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2

第一节 自然地理格局与资源禀赋 ................ 2

第二节 现状与问题 ...................................... 4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 7

规划目标与空间策略 ............................... 10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10

第二节 城市性质 ........................................ 11

第三节 规划目标 ........................................ 11

第四节 空间策略 ........................................ 13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 15

第一节 统筹三条控制线划定与管控 .......... 15

第二节 落实细化主体功能区布局 .............. 17

第三节 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 18

第四节 划定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 19

第五节 优化国土空间功能结构 ................. 20

严格耕地保护,建设皖西优质高效国家粮仓 ............................................................................ 22

第一节 优化农业空间格局 ......................... 22

第二节 稳定农业生产种植空间 ................. 23

第三节 拓展农产品生产空间 ..................... 25

第四节 优化村庄分类和用地布局 .............. 27

第五节 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 28

加强山河共保,筑牢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屏障 ......................................................................... 31

第一节 构建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 31

第二节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 3 2

第三节 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 3 2

第四节 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 3 4

强化集约集聚,支撑革命老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 39

第一节 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 39

第二节 完善市域城镇体系 ......................... 40

第三节 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4 1

第四节 保障高质量的产业空间 ................. 45

第五节 推进城镇空间节约集约利用 .......... 46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 48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 48

第二节 完善城市用地布局 ......................... 50

第三节 加强城市设计与空间形态管控 ...... 52

第四节 完善城市交通 ................................ 55

第五节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 58

第六节 城市四线划定与管控 ..................... 58

第七节 推动城市更新 ................................ 60

第八节 优化公共服务配置 ......................... 61

第九节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 63

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彰显皖西文化山水名城魅力 .............................................................. 67

第一节 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 67

第二节 保护利用自然景观资源 ................. 70

第三节 彰显城乡魅力风貌特色 ................. 71

提升基础支撑能力,增强城乡安全韧性 . 73

第一节 构建高效互联的对外交通体系 ...... 73

第二节 完善水资源安全保障设施体系 ...... 76

第三节 完善能源和通信设施体系 .............. 78

第四节 统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 80

第五节 建设安全稳定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 ......................................................................... 81

第六节 构建综合防灾体系 ......................... 82

融入区域格局,支撑建设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 87

第一节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 87

第二节 协同对接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 ...... 88

第三节 推进合六同城化发展 ..................... 89

第四节 共建淮河生态经济带 ..................... 90

第五节 加强各区县空间协调 ..................... 91

强化实施保障,提高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 ............................................................................ 94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94

第二节 完善规划管控体系 ......................... 95

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政策机制 ................. 97

第四节 健全规划监测评估制度 ................. 99

第五节 制定近期行动计划 ....................... 100

六安市位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等多个重大战略的叠加区域,是全省重要的中心城市,未来将坚定不移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贡献六安力量。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按照国家和安徽省工作要求,六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 2035 年)》(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 扣落实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全面落实国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要求,对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具体安排,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协调性、基础性和约束性。全市各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应当符合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六安市行政辖区内的陆域空间,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本规划基期为 2020 年,规划期限为 2021 年到 2035 年,远景展望至 2050 年。

文本中加“下划线”的内容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严格执行。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六安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六安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但随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六安需要基于自身地理格局和资源禀赋,在百舸争流中脱颖而出,进一步充分认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自然地理格局与资源禀赋

地理区位优越。 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俗称“皖西”,是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地处江淮之间,大别山北麓,襟江济淮,连豫望吴,居鄂豫皖三省交接之地,扼中原至东南沿海交通要冲。东邻省城合肥市,南接安庆市和湖北省黄冈市英山、罗田两县,西与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固始两县毗连,北接淮南市并与阜阳市隔河相望,在区域发展上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

地形地貌复杂。 六安市域内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形成“南山、中岗、北平原”三大自然区域。南部均属大别山脉及其支脉,平均海拔 400 米以上,最高海拔为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海拔 1777 米。中部为江淮丘陵岗地,海拔在 50 400 米之间,丘陵呈波状起伏,岗地呈台状、岗冲起伏。北部田水相依,地势相对平坦,海拔最低处 7 米。

水系纵横发达。 六安地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河湖水系发达。其中,市境内淮河流域面积 12204 平方千米,长江流域面积 3064 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在 1000 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支流包括淠河、史河、汲河、沣河等。境内湖泊主要有城西湖、城东湖,是淮河中游重要的湖泊洼地和蓄洪区。境内拥有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万佛湖)、白莲崖六大水库,积蓄了 70 多亿立方米 类以上优质水源。以六大水库为依托兴建的淠史杭综合利用工程,是我国最大的人工灌区,也是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一。

资源禀赋富集。 六安南倚大别山,北临淮河,青山绿水,物产丰饶,生物资源种类众多。全市有多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湿地公园,其中列为国家级的共 5 [1] 。全市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钼、金、银、铅、锌等,主要分布在霍邱县、金寨县及霍山县。六安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农业资源富饶,盛产 110 多种名优特新农副产品,除 4 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外,是全省唯一拥有 2 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地级市,享有“青山绿水红土地,香茶白鹅大粮仓”的美誉。

气候四季分明。 六安地处北亚热带的北缘,属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雨量适中,年平均降水量约 1000 毫米;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平均气温 16.7 17.9 摄氏度,平均日照时数 1960 2330 小时;水土光热条件良好。

文化底蕴深厚。 六安历史底蕴深厚,是中国司法鼻祖、“上古四圣”之一皋陶的封地,因之称为皋城;公元前 121 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由此得名。六安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重要发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区。六安也是知名的“红军摇篮、将军故里”,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诞生,六安 28 年红旗不倒, 30 万先烈捐躯,诞生过 108 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六安拥有红 28 军重建会议旧址、苏家埠四十八天战役指挥部旧址等红色遗迹以及苏埠镇、毛坦厂镇、浸堰村、蔬菜村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

[1] 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佛山国家森林 园、安徽天堂寨国家级森林 园、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 园、淠河国家 湿地

现状与问题

现状用地基本构成。 六安现状耕地面积 4927.90 平方千米( 739.18 万亩),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和中部丘陵岗地地区;林地面积 6304.98 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南部大别山区;陆地水域面积 1477.45 平方千米;湿地面积 76.01 平方千米;建设用地面积 1814.37 平方千米,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1564.79 平方千米。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高,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较强。 水土资源约束下,六安市耕地承载规模为 5234.52 平方千米,城镇建设承载规模为 728.71 平方千米,整体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高。生态保护极重要、重要区面积为 4875.05 平方千米;农业种植业生产适宜区面积为 12719.65 平方千米;城镇建设适宜区面积为 12703.82 平方千米;全市绝大部分区域适合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

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逐步优化。 六安市内各城镇布局、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资源利用联动协同水平持续提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包容共进的开发格局逐步形成。市域各版块差异化的现代农业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种植生产空间对粮食安全和特色农产品保供能力持续增强。大别山和淮河区域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空间格局逐步优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空间结构不断优化。

与此同时,六安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空间结构布局不合理。 城镇开发边界内有 91.58 平方千米( 13.74 万亩)现状耕地需要落实“占补平衡”,但根据省下达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全市耕地后备资源仅 15.29 平方千米( 2.29 万亩),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山区耕地地块破碎,分布零散,市域内面积小于 5 亩的耕地面积为 10.22 平方千米( 1.53 万亩);市域内坡耕地面积为 175.51 平方千米( 26.33 万亩),大别山区耕地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难度大。全市即可恢复耕地面积 103.74 平方千米( 15.56 万亩),工程恢复耕地面积 355.03 平方千米( 53.35 万亩),主要地类为林地和园地,未来恢复耕地难度较大,经济和社会成本高。

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保护修复任务重。 大别山地区是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受开发建设、水土流失等影响,生态栖息地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亟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 2187.52 平方千米,以水力侵蚀为主。淮河沿线河流水系、湖泊和湿地保护压力持续加大。矿业活动直接破坏矿区及其周边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对地质环境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南部大别山区地质灾害风险高,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 380 处。连接大别山与淮河的南北向生态廊道不连贯,存在生态廊道断点,生态网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不高,城镇村结构有待优化。 现状六安建设用地地均国内生产总值产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建设用地使用较粗放,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建设用地面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建设用地占比为 6:14:80 ,村庄建设用地占比高,城镇尤其是中心城区聚集度较低。东向与合肥同城化发展空间支撑不足,合六经济走廊等重点区域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保障。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市域内仅六安城区、金寨县和舒城县通高铁,腹地内纵向通道尚未建设,高铁网络建设有待加强。市域现状高速公路总里程数在省内排名较高,但路网密度仅 2.61 公里 / 百平方千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三级航道里程不足 10% ,港口泊位均小于 1000 吨级,航运薄弱。与合肥新桥机场联系通道较少,金寨民用机场和各县区通用机场启动缓慢,航空运输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六安城区与合肥城区快速化通道尚未贯通,与叶集城区、四县县城联系通道快速化程度不足,交通联系有待提升。

城乡空间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城区生态环境优势彰显不足,公园绿地、广场步行 5 分钟覆盖率仅为 35% 。滨水空间功能单一,公共空间活力和特色有待提升。六安城区呈现单中心加放射式空间格局,人口和各项设施主要集中在老城区。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设施覆盖率仅为 10% ,设施配置有待优化提升。叶集城区产城村混杂,空间品质亟需提升,社区设施配套仍需加强。村庄布局散乱,存在“骑路建房”和“遍地开花”现象,山区村落规模普遍较小,难以集中配套各项设施。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区域重大战略叠加。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等重大战略,上海—六安对口合作、松江—六安结对帮扶等政策叠加支持,使六安市作为长三角“西大门”和中部省际毗邻地区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具有“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优势,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在更多领域上承接产业转移,为六安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增添发展动能、实现整体跃升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绿色转型持续推进为六安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生态保护投入持续增加,生态共建、生态补偿机制日益完善,有利于推进以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浙西—浙南山区为重点的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淮河生态廊道等建设,为六安绿色转型发展创造新机遇。

在迎来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新形势新要求下,六安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

气候变化加剧灾害风险,对国土安全韧性提出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洪涝、干旱、公共卫生等灾害风险加大。六安南部山脉绵延,暴雨多发,水土流失、洪涝、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淮河、淠史杭洪涝问题比较突出,对耕地保护、城乡建设发展均产生较大影响。新形势对城乡防灾减灾能力、防范化解突发公共安全卫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人口经济要素流出对城市空间集聚发展提出挑战。 六安位于合肥都市圈、中原城市群、武汉都市圈等多个城市圈群辐射范围内,但与各中心城市联系不够紧密,资源外流大于辐射带动,区域竞争压力将持续加大,人口、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周边城市流出对城镇空间格局优化、城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城区人居空间品质提升、产业空间发展保障等提出挑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土空间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城市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高品质供给提出更高要求。城镇、乡村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基础、建设风貌上的发展差异要求六安在城乡功能完善、空间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等方面提供更多更优的要素保障。

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空间策略

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落实国家使命、区域责任、人民期待,围绕“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协同创新产业基地”的命题,走出一条具有六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把握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系统谋划六安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加快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促进共同富裕,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落实国家战略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六安新时期的要求,明确六安城市性质为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

第三节 规划目标

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凸显山水文化魅力,强化对口合作与合六同城化发展,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到 2035 年,形成底线牢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基本建成革命老区绿色振兴示范城市。到 2050 年,全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高质量生活的美丽家园,全面建成彰显“红绿”融合魅力的老区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样板城市。

2035 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主要目标如下:

空间底线全面筑牢。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面落实,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山体林地、河湖湿地等生态空间得到充分保护与修复,生态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底线空间得到全面保护。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合肥都市圈等国家及省市战略部署的重大任务和重大项目落地提供有力空间保障。

空间格局持续优化。 “红绿”融合、城乡跃进的格局初步形成,空间保护开发秩序井然有序。农业空间格局合理优化,粮食安全充分保障;生态空间格局显著改善,长三角生态屏障进一步夯实;城镇空间格局更加科学合理,区域协调、城乡融合新格局基本形成。

空间效率逐步提高。 建设用地总规模得到合理控制,存量建设用地供应比例不断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稳步下降,人均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合理区间,建设用地使用效率逐步提升,形成建设用地更集约、空间保障更有力的新局面。

空间品质显著提升。 “城市病”和“乡村病”得到有效治理,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公共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支持建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美好家园。

空间特色充分彰显。 地域文化融入城乡建设,历史人文魅力更加彰显;山水田园与城乡交相辉映的景观风貌得到更好体现;城区滨水园林的空间特征更加突出,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得到有效延续,为皖西大别山“红绿”生态魅力空间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空间治理智慧高效。 健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等现代化治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功能,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基本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节 空间策略

以“稳数量,提质量”为导向的耕地保护策略。 重点保护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稳定耕地数量和质量。深入挖掘耕地后备资源,严格落实占补平衡,结合六安市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优先在农业生产适宜区内亟需进行空心村整治、零星建设用地复垦、农田集中整理的区域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对零星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等进行空间置换。

以“筑牢屏障,构建网络”为导向的生态保护修复 策略。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快建设“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生态协同保护,共筑大别山生态屏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严格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加强重点地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跨区域河流廊道的综合治理,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依托自然山水脉络,构建以重要生态基质为基础、重要生态斑块为节点、重要生态廊道为纽带的青山绿水生态格局。

以“中心集聚,节约集约”为导向的城镇提升策略。 合理确定城镇规模等级,发挥核心城市的引擎作用,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和品质。保障县区特色产业集群空间,有序推进产城融合。将县城建设为现代化小城市,促进县城分类发展。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发展为现代产业新城。将中心城市、县城外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作为重点城镇,培育成为特色产业强镇和乡村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限定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

以“交通同网,合作共建”为导向的区域协调策略。 强化六安与长三角、大别山革命老区等区域的交通联系通道,着力提升六安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支撑六安与上海、合肥在交通、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合作共建,促进形成区域一体化和合六同城化发展新格局。

以“完善配套,注重品质”为导向的空间提质策略。 建立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均衡化的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加强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立足现状、结合实际、补齐短板,构建体系完善、高效安全的韧性设施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公园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的数量和质量,优化空间布局,全面提升空间环境品质。科学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塑造城乡特色魅力空间。

第三章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 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统筹划定并严守三条控制线,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主体功能明确、优势互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第一节 统筹三条控制线划定与管控

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2035 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4845.92 平方千米( 726.88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不低于 4280.88 平方千米( 642.13 万亩)。 主要分布于霍邱县、金安区、裕安区和舒城县。在永久基本农田之外的耕地中,将新建的高标准农田、经土地综合整治新增加的耕地、正在实施整治的中低产田,以及集中连片、规模较大、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

第二节 落实细化主体功能区布局

落实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定成果。 落实全国、安徽省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金寨县、霍山县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金安区、舒城县为省级城市化地区。以乡镇为基本单元,优化细化全市主体功能区综合布局,明确主体功能定位,制定差异化政策。

落实农产品主产区布局。 将保障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安全的乡镇主体功能定位确定为农产品主产区,包括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和霍山县的 57 个乡镇级行政区。

一屏: 为大别山生态安全屏障,属于皖西生态安全屏障,是六安市保障生态安全,实施生态管控的重要屏障。

三带 :为合六发展带、淮河复合廊带、淠河复合廊带。合六发展带以六安中心城区为主体,连接合肥及周边重点乡镇,推动合六同城化发展及产业协同创新。淮河复合廊带、淠河复合廊带以绿色发展为指引,兼具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修复和城镇发展。

三区: 为皖西都市农业区、生态循环农业区和高山生态农业区,属于安徽省皖西山地农业区和江淮丘陵农业区,是六安市开展农业生产、推动耕地质量提升建设、实施耕地整备的核心区域。

农田保护区: 将永久基本农田和田坎划入农田保护区,按照永久基本农田的管控要求进行管理,区内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生态保护区: 将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空间划入生态保护区。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要求进行管理,实行最严格的准入制度,严禁任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生态控制区: 将生态保护区之外生态服务功能较重要、生态环境较敏感的空间划入生态控制区。采取“名录管理 + 约束指标 + 分区准入”相结合的方式细化管理,允许在不降低生态功能、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符合准入条件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

矿产能源发展区: 将重点进行矿产资源和能源开采利用的区域划入矿产能源发展区,严格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准入管理。建立和完善绿色矿业发展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有矿山在开采期内按绿色矿山标准实行开采,开采期结束后应由矿山企业采取生态修复手段恢复矿区地质环境。

乡村发展区: 将主要的村庄建设用地和上述区域以外的其他空间划入乡村发展区,严禁集中连片的城镇开发建设,应以保障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导向,统筹协调农田保护、生态保护和村庄建设。

城镇发展区: 将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空间划入城镇发展区,实行“详细规划 + 规划许可”的管理方式,按照集中建设区、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进行分类管理。

第五节 优化国土空间功能结构

优先保护耕地,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 充分考虑市域自然地理、农业生产条件,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统筹优化农用地布局。将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淠河等河湖范围内的耕地,南部大别山区和中部丘陵岗地等 25 度以上坡耕地等不宜长期稳定利用耕地调出,优化北部平原等地区耕地空间布局。推进“山上”换“山下”,引导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地带陡坡山地上耕地与山下苗木、林木等置换。到 2035 年,保持林地、湿地、陆地水域、草地等用地规模相对稳定。

优化建设用地结构。 统筹城乡居住生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用地布局,推动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严格按照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开展城镇集中建设,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现村庄建设用地“地随人走”。充分保障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的保障力度。到 2035 年,全市村庄建设用地面积较现状逐步下降,区域基础设施用地面积较现状持续增加

科学保护利用其他土地 。加强其他土地开发的生态影响评价,严禁在生态脆弱和环境敏感地区进行土地开发。

第四章 严格耕地保护,建设皖西优质高效国家粮仓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落实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要求,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皖西优质高效国家粮仓,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设和美乡村。

第一节 优化农业空间格局

构建“三区一带”的市域农业空间格局。 落实安徽省“‘一陵亘两原,两山润良田’的一陵两原两山”的农业空间格局,根据六安市自然地理条件构建市域农业空间格局。

三区: 为生态循环农业区、皖西都市农业区和高山生态农业区。

生态循环农业区:位于市域北部平原地区。利用平原地区的规模化耕地,以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重点布局规模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重点支持安徽霍邱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霍邱长集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霍邱彭塔生态农业科技园等建设。

皖西都市农业区:位于中心城区周边的丘陵平原地区。重点支持都市智慧农业发展,布局都市型农业,保障现代种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业总部经济、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用地需求,重点支持金安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舒城杭埠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建设。

高山生态农业区:位于市域南部大别山区。利用山区特色农产品资源和自然人文魅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重点支持霍山大沙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十大皖药 [1] ”示范基地、“一竹三笋 [2] ”科技示范园、茶叶标准园等建设。

一带: 为淠河乡村振兴带。支持淠河沿线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扩大优质耕地面积,合理布局园地、林地和设施农用地。

2016 年,经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 遴选,确定将“ 霍山石斛、灵芝、 、黄精、 茯苓 木瓜、菊花、 皮、断 流、 ”列为十大皖药,并公布了包括霍山县在内的“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

[2] 根据安徽省地方标准《毛竹“一竹三笋”经营模式技术规程》,“一竹三笋”是以留养大径竹为基础,在毛竹生长过程中,重点培育不同季节产生的三种笋(即冬笋、春笋、鞭笋,概括性称为“三笋”)为目的一种经营模式。

第二节 稳定农业生产种植空间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稳定耕地数量。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带位置下达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将每个永久基本农田图斑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明确保护责任。坚持“占补平衡”,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市域内平衡为补充、省域内调剂为辅。坚持“以补定占”,各类非农建设选址布局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确需占用的,必须做到补充的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严禁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等途径,稳妥有序补齐耕地保护责任缺口。推进耕地恢复工作,完成省级耕地恢复下达任务,恢复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简单化”“一刀切”。

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农田就是农田”,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不得超标准在铁路公路等用地红线外以及河渠两侧、水库周边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防护林带,禁止以河流湿地湖泊治理为名,擅自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严禁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开展日常巡查和核查,对耕地种植用途改变做到早发现、早制止。

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推动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舒城县等地区耕地集中连片保护。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提质改造等项目,通过田块置换合并、破碎化田块整合,实现耕地地力提高。以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为前提,逐步调整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引导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等皖西山地丘陵农业区因地制宜推进零星耕地整合,适当扩大单块耕地面积,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质量。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制度,剥离土壤用于新增耕地后期客土改良。

因地制宜改善耕地生态环境。 加强耕地污染防治,控施化肥农药。在淮河沿线和江淮分水岭强化防护林建设,完善农田林网和水利设施建设。结合淠史杭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促进河、沟、渠等水道贯通,提升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预防江淮丘陵和皖西大别山区水土流失,防止耕地表土损毁和过度利用。加强市域东北部水田生态系统保护,改善水田生态自净能力。大别山区强化田埂、树篱、灌木丛等半自然生境的管护,因地制宜建设生态路、生态田埂和农田缓冲带。

第三节 拓展农产品生产空间

保障多样化食物生产空间。 保障“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平台建设所需的农业用地,支持茶叶、蔬菜、水果坚果、中药材、小龙虾、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皖西麻黄鸡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保障西山药库周边霍山石斛、灵芝等中药材和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特色茶叶种植园地规模。优化淠淮生态经济带沿线耕地和设施农用地布局,加快建设一批千亩集中、万亩连片的特色种养基地。保障江淮果岭周边国家级标准化果园地规模。

保障大别山区林下经济空间。 支持大别山区重点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依法科学适度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在避免破坏林地或影响森林生态功能发挥前提下,推动空间复合利用,扩展森林立体生产空间。保障以霍山县为核心的林下石斛种植示范区、以舒城县和金安区为核心的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和以金寨县为核心的林下食用菌种植示范区的农业生产用地。

支持高效畜牧业、生态渔业发展。 优化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禁止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重要河湖水系周边布局,按照“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要求,减少小型畜禽养殖基地数量,鼓励规模化养殖基地与冷链仓储物流设施结合布局,支持金安区标准化养殖场的改扩建,支持裕安区标准化肉羊养殖基地、舒城县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支持霍邱县皖西白鹅和麻黄鸡养殖,支持金寨县和霍山县黑毛猪标准化屠宰场的改扩建,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支持生态渔业健康发展,以池塘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渔业、稻渔综合种养规范化发展为重点,稳定池塘养殖,在裕安区建设稻渔(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和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在舒城县建设市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保障设施农用地需求。 根据市域特色农业布局,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中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生产、辅助设施用地,为六安市做优做强高效畜牧业、健康发展生态渔业、推进特色种养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探索利用可开发的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严格设施农用地管理,设施农业用地不再使用的,必须恢复原用途;设施农业用地被非农建设占用的,应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原地类为耕地的,必须落实“占补平衡”。

第四节 优化村庄分类和用地布局

高效利用乡村生产空间。 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持续攻坚,保障农产品加工园、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建设,提高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促进乡村产业融入区域性产业链和生产网络。顺应土地由细碎化经营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的趋势,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及村庄规划建立规划留白制度,可预留一定比例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一时难以定点定位的零星分散的农村公共公益设施、现代农业产业园、新产业新业态、乡村文旅设施及其他项目。

合理布局乡村生活空间。 推进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以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治理“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保障农民合理的建房需求,严守“一户一宅”并按照批准面积建设住宅,按照规划合理选择建设地点,禁止未批先建、超面积占用宅基地。整治“空心村”,清理村庄内部闲置宅基地。 补齐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短板,保障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农村水利网络,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善升级和能源结构优化,提升农村物流设施水平。

塑造特色乡村生态空间。 重视山体形貌维护、植被修复养护、水系岸线防护,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不人为取直道路,不盲目改变河道流向,划定并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地。 保留复原村庄肌理、自然水系、古建筑、古树名木等,促进形成和谐的空间关系。彰显皖西山水田园一体,红绿充分融合的乡村生态特色,充分体现山区、丘陵、平原、库区等不同特色的乡村自然风貌。

合理确定村庄居民点分类。 在对建设用地规模、人口规模、发展水平、空心化程度等要素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将居民点分为提升型、稳定型、收缩型和撤并型,对各类开发保护活动进行管控。根据村庄规划编制实际情况,依法依规进行动态调整。

分类引导行政村空间布局。 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针对区域特征、地貌特点、乡风乡貌、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类对行政村进行分类。

第五节 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以乡镇为单元实施土地综合整治。 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全域全要素整治,统筹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合理布局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村成片”的乡村新貌。系统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宜耕后备资源开发、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工作,优先在霍山县但家庙镇、霍邱县冯井镇等地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全面开展农用地整理。 落实安徽省关于六安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要求,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园地整理、耕地提质改造、坡耕地综合整治、退化土壤改良修复等,在确保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的前提下,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和连片度,优化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保护圩田、稻鱼共生等特色传统生产方式和优秀农耕文化空间。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安徽省“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保障“小田并大田”、农田水利“最后一米”、绿色农田、数字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推进淠史杭灌区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区建设,推动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区建设。

推进村庄建设用地整治。 以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为重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有序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提升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益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产业用地空间,合理安排建新地块,为农村产业和城乡统筹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第五章 加强山河共保,筑牢长三角地区 重要生态屏障

落实区域生态保护要求,筑牢六安大别山区生态安全屏障。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保护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

第一节 构建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一山一河一岭,众水分流入江淮”。 落实安徽省“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构建市域生态空间格局。坚守生态安全底线,提高生态网络连通性,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一山: 为大别山。加强天然林、公益林和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升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构筑大别山生态屏障。

一河: 为淮河。落实淮河(安徽)生态经济带建设要求,严格保护霍邱县城东湖、城西湖等沿淮水域调蓄空间,维护淮河与沿线湖泊水体的联系,加强淮河干流和沿线地区水域湿地保护与修复。

一岭: 为江淮分水岭。严格保护江淮分水岭生态脆弱区的林地、湿地以及水域调蓄空间,建设江淮分水岭绿色长廊。

众水分流入江淮: 以江淮分水岭为界,淮河水系的淠河、汲河、沣河、史河以及长江水系的丰乐河、杭埠河等天然河流分别连接大别山区和淮河干流、巢湖水系。严格保护水系生态岸线,加强水系生态修复。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 构建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的自然 保护地 体系,整合优化后六安市自然保护地 19 处,其中自然保护区 5 处、自然公园(含风景名胜区) 14 处。 突出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完善自然保护地差别化保护政策,按照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行分区管控。制定自然保护地边界勘定方案、确认程序和标识系统,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定标并建立矢量数据库。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批复后,对自然保护地范围进行更新调整。

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严格控制大别山区和江淮分水岭人口规模和开发活动,保护自然森林的原生性和完整性,严禁滥捕滥挖滥伐,稳步提高全市森林蓄积量。开展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加强重点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和国家储备林建设,优先在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大别山(金安)国家级地质自然公园、六大水库周边水源涵养林、淠河沿岸防护林等重点公益林区域加大公益林保护力度。以大别山区、江淮分水岭、淮河、淠河为重点区域,按照“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原则,全面提升国土绿化质量,严格控制林地非法转用,除必需的工程建设占用林地外,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改变林地用途。加快公益林管理改革试点创建工作,严格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

加强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河湖自然岸线保护,禁止违法违规侵占河湖水域岸线空间。河湖岸线利用应当符合防洪、排涝、灌溉及供水等要求,影响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的开发利用活动须逐步退出。在主要河流及重点湖库周边划定一定范围生态缓冲带,适度开展绿化造林,保护河湖水系的自然生态。加强对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磨子潭水库、响洪甸水库、龙河口水库(万佛湖)、白莲崖水库和城东湖、城西湖以及淮河、史河、淠河、汲河、杭埠河、丰乐河等重要河湖、水库和饮用水源地保护。

全面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按照安徽省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要求,强化水土资源流失防控,落实差别化保护治理措施。划定金安区、裕安区、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为皖西大别山水源涵养保土区,主要任务以封育保护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为主;划定叶集区、霍邱县为北部沿淮岗丘及平原农田防护保土区,主要任务以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提高城东湖、城西湖源头区林草植被覆盖率为主。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城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应提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对策及措施。对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全面实施预防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影响。以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为重点,依法划定禁止开垦的陡坡耕地范围,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因地制宜建设农田防护林,提升水土保持能力。

加强湿地资源保护。 推动各级重要湿地自然公园建设,重点保护安徽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等重要湿地,加强霍山东淠河、舒城龙河口水库(万佛湖)等周边湿地保护,严格限制占用,严禁开垦围垦、排干、擅自填埋自然湿地或永久性截断自然湿地资源。在霍山县蓝喉蜂虎栖息繁殖地、临淮岗小天鹅湿地等具有重要保护和科研价值以及生态敏感脆弱地区建立湿地保护小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重点,推进湿地生态环境建设。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保护大别山、淮河和淠河沿线等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物种天然集中分布区。重点保护白鹤、中华秋沙鸭等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大别山区、城东湖、城西湖等水域湿地,保障低山林带候鸟迁徙通道,提高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控力度,稳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第四节 推动 土空间生态修复

落实上级规划的区域生态修复要求。 严格落实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修复规划确定的皖西大别山区、巢湖流域、淮河沿线、引江济淮沿线、江淮丘陵岗地等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开展大别山生态屏障建设、实施水土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保护优质水源地,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对泥沙淤积水库、河流、湖泊进行清淤,保障生态流量。逐步清退水库、旅游景区周边不合理的建设用地,恢复自然生境。

科学划定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从生态整体性出发,系统推进全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划定水环境水生态、湿地、矿山、森林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区域,并将市域划分为北部平原、皖西大别山区生态屏障、东部高密度城市化地区、中部田园岗地、巢湖西部多样性保护区、龙河口水库等修复分区,分区分类实施生态修复。

开展森林生态系统修复。 因地制宜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霍邱县、叶集区开展低产低效林改造,实施杨树成熟林更新和马尾松纯林改造,营造混交林。霍山县、舒城县、金寨县、金安区、裕安区以森林康养为主导,支持全域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加大对木本油料、经果林等特色林木抚育管护,对缺棵断带区域及时补植补造。

开展重点矿山生态修复。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统筹协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将霍邱铁矿区、 G105 沿线石料矿山、龙穴山、春秋山周边建筑石料矿山、响洪甸尾矿库作为重点区域,因地制宜探索自然恢复、人工修复和生态重塑等修复模式,将其改造为矿山公园、耕地、园地、林地等。生产型矿山采取边开采、边治理,及时修复新损毁土地和生态功能。到 2035 年,矿产资源开采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显著提升。

系统推进河湖湿地生态修复。 大力开展淠河、沣河、丰乐河和杭埠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西湖、城东湖等自然湿地生态修复,加强沿淮行蓄洪区建设,严格湿地用途监管,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加强河湖水系连通,提高水体流动性和自净能力,保障淠河、史河、杭埠河等重要河湖水系生态流量,确保达到生态流量底线要求。加强淠河、淠河总干渠、史河(金寨段)和洪家河、大雁河等河流河道治理,清理拆除碍洪设施,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限期清退非法侵占、围垦河道空间的用地;开展岸线清理整治,逐步恢复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近期重点推动六安淠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动植物多样性调查和霍邱县城南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治理大别山区和江淮分水岭水土流失。 落实国家和省级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要求,重点治理金寨县、霍山县等大别山区和金安区、舒城县等地江淮分水岭水土流失严重区域,治理面积约为 600 平方公里。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采取水蚀坡林地治理、沟道水生态治理、封禁治理等工程和植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开展土壤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 以河流两侧、中心城区周边、金属矿山周边的耕地为重点,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展农业污染土壤生态修复。针对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中的工业企业地块,严格控制污染地块的用途方向,开展工业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对暂不使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依法划定管控区域、设立标识,做好污染监测和风险管控。实施六安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及周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婆山岭生态林地。

持续推进生态修复重大工程。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以各生态修复分区为空间范围,持续推进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结合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河湖湿地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土壤生态修复等项目。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科学提升森林蓄积量和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将森林、天然湿地等作为自然碳库,定期开展森林、湿地等碳汇本底调查,评估分析碳汇储量和碳汇潜力,突出林业碳汇的优先地位。维育山地丘陵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优化平原水网地区绿地空间布局,推进重要交通沿线、河流廊道沿岸绿化种植,以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等方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第六章 强化集约集聚,支撑革命老区 新型城镇化发展

围绕支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考虑人口分布、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空间格局,保障产城融合发展空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镇空间品质,推进城镇空间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

第一节 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构建以“ 1425 ”为引领的城镇空间格局。 落实安徽省“两圈两带两区”城镇空间格局,构建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1 个中心城区: 包含六安城区和叶集城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增强对市域产业和人口的吸引能力,调整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用地规模和结构。

4 个县城: 为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及霍山县县城,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空间。

2 个产业新城: 为杭埠产业新城和马店产业新城。重点保障主导产业发展空间,支持杭埠产业新城承接合肥都市圈产业转移,马店产业新城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合理组织两大产业新城的居住和配套设施空间,促进产城协调。

5 条发展轴带: 为合六叶城镇发展轴、阜六城镇发展轴、霍邱—金寨城镇发展轴、山湖大道特色发展带和合六(合舒)城镇发展轴。合六叶城镇发展轴是联系合肥市中心城区、六安城区和叶集城区的主要通道,加强六安城区和叶集城区的交通联系,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阜六城镇发展轴依托济广高速、阜六铁路联系马店产业新城、六安城区和霍山县城,加强市域南北向交通联系。霍邱—金寨城镇发展轴依托霍邱—金寨高速、沪蓉高速联系霍邱县城、叶集城区、金寨县城,加强市域东北—西南向交通联系。山湖大道特色发展带依托和襄高速、大别山风景道等,联系霍山县城、舒城县城和金寨县南部重点镇。合六(合舒)城镇发展轴依托六安—庐江铁路、 G206 、淮南—桐城高速等,联系六安城区、舒城县城、杭埠产业新城,加强与合肥市中心城区联系。

第二节 完善市域城镇体系

构建“ 1+4+2+22+X ”城镇体系。 以做强中心城区、做优县城和产业新城为导向,构建市域五级城镇体系,即“中心城市 县级中心城市 县级一般城市 重点镇 一般镇”。按照 型大城市标准,建设中心城市;按照 型小城市标准,建设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县城;按照 型小城市标准,建设马店和杭埠产业新城。对 22 个重点镇进行差异化的规划建设引导,支持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现代新型小城镇。保障特色产业用地和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空间,提高小城镇人居空间环境品质。一般镇重点突出服务“三农”和生态保育功能。

推进中心城市扩容提质。 优化功能布局,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增强对市域产业和人口的吸引能力。调整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用地规模和结构,保障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空间需求,高标准建设六安城区、叶集城区。

统筹县级中心城市发展。 完善霍邱、舒城、金寨和霍山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人口和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推进县级一般城市发展。 杭埠产业新城和马店产业新城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核心空间。支持杭埠产业新城发展成为合肥都市圈内重要的卫星城镇,支持马店产业新城结合矿产资源和钢铁产业优势,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小城镇建设。 推动重点镇成为全市的特色制造、文旅产业集聚地和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支持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现代新型小城镇。按照城乡统筹要求,把一般镇作为连城接村的重要节点,强化资源保障,服务周边乡村。

第三节 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完善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 合理保障各级各类城乡公共服务用地供给,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满足多层次多样性公共服务需求。合理布局不同尺度的城镇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市 县(区) 镇(乡) 村四级公共服务配套体系。中心城区全面建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市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重点建设一批综合医院、体育场等大型公服设施,增强城市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霍邱、舒城、金寨、霍山县城完善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镇(乡)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挥就近就地服务作用,积极构建半小时生活圈。杭埠产业新城、马店产业新城和部分重点镇根据需求可适度提高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标准,其他乡镇按照一般镇(乡)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乡村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要求进行配置。鼓励利用低效土地和闲置房屋安排养老、托幼等急用短缺的公共服务机构和设施。

推进城乡社区生活圈全覆盖。 按照 15 分钟步行可达的空间范围,结合街道等基层管理需求,构建 15 10 5 分钟三级城市社区生活圈。构建乡镇社区生活圈、村级社区生活圈,组织乡村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配置,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乡镇社区生活圈依托乡镇所在地,形成乡镇社区生活圈的服务核心,配置学校、卫生院、敬老院、运动健身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兼顾对村庄的服务延伸;村级社区生活圈依托提升型村庄居民点,综合考虑乡村居民常用交通方式,配置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性生产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生活圈的服务人口 0.3 0.5 万人。

形成均衡优质的教育设施体系 。积极推动托幼一体,完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增加托育资源供给。不断优化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缩小中小学服务半径,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满足乡村地区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用地指标需求,严控超大规模学校建设。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持续优化县中布局调整,科学统筹区域内资源,严禁随意撤并县中,满足县域普通高中改扩建用地需求,防止出现新的大班额和大规模学校。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每个县至少建成一所独立设置的义务教育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保障职业教育设施用地需求。

构建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结合公共开敞空间、城市商业中心体系布局独具六安文化气息的城市文化客厅。着力推进各级城镇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承载力。完善中心城区 15 分钟文化服务圈,重点推进“一院一中心 +N 空间”(皖西大戏院、艺术培训中心、阅读空间)、叶集文化中心场馆、霍邱县融媒体及发射塔、舒城县“三馆一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大剧院)、金寨县文化中心、文化艺术长廊、村庄文化礼堂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

建成完善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 构建以大型全民健身中心(市级)为核心,以中型全民健身中心(县区、片区级)为节点,以多功能运动场(街道级)、室内健身房(社区级)为补充的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完善 15 分钟健身圈内的户外运动空间。采取立体空间开发利用和存量资源共享利用等措施,注重功能混合、灵活布置和错时开放,满足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建设需求。支持建设六安新城体育中心、六安冰雪运动场等一批综合运动场和户外运动场

完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设施体系 结合各级城镇生活圈布局,分级设置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和疾控中心等医疗设施。优化中心城区大型综合医院布局,保障大型综合医院在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六安新城以及叶集城区等区域新建分院或迁建用地,提高新城新区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市级和区县专科医院和后备医院建设的用地需求,支持构建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力。重点镇根据需要设置县医院分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与社区活动中心等综合布置。加强急救中心和急救站点建设,缩小急救服务半径。

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支持六安创建老年友好型城市,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多元发展、智慧便捷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体系。优化养老机构功能布局,保障各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需求,引导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建,支持建设一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支撑养老产业与健康、养生、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形成优质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构建全面的社会福利设施和 殡葬设施 网络 构建更加全面的社会福利设施网络,统筹优化中心城区儿童福利设施、残疾人社会福利设施等布局。支持霍邱县城、舒城县城、金寨县城、霍山县城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布局,推进精神卫生福利中心、康复医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支持各乡镇开展社会福利工作,各行政村按需设置临时救助点。推进殡葬服务设施布局优化,保障全市殡葬服务设施用地需求,加快补齐殡仪馆、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殡葬设施和服务短板,推动形成覆盖城乡、设施完善、供给充足的殡葬服务网络。

保障高质量的产业空间

优化整合市域产业园区。 保障省级以上开发区产业用地空间,通过“一区多园”、托管、合作共建等多种方式,支持马店和杭埠产业新城建设。整合一般乡镇工业园区,推动工业用地集约发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跨山源河向东拓展产业空间;保障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平桥园区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类产业的空间需求;推进金安经济开发区与新桥国际产业园的对接合作,支持建设合六(金安)市际合作园区与六松合作园区,加快金安 瑶海 庐江园区合作;提升叶集经济开发区和六安叶集化工园区产业空间效益,支持碳谷绿湾(金山 叶集)合作园区建设。各县开发区、马店和杭埠产业新城严格按照主导产业要求布局,保障市级以上重大产业项目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空间需求。

因地制宜推进产城融合 统筹布局中心城区内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居住、商业和公服设施用地,促进职住平衡,逐步引导单一功能的开发区建设成为高品质、多功能的产业新城。促进县城和产业新城产城协调,处理好工业发展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的空间关系,减少不必要的远距离通勤,妥善处理镇区居住用地与园区、集贸市场、旅游服务设施等的关系,预留缓冲过渡空间,避免相互干扰。

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 按照“保规模、促集聚、优布局、强管控”原则,在国家和省级产业园区内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保障产业长远发展。

推进城镇空间节约集约利用

加强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 框定总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提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城镇开发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合理配置增量空间。 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障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保障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各县经济开发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发展项目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内新增建设用地优先配置给集约利用度高的产业项目。

健全存量土地利用政策机制。 健全市域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存量建设用地高效利用。支持土地混合开发和空间复合利用,促进中心城区和四县县城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适度提升工业用地容积率,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加快推动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建设。引导消化城镇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推动城市存量空间盘活利用,支撑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品质。

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严格执行建设用地使用标准,开展节约集约评价,优化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强化重大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刚性约束,新上项目应达到国内同行业当前节约集约用地的先进水平。合理控制中心城区与四县县城居住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用地供给,增加绿地与开敞空间供给,保障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产业用地。

第七章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强化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功能,保障重点地区发展空间,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中心城区空间品质,实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构建“一轴一带、双核五片”的六安城区空间结构。 “一轴”为 G312 城市空间发展主轴,向东促进合六一体化,向西联系叶集城区。“一带”为淠河魅力滨水带,优化两岸用地布局,实现拥河发展。“双核”分别为老城主中心及六安新城副中心。老城主中心加强文化遗产和风貌的整体保护,以商业、文化休闲等为主导功能,是服务全市、区域一流的综合服务中心。六安新城副中心疏解部分老城功能,建设服务全市的商业商务服务中心。“五片”为品质老城、六安新城、智造北站、绿色城南和魅力河西五个片区,以自然水系、铁路廊道等为界线合理划分城市组团。

构建“一轴一带、一心三区”的叶集城区空间结构。 “一轴”为皖西路空间发展轴,向东联系六安城区,向西促进皖豫省际合作,支持叶集城区建设成为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示范区。“一带”为史河滨水休闲带,构建一条集景观、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带。“一心”为未名湖综合服务中心,围绕未名湖布局政务文化、商业服务、生态休闲等功能。“三区”为北部产业区、南部生活区及一河两岸协同区。

细化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包括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乡村发展区和城镇发展区。其中,城镇发展区内细化至二级分区,划定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城镇集中建设区包含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战略预留区。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按照人口服务半径、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等要求,构建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引导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级中心: 服务市域乃至更大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承担市级职能,是展示六安城市形象的窗口区与示范区。中心城区一级中心 2 处,包括老城主中心、六安新城副中心。老城主中心重点加快更新改造,传承城市记忆,支持建设为多元融合的高端商业文化服务业集聚区;六安新城副中心重点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等功能集聚,支持建设为一流的现代商务办公服务区。

二级中心: 面向所在片区的公共活动中心,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是满足市民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中心城区二级中心 5 处,包括河西中心、北站中心、未来公园中心、未名湖综合服务中心、史河中心。河西中心重点突出生态休闲、文化展示、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功能,支持建设为展现滨水魅力的城市新城区。北站中心突出研发办公、商务会展、现代金融、科创服务等功能,支持建设为功能融合的现代产业服务核心。未来公园中心聚焦滨水休闲、商务办公等功能,建设六安新城城市形象窗口区。未名湖综合服务中心突出文化展示、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成为功能融合的综合服务中心。史河中心重点加快滨水区域更新改造、提质升级,引入特色商贸、文化体验、滨水休闲等多元功能,建设成为史河城市文化客厅。

三级中心: 面向城市组团的公共活动中心,提供各类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主要功能。中心城区三级中心 10 处,包括凤凰河中心、高新区中心、六安站中心、南湖公园中心、皋城路中心、和平路中心、站北中心、金湾干渠中心、松源湖中心、大雁湖中心。

四级中心: 将生活圈作为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每个生活圈内,规划形成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基本服务设施 15 分钟步行可达,保障市民享有便捷舒适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完善城市用地布局

加强居住用地布局引导。 按照人口分布与城市组团划分,结合就业岗位分布优化居住用地供应,优先在公园、滨水等生态环境品质较高地区以及公共交通廊道节点周边布局。促进实现职住平衡。加强分区居住用地规模控制,积极推进老城区的有机更新,严控新增商品住宅用地规模。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以及绿色城南、魅力河西等新城区合理布局新增居住用地。加强不同类型居住用地的混合布局,完善居住社区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对接群众刚性和改善性居住需求以及相应的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及其用地需求,为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与其居住需求负担能力相匹配的住房, 持续优化商品房、保障房的用地供应结构 ,强化住房保障。

优化工业用地空间布局。 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六安叶集化工园区等为重点,有序引导新建工业企业按照产业集聚原则优先选址。将重要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连片工业用地等划入工业用地控制线并加强管理,新增工业制造业用地原则上优先安排在工业用地控制线内。严格控制在临近水源地及滨河生态空间布局新增工业用地。六安叶集化工园区与居住片区间距应满足相关安全、环保要求,园区应逐步实行封闭式管理。推动低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鼓励建设绿色园区及厂区,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衔接。

完善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 加强社区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可达性、便利性与覆盖度。结合社区内人口结构和需求特征,提供满足各年龄段社区居民生活所需的基本配套设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完善城市公园绿地体系。 建设由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口袋公园组成的多层次城市公园网络,形成 300 米见绿、 500 米见园的高品质宜居亲民型绿色城区。依托淠河、淠河总干渠、凤凰河、山源河、史河、西小河、二道河等主要河流和城市廊道,串联河西公园、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凤栖湖湿地公园、新河公园、金湾公园、新城公园、未来城市公园、凤凰河公园、史河公园、未名湖公园等重要节点。通过整治河道、廊道连通、城市更新,进一步释放拓展公共空间,提升环境品质与城市功能。

注重规划留白与弹性预留。 提升空间布局包容性与韧性,在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重点功能区及周边拓展地区、现状低效利用待转型区域以及城市发展重要节点区域,选择集中连片、具有一定规模的用地布局留白用地,为重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会议和赛事活动等预留承载空间。

第三节 加强城市设计与空间形态管控

明确总体风貌定位。 突出六安“青山绿水红土地,淳风古韵绣乾坤”的城市底蕴,总体风貌定位为“红色魂、现代范、皖风韵、田园城”。 延续六安青山屏依、绿水穿城的总体格局,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提炼本土人文要素,建设弘扬大别山革命精神的红色之城、体现创新活力的现代之城、突出生态低碳的田园之城、彰显本土文化的皖风之城。

划分特色风貌分区。 充分考虑自然生态要素与城市建设的融合,重点加强滨水地区、城市重点发展节点地区、历史建筑及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管控。重点加强对街区建筑整体协调、道路网规划控制、建筑形态的引导,注重结合历史文化元素营造特色风貌。中心城区共划分 5 大风貌分区,分别为历史文化风貌分区、现代商务风貌分区、混合社区风貌分区、宜居社区风貌分区、产业社区风貌分区。

完善开发强度管控体系。 构建多层次的城市开发强度分区体系,划分五级强度分区。严格限制新建 150 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 250 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加强城市天际线管控。 以淠河中路(南北双塔区段)、滨河大道(天堂寨路段)、万佛湖路(六安新城段)沿线城市天际线和佛子岭中路(市政府段)、未名湖路(民强路以西段)、固叶路为重点,加强重要地区高度特殊管控,优化城市天际线。严格控制老城建筑高度,南北双塔片区新建建筑高度不超过 20 米,协调老城外围建设高度;针对淠河两岸建设空间,协调建筑高度与河流水系的关系,控制建筑高度,严禁出现“屏风楼”;针对城市一级中心、二级中心、交通站点、滨水空间等区域,塑造城市制高点或城市地标点,彰显城市活力。

加强廊道界面控制。 结合道路等级功能,沿城市主次干路建筑应综合考虑建筑的挺拔感和稳重感,合理确定形体高宽比;控制沿街绿化宽度和建筑退让距离,营造舒适宜人的街道尺度,展现精致、欢乐的城市形象。重点控制淠河、史河、淠河总干渠、凤凰河、西小河等重要城市滨水沿线的建筑界面,控制建筑组群的秩序、体量、色彩、材质,共同构筑绿色生态、活泼开放的滨水城市形象;严格控制长江路、蓼城路、许继慎路、迎宾大道、柳林大道、金叶大道、皖西路、民强路等重要交通廊道两侧的景观界面,控制两侧的建筑和环境元素,提升交通廊道的视觉感知体验。

加强视线通廊控制。 依托磨盘山、六安电视塔、南北塔、叶集科技馆等静态眺望点与淠河、淠河总干渠、史河等动态眺望路径构建六安特色风貌的景观眺望体系。控制好城市眺望点之间或与重要公共空间的若干视线廊道,打通城市与周边生态空间的视线关系。突出城市中心、滨水、河流交汇处、视线廊道焦点、人流聚集区等区域的空间景观设计。

加强建筑色彩管控。 以六安城区老城片区、叶集城区一河两岸协同区为重点,严格控制新建色彩饱和度高的建筑。建筑整体遵循色彩协调原则,对位于重要滨水两岸、交通廊道沿线以及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建筑,在色彩协调的基础上,提出建筑基调色的色相、明度、饱和度控制范围。

构建城市通风廊道。 严格保护淠河、史河、山源河、凤凰河、二道河、西小河和淠河总干渠等生态廊道,发挥城市重要绿色基础设施作用。结合生态廊道与重要道路通道,构建形成多尺度、成网络、融功能的网络状城市通风廊道,科学划分通风廊道管控分区,优化完善“新风系统”。六安城区重点加强对城区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4 个通风口地区的管控,构建淠河、淠河总干渠、沿江高铁、山源河、凤凰河等一级通风廊道以及陡步河等二级通风廊道。叶集城区重点加强对城区东向及南向通风口地区的管控,构建史河、西小河、未名湖等一级通风廊道以及二道河等二级通风廊道。

第四节 完善城市交通

构建高效便捷、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 强化道路建设空间保障,六安城区形成“三环、十四射、三联”的高快速路网络体系和“八横十纵”的一级主干路、若干二级主干路组成的主干路网络体系;叶集城区依托西外环快速路与 G312 构建叶集绕城快速通道,形成“四横三纵”主干路网格局。支持城市快速通道与区域高速公路、国省道的衔接。树立“小街区、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加密城市次干路和支路。建成区合理利用街巷空间,打通断头路,新建区完善支路网络布局。

一、六安城区骨干道路网络体系

快速路网体系:三环、十四射、三联。三环包括快速“内环线”、快速“中环线”以及高速“外环线”。快速“内环线”由天堂寨路、长安路和长江西路组成;快速“中环线”由西外环、金裕大道、一元大道和蓼城路组成;高速“外环线”由沪陕高速、德上高速、合叶高速、济广高速组成。“十四射”为辐射城市组团、快联各县区的快速通道,包括平桥大道、西外环路(蓼城路以北)、迎宾大道(蓼城路以北)、安民大道(蓼城路以北)、一元大道(蓼城路以北)、蓼城路(一元大道以东段)、许继慎路—前进路、长江东路、金裕大道(一元大道以东)、一元大道(金裕大道以南)、迎宾大道(金裕大道以南)、裕安大道、西外环路(金裕大道以南)、长江西路(天堂寨路以西)等。“三联”属于组团加密线,包括梅山北路(蓼城路—长安路)、安民大道(长江东路—蓼城路)、迎宾大道(蓼城路—金裕大道)等。

主干路网体系:分为一级主干路和二级主干路两大类。一级主干路重点承担组团之间中、长距离交通服务,规划形成“八横十纵”网络,道路设计速度宜为 60 公里 / 小时标准。“八横”即刘庆路、刘安路、寿春路、皋城路—巢湖路、大别山路—皖西大道、佛子岭路、创新路—枫林路、长淮路等。“十纵”即赤壁路、磨子潭路、解放路、梅山中路—梅山南路、南山大道、皋陶大道、和平路、新阳大道、新业大道、盛业路等。其余主干路为二级主干路,重点服务组团内部主要交通联系服务,兼顾组团之间中、长距离交通服务,道路设计速度宜为 50 60 公里 / 小时标准。主要横向通道有临淮路、长安南路、龙池路、丰源大道等,纵向通道有青桐路、滨河大道、城南大道、白鹭大道、八公山路、安丰路、正阳路、九德路、胜利路、蓝溪路、新安大道等。

二、叶集城区骨干道路网络体系

快速路网体系:西外环快速路与 G312

主干路网体系:“四横三纵”。“四横”即香樟大道、兴叶大道、未名路、皖西路;“三纵”即民强路、柳林大道、金叶大道。

完善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公共交通系统。 引导建立以集约型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机动化出行模式,加快形成以中运量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为延伸的多层次城市公交系统。推动合六市域(郊)铁路设施公交化运营,串联品质老城 、智造北站、六安新城。构建布局合理的公交场站设施体系 ,重点保障公交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换乘枢纽站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

构建连续顺畅、品质宜人的城市慢行系统。 保障慢行网络设施建设空间,落实“完整街道”理念,提升慢行环境,推进市域(郊)铁路 公交 慢行三网融合,构建连续、安全、舒适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形成高品质的 15 分钟慢行生活圈,满足居民日常出行和休闲健身的需要。六安城区串联淠河、淠河总干渠、凤凰河以及城市重要的人文节点等重要景源,叶集城区串联西小河、二道河、史河、未名湖及城市重要的人文节点等重要景源,构建生态、宜游的全域绿道慢行系统、安全便捷的通勤慢行通行系统和宜人、休闲的特色街道系统。完善绿道驿站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慢行出行方式。

完善城市停车供给体系。 立足城市发展定位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坚持“总量控制,适度供给”原则,适应小汽车快速发展趋势,统筹配置停车资源,构建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的停车供给结构。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区位等属性差别,完善城市建筑物配建车位标准,并符合国家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建的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公共停车场建设,加强出行停车与公共交通有效衔接,在城市外围建设“停车 + 换乘”停车设施和大型货运停车场,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运行高效、动静态交通相协调的停车供给体系。

第五节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优化地下空间利用重点区域布局。 以城市地质调查为基础,加强地下空间地质条件评估,结合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构建“一轴一核六节点”地下空间布局。优先发展地下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兼顾人防,形成功能适宜、布局合理的竖向结构。

促进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支持六安新城、智造北站等片区重点路段以综合管廊为代表的各类地下市政设施建设,在满足设施功能布局、消防、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鼓励水质净化厂、雨水调蓄池、变电站、高压输电线、给排水泵站、数据中心、通信机房和垃圾转运站等设施采用地下建设模式,消除邻避效应;鼓励社会停车场与绿地建设相结合,采用地下建设模式,增加地面绿化空间,提升环境品质。引导产业园区开展立体空间开发利用,在确保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工业项目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仓储、停车设施以及生活配套等设施。

城市四线划定与管控

划定城市蓝线并加强管控。 将淠河、史河、淠河总干渠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划入城市蓝线。 城市蓝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因城市发展和城市布局结构变化等原因,确实需要调整城市蓝线的,应依据有关程序进行调整。在详细规划阶段,应当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划定的城市蓝线,规定城市蓝线范围内的保护要求和控制指标。

划定城市绿线并加强管控。 将河西公园、中央公园、凤栖湖湿地公园、未名湖公园等重要的城市公园划入城市绿线。 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确因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工程以及城市重大防灾救灾等项目建设需要占用绿线,应依据有关程序进行调整。各层级规划应深化落实并严格执行城市绿线各项控制要求。

划定城市黄线并加强管控。 优先将已经明确的市级以上供水、排水、环卫、供热、燃气设施, 220 千伏以上变电站,特勤消防站等防灾设施及其他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纳入城市黄线。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贯彻安全、高效、经济的方针,处理好近远期关系,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期有序实施。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允许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划定城市紫线并加强管控。 将中心城区内西古城遗址、东城都遗址、皋陶墓、观音寺塔、江西会馆、叶氏叶荣墓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划入城市紫线 防止大拆大建破坏文物等各类历史文化遗存本体及其环境,严禁违反规划或擅自调整规划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相关区域建设高层建筑、大型雕塑等高大构筑物。对历史建筑实施原址保护、迁移异地保护、拆除和修缮改造的,应当依法履行相关批准手续,及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监管。

推动城市更新

明确城市更新策略。 加强城市更新整体谋划,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问题导向、评价分区、精细管控、有序开展”为原则,识别城市更新重点地区,科学划分城市更新单元,采取重点推进、差异化引导的方式推动城市更新。引导完善城市功能结构、提升城市活力、优化空间品质,引领城市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

结合详细规划单元划分确定城市更新单元。 结合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更新要素空间分布特征,中心城区分类划定 47 个城市更新单元,其中六安城区 44 个,叶集城区 3 个。

识别城市更新重点示范片区。 划定六安城区老城片区 7 个重点更新单元示范区,突出老城主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展现现代滨水城市风貌,利用老城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皋城文化、红色文化,营造活力丰富的文化场景,塑造滨水文明;结合皋城广场、齿轮厂等核心区域的提质更新,提升城市功能,支持六安城市中心建设。划定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2 个重点更新单元示范区、叶集城区 1 个重点更新单元示范区,引导淠河总干渠、山源河沿线现状工业转型升级,支持科创产业发展;保护滨水沿线皋陶墓、东城都遗址等历史遗迹,通过更新改造加大文化展示与旅游功能的空间保障,突出城市记忆、彰显地域文化、体现六安文化特色。

分类引领城市功能优化提升。 强化政府引导,加快对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旧厂区地块进行更新,鼓励集中连片实施更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功能的服务水平。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各类服务功能,促进地区活力整体提升。

第八节 优化公共服务配置

扩大教育设施供给保障。 推进义务教育设施均衡布局,保障中心城区中小学空间需求。推动优质多样普通高中教育普及,优化调整高中阶段学校布局,支持实施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项目建设。支持现代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设施和终身教育设施建设需求。托儿所、幼儿园的服务半径宜为 300 米,小学的服务半径宜为 500 米,初级中学的服务半径宜为 1000 米。

持续优化医疗设施布局。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积极保障区级公共卫生中心用地需求,增强城市韧性。优化大型综合医院布局,老城区原则上不再增设大型综合医院。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城市新区延伸,在六安新城、绿色城南等片区统筹布局综合医院,缩小城市新区与老城区医院服务能力差距。保障六安市中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六安市急救中心等市级重大医疗设施的用地需求。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站等基层医疗设施功能,适度提高规划用地标准,支持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助力提高城市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构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优化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以淠河和淠河总干渠沿线为重点,利用沿岸文化遗存和景观资源,布局一批彰显新时代城市形象的地标型文化设施,保障体现历史人文积淀和文化交融的文化空间长廊建设。构建“市(区)级 街道级 社区级”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公共文化设施补齐短板、提档升级。以市图书馆、市文化馆为龙头,以各区图书馆、总分馆制为纽带,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优化公共体育设施布局。 按照均等化、全覆盖、可持续的要求,着力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合理配置体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区体育设施建设数量和功能。构建“市 / 区级 街道级 社区级”三级公共健身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 15 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推进六安市游泳馆、六安冰雪运动场等体育设施建设,提升大型体育场馆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各类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利用。

统筹社会福利设施布局。 健全社会福利设施网络,统筹布局儿童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和其他社会福利设施,构建“市 / 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社会养老服务网络。市 / 区级、街道级以机构养老为主,社区级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主,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覆盖全面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15 分钟养老服务圈”。发挥公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保障作用,促进设施均衡精准布局。统筹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医养服务网络。

第九节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优化给水设施布局。 六安城区供水水源以淠河总干渠为地表水源,取水点为淠河总干渠铁路线以南河段。六安城区应急水源地第一选向为响洪甸水库,第二选向为汲东干渠河套汀水库,第三选向为汲东干渠石婆湖。支持六安市二水厂迁建,形成六安市一水厂、六安市二水厂(迁建)、东城水厂、东部新城水厂 4 座大型水厂供水格局。到 2035 年,六安城区最高用水量为 110.6 万立方米 / 日,规划水厂总规模 100 116 万立方米 / 日。叶集城区由金寨梅山水厂供水,到 2035 年,最高用水量为 6 万立方米 / 日。

优化排水设施布局。 中心城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六安城区规划新增南山新区污水处理厂和东城第二污水处理厂,推进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综合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规划结合各污水处理厂建设河西中水处理厂等 6 处中水处理厂。到 2035 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 68 万吨 / 日。叶集城区保留现状城东污水处理厂、扩建现状叶集污水处理厂。到 2035 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 6 万吨 / 日。

优化供电设施布局。 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以现状 220 千伏电力线路为骨架, 110 千伏供电网络为重点的单链式主干电网结构。六安城区规划新建汲东变等 4 220 千伏变电站,规划总变电容量 1560 兆伏安;规划新建白鹭变等 8 110 千伏变电站。规划 500 千伏的高压走廊宽度按照 66 米控制, 220 千伏的高压走廊宽度按照 45 米控制, 110 千伏的高压走廊宽度按照 30 米控制。

优化燃气设施布局。 完善中心城区燃气输配系统,合理布局门站、调压站及储气设施。推广天然气车(船)应用,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超前谋划应急气源建设,加强城市供气安全。加快实施天然气供气及利用设施建设,加快气源工程引入,完善输气干网。到 2035 年,六安城区规划 1 座城北输气站, 1 座城北应急储备中心,新增徐集门站、城南门站、东桥门站、城北二门站。叶集城区现状保留 1 座燃气储气站,规划新增 2 座天然气加气站。

优化供热设施布局。 科学划分供热片区,优化供热管网布局,减少管道热损,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升供热管网可靠性。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六安叶集化工园区等园区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保障供热系统安全,建立城市智慧供热系统。

优化通信设施布局。 推进 5G 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应用,支持“双千兆精品城市”建设。支持新一代超大容量、智能调度的光传输网、新一代小(微)基站建设,增加 5G 基站布局,实现城市重点区域 5G 网络全域全覆盖。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充分利用现有杆塔资源,支持 5G 智慧杆塔及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一杆多用”改造。 完善邮政设施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物流服务覆盖率,推动邮政设施与物流快递业深度融合,促进城市物流高效发展。

优化环卫设施布局。 中心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落实垃圾分类政策要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到 2035 年,六安城区规划建设 1 座静脉产业园, 7 处环卫综合基地。叶集城区规划布局 11 个垃圾转运站,集中收集转运至霍邱县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

优化消防设施布局。 完善公共消防救援基础设施布局,实现消防站接到出动指令后 5 分钟内到达辖区边缘的目标。打通消防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促进建成“ 5 分钟灭火救援圈”的目标。提高城市生产安全事故处置水平,重点加强高层建筑、轨道交通、危化品的灭火和应急救援设施建设。到 2035 年,六安城区现状保留 7 座、规划新增 10 座消防站;叶集城区现状保留 1 座、规划新增 3 座消防站。

优化防洪设施布局。 持续实施淠河防洪治理、史河防洪治理、凤凰河治理、东部新城水利治理等综合治理工程。 2035 年,六安城区淠河两岸堤防防洪标准达到 100 年一遇,凤凰河和山源河干流堤防、月亮岛、叶集城区防洪标准达到 50 年一遇。

第八章 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彰显 皖西文化山水名城魅力

构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格局,加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完善历史文化遗产要素保护体系,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明确城乡风貌分区,加强分类管控,彰显具有六安特色的城乡风貌。促进文旅融合,建设富有大别山“红绿”融合的魅力之城。

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完善历史文化保护空间体系。 以文化遗址、工业遗产、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和文物保护单位为对象,构建并完善六安市域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根据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评估调查成果,动态更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适时更新和优化各类保护范围。增强遗产空间安全韧性,以中心城区、县城周边以及洪涝灾害、地质灾害高风险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主,开展重要文化遗产的灾害专项调查与危险性评估,布局安全缓冲空间和风险管控区域,提升文化遗产对地震、洪水、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灾难的应对能力,避免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遭到破坏。

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 根据相关保护规划, 统筹划定包括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地下文物埋藏区、不可移动文物、城市紫线等在内的历史文化保护线 ,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严格保护。 对纳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暂不具备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条件的,加强部门协同,及时落实动态补划。

重点保护红色文化资源。 重点保护苏埠镇、独山镇等红色文化遗存区,建成全国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烈士陵园、革命旧址、革命文物和周边环境为主体,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肌理、空间尺度、山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整治不协调的建筑和景观。红色文化资源点周边的乡镇、村庄要延续红色文化场所的空间风貌,形成红色文化空间基因库。支持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保障全国党校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空间需求。

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村落。 保护市域范围内的毛坦厂镇、苏埠镇 2 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独山镇 1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及浸堰村、蔬菜村、晓天街道居委会中大街、前畈村、姚冲村姜湾、上畈村朱家湾、瓦屋基村宴湾、斗林村李家湾 8 个中国传统村落和 27 个省级传统村落。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对象,禁止各类破坏活动和行为,纠正无序和盲目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加强其他重点区域历史文化保护。 除红色文化外,在市域范围划分淮河文化、皋陶文化和群舒文化遗存区。淮河文化遗存区位于霍邱县中部及北部,以地下古文化遗址为主;明确遗址和地下文物保护范围,建设遗址公园,加强李氏庄园等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和周边环境保护。皋陶文化遗存区位于六安城区,重点保护六安王陵、六安西古城遗址、东古城遗址、白鹭洲古墓群、南门塔、北门塔、文庙、皋陶墓、东城都遗址、古城墙等历史文化遗产。群舒文化遗存区位于舒城县中部地区,重点保护地下古遗址。强化国家级工业遗产佛子岭水库和各类遗址空间保护。

健全保护利用长效机制。 定期增补不可移动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道路(街巷)等保护对象,适时拓展和更新各级保护范围。完善六安市地方规范,将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传统风貌街巷及文化资源,纳入保护对象的预备名录,明确保护内容、原则及更新路径。不可移动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的,依法开展抢救修缮。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优先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甄别遴选优秀历史文化资源,采取多种手段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

科学适度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构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网络,在避免对历史文化资源造成破坏的前提下,促进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网,支持开发旅游主题线路。创新国家工业遗产佛子岭水库大坝活化利用方式,支持建设成为霍山县重要旅游景点和水利研学教育基地。鼓励区县政府、文物部门和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科学合理开展文物、历史建筑开放使用活动。在保证历史文化遗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发展文化旅游功能。

第二节 保护利用自然景观资源

构建特色自然资源整体保护格局。 依托自然地理格局,突出特色自然资源禀赋,构建以大别山区、淮河湿地、江淮分水岭为重点区域的特色自然资源保护格局,建设全国红色旅游示范和康养基地。重点保护市域天堂寨、铜锣寨、大别山主峰、东石笋、横排头、皖西大裂谷、燕子河大峡谷、万佛山、南岳山、龙井沟、大别山石窟、大别山风情谷、九公寨等特色自然山体景观,淠河、史河、汲河、杭埠河、丰乐河等河流特色自然资源,城东湖、城西湖、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磨子潭水库、响洪甸水库、龙河口水库(万佛湖)、白莲崖水库等湖泊水库特色自然资源。

支持旅游休闲康养基地建设。 以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安徽淠河国家湿地自然公园、安徽舒城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和皖西大裂谷风景区、独山革命旧址群、大别山主峰景区、梅山水库景区、万佛山景区、铜锣寨景区、佛子岭景区、燕子河大峡谷景区等重要旅游景区周边为重点区域,遵循政策导向,支持自然景观观赏和游憩空间建设,重点保障高品质旅游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用地需求。

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以中心城区为服务枢纽,积极建设城乡绿道系统,将特色自然景观融入本地城乡居民和外来游客的“日常游憩圈”和“旅游休闲度假地”。支持重点景区周边城镇、村庄内废弃地转型为文化和旅游用地,利用旧厂房、旧仓库等建筑资源,以及荒山、荒坡、荒滩等闲置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文化旅游。鼓励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发展乡村民宿,加强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鼓励利用废弃地、废弃矿山等支持文化旅游用地需求。

第三节 彰显城乡魅力风貌特色

强化城乡特色风貌管控。 综合考虑市域自然地理格局、城镇风貌及村庄分布特征,按照南部大别山区、中部丘陵地区、北部平原地区三种类型进行风貌管控,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田水路林村”景观格局。

构建市域魅力风景廊道 体系。 支持淮河、淠河、山湖大道和大别山国家风景道 4 条魅力风景廊道建设。淮河风景廊道保持水域湿地和圩区自然特色,挖掘和提炼淮河沿线传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和现代文化元素;淠河风景廊道保持沿线生态湿地、田园和城镇景观特色;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和山湖大道串联水库、古镇、红色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景点。依托上述 4 条魅力风景廊道,构建由霍邱淠淮生态风景道、金寨中国红岭公路、霍山最美环线、金安九十里山水画廊、裕安大别山红源谷风景道、叶集 X314 山河大道等各县区旅游风景道组成的市域旅游道路体系,全面支持交旅融合。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支持旅游景区标识标牌、停车场等设施建设,推动高速公路实现 4A 级以上、国省道实现 3A 级以上旅游景区标识牌提升,保障旅游停车场建设空间。推进旅游厕所建设改造工程,支持数字化、智能化旅游厕所建设。引导旅游服务设施向景区和城镇集中,合理保障空间需求。

第九章 提升基础支撑能力,增强城乡安全韧性

统筹推进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助力提升六安市与长三角中心城市及周边城市的快捷联系水平。强化区域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提升综合承载力。提高防灾减灾标准,合理布局防灾空间和设施,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第一节 构建高效互联的对外交通体系

支持一体联动的机场体系建设。 促进民航一体联动、集群发展,保障 4C 级金寨民用机场和金安、裕安、霍邱、舒城、霍山 5 处通用机场的建设空间,形成“ 1+5 ”机场体系。预留金寨民用机场通用航空设施空间,兼顾开展通航服务,为区域通用航空活动提供综合保障。

保障多层次铁路网建设空间。 支持“四横一纵”高速铁路网、“一横一纵”城际铁路网、“一横两纵”普速铁路网建设,强化与全国重点城市群的互联互通,协同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支持“两横”市域(郊)铁路网建设,预留六安至金寨市域(郊)铁路、肥西至舒城市域(郊)铁路、万佛湖经霍山至天堂寨市域(郊)铁路空间,支撑合六同城化发展。保障霍邱矿区与周集作业区、金寨钼矿、霍山双龙矿等 3 条铁路专用线建设空间,服务港区和矿区铁路运输需求,支撑矿产资源产业发展。

支持构建区域畅达的公路系统。 强化与长三角及周边省份之间的高速公路网衔接,支撑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推进区域高速公路一体化,形成“四横三纵五联”公路网。预留庐江至霍山高速、霍邱至凤台高速等建设通道,提升市域对外联通性。保障“三横四纵一联”国道网建设空间,提升省际及省内互联互通水平;保障“六横六纵多联”省道网建设空间,提高城镇可达性并增强城乡交通服务能力。保障多条联系合肥市区的骨干道路建设空间,支撑合六一体化骨干道路建设。加强六安城区构建与周边县城联系,构建“五向放射”的快速通道网络,强化城区辐射能力。加大对现状公路改扩建的支持力度、预留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设空间,扩大公路服务覆盖面。

支持构建要素齐全的水运系统。 支持内河水运运力提升,以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为契机,推进实施淠淮等航道整治工程,保障航道提升建设空间,加快内河航道“升级、扩能、沟通、联网”,以高等级航道、地区重要航道为骨干,以一般航道为基础,形成层次分明、干支联动的内河航道体系。六安港形成霍邱、皋城、舒城、金寨和霍山五个港区,保障各港区作业区和旅游码头建设空间。

优化物流节点空间布局。 积极发展航空物流、铁路物流、内河水运物流,促进多式联运,形成分类引导、高效集聚的市域物流枢纽体系,重点保障“七园十一心多点”的物流节点建设空间,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和民生改善的优化支撑作用。

1+5 ”机场体系。“ 1 ”即 4C 级金寨民用机场,“ 5 ”即金安、裕安、霍邱、舒城、霍山 5 处通用机场。

二、铁路设施

“四横一纵”高速铁路网。四横:合武铁路、沿江高铁、南阳—信阳—合肥高铁、沿淮高铁;一纵:合安高铁。

“一横一纵”城际铁路网。一横:合新六城际铁路;一纵:六安至安庆城际铁路—六安至阜阳城际铁路。

“一横两纵”普速铁路网。一横:宁西铁路;两纵:六安至庐江铁路—阜六铁路、合九铁路。

“两横”市域(郊)铁路网。合六市域(郊)铁路、合舒市域(郊)铁路。

三、公路设施

“四横三纵五联”高速公路网。四横:长丰—固始高速、沪陕高速、合叶高速、和襄高速;三纵:德上高速、济广高速、霍邱—金寨高速—沪蓉高速;五联:宁信高速、淮南—桐城高速、霍怀高速、和襄高速天堂寨支线、京台高速。

“三横四纵一联”国道网。三横: G328 G312 G346 ;四纵: G206 G237 G529 G105 ;一联: G632

“六横六纵多联”省道网。六横: S324 S325 S437 S329 S330 S331-S326 ;六纵: S240 S242 S428 S244 S245 S247 ;多联: S440 S237 S603 S454 S332 S333 S337 S452 S251 S447 S443 F015 S448 S241 S439 S236 S103 S514 S515 S521 S316 S322 S421 S431 S520 S522 等。

合六一体化骨干道路。刘庆路、蓼城路、长江东路、金裕大道、 S329 S437 等。

“五向放射”市域快速通道。霍邱快速通道、霍山快速通道、金叶快速通道、舒城快速通道和六安至寿县快速通道。

四、水运设施

内河航道体系。三条高等级航道(主要由 级及以上航道组成):淮河、丰乐河、淠淮航道;四条地区重要航道(主要由 级及以上航道组成):淠河、杭埠河、沿岗河、汲河航道;一般航道为六安市域其余航道,不低于 级。

港口作业区。主要作业区:霍邱港区的周集作业区、老坝头作业区,皋城港区的中心作业区和舒城港区的杭埠作业区;一般作业区:霍邱港区的陈郢作业区、临淮岗作业区、东湖闸作业区、周家圩作业区、八大家作业区等,舒城港区的李家作业区、河南作业区、千人桥作业区等。

五、物流设施

“七园十一心多点”物流枢纽格局。七园:城北综合物流园、六安新城综合物流园(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物流园)、皖西铁路综合物流园、六安港综合物流园、霍邱经开区综合物流园(钢铁物流园)、舒城杭埠综合物流园、金寨航空港综合物流园;“十一心”:江淮果岭物流中心、城南物流中心、城西物流中心、霍邱产业园物流中心、长集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叶集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金寨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霍山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舒城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金寨站物流中心、分路口物流中心等;多点:多个城市配送中心。

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布局。 构建便捷通畅的乡村骨干公路网络和普惠公平的乡村基础公路网络,改善农村客货运通行条件,提升城乡交通一体化服务水平。规划县道道路等级达到三级及以上,推进特色田园、和美乡村等节点四级及以上公路全覆盖,推动建制村通双车道、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 (组) 通硬化路及联网路工程建设,不断完善乡村路网,提升乡村公路的通行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二节 完善水资源安全保障设施体系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保护利用水资源,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 2025 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 25.23 亿立方米以内。 各区县落实水量分配方案和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各取用水户年度用水计划,加强计划用水管理与考核。

保障安全高效供水体系。 落实大别山水源涵养区空间管控要求,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构建“供水保障安全、水源优化配置、城乡区域统筹、建设远近结合、设施运行高效”的现代化供水体系。保障水资源配置网络建设,保障合肥—六安中长距离输水工程用地空间,形成当地水源与境外水源协同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强化供水分区间管网的互联互通,构建城乡一体、覆盖全域的供水网络,实现城乡“同源、同网、同质”供水。到 2035 年,全市建成 10 座主要的自来水厂,供水能力进一步提升。

统筹城乡排水系统。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排水管道,到 2035 年,雨水管设计重现期达到一般地区 3 年、重要地区 5 年一遇,有效应对 20 30 年一遇 24h 设计暴雨。以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为主推进城乡污水一体化处理。坚持“厂网并举、管网优先”的原则,支持适度超前建设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到 2035 年,全市共形成主要的城乡污水处理厂 23 座,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到 2035 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 100% ,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 100%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高标准推进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因地制宜推进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调蓄池等海绵设施建设,实现源头径流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 75% 。到 2035 年,城市建成区 80% 以上面积实现 70% 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基本建成“海绵城市”。

第三节 完善能源和通信设施体系

构建坚强可靠的电网系统。 以提供稳定、安全、高效、清洁的电力能源为目标,构建“多能互补”的电力供给新格局和多元多向、容量富余、调度灵活的高质量绿色智能电网系统。统筹布局区域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加强跨市域输电线路的空间保护,根据电网等级预留电力廊道宽度,保障市域骨架电网建设。保障重要变电站建设,到 2035 年,新建 500 千伏变电站 2 座(青峰变、金安变),扩建 500 千伏变电站 1 座(皋城变),新建 220 千伏变电站 20 座,新增容量 768 万兆伏安。中心城市、县级中心城市、县级一般城市和重点镇、重点镇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内补外增,合理布局 110 千伏变电站。

构建安全稳定的供气系统。 贯彻“多站连线,各线成环,多环并网”策略,实现全市高压集输管网“一张网”、气源“资源共享”。到 2035 年,形成以肥西 六安天然气支线、合肥新桥机场 六安东桥天然气联络线、六安 霍山天然气支线、舒城 杭埠天然气支线、江北联络线舒城段、金安 叶集 金寨天然气支线、姚李 周集高压天然气支线、六安 霍邱 颍上天然气支线为骨架的市域天然气网络,合理预留河南 信阳 六安联络线,霍邱 长集、六安 舒城 庐江、阜南 周集、颍上 周集等天然气支线和成品油六安分路口油库支线建设空间,合理布局门站、分输站、调压站及储气设施。到 2035 年,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为补充的多气源格局,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构建多种方式、多种能源相结合的供热体系。 充分考虑热能综合利用,合理确定城乡供热方式。按照“宽备窄用”的原则,合理布置热源,建设以多热源为支点,管网互联互通的供热管网。以地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城市供热的主要能源,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作为城市供热调峰备用能源。积极引入外部电、气、余热,保障供热安全。

支持清洁低碳高效的新型能源设施工程建设。 推动既有公共建筑屋顶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以金寨县为试点,高质量推进户用光伏系统在广大农村实施。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和湖泊周边可利用水域建设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支持金寨县开展干热岩等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建设干热岩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支持霍邱县等农林废弃物及畜禽养殖地区加快发展生物质天然气,推进生物质非电利用。合理规划建设集中式风电场,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就近接入、就地消纳的分散式风电项目以及新型低速风电项目。做好小水电分类整改,因地制宜推进水电建设。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保障新建住宅小区及公共停车场配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空间。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优化市域城乡通信工程体系,推进“城市全光网”建设,到 2035 年,光纤入户率达到 100% ;构建移动通信与 WiFi 互补的多元异构无线宽带网络;推动 IPV6 规模化布局,逐步构建“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信息支撑体系。中心城区通信机房按区域级、片区级和单元级三级体系设置。

第四节 统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建设“无废城市”。 推动六安市开展省级“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支持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实行精细化、网络化、可视化管理,提升工业危险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支持生活垃圾分类,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网络,提高废弃物回收效率和水平,促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支持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建设,推进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有效衔接与融合,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城区和各县城设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预留生活垃圾应急处理设施用地,根据需要设置垃圾填埋场、垃圾收储设施、垃圾转运站等。乡村地区按照和美乡村配建标准因地制宜设置。落实垃圾分类政策要求,建立健全全程分类体系,完善建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推进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理处置。 加强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管理和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规范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的统一管理和集中收集、运输及处置系统,确保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效果。

建设安全稳定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

统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完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形成绿色矿山建设格局,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环境有效保护、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升。新建矿山必须按绿色矿山标准进行建设,生产矿山按绿色矿山标准逐步完成建设。建设建筑石料皮带运输廊道,实现建筑石料廊道化绿色低碳运输。

划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区。 划定禁止开采区和限制开采区。 禁止开采区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河流湖库管理范围、地质遗迹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等各类保护地及铁路两侧 20 米、高速公路两侧 30 米、国道两侧 20 米、省道两侧 15 米范围, 全市共 1974.20 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金寨县、霍山县、霍邱县; 限制开采区包括霍山县下符桥萤石矿、舒城县新街萤石矿、舒城县高峰萤石矿、舒城县林河石棉矿等区域 ,全市共 77.44 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舒城县、霍山县、裕安区。

构建综合防灾体系

科学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 以已划界河湖管理范围(含水库、主干渠)为基础,将主要河湖湿地、水库等洪涝水行泄、调蓄的自然空间划入洪涝风险控制线,规划构建以城东湖、城西湖蓄滞洪区为核心的蓄滞洪空间体系,保障防洪排涝系统完整性和通达性。结合灾害防治工程建设进度实时调整风险管控范围,引导各项建设避开灾害风险区。

完善防洪排涝体系。 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就近排水,加强城市积水点、易涝区治理,加强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推进实施六安市境内淮河干流堤防加固、沿淮行蓄洪区建设、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江淮分水岭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强淠河、史河、杭埠河等主要支流、 21 条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治理,加强长江、淮河流域低洼地区排涝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中小型水库建设、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及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推进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加强水旱灾害预报、预警、预案、预演及调度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非工程体系。 2035 年,六安城区防洪标准达到 100 年一遇,四个县城和叶集城区达到 50 年一遇,建制镇 20 年一遇,乡村防护区 10 20 年一遇;六安城区排涝标准达到 30 年一遇,四个县城和叶集城区达到 20 年一遇。

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六安市现状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类型为主,其中滑坡和泥石流较为集中的分布在市域西南部中低山和丘陵地区,河流岸崩灾害主要发生在市域北部波状平原。根据地质灾害普查结果 划分地质灾害高易发生区、中易发生区、低易发生区和非易发生区。对现有稳定性较好的灾害隐患点加强群测群防;对现有稳定性较差且威胁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点实施密切监测,科学制定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排危除险等综合治理措施,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取居民搬迁措施。将地质灾害点缓冲区 500 米定为避让范围,确保缓冲区内居民可以在 5 10 分钟内完成撤离工作。

健全抗震防灾体系 构建工程抗震设防、防灾空间布局和应急基础设施保障相结合的城市抗震防灾体系。 六安市按地震烈度 VII 度标准进行抗震设防,重要建(构)筑物和中小学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 城镇现有建筑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应进行抗震加固,达到抗震要求。乡村地区现有学校、卫生院等公共建筑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应进行抗震加固,达到抗震要求;新建学校、卫生院等公共建筑与农房选址、结构设计应符合抗震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多措施防范台风灾害。 区域重要基础设施选址建设需考虑不受或者少受台风天气影响,保证灾时生命线系统畅通。采取防护措施,保证电力廊道的安全,为防灾救灾提供基础保障,确保电力线路在受台风灾害时不会产生漏电事故等次生灾害。对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大的霍山县、金寨县等重点区域加强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区域内的现状建筑、桥梁等需采取加固措施,新建建筑物或构筑物需加强防风等级。

完善森林防灭火体系。 结合六安市智慧林业项目有关要求,实现森林防火动态管理,对林火监测、林火预测预报、扑火指挥和火灾损失评估等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构建全市智慧森林防火监控和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应急指挥监控感知系统的应急联动。到 2035 年,新建 7 座森林火险综合监测站,改造新建 21 望塔,提升森林火灾风险综合预警能力,控制年度森林火灾受害率在 0.5‰ 以内。

全面完善城镇应急空间网络体系 明确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疏散通道等防灾空间规划布局,形成全面覆盖、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的综合防灾空间结构体系。利用公园、广场、体育场和各类绿地设置中心、固定和紧急避难场所。中心、固定应急避难场所为场地场所型,兼具室内室外避难功能,其中中心避难场所大于 20 公顷,一般在 50 公顷以上;固定避难场所一般有效疏散面积在 1 公顷以上。紧急应急避难场所为室外场地型,以社区型绿地、公园广场为主,服务半径按照 500 米制定,有效面积不小于 1000 平方米。依托城市道路网系统建立救灾干道、疏散主干道、疏散次干道等救灾疏散通道体系,预留各级疏散通道宽度。

完善消防配置体系 保留现状望城、六安叶集化工园区特勤消防站。中心城区设置一级普通消防站,责任区范围不宜大于 7 平方千米。重大危险源所在地设置专职消防站,消防安全重点监督单位设置二级微型消防站;大型街办设置二级普通消防站,责任面积包含本街办范围以及相邻街办协同消防的职能范围;一般街办设置一级微型消防站,责任面积为本街办范围;行政村(社区)设置二级微型消防站。

完善人防配置体系。 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平战结合、融合发展的原则,发挥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作用。重要经济目标及毗邻区配套落实人防工程防护要求。城区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除工业生产厂房及其配套设施以外的所有非生产性建筑)按规定配建人防工程,重要经济目标应统筹安排防护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兼顾人民防空需要,逐步建成指挥、掩蔽、疏散、救援、物资保障等功能配套、互联互通、布局合理的人防工程体系。科学布点警报设施,推进人防警报向地下人防工程、重要经济目标、人防疏散地域(基地)覆盖,人防警报系统全面接入应急广播系统,至 2035 年,国家人防重点城市和设区市人防警报城区覆盖率达 98% 以上,省级人防重点城市覆盖率达 95% 以上。

建立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 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城区结合应急避难场所增设救灾物资储备库;各县区依托应急避难场所配备应急物资储备站;各乡镇(街道)依托应急避难场所和办公地点,设置应急物资储备点。部分应急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可以与人防工程中物资库的设置相结合。

预留重大危险源防护缓冲空间 引导危化品企业向六安叶集化工园区集中布局,集中建设危化品仓库和停车场,并与外界预留充足的安全防护空间,确保危化区域对城市的影响降至最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内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或依法关闭退出。

第十章 融入区域格局,支撑建设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发挥六安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使命,提升合六同城化发展水平,共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加强与周边城市协同,引领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第一节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接入“轨道上的长三角”。 保障沿江高铁、南阳—信阳—合肥高铁、沿淮高铁、六安至安庆城际、合新六城际、阜阳至六安城际等重点铁路建设空间,支持六安北站、金寨东站、霍邱北站、霍山站等重点枢纽建设,进一步强化东西向和完善南北向铁路通道,形成东出西联、南承北接的对外交通大格局,提升六安市与长三角重点城市之间的通行效率。

支持长三角产业协作平台建设。 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基于现有产业基础,结合未来发展趋势,为长三角现代物流、绿色食品、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转移预留充足空间。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平台,预留合六(金安)市际合作园区发展空间。

落实六安市与上海市对口合作用地空间。 推进 G60 科创走廊示范效应向六安市延伸,在中心城区、四县县城共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支持上海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行业企业在市高新区、开发区等园区建设产业基地,支持在六安新城高水平建设六松合作园区,带动六安市企业融入上海产业链、供应链。

支持长三角生态产品供应基地建设。 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茶叶、蔬菜、水果坚果、中药材、小龙虾、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皖西麻黄鸡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向长三角供应和输送的能力,提升畜禽、茶叶、中药材、果蔬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加大对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等长三角地区和武汉市等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的供应。

协同对接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

形成革命老区一小时交通圈。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六安与信阳、黄冈、安庆等地区的铁路、公路顺畅衔接。保障长丰—固始高速、和襄高速、和襄高速天堂寨支线、霍山—怀宁高速等公路建设空间。

共造区域“红色旅游共同体”。 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旅游一体化布局,保障上海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安徽大别山的红色精品旅游廊道建设,争取设立长三角红色文化论坛永久会址,形成联系六安、安庆、信阳、黄冈市,跨三省四市的“红色康养”精品旅游廊道。以佛子岭水库、大别山主峰等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重要节点,支撑自然山水资源和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布局,共同保护和合理利用大别山区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交融的魅力空间。

共建区域特色产业协同基地。 依托大别山区域特色农产品优势资源,保障产业用地空间,引导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向合作区集聚。

锚固大别山生态屏障。 联合大别山革命老区其他城市,共同建设大别山生态屏障。协调山上山下、上游下游关系,推进跨区域河流的综合治理,修复水体生态,共同加强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大别山周边上游水库的供水、防洪功能,保障湿地水面零减少。共同保育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马尖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省际、市际自然保护地,保护重点生物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与安庆市共筑皖西大别山区生态屏障。

第三节 推进合六同城化发展

推动合六城区空间同构。 加快推动合六同城化发展,以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运河新城、六安城区、叶集城区、杭埠产业新城为主要载体,加快金安 瑶海 庐江园区合作,等高对接城市功能,形成同城化的开放式空间格局。

支撑合六产业同链。 深度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重大科学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在合六经济走廊沿线落地,保障与合肥市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等产业协同创新空间,建设合肥都市圈协同创新产业基地。

加快合六设施共享。 统筹六安市、合肥市之间快速通道规划建设,重点保障沪汉蓉、沪陕、六庐、合安九等多向通道空间需求;共同谋划多层次轨道一体化网络,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的多网融合,形成 30 分钟“城到城”快速通道;逐步实现公交同城、通信同城和公共服务的互联互通。以跨区域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为重点,促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共建淮河生态经济带

共建淮河生态廊道。 加强与阜阳市、淮南市、信阳市淮河生态保护的协同力度。完成淮河干流两侧造林绿化任务,提高淮河沿线森林覆盖率。以流域为单元,整体推进淠河、汲河、瓦埠湖、涡河等河湖水系清淤疏浚、水系连通,促进淮河沿线湿地修复,改善水禽栖息地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

保障行蓄洪区的洪水调蓄功能。 协调与阜阳市、淮南市、信阳市淮河沿线行蓄洪区的空间布局,提高洪水调蓄能力。统筹考虑姜唐湖、城东湖、城西湖的人口安置和保庄圩建设工程,合理优化行蓄洪区范围内国土空间布局,提高生态用地比例。

共建沿淮交通大通道。 增强与阜阳市、淮南市、信阳市在综合交通线路、枢纽设施等方面的对接,共同谋划沿淮高铁、宁信高速线路,整体构建淮河干支流航道网络和港口体系,保障沿淮交通大通道的用地空间和顺畅连接,增强交通支撑保障能力。

共同升级沿淮产业空间。 加强与阜阳市、淮南市、信阳市产业空间协同力度,沿淮区县开发区重点保障能源矿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用地空间,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开发区用地布局,提高经济效益和用地效率

第五节 加强各区县空间协调

共促优质高效农用地合理布局。 支持新阶段“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四大平台建设,推进市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六安茶谷产业融合水平,支持建设全国名优绿茶原产地、茶叶深加工国家重要基地和大别山国家风景道。提升淠淮生态经济带特色种养水平,以淠河沿岸绿色发展为主线,深入开展全流域治理,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农业发展。支持建设江淮分水岭治理品牌区和丘岗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促进提升江淮果岭品牌价值和林果产业优势地位。支持西山药库建设,引导中药产业向大别山“西山药库”集聚。

共保市域自然保护地和重要生态廊道。 加强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之间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合作,共同建设安徽大别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安徽六安龙井沟森林公园。引导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县共保淠河生态廊道,协调好上下游和左右岸的生态布局,保护河口等重点生态空间,提升廊道生态功能。引导各区县加强淮河和巢湖流域重点河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改善流域水系之间、陆地重要生态系统之间的整体性、连通性。

共建市域文化旅游共同体。 加强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在塑造大别山红绿融合文化魅力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协同力度,合理组织大别山风景道周边城镇、乡村、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引导金安区、裕安区与舒城县共建皖西民俗文化魅力区,协调提升金安九十里山水画廊美丽公路沿线空间风貌。活化利用淠史杭灌区水利历史文化资源,促进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等区域水利设施和旅游景点融合,建设淠史杭水利文化魅力区。

加强区县毗邻区域空间对接。 深化叶集 固始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加大叶集城区与金寨县城的空间协调力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交通共联、设施共享。协调合六发展主轴等城镇空间发展轴带沿线的各级城镇空间布局,引导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向主要轴带集聚。

协调重大交通和基础设施廊道空间。 落实省级规划要求,协调市域内沿江高铁的具体线型走向,协调穿越江淮丘陵永久基本农田和大别山区等区域生态保护红线,限制穿越或侵占淠河沿线重要湿地,减少对大别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区的侵占。协调优化南阳 信阳 合肥高铁、沿淮高铁、六安至阜阳城际铁路、六安至庐江铁路等重要交通线路沿线的廊道走向和缓冲用地,确保空间布局不冲突。协调 ±1100 千伏宁东 浙江特高压直流线路、 ±1100 千伏准东 皖南特高压直流线路等重要电力线,金安 叶集 金寨联络线、六安 霍邱 颍上支线等市域天然气重要线路,避免穿越中心城区、县城等城镇和主要乡村居民点、旅游景区。

强化实施保障,提高空间治理 现代化水平

加强党的领导,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完善规划传导体系,依托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明确近期行动并保障各项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

实施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总体规划实施中遇到重大战略调整、重要目标变化等重大事项,及时按程序向市委、省委省政府请示报告,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夯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 落实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主体责任,强化市县上下联动,明确职责分工,确定推进实施的共同责任。坚持“多规合一”,强化规划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加强领导干部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培训,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加强部门协同。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规划实施的指导和监督,市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水利、经济和信息化、教育和体育、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民政、商务、科技、人民防空、应急管理、财政、统计、数据资源及其他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强化制度机制设计,统筹重大政策研究和制定,协调解决国土空间保护开发中的重大问题。

第二节 完善规划管控体系

建立“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三级”即市级、县级和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三类”即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建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对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实施;县级和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县、乡镇级政府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细化落实和具体安排,由县级、乡镇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实施。市域内跨县区特定行业涉及空间布局的专项规划,由行业部门会同市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共同组织编制。

明确区县规划指引。 各区县应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加强生态保护修复,落实市级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重要控制线、规划分区、功能布局、要素配置等规划内容。

详细规划指引。 详细规划应严格落实市、县级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重要控制线等强制性内容,以及规划分区、中心体系、重大设施等重要内容。中心城区内以“单元 + 地块”的方式编制详细规划,重要地区的详细规划应结合城市设计要求,增加空间形态和风貌控制要求。结合行政区划和实际管辖范围,在中心城区内划分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综合开发、生态复合四类共计 100 个详细规划单元,承接传导总体规划的管控要求,明确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重要控制线、配套设施管控、重点地区指引等管控要求。详细规划单元涉及地震、地质灾害等灾害风险区的,应编制详细规划深度的安全防灾专篇。城镇开发边界外应按照乡村单元编制村庄规划,村庄规划应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相结合,成为统筹乡村地区土地、产业、资金、政策的实施性规划。

专项规划指引。 明确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分领域开展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资源保护与利用类专项规划要统筹考虑资源保护底线及利用上线,推进自然资源利用总量管理;市政设施类专项规划要强调衔接协调、共建共享、提质增效;公共设施类专项规划要注重提标扩面、优化布局,提高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水平;产业与城乡发展类专项规划要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加快城乡融合和产城融合发展;交通类专项规划要注重“大动脉”与“微循环”并举,完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公共安全类专项规划要注重城市安全韧性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安全保障水平。相关专项规划在编制和审查过程中应加强与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衔接。相关专项规划批复后应及时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汇交标准数字化成果,纳入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

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政策机制

落实自然资源统一管理。 依托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整合其他空间专项调查和评价,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调查体系。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实现对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绩效的定期评估。对市域范围内的水域、森林、山岭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统一进行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评价、责任追究等监管机制,加强对有偿使用全程动态有效监管,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在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底线的基础上,根据空间主导功能,细化确定用途管制要求。分类详细制定不同区域的准入条件、开发强度,明确允许、限制、禁止的产业和项目类型清单,制定不同空间、不同用途的转换规则,明确转换方向、条件和管理要求等,研究制定土地使用兼容性和强度管理等相关配套规定。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实施全域、全要素、立体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健全完善用途管制全周期监测、监管机制,加强用途管制实施情况实行监督考核。

健全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 落实国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支持专业团队、投资企业提前参与生态修复类项目规划设计,推动资源、项目、资本等相互耦合,合作共赢。推动大别山区生态补偿机制提标扩面,建立巢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等其他纵向补偿和市级横向补偿资金统筹,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 强化政策协同保障,完善财政、投资、产业、人口、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农村发展等配套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促进各地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差异化协同发展。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实施机制,细化落实配套政策,差异化开展规划目标指标、重大任务和空间政策落地考核和绩效评价。

健全耕地保护机制。 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自上而下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保护责任。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定期考核,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终身追责。严格耕地用途管制、耕地利用优先序,强化项目用地占用耕地批前审查。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格耕地卫片监督系统违法查处。建立储备补充耕地空间数据库,严格补充耕地储备库入库耕地数量、质量核查与监管。

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 完善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探索亩均效益评价、产业用地清单政策。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与配置计划指标挂钩工作机制,探索闲置土地有偿收回机制以及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机制,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完善城市更新政策。 完善与城市更新相关的土地、规划、不动产登记及其他配套政策,推行将城市更新项目纳入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创新土地供应政策、探索多元化土地供应政策,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城市更新。

第四节 健全规划监测评估制度

提升国土空间数据监测能力。 以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叠加耕地“非粮化”预警功能,强化突出问题的监管。同步构建规划实施评估管理系统,联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全过程数据信息,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监督、评估、预警、考核。依托国土空间“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使用遥感卫星、航空摄影、无人机等对地观测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及时跟踪监测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各项指标和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等各类用地的规模和图斑,提高国土空间动态监管、绩效评估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建立规划定期评估、预警和及时维护制度。 建立“定期体检、五年一评估”、重点领域专项评估相结合的常态化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将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审批、修改规划和审计、执法、督察的重要参考。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全市在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空间政策等方面的要求,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为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重大工程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指导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实现规划动态维护。

严格规划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和议事决策作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制度体系,完善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强化监督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形成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社会等各方监督合力。

第五节 制定近期行动计划

生态修复近期行动计划。 实施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推进江淮分水岭建设“百里绿色长廊”。扎实开展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佛子岭水库、龙河口水库(万佛湖)、磨子潭水库、白莲崖水库等和长江、淮河一、二级支流源头的水源涵养林建设。完成霍邱铁矿、 G105 沿线石料矿山、响洪甸尾矿库等矿山治理修复工作。

区域协同近期行动计划。 支持县(市)区、开发区与上海结对共建、对口合作,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支撑合六同城化发展,有序推进沿江高铁,南阳—信阳—合肥高铁,合新六城际铁路,合六市域(郊区)铁路,合六南部高速,和襄高速,淮桐高速等交通走廊建设,共同推动刘庆路、刘安路、长江东路、金裕大道与合肥市区快速路等高对接。

民生保障近期行动计划。 推进六安二中扩建、皖西中学迁建、霍邱二中、舒城一中新校区新建等项目建设。支持六安文庙、齿轮厂文创街区、皋陶文化园、六安市美术馆、市工人文化宫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六安市冰雪运动场、六安市游泳馆、体育公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一批重大体育设施、训练设施建设。支持中医药创新中心、六安市传染病医院、六安市重大疫病救治中心、皖西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

城市更新近期行动计划。 加快以齿轮厂为代表的老城区老旧厂区更新改造,通过“退二进三”“腾笼换鸟”进行业态替换升级,发展文创、创新、创意产业。稳步推进文化建筑保护,加强具有保护利用价值的老旧房屋保护利用,重点推进老城区片区文保单位、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试点。开展老旧小区和旧村庄改造,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制定年度实施计划。 贯彻“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的工作要求,制定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近期重大建设项目库。发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空间统筹和要素保障的作用,引导项目建设时序与城乡空间资源配置、土地供应计划和资金投放安排相协同,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空间治理能力。

图1: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