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美籍华人教会音乐家朱健仁先生专访

三年内,他就把教会礼仪年甲、乙、丙三年的主日答唱咏与福音前欢呼词全部谱上了曲子,总数约300首。他还创作了一套10曲的《光荣弥撒曲》,近60首其他的教会歌曲。他的创作融入了中国音乐、教会传统音乐及西方近代教会音乐等元素,好听好学好唱。

今夏,“信德”记者对信仰虔诚、潜心教会音乐创作的美籍华人教会音乐家朱健仁先生进行了专访。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虽非科班出身却创作成绩斐然的音乐才子吧。

“信德” :您在大学读的是会计学,到美国又进修计算机,并且在IT业工作了20余年,那么您如何又走上了教会音乐创作之路?
朱健仁 :其实我从小对音乐并不感兴趣,也从未想过音乐是自己未来的志业。记得小时候爸爸送给我一只小口琴,常常一个人就自学自吹地乐在其中,口琴的音准奠定了我最基本的音乐基础。在台北上中学的时候,我还与五线谱不投缘,见到钢琴也认为它不可能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高中时班上一位同学教我们大家学吹梆笛,那清脆悠扬的国乐曲调吸引了我,使我对中国国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高三以后,我开始每主日进堂参加圣咏团,接触到了教堂的礼仪音乐与活动歌曲,觉得非常好听,也很喜欢。上大学后,教堂的朱修女让我带领圣咏团,教大家唱圣歌,同时我也开始留意音乐知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当时台湾校园民谣刚刚萌芽,我同学的姐姐王巧明女士当时开始创作教会歌曲,我很喜欢她写的圣歌,那些歌曲十分适合那个年代年轻人的口味,我也因此与其他教友同学尝试创作歌曲。
对我的教会音乐创作产生极大影响的人当属台湾的李振邦神父。李神父有宗教音乐与作曲的双料硕士学位,是梵二后华人教会圣乐本地化的推手与泰斗。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教会礼仪圣乐,并融入了很多的中国音乐元素,所以他的圣乐作品传唱海内外,经久不衰。学生时代我多次参加教会大专学校圣歌比赛,我将李神父和刘德义教授(也是教友)给我们后生在中国语音与教会乐曲的教诲和指导铭刻在心,并于写曲时定为圭臬。
之后,我学习了更多的教会传统圣乐与近代西欧教会音乐。后来我到美国念研究所,毕业后进入惠普公司从事软件开发、程序维护等工作。在接触了美国天主教会后,也感受到了美国教会音乐多元化的魅力。2005年,我在北京西什库天主堂获赠400年前中国教会自创的圣乐光盘,有圣母颂、弥撒曲等,曲调极具中国宫廷音乐风格,说明我们天主教会在400年前就懂得推行音乐本地化了,这让我十分感动。同时也令我考虑学习应用中国“祭天”时的传统大礼音乐,并把其中的元素运用到教会“敬天”礼仪音乐中来。

朱健仁先生给学员分享教会音乐创作经验  小盐/摄

“信德” :请谈谈您的圣乐创作好吗?
朱健仁 :我个人的教会音乐创作是从1986年开始的,写的第一首曲子是《真福八端》,初见于1992年在美国出版的圣歌集《你伴我歌》中,歌集中有七、八首是我的初期尝试性的圣歌创作。正式创作教会礼仪圣乐则是从1998年开始。我和家人定居在美国北加州费利蒙市(Fremont) ,这是一个位于旧金山湾区东南部的城市,南边紧临美国硅谷圣荷西市(San Jose),电子业、IT业等高科技产业非常发达。
费利蒙华人教友团体参与主日弥撒时,在圣道礼中,本来最能体现教友主动参与礼仪的答唱咏部分,大家多是采用念的方式,即使是唱,其所用的曲子也是以美国当地教会音乐居多,只不过是把英文翻译为中文来用罢了。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语言发声习惯的巨大差异,适合用英文唱的答唱咏翻译成中文之后往往显得别扭,不顺口,唱起来也不流畅,较难融入祈祷。当时我就想,为什么不能用中文直接谱上曲子来唱呢?于是,我就试着创作了几首中文答唱咏的“众答”部分。由于曲调与汉语的发音结合紧密,易学易唱,且融合了中国传统圣乐和近代教会音乐曲风,一经在弥撒中咏唱,就受到了神长教友们的接受和肯定。在我们那里,上至90岁的老人,下至两三岁的儿童都能唱得朗朗上口。
后来,在神长教友的要求下,我又创作了主日答唱咏中诗节领唱部分的曲子。美国其他华人教会团体用了这些答唱咏后的反应也很正面,因此要求我每主日都写出新的答唱咏曲子来,以方便大家咏唱。于是在三年内,我就把教会礼仪年甲、乙、丙三年的主日答唱咏与福音前欢呼词全部谱上了曲子,因有重复,总数约300首。2004年首先在台湾出版,2005、2006、2007三年在天津也陆续出版,歌集名为《主日弥撒答唱咏》,共三本,甲、乙、丙年各一本,其中也包括了“继抒咏”。
除此之外,这几年我还创作了一套10曲的《光荣弥撒曲》,一些零星的经文曲,近60首其他的教会歌曲,陆续会介绍给教友,其中既有适合在礼仪中咏唱的,也有适合在个人灵修或教会活动时用的。

“信德” :您创作了那么多答唱咏、弥撒曲及圣歌,它们有哪些特色?
朱健仁 :我创作这些曲子时非常注重与汉语的发音特点相结合,也期望曲中多少能融入中国音乐、教会传统音乐及西方近代教会音乐等元素,使用的人大都回馈说最大的特点是易学易唱,较能上口,适合华人教友学唱。另外,这些圣乐都配合了当天的礼仪精神要求,或高昂或低沉,或激越或舒缓,或欢快或悲伤,以期与礼仪相结合。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圣周礼仪答唱咏部分,而圣枝主日(苦难主日)答唱咏又是其中我最喜爱的。每当我唱起这首歌曲时,内心就充满了深深的感动,对主耶稣给予我们的伟大救赎充满了感恩之情。

“信德” :您参与举办过多次音乐福传大会,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朱健仁 :这些年我有机会到各地教会进行音乐方面的交流活动,这是天主让我做的福传工作,音乐福传也是福传的一种。
大陆教会如果有条件也可以举行,但是后续的联络、追踪、安排慕道配套更是需要持续和协调,否则只能是做一场激情演出,福传效果不大。
在美国和台湾,基督新教在音乐敬拜、赞美、宣教工作方面做得非常好,天主教也在尝试着做。很多教外朋友正是听到教会音乐后被感动而加入了教会。说起以音乐来福传,其实弥撒礼仪音乐是福传的最好机会,许多望教者正是因为被教堂弥撒里丰富、虔敬的礼仪音乐所吸引而来慕道的。
至于音乐福传大会的举办,则需要经过详细的策划与筹备,音乐方面的准备很重要,期望让受邀前来的教外朋友们通过聆听教会音乐,心灵受到触动,甚至得到净化。大会中要穿插教会道理宣讲、热心教友或神职人员的信仰见证和分享交流,并专门为教外朋友们印制慕道申请表,请有意慕道的人士填写,保持联络,随时欢迎他们到教堂看看,进一步了解教会,参加慕道班,接受基督福音,最后领洗成为基督的信徒。音乐福传大会一般可在教堂、学校的礼堂或教堂的培训中心等地举行,因为气氛活跃、欢快,内容丰富多彩,能吸引很多教外人士前来参与,取得了很好的福传效果,特别吸引年轻人。

“信德” :教会的瑰宝——额我略音乐在今天的大陆教会礼仪中已很少能听到,因为神职人员和教友们很少受到这方面的训练,您认为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状况?
朱健仁 :额我略音乐是我们天主教会宝贵的资产,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传承、发扬它,但同时我们也要鼓励有新的、好的教会音乐创作,以贯彻教会音乐本地化的梵二训导,借着圣乐引领更多的人认识教会,接受基督信仰。
根据许多国内教会朋友、神父、修女、修生的反映,目前中国天主教各教区与教堂内的礼仪音乐用曲有些无章,选曲方面常常不能配合礼仪。这可能说明教会的修院陶成教育当中,继承教会传统音乐做得不到位,对于音乐方面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也还不够重视,音乐教育师资与设备较缺乏。所以,如果大小修院能够在这方面加以重视,延揽教会内音乐本科的老师任教,添购乐器,从备修院就开始注重人才培养,将来教会音乐承继与创作方面人才匮乏的局面也可得到缓解。

2010年8月17日朱健仁先生现场辅导天津宜兴埠堂区教友

“信德” :您如何看教会音乐本地化?怎样把中国音乐与教会音乐很好地整合?
朱健仁 :我们教会在音乐方面比较保守,台湾和大陆教会歌曲创作人才匮乏。虽然近些年台湾也涌现了一些较流行的教会音乐创作人(较知名的有王巧明女士、高征财神父、连监尧先生等),但总体来说还是显得太少。再加上受到一些限制,这方面的创作也没有被教会统一地编辑下来。所以,教会在本地化音乐创作上作品有限,以至于现在我们教友中传唱着很多来自基督新教的歌曲,只不过把个别词句变动一下而已。虽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全盘拿来就用,而应该根据当天礼仪的主题精神谨慎地挑选歌曲。至于把社会上的歌曲或小调音乐重新填词,变作教会歌曲在教堂甚至弥撒里咏唱,我认为这是比较不宜的,因为人们对那些歌曲已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在教堂里唱的话也很难让人产生一种神圣感,反而会让原歌曲中的场景浮现在脑海里,从而影响对礼仪的专注和参与。当然版权方面又是一个问题了。
把中国音乐元素与教会音乐元素很好地融合,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花很大力气去钻研去探索。如果没有适当的福传歌曲来推行本地化,会失掉很多福传的机会。
在台湾,教会歌曲创作者也有一批,用在敬拜、赞美和福传大会方面的圣乐亦有人在做,他们也希望得到教友们的捧场,让大家来唱天主教自己的歌。毕竟,音乐是主观的,只要没有违背信仰教条,我们乐见更多的人投身教会音乐事工。教友们要能学习明辨圣乐。好的、合宜的新创圣歌自会流传,不合宜的创作自会被淘汰。额我略音乐能流传千年,历久不衰,道理即是如此。

“信德” :当前各地教会礼仪选曲比较混乱,请您给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朱健仁 :要注意几点:第一是节庆日有专用的就要用这些专用的歌曲;第二,礼仪中的固定部分弥撒圣乐都是成套的,要从头用到尾,不要随意混插入其他套内的歌曲,以免破坏礼仪的整体性,显得唐突。第三,对于礼仪中的变化部分可以灵活一些,比如进堂咏、礼成咏,但也要配合当天的节庆特质,选用适合的歌曲,不能只顾好听而随意选用。圣咏团及弥撒选歌人员要能区分礼仪音乐与福传音乐。毕竟,礼仪是庄严神圣的,除了歌词尽量取用圣经内容配合礼仪外,曲调宜轻快不轻浮,真情不矫情。福传音乐与灵修音乐的使用尺度则可放宽些,当然有些歌曲是可以同时符合两方面的要求,可大胆去用。

“信德” :您长期从事教会音乐创作和福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未来的创作计划是什么?
朱健仁 :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重新评估了圣咏(答唱咏)在教会音乐与礼仪、灵修方面的地位,并让我可以用答唱咏作每日祈祷。感谢天主的恩宠和眷顾,让我这个不是音乐科班出身的人却成了他的音乐传播工具。
教会圣乐方面真正给青年用的圣歌不多,我愿意把年轻人能接受的元素注入到礼仪歌曲中,让简单优美的旋律把大家领进祈祷气氛,融入信仰,更亲近主基督。 ( “信德”记者 东方

本文标题: 在音乐中与主密谈

  • 延伸阅读:
  •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在公交车上 耶稣在哭泣 和青年人在一起 邯郸教区举办“金秋音乐培训班” 关于圣教音乐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
  • 地址:河北石家庄市学府路3号 邮编:050061
  • Add:3 Xuefu Road,Shijiazhuang,Hebei;
  • Tel:+86 311 86860050,17153180040; Fax:+86 311 86831829
  • E-mail:[email protected](投稿)
  • 冀ICP备0800127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161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冀(2022)00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