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和重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调研考察足迹遍及各个革命老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深刻阐释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历史逻辑,明确了新时代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理念和工作方法,充分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标志着我们党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一)诠释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指出,加快老区发展步伐,做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使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确保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如期奔小康,是他十分关心的问题。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让老区群众过上好日子,就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
(二)指明了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方向和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推进老区建设,必须立足老区实际,充分挖掘好利用好老区自身优势。从地理分布看,我国革命老区分布广泛,既有位于东中部地区的赣闽粤、大别山等革命老区,也有位于西部地区的陕甘宁、左右江、川陕等革命老区。从资源禀赋看,不同老区也千差万别,陕甘宁、太行等革命老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和石油产地,赣闽粤、湘赣边等革命老区稀土、钨、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湘鄂渝黔革命老区蕴藏了丰富的磷、汞、铅、锌等矿产,大别山革命老区紧邻长江黄金水道。推动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要充分认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不同历史阶段,革命老区的不同目标定位,遵循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各扬所长的原则,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粮则粮,宜山则山、宜水则水,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指导革命老区在国家战略全局中找准定位,继续加大精准性差别化支持政策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加快发展。
(三)明确了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路径和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推进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倾力支持老区苏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等;要支持革命老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振兴之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新兴产业布局等要向革命老区倾斜。这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了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践路径,是革命老区“振兴什么”“怎样振兴”的行动指南。推动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要聚焦解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重点支持需要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领域,既充分考虑地方差异性,又着力避免政策碎片化。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振兴发展;以培育新动能为重点,增强革命老区发展活力;以巩固生态优势为重点,促进革命老区绿色转型发展;以补齐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为重点,促进革命老区民生改善。
(四)阐明了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对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到革命老区调研考察,都会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旧址等重温革命历程,多次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推动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要用好老区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筑牢信仰之基,推动围绕革命历史创作一批文艺作品,在干部培训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大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修缮力度;统筹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设一批标志性工程,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五)明确了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要梳理排查、抓紧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推动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要建立统筹推进、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框架,搭建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的“四梁八柱”。要出台支持革命老区振兴的重点领域实施方案,完善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建立省部会商和省际协商机制。要研究建立发达省市与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机制,支持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与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重点高校、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干部双向挂职交流。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格外关心重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重任扛在肩上,构建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加快补齐振兴发展短板,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革命老区振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一)“1+N+X”支持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健全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21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个支持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文件,也是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一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贯彻落实“3号文件”部署,加快构建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制定印发“N”项实施方案。先后印发《“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实施方案,为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快出台“X”项支持政策。先后出台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干部人才、财政金融、土地利用等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时代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作方案》,进一步将对口支援政策拓展到闽西革命老区有关县(市、区)。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了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与东部部分城市的结对关系、重点任务和保障举措。国务院批复了《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支持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同时,各省(区、市)积极出台支持革命老区振兴的政策文件。这些专项政策为革命老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提高
至2020年底,全国12个革命老区中的264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赣闽粤、陕甘宁、大别山、川陕、左右江等5个革命老区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超过300万人,老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重点城市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2021年,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其中,临沂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亿元,赣州市、遵义市超过4000亿元,龙岩市、三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延安市接近10万元。赣州、井冈山、龙岩、六安、丽水、遵义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赣州、吉安、三明、龙岩、临沂、黄冈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建设,福建南安、广东普宁、河北武安、河南济源、湖北枣阳、湖南浏阳、贵州仁怀、陕西神木等革命老区县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建设县域经济百强县。
(三)重点领域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郑渝、赣深、梅汕、安九等高铁建成通车,大广、汕昆、宁莞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行,重庆至贵阳、长治经邯郸至聊城、南阳(襄阳)经信阳至合肥等铁路纳入“十四五”专项规划。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培育壮大。现代农业加快提质增效,2021年,全国革命老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322万亩,茶叶、蔬菜、水果等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在加快形成,中国稀土集团成功组建并落户赣州。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新安江流域、东江流域等横向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完善,吉安、安康等城市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安徽金寨、福建泰宁、江西井冈山、海南琼中、贵州赤水等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建设深入推进。弘扬红色基因取得新进展。支持革命老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韶山至井冈山等红色旅游线路旅游列车常态化运营。2021年共出版革命老区和乡村振兴主题图书1400余种,拍摄百集革命文物故事微视频、百集革命旧址短片、百集革命人物相关文物纪录片,在全社会起到了良好的反响。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红色文化进一步弘扬。
三、着力把“两个更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信阳考察调研,提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将“两个更好”作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将传承红色基因放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位置,着力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扎实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完善“1+N+X”政策体系
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体系,落实对口支援、对口合作、转移支付等重点专项支持政策,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对口支援赣州、吉安、龙岩、三明等革命老区城市和定点帮扶井冈山、红安、延川、通江、田东等92个革命老区县市工作力度,启动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与东部地区城市对口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协同发展。
(二)扎实推动重点区域发展
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支持12个革命老区和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积极加强与城市群中心城市合作,明确差异化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建设城市群节点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支持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建设赣州、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三)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落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加快规划建设一批铁路、公路、机场、航运、能源、水利、信息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客流密度较大、路网功能突出的高铁以及有需求支撑的普速铁路,打通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公路待贯通路段,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扎实推动《“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落实,加快革命老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茶叶、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支持革命老区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园区和平台,打造一批知名农业品牌。
(五)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支持革命老区做大做强特色先进制造业,发展清洁能源、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支持革命老区现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做大做强,优先支持延安、信阳、遵义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创建国家级开发区。
(六)持之以恒推动绿色发展
加快落实“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实施方案,支持革命老区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长江、黄河等生态廊道以及秦岭、太行山、大别山、南岭、武夷山等生态屏障建设,加强对长江、黄河源头和重要水源涵养地,以及珠江、淮河、汉江等主要江河源头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促进革命老区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和民生保障相得益彰。
(七)弘扬传承红色文化
落实“十四五”革命老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红色旅游品质升级。统筹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实施一批标志性工程。结合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做好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保护修缮,公布革命文物名录,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把红色资源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创作一批文艺作品。
(八)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
加大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通过市场化方式积极参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引导中央企业参与革命老区振兴,鼓励相关媒体通过多种方式支持革命老区农村产业发展和特色农产品销售,不断凝聚正能量,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良好氛围。
(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执笔人:童章舜 窦皓 王心同 许欣 田煜 张超,本文发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