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推进城市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共青团江阴市委员会灵活运用地缘、学缘、业缘、趣缘、育缘、益缘等社会机理,构筑“组织+青年”协同发力模式,织密共青团组织覆盖网,持续强化基层团组织的自我造血和社会化生存能力,形成资源同享、议事互商、青年共融的城市基层组织新格局。
组织“多重覆盖”,打造青年集聚强磁场。 做实“第二团支部”工作制度,密切社区与团员青年之间联系,持续拓宽团员青年参与社区工作路径。团建联盟凝聚组织合力。坚持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在哪里,加快推进“大团委”建设,推动社区团组织与周边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团建联盟10个,以组织优势汇聚各方合力,将各类资源转化为团组织抱团突破、向外延伸的强劲动能,在思想塑魂、双创筑梦等方面取得新优势、新突破,有效扩大青年交际朋友圈。青春网格唤醒沉默团员。将团支部建到基层一线,成立村社区“精网微格”团支部53个,网格员通过实地摸排、上门走访等形式,摸清辖区内团员青年实际情况,将属地沉默团员青年纳入网格团组织管理体系。开展“团员向社区报到”行动,广泛动员网格内团员主动到社区报到,以点带面辐射2000余名沉默团员。校地共建激活青春动能。加强与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对接衔接,拓宽大学生参与地方活动渠道,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5个。寒暑假期间成立在澄大学生临时团支部23个,将在澄、留澄团员大学生纳入临时团支部管理,以项目化形式深度参与社区治理,让大学生在“第二课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项目“多点开花”,培育社区服务新引擎。 充分挖掘、用足用好党政资源、团内资源、社会资源等“三类资源”,培育青年创业就业、婚恋交友、美德涵育等全领域青年服务项目。强化项目培育进程。主动对接服务项目推进过程,在设施设备、导师选配、教师引进等方面按需给予支持,确保项目选得准、立得住、走得深。围绕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等青年需求度高的活动,系统培育“栖拓”“青主张”等45个可操作、可落地、能见效的社区青年服务项目。实施项目领办机制。整合青年社团打造、青年社区微治理、困境青少年帮扶、青年品质生活提档等项目资源,实施“青春社区新IP行动”,面向社区团组织发布项目领办清单。社区结合各自软硬件现实条件及青少年切实需求,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及时领办适配项目。建立青少年满意度评价机制,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满意度调查,对评价分值80分以下的项目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社区团组织不断提升服务青年质量。拓宽项目导入渠道。依托社区青年之家等阵地,启动“青春社区合伙人计划”,打通团组织与社会组织、非公企业、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通道,将成熟的、创新的、青年喜爱度高的项目引进社区,全方位推动21个优质项目在社区落地落实。
青年“多维联动”,构建力量转化好生态。 打好青年工作组合拳,充分发挥全市青年在基层治理中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奋力汇聚起助力城市社区工作的青春力量。聚焦思想引领。实施“青年政治素质提升工程”,打造社区青年学习社等实体化阵地,通过青年大学习、集中学习日、主题团日活动等载体,引导全市团员青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广泛参与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宣讲,推动青年理论武装常态化、体系化、制度化,推动全市青年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成效。聚力青年议事。探索构建青年议事机制,创新打造“青年议事厅”,不断完善议事“全链条”,开展“青年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一公里微调研”等青年议事活动9场,让青年在切身参与中逐步提升主人翁意识。畅通线上交流渠道,搭建网上青年社群,凸显“云端”议事优势,持续激发青年骨干活力。聚能社会担当。不断增强共青团社会功能,用好“返家乡”社会实践、“社区青春行动”等活动载体,组织1000余名团员青年参与社区学习宣讲、“爱心暑托”办班、电商助农直播、三清三治等工作,引导团员青年在建功江阴、服务社会中苦练本领、增长才干,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共青团江阴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