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张图纸打印出来,用尺子量一下1号轴线和2号轴线之间的距离,应该是正正好好40毫米;量一下平面图里的说明文字的高度,应该大约是3毫米左右。
小王拿着这张打印出来的图纸,跑去找主任。主任看了之后说,「小伙子干活很麻利嘛,图面也不错。不过呢,咱这是个小传达室,你又用的是A4的图纸,这个在工地上看起来不太方便,跟咱们这个项目其它的图纸也不配套。这样吧,你改成A3的图纸,图纸比例从1比100改成1比50。好不好?」
小王回到自己的桌子前面,开始修改图纸。把图纸比例从1比100改成1比50,到底需要修改哪些东西呢?需要修改图形吗?不需要,因为图形只是「现实世界」和「CAD 的虚拟模型空间」的映射,跟图纸比例完全无关,不论图纸的比例是多少,「现实世界」和「CAD 的虚拟模型空间」之间都是1比1的关系。
这时候需要修改的,仅仅是尺寸标注、文字、标题、轴号这些东西。所以,小王返回到上面这一步:
接着再修改图纸里的说明文字,原先是300高的文字,对应于300除以100等于3毫米;现在图纸比例变成了50,所以文字高度在CAD里应该设置为150,对应于150除以50等于3毫米。同样用快速选择,把图纸里所有300高的文字统一修改为150:
选中之后,把高度属性修改为150,修改之后的效果是这样的:
下一步就是修改轴号和标题,同样的道理,小王需要把这些也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因为这些都是带属性的块,所以可以快速选择这些块。如果图形很复杂,可能还有别的图块,这时候就可以用名称属性作为选择的判断条件,然后一次性把这些块的比例修改为0.5:
在这里把所有的X、Y、Z 比例改为0.5。
但是在「CAD 的虚拟模型空间」里,这两张图纸的对比是这样的。上面的是A4的1比100的图纸,下面的是A3的1比50的图纸。这两张图纸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小房子是一样大的。剩下的文字高度、标注尺寸的大小、标题的大小、图签的大小这些东西,下面的统统都缩小了两倍。
对比一下「CAD 的虚拟模型空间」和「打印出来的纸质图纸」,小王把上面一张原样打印(1比100),就得到了图纸比例为1比100的A4图纸;把下面一张放大两倍打印(1比50),就得到了图纸比例为1比50的A3图纸。从而实现了在这两张「打印出来的纸质图纸」上,文字、标注、标题、图签一样大,但是小房子放大了两倍。
这几个详图的图纸比例是1比20,而平面图和剖面图的图纸比例是1比50,这意味着在不改变其它设置的前提下,这两个详图需要在平面剖面图的基础上放大2.5倍(50除以20等于2.5)。
先别忙缩放,如果直接缩放的话,万一今后需要再修改怎么办呢?比如要把柱子改成500的,或者基础改成950的,基础厚度改成250的。这个时候,小王需要先把这几个详图制作成块,然后再缩放这个块。
比如把这个框架柱的详图定义为一个名叫「这是框架柱详图」的块,因为后面还需要缩放操作,块单位最好设置为无单位。
同样,把基础的详图也定义成块。
再放一个20@50的尺寸标注,看出效果来了吗?这两个标注的样子是一模一样的,字体大小、箭头大小都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左边的是50@50的,尺寸数字是错误的;右边的是20@50的,尺寸数字是正确的:
用20@50的标注样式,给这两个详图添加尺寸标注:
总工说,「CAD 里还有个布局系统,熟悉吗?就是把每一张图之安排进一个布局空间里,你回去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可以吗?这样我们就可以讨论一下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小王又回到自己电脑前面,打开猪小宝的教程,继续学习布局的用法和含义。
所谓的布局,其实就是一个虚拟的「所见即所得」的「打印出来的纸质图纸」,也就是说,三个世界的区分进一步明确了。模型选项卡对应的是「CAD 的虚拟模型空间」,而布局选项卡对应的则是「打印出来的纸质图纸」。
小王打开布局选项卡,首先要进行布局的页面设置:
在布局的页面设置里,把图纸尺寸设置为A3,比例设置为1比1:
图纸完成之后,打印成真正的纸质图纸。打印之前,记得把这几个视图的边框线调到不打印的图层,比如默认的DEFPOINTS或者其它自定义的不打印图层中。打印的图纸尺寸选择A3,打印范围由原来的窗口改为布局,打印比例1比1:
打印出来的图纸是这样的:
总工说,「不错不错,你说说看。」
小王说,「第一种方法,所有的标注、文字全部在模型空间里,如果有多张图纸的话也都排在这个模型空间里,不同的图纸比例需要设置不同的标注样式、文字高度等等,看上去麻烦一些,而且刚开始接触的话不太好理解,各种比例因子的设置要好好琢磨琢磨才能明白。」
总工说,「那你觉得第二种方法呢?」
小王说,「第二种方法看上去比较先进,不需要设置多种标注样式、文字高度,实现了纸质图纸的所见即所得。不过呢,设置这些视口似乎比较麻烦。而且这种方法是一个布局选项卡一张图纸,如果有多张图纸的话,就要用多个布局选项卡。」
总工说,「嗯嗯,这两种其实就是欧特克官网上说的这第一种和最后一种方法。到底是在模型空间里标注,还是在布局里标注,这是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的,跟Windows和Mac、Vim和Emacs旷日持久的战争一样。模型派和布局派杀的是你死我说,誓不两立。你觉得我们结构专业的日常工作里,哪种方法更好呢?」
小王说,「这我就不知道了,还得请教您。」
总工说,「其实没有绝对的哪种更好。岳飞说过这么一句话,叫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方法都是死的,关键看人怎么用它。好比说可能别的工程专业,图纸特别琐碎特别复杂,用到的比例特别多,这时候第二种方法就有优势了,清晰明了,所见即所得,而且操作起来也方便,用视口的概念区分开了不同的比例的图纸部分。」
小王说,「总工您说的太对了。」
总工说,「再看看咱们结构专业,如果说咱们做的是鸟巢那样的工程,或者是很复杂的钢结构项目,可以说图纸的性质就比较接近于机械或者其它专业图纸了,那咱们用这第二种方法确实有优势。但如果说咱做的是一般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重复性的图纸,图纸和图纸之间需要互相比对互相参照的话,那这第二种方法就显得太麻烦了。」
小王说,「对,而且我觉得咱们专业就是1比100、50、20这几种比例,并不需要太多的比例,这第二种方法的优势其实并不明显,咱们多设置几个标注样式就可以轻松区分开来,而且配合上匹配逻辑条件的快速选择,修改起来也并不复杂。」
总工说,「不错不错,而且还可以做成块或者带有属性的块,这样就可以比较方便的替代视口来区分不同的图纸比例,就像你这张图纸里,主要的平面图是1比50的,旁边的这个柱子和基础详图是1比20的,咱们就可以做成块来区分。」
小王说,「是啊是啊。」
总工说,「我给你看看咱们以前的工程,如果你做一个高层住宅小区,光一个小区的一栋楼的梁板平面图就要十几张,从地下室一直到顶楼,这么多图纸,但是比例又相对单一,而且咱们确定各种配筋、材料强度、各种细部详图的时候都需要反复的来回检查各层平面图,所以咱们通常都把这几十张图纸放在同一个模型空间里,完全用第一种方法来制图,根本用不着布局选项卡。」
小王说,「是的。对了,我听说CAD里还可以设置注释性的尺寸标注或者文字,这个是怎么个用法?」
总工说,「注释性是最近这几版AutoCAD才出的功能,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减轻咱们的工作量,在布局里自动匹配标注样式和文字大小,这样就不需要我们手动的去设置和调整了。不过目前来看,跟第二种方法类似,对咱们来说还是用不太上,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意思。而且咱们的图纸其实包含了大量的文字信息,用来表示构件的尺寸、配筋、特殊构造要求等等,如果都用注释性的话,文字自动变换之后的格式也是个问题,而且文件可能会太大太冗余,用起来不方便。」
小王说,「那我听说还有探索者或者天正这些软件,总工您怎么看?」
总工说,「我觉得这些都是工具,同样的工具,有人用得好,有人用的一般,大厨能用菜刀雕花,我用菜刀可能就得切了自己的手,所以关键还是得明白这些工具的原理,有选择性的用,用它们好的部分,不要被它们不好的部分束缚或者限制住。」
小王说,「是不是它们就像是傻瓜相机,能提供比较说的过去的东西,但是出不来真的好东西?」
总工说,「有点这个意思。说到底,你得明白照相的道理,才能用好相机拍好照片。咱们这个制图也是,不能只依靠那些傻瓜软件,你得自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能画出真的好图纸。其实探索者那些软件,就是把这些功能集成在了黑箱里,你可以用,但是你自定义的余地就小了,确实有点傻瓜相机的意思。你这么练习一下CAD制图,其实相当于学会了照相的原理,以后手动的、自动的、傻瓜的就都会用了,甚至还能修改乃至制作自己的相机了。」
小王说,「那总工您说这个制图为什么这么重要?」
总工说,「其实咱们行业里很多人有偏见,认为重要的是计算分析,图纸嘛随便画画就行。其实制图是非常重要的,是咱们工程师的语言,你设计的再好,图纸画的一塌糊涂,乃至出现了严重的低级错误,那不是前功尽弃了嘛。不一定每个工程师都要自己画图,但至少每个工程师都要有自己画好图纸的能力。」
小王说,「我听说BIM很快就要大规模推广了,那咱还需要这些吗?」
总工说,「BIM 当然是好事,不过我觉得道理都是相通的。一个人用不好CAD,那我很难想象他能用好BIM。这些工程制图、建模软件不是机械性的操作,你要考虑如何组织整个项目,如何方便快捷的应对变更,如何又快又好的完成项目,如何能够团队合作,一个图形文件临时换人接着做能够无缝衔接。这些都是学问,我觉得这BIM和现在的CAD是相通的。」
小王说,「是啊是啊,咱们行业节奏有时候是很紧迫的,提高效率很重要。」
总工说,「我刚工作那会儿,我就记得有同事不会设置标注样式,尺寸标注都是从不同的图纸文件里拷贝过来的,有的大有的小,标注特征比例、测量单位比例也更不相同。打开这样的图形文件,光图层就得有一百个,各种名字的都有,怎么 pu 都 pu 不完。遇到要修改的时候,有人甚至用格式刷,拿着鼠标一个一个的点,一个大项目那么多图纸,光点鼠标就能点一个小时,这还难免点漏了,有的地方没改过来。其实你制图的时候设置好标注样式、设置好图层,需要修改了,一个快速选择,一个属性修改,2秒钟的事情。有人觉得设置这些样式多麻烦,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真的,画的时候用点心,后面修改的时候能节省无数的时间。」
小王说,「是呀,我练了这一次,也觉得很重要。小项目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大项目了。」
总工说,「哎呦,跟您聊天都忘了时间了,我得走了,接我媳妇下班去。」
小王说,「您慢走,我也得去接我女朋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