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調查,6月台灣整體失業率為3.74%,但15至29歲青年人的失業率為8.3%;而20至24歲的青年人失業率卻超過12%,其失業率為整體勞動力的三倍,為何青年的失業率會超過平均值這麼多呢?背後的原因為何?我們有必要加以檢視,才能找出真正的因應對策。

台灣15至19歲青年的失業率在2002年間達到高峰,之後已逐步下滑。反之,20至24歲青年的失業率卻呈現上升,這是青年延畢、延後就業日趨普遍的結果。

20至24歲青年失業率偏高乃廣設大學的後果,但隨著大專學生與畢業人數自2014年開始下降,未來這個年齡層的失業率也會逐步下滑。當然,廣設大學、延後就業是重要原因,但是否有其他原因使青年失業率偏高?

青年失業率偏高的原因包括:第一,學用落差。第二,疫情衝擊服務業,服務業又是青年就業最大出路;第三,長期以來,政府專上教育過度投資,而專上學生畢業後又多數投入服務業,但服務業多數薪資不高,致人浮於事,青年就業的流動率偏高,失業率相對也提高;第四,勞動參與率提高,因兵役期間縮短,追求高學歷氣氛轉淡,青年勞參率提高,也同時拉高了失業率。

因此,我們認為政策可以朝以下的方向規劃,來降低青年的高失業率:首先,在降低青年學用落差上,我們可學習國外設生涯規劃師,引導學生應在國內就業或出國念書、該不該繼續唸研究所、什麼科系會研習什麼樣的課程、要考什麼證照、能拿到多少的薪水等,讓青年學子事先掌握。若能在各大學廣設生涯規劃師,或可以有效降低學用落差,及高失業率的情況。

學校也可以跟若干公協會合作,讓學生參與公協會的運作、實習,未來工作時馬上能上手,降低學用落差的情況。尤其是未來十年內,淨零排放、數位轉型蔚為顯學,政府如果能夠提供數位券補助學生和初出社會的青年人,學習上述新技能,也能對工作比較能掌握,降低流動率。

其次,專上大學退場與恢復技職教育,可紓解青年一窩蜂投入服務業,不投入製造業,以至於製造業人力不足,服務業又人力供過於求,以及低薪的困境。再者,政府透過租稅優惠或補助強化服務業的科技投入,有了科技、研發的投入,才能提高服務業的生產力,進而提升服務業的薪資水準,吸引更多青年人的加入。

此外,服務業的鬆綁、產業化,吸引更多資金投入,擴大整個服務業的規模,精進服務業的商業模式、加值服務業的產值,創造更多高薪的就業機會。

最後,也須了解到增加就業固然重要,但增加薪資更重要,才能使青年人勇於投入,不至於人浮於事,導致流動率過高的問題,並因應高通膨的時代。我們認為青年贏取高薪可以朝以下幾個方向努力。

第一,增加差異化能力。透過專業、語言能力、跨領域知識及人脈來創造個人的差異性,增加薪水的談判籌碼。

第二,增加自己的移動力。若所選的科系、個人的EQ、國際人脈的鏈結、語言能力上,優於一般同儕,可以增加自己在國內、乃至於國際的移動力,就有能力獲取比較高的薪水。

第三,選擇對的行業相當重要。例如文科、商科的學生,若專業知識嫻熟,可以設法轉至高成長行業。即使工作性質相似,在高成長的領域上也會有較高的薪水。

第四,對工作性質有興趣相當重要。因為對工作有興趣才能不斷學習、成長,才會把現行工作視為生涯,不斷累積經驗、資歷、薪資,且不會被時代淘汰。

作者: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
資料來源:2022-09-15/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