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汽车轮胎不可以设计成高强度实体橡胶圈,而要做充气的?

汽车轮胎时有被钉子轧到的情况,有时候车胎并不会瘪下去,所以很难发现,但对于跑高速却是很大的隐患,想问在这方面汽车和轮胎厂家有没有试图优化,有哪些成果?…
关注者
88
被浏览
81,966

22 个回答

未来车轮设计还真无定数,谁说一定是充气轮胎的天下呢?

早前,丰田官方宣布将着手研发无气轮胎的量产化,希望在2020年之前将无气轮胎推向市场。

这款产品在东京车展上进行了展出,被安装在丰田新发布的氢气驱动概念车Fine-Comfort Ride上,官方说法称其为橡胶带环绕塑料铝合金轮毂,简单理解就是这并不是一款纯粹的橡胶胎,而是利用铝合金进行加固的产品。

不过这款胎却没能顺利实现减重的目的,据称其重量和普通轮胎相当,而舒适性体验也交普通轮胎稍差,并不能应对极高的行驶速度,所以对我们消费者而言只能远观而已。

总结Fine-Comfort Ride上的这款无气轮胎的特点,无非就是希望能够降低重量,减少漏气带来的爆胎危险,通常的解决方法是采用空间结构+铝合金/钢支撑的组合。

美国越野车制造商Polaris在2014年也推出了一款NPT无气轮胎。可以看到这是一款典型的蜂窝结构无气轮胎,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设计,主要是因为蜂窝是一种连续排列的工字钢结构,它能带来极佳的抗压、抗弯特性和超轻重量。

与同类型的实心材料相比,蜂窝材料其强度重量比和刚性重量比在已知材料中均是最高的。在同强度下,但其重量却能降低近8成;另外,由于散热面积大,它还不容易发热、开裂。 当然这个产品也不是没有缺陷的,那就是不能应付高速驾驶。

我们知道轮胎随着车速的提高,与地面的附着力会增大。提升附着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说白了就是轮胎的变形量会增大,摩擦力增大的同时也会产生更大的热量集中,这对不以轮毂为支撑件的无气轮胎带来了不少压力。

也因此这种轮胎现在多见于越野车中,一来越野车车速慢不容易出现以上问题;二来这和摩托车泄气下楼梯一个道理,它还能起到减震的作用。

与Polaris类似,固特异推出了更为亲民的割草机免充气轮胎TurfCommand,新型轮胎将作为升级配置应用于BadBoyMowers旗下的OutlawXP系列割草机。与NPT无气轮胎类似,采用了类似的蜂窝网结构,由于柔性较好,它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草坪的破坏,这缺点反而成了优点。

Polaris的成功告诉我们无气轮胎做成大玩具是没问题的,不过如果在公路车上却步履维艰。

当然不死心的厂家也有不少,比如米其林就搭载3D打印技术,发布了一款颇有未来气息的纯机械构造无气轮胎Vision。

虽然这是一款概念产品,但有些地方还是很有特色的,比如它是由有机可回收材料衍生的橡胶化合物制成,这说明它不会像废弃轮胎一样成为黑色污染,这是普通橡胶轮胎很难比拟的。

相比Vision的神奇和天马行空,今年九月,日本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研发出的一款名为“Noair”的免充气概念轮胎则更为实际。

轮胎内侧轮辐采用高性能特殊树脂材料,确保轮胎载重支撑力。同时外侧的花纹胎面采用橡胶材料,实现了普通轮胎所具备的基本性能。同时,在轮辐和胎面橡胶之间的外径环部,“Noair”配置了CFRP(炭纤维增强塑料),从而大大减轻了轮辐的承重压力。

与以往普通充气轮胎相比,“Noair”轮胎胎面更新了两侧相互交叉的“X型辐条构造”,实现了独特的支撑构造形态,在耐用性、滚动阻力和制动性能方面毫不逊色,甚至表现更优。

此外,“Noair”还增加轮辐数量,大幅度分散了轮胎接地压力,降低了轮胎所产生的噪音,提高轮胎的降噪性能。同时配合公司独特的NanoBalance Technology低燃材料设计技术,采用低燃花纹橡胶,提高环保性与安全性。在实车行驶测验中,除课题研究内的车内噪音和舒适度以外,“Noair”在操纵安定性和车外噪音等方面过半数指标近现有充气轮胎产品。

所以说,未来车轮设计还真无定数,谁说一定是充气轮胎的天下呢?

前两天听说了一句话叫"鞋重一斤,人重五斤"...车子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