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乖乖的围巾  ·  Cloud Foundry BOSH·  1 月前    · 
失恋的酱肘子  ·  IMOD User's Guide·  7 月前    · 
温柔的砖头  ·  Wondfo Flu A&B Combo Test·  11 月前    · 
玩篮球的松树  ·  ProQuest | Better ...·  1 年前    ·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0.5.14

中国古代绘画通识

开课院系:继续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冯海涛
开课时间:2020年2月24日-5月8日(每周二、三、五)
授课对象:高级研修班220名学员

丨教学目标

继续教育学院的授课对象非常多元,他们有的是职业艺术家,有的是文化工作者,还有教师、律师、企业经理人等等,可以说是一个“全产业链”的学员组合。这与全日制普通本科或研究生教学有很大不同,可谓是众口难调。除了知识结构的千差万别以外,学员的诉求也是多元的。有的想在美展中获奖,有的想进入艺术市场,还有的就是喜欢画画,不求结果。面对“终身教育”形式对教学所带来的种种挑战,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们觉得学员们普遍在艺术学习认知上存有偏见,视野不够开阔,概念不够清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继续教育学院面向全体在校生,于每学年第二学期,集中进行为期一个月,共计120课时的通识课。课程包含西方古典艺术史、西方当代艺术史、中国古代绘画史。

授课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员认识到绘画艺术的学习,不仅是技术的锤炼,更是在一定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历史、宗教、思想、文学、科技综合思考后的图像创造。一年的进修学习不可能使学员获得点金之术,如果能使他们正心、诚意,也不枉在央美所经历的这一年光阴。通识课只是个起点,为学员点燃继续前行的烛光。

丨教学思路

与纯粹的理论教学不同,继续教育学院的学员大多是因为对艺术创作的迷恋才走进中央美术学院。他们最渴望获得的是名师的指导,对于传统学习,也多集中在传统绘画技巧的复活层面。

进修学习往往追求的是短平快,因为学员除了要付出学费以外,还要负担高昂的在京生活开销,时间不等人。但央美的价值却在于“慢”,学生在这生活学习四年、七年或更长,实际是在一种氛围熏陶中,获得潜移默化的成长。在与师长的聊天中也许就无意间获得了某个知识点,在日后的实践中又顺藤摸瓜,可能就进步了。

这样的成长过程对于进修生无疑太过奢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作为一个实践者,我经历了什么?思考了什么?有哪些教训?有哪些体会?我读了什么?碰到了哪些问题?我将这些隐藏在理论学习背后,将绘画史的讲授从知识点的罗列转换成一种视觉思维训练。

丨教学框架

作为面向不同专业的通识课,在设计课程框架时,基本以艺术发生的时间为线索展开相关问题,这样便于学生进行前后的关联思考,同时也可横向地对东西方艺术进行比较。

考虑到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的特点,课程每一篇章都围绕 “艺术家的地位”“思想史背景”“图像的特点”“绘画技法”“经济关系”“观看方式”“理论建设”“古今之变” 这些方面进行论述。

全部课程包括九大主题,分十次授课,共计40学时。

一、中国画可以读

从基础概念入手,使学员建立起“求是”的愿望,那些貌似平常的概念背后往往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第一讲的主题是 “中国画可以读”,其另外一个含义是“可以读点儿中国画”,旨在为学员逐渐建立文化自信并学习如何进行知识生产。自信的基础是自知,我从西周何尊铭文的“宅兹中国”入手,一路梳理到明太祖朱元璋提出“盖我中国”这一概念。再从《周礼·冬官·考工记》入手分析何为“画”,并借用英国美术史学者科律格的研究成果,解读中国人对于不同的图像是如何使用的,从而推导出“中国画”这一名词的内涵与外延。

这一讲作为通识课的第一讲,除了上述教学目标以外,更重要的是打破学生固有的知识壁垒,建立起虚心诚意的态度。通过设问,提出“敦煌壁画是否算作中国画”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结论是中国画作为一个文化融合的结果,里面甚至还有希腊文化的影响。一个开放的心态对于学习至关重要。

二、视觉的交融与坐标:魏晋隋唐之间的图绘实践与立法

从基本问题入手,使学员通古而知今,不再将传统与当代对立起来。

第二讲的主题是 “视觉的交融与坐标”,主要涉及魏晋隋唐时期的艺术实践及理论著述。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地位、艺术家与艺术市场或赞助人的关系、艺术风格与地域文化、架上绘画与空间、行为、剧场的关系等等,都是大家热衷讨论的话题。在中国绘画的早期阶段,这些问题即已滥觞。

探讨基本问题离不开特定的时空背景。出于自尊心或者对与艺术的热爱,学员普遍存在一些将艺术神圣化的趋势。本讲通过读原文,重塑历史语境,是大家能够获得全新的认识。

例如,在《颜氏家训》中,我们经常引用文中“画绘之工,亦为妙矣,自古名士,多或能之”这句话强调艺术之重要。但颜之推的真正观点却是“向使三贤都不晓画,直运素业,岂见此耻乎? ”艺术家的身份从卑微到荣崇,不仅关系到艺术家个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思想发展的结果。这对学生在当代语境下思考艺术创作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品评体系——二十四品

从评价体系入手,为学员建立起属于中国人的审美坐标。

本讲以图像阅读为主,文本采用原属唐代司空图所撰,经当代学者研究,实系元代虞集所著的《二十四诗品》。作为艺术实践者,审美不只是抽象的概念。将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按照《二十四诗品》的品评标准进行一一对位,再结合原文阐释,可使学生迅速理解那些稍显艰涩的审美概念,也可使学生意识到审美并不止于感觉,理性思考甚至更为重要。

四、秩序重构——五代、两宋绘画简述

“观念”一词在当代艺术领域炙手可热。对政治的反馈也是当代艺术实践者的重要创作逻辑。那么,政治、观念在古代绘画中是否存在呢?我们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是否有新的解读方式呢?这些都是继续教育学院学生所关切的。通识课程第四讲、第五讲就以两宋绘画为切入点,着重从“秩序的重建”角度,使学生理解宋代士大夫所关切的道统与道体问题如何影响到艺术创作。进而使他们认识到王安石所说:“若夫(士之)道隆而德骏者……虽天子北面而问焉,而与之迭为宾主”与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观点的关系。

五、以《千里江山图》卷为例谈两宋绘画的政治语言

六、依依东望——元代艺术导读

东西文明的碰撞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常态,但在元代的中国,南北谁为“中正”才最为重要。很多学生迷恋古典艺术,但却很少知道复古主义的核心思想述求。本讲涉及的历史背景为元代,我们将探讨元代的道教护国的本质及对艺术的影响;赵孟頫的复古主义与对“中正”的追求;“厉家”与“行家”;“今体”与“古体”等问题。

七、艺术史之艺术——明代艺术导读

艺术的本体问题是什么?晚明政治家、书法家、画家董其昌通过他的“南北宗”论给出了他的见解。通过对“南北宗”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史线索梳理、晚明经济、西方传教士的图像输入等相关问题的讨论,使学员逐渐摆脱简单的好恶判断,进而能从认知的不同维度去理解这一理论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这一课的考核标准就是能否读懂董其昌的绘画。

八、明清之变——晚明绘画的“折中主义”

嵇文甫在《晚明思想史论》中写道:照耀着这时代的,不是一轮赫然当空的太阳,而是许多道光彩纷披的明霞。你尽可以说它“杂”,却绝不能说它“庸”,尽可以说它“嚣张”,却绝不能说它“死板”;尽可以说它是“乱世之音”,却绝不能说它是“衰世之音”。它把一个旧时代送终,却又使一个新时代开始。它在超现实主义的云雾中,透露出现实主义的曙光。

诚如其言,明代在思想领域的成就,特别是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不仅对社会进程产生影响,对艺术创作也是如此。鉴于这种重要性,我们一共用三讲的课时,以两个大的主题探讨明代绘画。

九、坚持雅操与别开生面——清代绘画艺术导读

作为整个中国古代绘画通识课的终结篇,清代绘画艺术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章节。五四运动为什么会批“四王”?当代中国画为什么更推崇“四僧”?何为“写意”绘画?这些已经不仅仅是历史问题,而是当下还在困扰我们的现实问题。

如若没有前边九讲的铺垫,学员很难理解看上去很自然的绘画行为还会涉及到王阳明心学的“左派”与“右派”之争的问题。而我们今天在经济领域的口头禅“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等都有左派王学的身影。甚至齐白石的大白菜也缘于这一思想。

丨参考书目

1、《中国绘画三千年》杨新 班宗华 等著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讲谈社 中国的历史 》十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民国学术经典文库》十一册 胡适 容肇祖 顾颉刚 等著 东方出版社
4、《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 余英时 著 三联书店
5、《历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
6、《山外山》、《江岸送别》、《气势撼人》、《隔江山色》 高居翰 著 三联书店
7、《苦瓜和尚画语录》清 石涛 著 周远斌 点校 山东画报出版社
8、《林泉高致》宋 郭熙 著 周远斌 点校 山东画报出版社
9、《黄泉下的美术》美 巫鸿 著 三联书店
10、《礼仪中的美术》美 巫鸿 著 三联书店
11、《屈服史及其他》葛兆光 著 三联书店
12、《<二十四诗品>讲记》朱良志中华书局
13、《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英 柯律格 北京大学出版社
14、《前朝梦忆》美 史景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傅山的世界》白谦慎 著 三联书店
16、《云笈七签》宋 张君房 编 中华书局
17、《周礼》(上、下)中华书局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18、《诗经》同上
19、《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美 乔迅 著 石头出版
20、《理想、尊严与生存挣扎》申万里著  中华书局
21、《中国绘画全集》三十册 文物出版社
22、《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 浙江大学出版社
23、《故宫藏四僧书画全集》故宫出版社
24、《传习录译注》明 王守仁 撰 中华书局
25、《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俄 康定斯基 罗世平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丨任课教师感悟

庚子春,疫情来了,问题也来了。口罩、中医、瑞德西韦、病毒研究所等热词轮番上阵搅动东西方本已紧绷的神经。

学习还得继续,“终身教育”不再是年度报告里的官方表述。北方不知南方的冷,春寒里,长江以南的学生钻在被窝里学习西方古典绘画,北方学生穿着花睡衣踱步于客厅,听取1945年以后的西方当代艺术。不小心开启的摄像头记录着宅生活下的学习状态。

西方不相信古老东方的抗疫神话,表面看是傲慢与偏见,实则是古老东方的宗法体系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宗法体系所追求的社会秩序存在于宋代绘画的“大山堂堂”之中,存在于赵孟頫的复古论中,存在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中。中国的封闭社区管理、街道办的组织动员都在避免疫情传播中起到作用,而这些都是宗法社会的当代变体。阳明先生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的两面,是不可分离的。他的解释: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体验无处不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就在疫情里。

你关心什么?阳明先生说: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恻怛”意为“担忧”,在隔离期间,你真的想起谁?谁对你更重要?经济活动停滞了,你要画什么?画给谁?

基础最重要,灾难面前,我们的需求都回到原点。自我保护是基础,口罩成为战略物资;生存是基础,百业停滞,唯有外卖、超市是刚需;劳动是基础,事实证明人是静不下来的,累不死人能闲死人。

回归本职,教学中,正心诚意之外,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研究与传授至关重要。

—— 冯海涛

宣传部 吴琼/整理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20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