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前锋村位于横石塘镇中心地区,今年以来,前锋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乘借“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东风,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探索乡村运营模式,全方位做好典型村资源的整合、规划、开发,通过创建“三库”建设,搭建乡村运营平台,推动强村富民兴产业,助力“百千万工程”取得实效。

在“资源盘活”上下功夫,让“冬闲田”变“增收田”

眼下,正值冬季反季节蔬菜种植关键时期,前锋村的田野里,农户们正充分利用土地的“空闲期”,积极开展冬季生产,有效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实现一田多季,一年多收。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英德市满仓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前锋村4个村小组承包约260亩耕地,用于水稻种植或其他农作物种植。

“当季稻种植完以后,田里不种植就会荒废。如果种植冬季蔬菜的话,每亩田收益约1000多元,此次种植的蔬菜为白花椰菜和卷心菜。”横石塘镇种植大户唐流广介绍道。

今年来,前锋村党总支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种植大户采取“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周边的种植户带动起来,有效盘活耕地资源,积极引导群众利用冬闲田种植蔬菜,让“冬闲田”变“农忙田”“效益田”,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

在“人才引育”中做文章,让“能人”变“带富人”

人才引进和培育在乡村运营中尤为重要。目前,前锋村已完成乡村运营人才库创建工作,全面开展乡村人才梳理,抓好本地经营人才、种养能人、乡村工匠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全村共筛选出28名人才资源,均纳入运营人才库管理,建立专门的企业微信群,为乡村运营做好人才储备。并支持鼓励有乡土情怀、有资金技术、有管理经验的人才下乡创业,引导他们创办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开展乡村运营。

文章配图

返乡创业青年李永强,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成立英德市老石园蚕桑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桑叶300多亩,实行科学管理,使用机器割桑叶,条桑省力化养殖,确保蚕茧的产量和质量。每年育小蚕苗约8000张,自产自销,全年创收100万以上,同时为周边群众带去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享受家门口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带动附近村民三十多人就业,培育的小蚕苗供应给英德市各乡镇的养殖户。

文章配图

在“项目落地”中做文章,让“蓝图”变为“实景”

前锋村依托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村情实际,对辖区内可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和项目进行充分发掘谋划和梳理,符合条件后录入项目库清单,入库后实行专项跟踪,持续更新。截至目前,处理出涵盖种植类、水产养殖类、农产品加工类等6个乡村项目。并且众多乡贤、青年返乡创办农家乐、民宿。目前前锋村拥有7家农庄饭馆、4家民宿旅馆,茶叶土特产店商行16家,同时每年还继续新增。

文章配图

其中和茂制茶厂与前锋村头菜加工扩建项目的落地,将提高本地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收入来源;满仓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水稻蔬菜轮种项目及韭菜基地建设项目,盘活耕地资源,有效带动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老石园蚕桑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蚕苗养殖技术及英德市天贵鱼苗场项目,带动附近村民就业,享受家门口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