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全网最低价”曾是“双11”备受关注的焦点,有人买衣鞋化妆品,有人囤食品卫生纸,不过今年,不少人购物车里多了另一件东西。

憨态可掬的故宫宫猫,靠丑萌出圈的甘博“绿马”……更多的年轻人,将颇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加进自己的购物车,成为“双11”消费的新潮流。

中国新闻网

川蜀小堆成品被工作人员打包后待发货。

文物变“顶流” 博物馆备货忙

“可以说是‘双11’买的最棒的宝贝了,每个角度都很魔性!”近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天猫旗舰店内,一位消费者在“绿马”毛绒挂件的商品页面中留下这样的评论。

今年夏天,丑萌“绿马”的出圈,让甘肃省博物馆进入大众的视野。而面对“双11”的到来,甘肃省博物馆旗舰店早在9月就开始积极备货,目前备货量近10万件。

中国新闻网

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文创毛绒玩具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文化消费热情高涨。而见证了国家崛起的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们,拥有更强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对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优质文创IP付费意愿逐渐增强。

在消费需求的不断释放下,电商发展推动文创产品真正实现了“破圈”:2008年,故宫淘宝店铺开业,打破了人们对博物馆文创就是“旅游纪念品”的刻板印象,使博物馆文创概念真正被提及;2018年,故宫首款彩妆“故宫口红”再度走红引起热议,博物馆们纷纷发力线上,文创行业迎来爆发拐点。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天猫平台的文创产品销售额年度增速均在100%以上。快速增长的销售额,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参与线上销售,越来越多的文物为新的文创产品提供基础元素,让文创产品层出不穷。

“双11”期间,多家博物馆也在积极备货,推出各类优惠活动,并加强直播间互动,例如苏州博物馆的贝聿铭建筑物语系列,国家图书馆旗舰店的山海经神兽系列,上海博物馆的八大神兽系列文创,敦煌研究院的九色鹿系列……多元化的文创产品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为下一个“爆款”提供机遇。

IP圈形成 构建文创发展新格局

随着博物馆文创IP的不断发展成熟,一个横跨大江南北的“朋友圈”也在逐渐形成。

“这里是甘肃省博物馆,非常欢迎上海博物馆的朋友们!”11月9日,淘宝的直播间内上演了这样一场连麦: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以及湖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敦煌研究院、西安博物院、你好历史(国家宝藏)、宫里的世界、龙门奇妙物(龙门文创院)11家博物馆,联合在官方直播间开设了一场博物馆系列直播。

从遥远的荒漠戈壁到江南的温柔水乡,从北魏时代的龙门石窟到明清时期的紫禁城,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被同时打破,不同地域文化碰撞的火花在这里迸发,在连麦介绍文创产品的交流中,消费者“云游”博物馆,思可接千载,视可通万里。

自故宫文创“一枝独秀”踏足线上以来,如今已有80余家博物馆接连将文创产品搬上电商店铺和直播间,文创产业正在电商的助力下迎来新发展格局。

在电商的流量扶持和提供多种资源对接下,多家博物馆文创店铺迎来快速发展。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博物馆每年文创产品的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而2017年上线运营的敦煌研究院天猫旗舰店,现在的销售额是三年之前的15倍。

“现在电商平台上的博物馆多,已经形成了一个圈子。”敦煌研究院文创负责人认为,单独任何一家博物馆去做文创,影响力都比较弱,流量有限;但当各大博物馆,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以及多家省级博物馆进入电商平台后,这个圈子就能覆盖更多人群。

“这是一个最大的好处:市场越做越大了,博物馆能够百家争艳。”他说。

中国新闻网

敦煌研究院文创产品

电商直播 让更多非遗被看见

电商为文化产业提供的大舞台,不仅让众多博物馆文创“出圈”,也让更多非遗被看见。

经营文房四宝的荣宝斋,已历经三百多年洗礼,既是非遗又是老字号,有“民间故宫”之誉。而曾经“以文会友”,与书画家们结下翰墨情缘的荣宝斋,如今已入驻电商,开始“以网会友”。

据荣宝斋介绍,在“双11”预售开启后,其店内日均直播约5小时,直播对销售的拉动明显增强,近期店铺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倍。

“直播不仅打开了销路,也提供了更加立体展示文化的机会。比如我们会在直播间360度展示文房四宝礼盒,并详细讲解它的材质、历史典故,给予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荣宝斋电商负责人表示。

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近日发布的《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创新报告》指出,直播带货可以多维度展现非遗产品的多样形式、精巧技艺,弥补了传统展陈手段的不足,已经成为非遗电商增长的新引擎。

数据显示,“双11”预售以来,仅天猫平台,就有超过6600家非遗店铺开展直播,直播场次近3万场。10月31日晚8点“双11”第一波售卖启动以来,该平台非遗直播带动的成交额近2亿元。而在过去一年,淘宝非遗相关直播已引导交易额近80亿元。

社科院舆情实验室首席专家刘志明教授认为,电商能够将非遗文化商品化、大众化,再借由直播等符合年轻潮流的方式推广到更多人中间,本身就是推动非遗创新性传承的重要手段。

从传播到传承 文化自信塑造文创内核

“90后正在慢慢地改变世界。”在今年“绿马”玩偶火出圈后,甘肃博物馆文创部门接受央视采访的视频下有这样一条点赞最多的留言。

“当每一个国民都坚信自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不可被撼动的,是应该被传播到外界的,从我们设计师开始就引以为傲,这种自信会牵引你的潜意识,让你去更加关注到中国文化。”甘肃省博物馆文创负责人表示,这种文化自信塑造了甘博文创的工作内核,然后表达在产品上。

回望历史长河,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与讲述者。而在电商的蓬勃发展下,有更多的文物走出博物馆尘封的玻璃柜,有更多的非遗走出被遗忘的小巷角落,以文创产品的形式被年轻消费者们接纳,在直播间内发出历史的回响。

当你在各类直播间看到它们时,当你看到年轻人的背包上挂着“绿马”玩偶时,当你看到“文藤”的种子在五湖四海再发新芽时,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自信,正在被传递给更多人。

责任编辑: 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