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是国际标准书号(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的简称,是国际上通用的出版物标识编码。
中国标准书号 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简称ISBN)系统的组成部分,中国标准书号为在中国的合法出版者所出版或制作的每一出版物及每一版本提供唯一确定的、国际通用的标识编号方法。
国际标准书号的发展历史 1966年11月,在第三届国际图书市场研究与图书贸易合理化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制定一种国际通用的图书编号系统问题。 1967年,英国图书界创立了国际通用的图书编号方案,并在其国内试行。 2005年6月,ISO 2108国际标准书号第四版颁布,并将于2007年1月1日在世界范围内统一实施。
197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ISO 2108国际标准书号,并在西柏林成立了该标准实施的管理机构:国际ISBN中心。 1978、1992年,《国际标准书号》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 中国标准书号发展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图书统一编号的国家之一。 1986年1月,GB/T 5795中国标准书号国家标准正式颁布,该标准于1987年1月1日实施。中国标准书号由国际标准书号(ISBN)和图书分类· 种次号两部分组成,其中国际标准书号(ISBN)是中国标准书号的主体,可以独立使用。
1956年2月,文化部颁发并实施《全国图书统一编号方案》(简称“全国统一书号”),该方案实施30余年,在图书出版发行管理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2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ISBN组织,并成为国际ISBN中心顾问组成员,在ISBN系统中争取到一位数字组号“7”。 2002年1月,对GB/T 5795—1986中国标准书号进行修订,删除了图书分类·种次号部分,中国标准书号等同采用《国际标准书号》结构。 ——前缀号: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提供给国际ISBN中心使用的编码。目前使用的前缀号为:978(预留979前缀)。
2006年,中国ISBN中心提出修订GB/T 5795—2002的立项建议,得到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的认可,目前修订工作正在进行当中,修订后的中国标准书号将在年内颁布,2007年1月1日实施。 中国标准书号的结构 中国标准书号由标识符ISBN和13位数字组成。13位数字又分为5部分: ——组号:标识国家、地理区域、语言及其他社会集团划分的组织。由国际ISBN中心设置和分配,我国的组号为一位数字“7”。 ——出版者号:标识具体的出版者。长度2至6位数字,它由中国ISBN中心设置和分配。 ——书序号:标识出版物的出版次序,由出版者管理和分配。用以区别不同内容及不同作品形式的专题出版物。 8) 缩微出版物
——校验码:采用模数10加权算法计算,其功能在于对中国标准书号的正确与否进行检验。 中国标准书号的书写或印刷格式为: ISBN 978-7-5064-2595-7 中国标准书号的分配规则 适用对象: 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批准成立,并在中国ISBN 中心注册的出版者所出版的专题出版物。 适用范围: 1) 印刷的图书和小册子(以及此类出版物的不同形式) 2) 盲文出版物 3) 出版者无意定期更新或无限期延续的出版物 4) 教学或学习用影片、录像和幻灯片 5) 磁带和CD或DVD形式的有声读物 6) 电子出版物(机读磁带、磁盘、光盘或互联网出版物) 7) 印刷出版物的电子版 9) 教育或教学软件 10) 混合媒体出版物(含有文字材料) 出版社、书商、经销商及图书馆可以依据中国标准书号,迅速有效地识别某书的版本及不同装帧形式,不论原书以何种文字书写,都可利用中国标准书号以电话传真或在线订购,并藉计算机操作处理,节省人力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11)地图及教学制图、图示类出版物 不适用范围: 1) 连续性资源(例如定期刊物、不定期出版的丛书以及正在整合中的资源) 2) 暂时性印刷材料,如广告内容等 3) 印刷乐谱 4) 无书名页和正文的美术印刷品和美术折页印张 5) 个人文件(例如电子简历和人物介绍) 6) 贺卡 7) 音乐制品 8) 用于教学或学习目的之外的软件 9) 电子公告板 10)电子邮件和其他电子函件 中国标准书号的功能与作用 中国标准书号的使用,对出版业而言,除有助于图书出版、发行、经销、统计与库存控制等管理外,更便于出版物的国际交流;对图书馆等数据单位而言,可简化采购、征集、编目、流通、馆际互借等工作。 ISBN管理体系 ISBN系统的行政管理分三级:国际ISBN中心、ISBN组区中心和出版者。 条码作为中国标准书号的机读形式,是供计算机识别读取的符号。计算机通过扫描器扫描条码的条和空获取信息,识读出一串数字代码,这组数字代码本身并不表示任何信息,但确是进入出版物信息数据库,查找出版物的关键字,凭此代码可以很快在数据库中搜索到所对应的出版物,电脑系统就可以根据信息完成结算、盘点、订货、统计等任务。出版物有了条码就等于有了进入全球商品市场的通行证。
国际ISBN中心通过组号设置和分配对各组区中心进行管理。 ISBN组区中心通过出版者号的设置和分配对各出版者进行管理。 出版者通过书名号的分配对其出版物进行直接管理。 国际ISBN中心代表全球的ISBN系统用户加入EAN·UCC系统,ISBN用户只须接受ISBN系统内的管理,通过国际ISBN中心、组区ISBN中心以及出版者的三级管理,对每一出版物(包括同一出版物的不同形式)赋予不同的编码,保证了该编码在世界范围内的唯一性。 中国中心是国际中心的分支机构,依据“合同”确定的职责与义务对中国标准书号系统进行宣传、推广、培训和监督管理。 组织结构图: 中国标准书号与条码 与中国标准书号定位有关的元数据及元数据采集的程序 出版者号数据:中国标准书号系统运行记录。出版者应严格按照中国标准书号的规则正确、科学地管理和使用本社中国标准书号编号段,并将使用记录报送中国ISBN中心。中国ISBN中心定期向国际ISBN中心报送。
中国标准书号是一项国家技术标准,中国ISBN中心是中国标准书号系统的管理单位,同时也是国际ISBN中心的分支机构,在国际ISBN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依据系统的要求,出版者应向中国ISBN中心提供与中国标准书号系统运行相关的数据。 出版者数据:凡是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批准成立的出版者,均应向中国ISBN中心申请注册出版者号,中国ISBN中心编制《中国ISBN出版者名录》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定期向国际ISBN中心报送数据。 国际ISBN中心自成立以来,每年编制出版《国际ISBN出版者名录(Publishers’ International ISBN Directory PLUS)》,为系统用户及社会提供出版者信息的服务。 出版物元数据:每一标识中国标准书号的出版物数据。出版者在申领书号时,应向中国ISBN中心提供出版物的元数据,在出版物出版后,应向中国ISBN中心回报出版物元数据,对之前所报信息进行更新和补充。 出版物元数据与出版物样本信息 出版物样本信息:出版物样本包括: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出版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出版物样本,是出版者应尽的义务。中国ISBN中心(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代行新闻出版总署部分职能,对出版物样本实物进行管理,同时通过出版物元数据、条码制作数据与样本实物信息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出版物信息流,并建立出版物样书、样品信息数据库,为各界提供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
- 服务热线 -
010-57180929
周一至周日 8:00-20:00
扫描二维码关注
版权出版轻松掌握
国家新闻与出版改革项目库
(国家项目库项目序号:OO20180300)
基于区块链技术和ISLI标准体系的出版内容优质化智能云平台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66号 | 电信业务增值许可证
京ICP证 京B2-20170426| 经营证照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号:GR201711007602
软件著作权证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50314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