰辞」。与凄苦的传统丽调开篇不同,该作品塑造了花木兰这位北魏女性将领英姿飒爽的形象,对于彼时传统女性“温驯顺从”的社会规训也是一种反叛。周老师是丽调唱腔的优秀传承者,她和徐惠新老师合作的“文化评弹”别具一格,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相信通过周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对丽调艺术的认识会更进一步。 周红老师的话「还是评弹嗲」希望我来讲讲徐丽仙老师的丽调作品《新木兰辞》。作为一个学习丽调相对较多,也时常演唱丽调的演员,今朝与大家一道探讨探讨。一只开篇,演员唱的角度与听众听的角度有所不同。我也期待观众们能够通过这篇推文反映自己的意见,让我在今后再唱这只开篇时有所提高。 评弹名家徐丽仙老师与今天的评弹演员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经历。现在的评弹演员往往是初中毕业之后进入评弹学校学习,几年以后再到评弹团与前辈出去演出。而徐丽仙老师在九岁就开始了弹词的艺术生涯。丽仙老师唱功天赋极佳,音域高阔,但并非高亢激昂,而是如“云遮月”般的朦胧微哑。她入行既早,涉猎又广,歌也会唱,戏也会唱,小调也会唱。胸中“货色”多了,经验技巧也就丰富了。徐丽仙老师在唱《新木兰辞》之前唱过一只开篇,叫《花木兰》,现在还能在网络上找到。这只《花木兰》的唱词大约来自民国时期。丽仙老师当时的唱法采用中到快速的速度,偏向快丽调和书调一类的格局,《新木兰辞》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丽调早期的不少作品塑造的是悲剧女性的形象,如小飞蛾、杜十娘、敫桂英等。这类作品影响深远,因此直到现在,大家都觉得丽仙老师是唱悲剧作品的高手。她与越剧的戚雅仙、沪剧的杨飞飞、锡剧的梅兰珍并称为四大悲旦,可见得丽仙老师在刻画悲剧女性方面极为突出。而《新木兰辞》就是丽仙老师于悲剧作品中实现的突破。这只开篇是由吴宗锡老师为丽仙老师修改的。那么,为何要修改唱词?这要从评弹唱词与唱腔的配合说起。一般而言,评弹的唱词多用七字句,上呼与下呼对应,有时在当中加一句“凤点头”。丽仙老师的丽调音乐性较强,可以驾驭三字句、五字句、九字句,甚至十多字的长句。越是长短错落,发挥能力的余地越大,唱来越是动听。这只《新木兰辞》来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原诗句尾多为入声韵,而且从头到尾历有几次换韵,并不适合评弹。吴宗锡先生是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文学功底相当深厚。由他来改这只《花木兰》,正是相得益彰。 唧唧机声日夜忙,木兰是频频叹息愁绪长。惊闻可汗点兵卒,又见兵书十数行。徐丽仙老师《新木兰辞》花费了相当大的心血。短短十分钟不到,便能听出唱词中情感
    30 分钟
  6. 2023/06/25

    Vol.16 书博士|如何听赏弹词选曲「林冲·踏雪」

    本期主播 | 王勇 本期音乐 | 弹词选曲《林冲·踏雪》                  刘天韵 蒋月泉 1962年录音 …… 《林冲·踏雪》是中篇弹词《林冲》里非常经典的唱段。这部中篇由评弹作家陈灵犀参考《水浒传》第六至第九回创作,首演于1951年,一共八回,分上下两集演出。 《林冲·踏雪》所描述的场景,发生在书中另一重要段落《酒店》之后。当时正近岁末,林冲发配沧州,在酒店里听人议论过年景致,忆起去年过年,夫妻二人酒店对饮,何等欢愉,而今却天各一方,自己也不知何日沉冤得昭。想到这里,林冲不由潸然泪下。 这位昔日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不愿意流泪的。于是,他将酒葫芦挑在枪头上,一声长叹,掀开门帘,准备离开酒店,独自栉风沐雪,进入茫茫一片银色世界。可见,当时的林冲,内心悲凉、凄怆,有家难回,有冤难伸,有仇难报,真可谓是“英雄末路”! 《林冲·踏雪》前半部分的说表和陈调唱腔由刘天韵完成,后半部分的挂口和海曲由蒋月泉完成。两位评弹界的泰斗级大师珠联璧合,塑造了一位深刻复杂的末路英雄。 【表】过歇辰光,外头北风怒号,漫天大雪。风啊,“呼——哗——”,吹到林冲头浪向,帽子浪向红缨抖抖嗖嗖。吹到身浪披件黑布英雄氅,吃着仔风,四面侪勒了铺开来。现在林冲肩挑花枪,迈开大步,踏雪而行。刘天韵的这段说表绝妙。“满天大雪,北风怒号”,加上“呼”、“哗”这种拟风声口技的运用,营造出强大的气势感,让听众能够从视觉和听觉上代入掀开门帘那一刻的林冲,感受到眼前狂风暴雪中蕴含的自然力量。 此时的林冲,头上红缨被风吹得“抖抖嗖嗖”。“抖抖嗖嗖”这四个字的处理,节奏感很强。他身上那件英雄氅四面铺开,这个“铺”字带一点喷口,让听众能够想象,林冲掀开门帘那一瞬间,这件氅吃足了风,突然膨胀开来,画面感强烈。接下来“肩挑长枪,迈开大步,踏雪而行”的表述,充满了动作感,完美地体现了林冲虽然虎落平阳,但英雄气概依旧。 这段气势节奏俱全,场景感、动作感丰盈的说表,抑扬顿挫,寓情于景,激情洋溢,一字千钧,为之后唱的部分做了绝佳的氛围渲染和情绪铺垫。可见,说唱本是一体,不可分割。 【唱】大雪纷飞满山峰,冲风踏雪一英雄。既然说表部分已经把气氛铺排得万分到位,刘天韵便选择了散板起家生,而没有遵循“5323 65351 231”的传统陈调起板。后者不疾不徐的节奏,会打破之前说表所营造的气势。 其后,“大雪纷飞”四字非常有特色。弹词唱篇的断句一般分“四三”和“二五”。“大雪纷飞满山峰”属于“四三”起头。然而,刘天韵老先生没有按照惯例把“大雪纷飞”四个字连在一起唱,而是把第一个字“大”满宫满调唱足,随后换气。 之后的“纷飞”两个字是滑音,再加上“飞”的字尾类似朔风回响的处理,在合理分配气息的前提下,营造了一个非常开阔的风雪画面。从这四个字的唱腔里,我们仿佛能听到一团团雪花砸下来,一阵阵狂风吹过来的声音。 从“满山峰”开始,这段唱才正式进入了陈调一板三眼的节奏。然而,即使陈调本身已经相对舒缓,老艺人依然选择把速度适当放得更慢。同时,这里的“峰”字,增加了胸腔音。这些手法都表现出了山的雄浑。寥廓的雪原,雄壮的山脉,如此景致,不仅是这七个字的文字本身勾勒出来的,更是这七个字的唱腔风格渲染出来的。 “冲风踏雪”这四个字,搭配略微放慢的陈调节奏,产生了奇妙的重量感
    30 分钟
  7. 2023/06/20

    Vol.15 书博士|如何听赏弹词选曲「林冲·酒店」?

    本期主播 | 王勇 本期音乐 | 蒋调选曲《林冲·酒店》                   蒋月泉 1962年录音 …… 林冲·酒店,是极为经典的蒋调代表作。原作选自中篇评弹《林冲》,后期经由蒋月泉老师的艺术再加工,也常作独立的开篇演唱,因此该唱篇版本甚多。在1962年香港演出录音中,月老以单弦子弹唱了这只开篇,感人至深。 唱篇大部分都用林冲的第一人称视角演唱,刻画了英雄复杂的内心活动,非常有层次感。正逢过年,林冲发配沧州,孤零零一人看守草料场。当时天寒地冻,林冲独自去酒店喝酒暖身。未饮几杯,就听到旁人在议论过年,林冲才想起过几天竟然就是新年了。岁月匆匆,触景生情,英雄感慨不已。 闻言不觉闷心间岁月匆匆到腊边第一句非常具有人物感,关键在于“闷”,即林冲内心深处的昏闷。蒋老师的演唱,气息十分到位,并没有直接喷出来,而是闷在里面,慢慢释放,很有韧性。 从林冲的身份经历来看,首先是“英雄”,其次是“末路英雄”。在东京汴梁,林冲为高俅父子所害,从八十万禁军教头变成了沧州草料场的看守,被迫与家小分别。出于性格原因,即使面对如此巨大的“阶层坠落”,他也没有选择反抗这个社会。直到最后,林冲走投无路,退无可退,才被逼上梁山。而在此之前,他的感情是昏闷的。 后半句,蒋老师在“到腊边"之前稍作停顿,后面的“到”字略微放慢,但“腊边”两字又追上去,让人产生了恍如隔世之感:“唉呀!原来已经要过年了!”间歇的停顿,辅以特殊的速度处理,使得整句的代入感非常强。 想别人家 喜喜欢欢辞旧岁做新衣 准备过新年林冲眼中所见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节庆氛围:除旧岁、放爆竹、做新衣等等。下半句的“准备”向下走,后面的“新”字,蒋老师采取了拉升的方法,带一点哼唱,表现了末路英雄心中五味杂陈的酸楚感。 想起去年辞岁酒人逢佳节喜连天我们夫妻对饮在小楼前这三句是林冲第一人称视角的回忆,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起去年新年,自己还和家小两人喝酒辞岁,因此这个“酒”字百感交集,蒋老师用到了“47”半音和滑音,凄楚顿生。后一句的“饮”字,蒋老师加入了一点小颤音点缀。这些回忆对于林冲而言是美好的,所以这里的小腔当中略微带着一点轻松。 到今朝 我抬头望不见家乡路棒打鸳鸯两处眠真是凄凉岁月奈何天“到今朝”,一把将林冲拉回独饮闷酒的残酷现实。下半句中,蒋老师对速度的处理非常高级。”望不见”的“望”字气息往下,深沉而又感慨。考虑到林冲的情绪低沉,“家乡路”三字不能唱足,情绪收住,唱满则过。 唱到第二句,进入了一个凄楚情感的小高峰,其中也有速度的处理。“棒打鸳鸯”先放慢,“两处眠”又追上去,回到正常的板眼。后一句的感情基调是英雄面对不公世道的乏力。“岁月”的气息往下面跑,“天”字高音轻过,不能拉长,而要短促,表达出无可奈何的末路感。 以上两段的心境差距,突出了林冲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后面逼上梁山的情节作铺垫。 但不知 娘子家中如何样?想必她 触景伤情亦泪淋经历过刚刚的今昔对比,情感还没登顶,这一句再加重渲染。许久不见妻子,林冲心中甚为牵挂,“娘子”二字自然而然地慢下来,“家中”又赶上,表达出关切、焦急的心情。“如何样”三字充满了思念,林冲不知道夫人的近况,眼泪都要淌出来了。 在林冲的想象中,家小大约也在家里等他,因为思念夫君而流泪。“触
    21 分钟
  8. 2023/06/11

    Vol.14 书博士|如何听赏弹词选曲「七里山塘」?

    本期主播 | 王勇 本期音乐 | 徐调开篇《七里山塘》  作词| 窦福龙 谱曲|徐林达 弹唱|王勇弹唱 …… 弹词开篇「七里山塘」由著名评弹作家窦福龙先生(曾创作过中篇评弹「四大美人」、「林徽因」等,被誉为“江南才子”)作词,徐云志老先生之孙、著名军旅评弹表演艺术家、徐派艺术传承人徐林达先生谱曲,描绘的是春二三月里桃花盛开、行人如织的江南景致,更是一路从山塘到虎丘游春踏青的愉快心情,可谓词美曲美。徐林达老师根据唱词所营造的意境,选择以徐调谱唱,气质上最为吻合,因此听来意韵十足。 浅谈徐调唱腔 如今外界有许多误解,认为徐调是小嗓子唱的,假声多,其实不然。徐调的发声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略带一点小嗓。从声乐的角度讲,小嗓是指男声高音的泛音,通过头腔共鸣发出;假声是指在小嗓位置共鸣的真声,两者并不能划等号。同时,徐调在低音区沉底非常扎实,也需要胸腔共鸣。这段「七里山塘」中,只有综合运用以上几种声音技术,才能把徐调的声腔美和唱词的意境美表现出来。 徐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早期徐调、中期徐调和后期徐调。早期成型时,徐调没有脱离书调的吟诵体。从板眼上讲,一板一眼。以徐云志老夫子1933年录音的「寇宫人」为例,这只开篇用二四拍的节奏来唱,一记重音,一记轻音。徐老的开门弟子严雪亭也唱过一段徐调的「寇宫人」,就是早期向徐老先生学习的产物。严雪亭拜师时,徐老夫子只有二十六岁,尚是青年。这个时期的徐调跳跃性较强,以干净勾勒为特点。 徐调发展到中期时,在唱腔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了弥补抒情不足的局限,中期徐调吸收了许多俞调和京剧的元素,出现了长腔。然而,中期的拖长腔还没有脱离一板一眼的节奏,其特点是神清气足,在二四拍当中把腔唱足。这一时期,徐云志先生收华佩亭先生为徒,所以华先生的唱腔已经产生了中期徐调往一板三眼去的趋势,但受早期徐调影响,短腔仍偏多。 后期,徐老夫子与王鹰拼双档。此时的徐调一板三眼,以“强弱弱弱”为节奏,跳跃性减弱,抒情性加强。大家比较徐老不同时期录制的唱片即可看出,中后期的“伶俐聪明寇宫人”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之所以要先提徐调发展的题外话,是因为「七里山塘」是用后徐调表现的。身为嫡传,徐林达先生是老夫子手把手培养的。彼时徐老年纪已经很大了,教授的内容属于后期徐调。徐林达先生的「七里山塘」在一板三眼的节奏中充分反映出后徐调的抒情特色。王勇老师在学唱时观察到,其中有徐林达先生自己独特的唱腔。在刻画人物、渲染意境方面,优美传神。 姑苏城外美如画山前山后开桃花回到「七里山塘」,整只开篇就是一幅风景画。开头两句描绘出姑苏城外山花烂漫的图景,简单勾勒,开宗明义。“美如画”三个字唱出春风和煦,花香四溢的午后,游人微醺,摇摇晃晃,感慨姑苏之美的意境。特别是“如”字,运用到小嗓、假声,再结合真声,由虚到实,由轻到响,气息一点一点推出来,起到了波浪音的效果。 风细细 柳斜斜踏青路上笑语哗这句也在写景,和风细柳,笑语频频,作者调动了触觉、视觉、听觉,细节丰富,仿佛是作者亲眼所见。所以唱时也要带一点第一人称的视角,就好像你是一位老者,在山塘街上散步,步履缓慢,悠哉悠哉。徐调一板三眼的节奏正好体现了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表现了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两个“斜”字,演唱时采用了不同
    32 分钟

关于

「还是评弹嗲」是属于青年评弹爱好者的艺术交流社群,也是社群旗下的评弹艺术传播矩阵。登陆声音平台后,作为一档旨在推广评弹艺术的吴语播客节目,「还是评弹嗲」将专注评弹人物访谈与评弹艺术赏析,努力把评弹背后的江南美学传递给更多的知音客。社群依靠志愿者用爱发电,争取每周五更新。 听赏吴侬雅韵,传承吴语文化 欢迎加入「还是评弹嗲」吴语文化青年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