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 编辑 ]

什么是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 自我意识 的一种形式,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 能力 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 社会关系 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评价是人的 自我概念 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前提是 自我意识 ,只有当人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才能做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我功能,就是说,它对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自我实现 有着特殊的意义。自我评价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极大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决定着一个人对待他人的 态度 ,还影响对他人的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它帮助人成为 社会人 ,有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要利用自我评价的正面价值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还要有效地克服自我评价的可能负面作用。 [1]

自我评价是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和发展趋势的评价性认识。也就是人们自己成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在自我评价里,自我是主体,也是客体,分别被有的研究者成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 [2] 。自我评价跟主体的自我概念(即自我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 心理学 中,自我评价是随着对自我概念的深入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重视的。有的研究者指出,“虽然有关自我概念问题的讨论从詹姆斯(W. James)就已开始,但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提法直到罗杰斯(C. Rogers)的自我理论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自我的课题重新为人们所重视(R. C. Wylie)之后才得到较多运用” [2] 。在心理学里,关于自我评价有几点已经达成共识:首先,自我评价跟自我概念一样有一个发展过程。研究表明,“我国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已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概念,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存在状况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3] 。其次,自我评价一般被当作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内容来加以研究。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会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和发展趋势等进行反思。所以,自我评价的基本前提是自我意识。只有当人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才能做出自我评价;否则自我评价就是不可能的。 [4]

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在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 自我意识 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 行为 →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它是 自我教育 的重要条件。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 个性 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自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人的知识,才能通常是处于离散,朦胧状态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挖掘,发现和开发。每个人从自身兴趣爱好, 思维 方式的特点,毅力的恒久性,已有的 知识结构 ,献身精神等方面可以作出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他们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 价值 ,对自己的能力、 性格 、优缺点能 客观评价 ;同时,能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心理不健康的人常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正确的评价,自高自大,自我欣赏,还有的是自暴自弃。

人力资源管理 方面,自我评价是指员工对影响其工作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认识。自我评价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很重要。真实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企业多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认识自身不足,扬长避短,少犯错误。职业规划必须从 自我认识 开始,然后这个人才能建立可实现的目标,并确定怎样达到这些目标。

自我评价的标准

L·E·韦尔斯 G·马威尔 在1976年出版的《自我评价:概念与测量》一书指出,人们通常根据两个主要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1)对自己的能力或效能的感受;

(2)对自己的德行或价值的感受。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标准是通过反映评价、社会比较、 自我归因 角色扮演 等具体评价手段来实现的。

自我评价的范围

(一)知识掌握的自我评价

从记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等方面来评估自己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将知识点与目标得分率制成简易图表,就可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此外还可从以下几方向分析自己的情况:

1.是否清楚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能否将新学知识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3.能否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能否在实际条件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学习动力的自我评价

1.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有无长远日标和 近期目标

2.对学好各门功课是否充满信心?

3.对所学科目是否何浓厚的兴趣?

4.学习态度是否勤奋、认真?

5.是否有主动积极的进取精神?

6.有无战胜学习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7.学习情绪是否稳定、持久?

(三)工作学习策略的自我评价

1.是否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和学习活动?

2.能否妥善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

3.能否正确利用各种资料?

4.能否与同事朋友合作和学习?

5.是否有预先规划的习惯?

6.能否集中精神工作何学习?

7.能否及时总结当天的工作和学习任务?

8.队没有完成的任务是否能认真分析原因,拟定补救措施?

9.是否有错误汇总集?是否给自己找新的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

10.能否排除有关干扰,保证工作和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11.能否选择并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

12.能否总结自己或借鉴他人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13.对学习或工作常回忆、反思吗?

(四) 学习能力 的自我评价

1. 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感知能力、阅读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等;

2. 加工 、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 表达能力 (口头的、文字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

3. 学习的调控能力:包括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和调整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困难等;

4. 自我意识和 自我超越 的能力。

5.业务能力:包括业务的熟练程度、任务的完成情况

6.与人 沟通 的能力:包括工作中与人交往的顺利程度、平时与人的关系好坏等等。

自我评价的意义

自我评价就是个体对自己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自我判断。它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人们的自我评价也相应地经历着几个不同的阶段。

美国 心理学家 詹姆士认为,在生理的自我阶段,个体的自我评价,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身体、衣着、家庭成员以及自己所有物的判断,从而表现为自豪或自卑的自我情感。其个人的追求则表现为对身体的外表和物质欲望的满足,或获得家庭成员的关心和爱护等。

在社会的自我阶段,自我评价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上的名誉、地位、亲族、财产的估价,从而表现出自尊或自卑的 自我体验 。其个人的追求则是引起他人的注目、重视,期望获得他人的好感,其表现则是追求名誉、追求金钱、追求爱情,并怀有强烈的竞争心。

在心理的自我阶段,自我评价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己智慧、能力、道德水准的优越感。其自我追求则表现为在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良心上的进取和智慧上的提高。

自我评价的形成

自我评价并不是天生的,它是个体在自己的实践中伴随着角色化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当个体能够把自己从周围环境中分化出来以后,个体就在与周围人们的相互作用中,接受着人们的评价,观察着自己的行为,并懂得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对的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了强化,错的也在与人们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得到了纠正,于是个体在实践中逐渐学会了自我评价。

个体自我评价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估计自己。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为参照。例如,一个人的工作很出色,经常受到他人的赞扬,尤其是受到了他尊敬的人的表扬,从而获得自信心;相反,如果他在工作中经常失败,因此受到别人的不满和批评,长此以往,他就会缺乏信心,看不到自己的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柯里认为,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一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与他人相处,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形象,这种自我形象,便构成了自我评价的基础。

2.通过与他人的类比来估计自己。马克思说:“人类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和自己相同。”犹如张三认识自己是通过了解李四以后才认识自己的。这就是说,个体对自己的评价是通过与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获得的。一个人自我评价的高低,不是孤立地进行的,总是把自己与他相似的人加以比较之后作出的。正如评价一个人100米速度的快慢,不单单是看他自己跑了多少秒,更主要的是通过与别人的比赛决定的。同样道理,一个 管理者 判断自己领导的优劣和成败,也应该同自己条件和能力相当的管理者的比较来衡量。美国心理学家弗斯汀格将这种现象称为 “社会比较过程”。

3.通过对个人的 自我观察 和心理分析来实现自我评价。前面已经提到,个人的自我评价常常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态度来估价自己,与此同时,个人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进行着观察和分析,因为自我评价不等于他人评价的反映,也不完全是以他人评价为依据,而是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独立完成的。一个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过高评价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别人不切合实际的指责而垂头丧气。有时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也会带有文饰性,或怕别人的取笑,故作谦虚,或怕别人轻视,故作姿态,或出于某种虚荣心,矫揉造作,粉饰自己等等。总之,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要要受到个人的认识水平、价值观念、个人抱负等方面的制约。所以,人们的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性。

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 [5]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能力的自我评价呢?

自我中心理论认为, 人们在做比较判断时, 相对于与他人相关的信息, 个体 会自动地给与自我相关的信息更多的 权重 (Kruger, 1999;Guenther&Alicke, 2010) 。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比较的评价是基于自己的能力水平, 然后再不充分地考虑比较对象的能力水平, 即先想到“我能力怎么样”, 再推测“他的能力怎么样”。例如, 我们在头脑想到要用鼠标点击某个对象的同时就能进行操作, 这项任务对我们来说是没有困难的。当被要求比较自己和他人在操作鼠标灵活性时, 人们却往往只能看到自己的 操作能力 , 却忽视了他人也同样能拥有这样的 能力 , 所以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在这一项技能上就比他人强 (Dunning, 2006) 。

  • 锚定 与不充分调整启发式

    锚定理论是基于自我中心理论的基础在解释能力的自我评价时进行的修订和补充。人们在与他人进行对比时为什么会以自己的水平为基础呢?首先, 这是 逻辑 上一个常见的现象。例如, 我们在比较X与Y的关系时, 会自然地先考虑X的情况, 以此为比较的基点, 再与Y的情况进行对比, 做出调整 (Tversky, 1977) 。所以, 在信息缺乏的状态, 当被要求对比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水平时, 人们自动地把自己的能力水平当作比较的锚, 在评价自我水平后, 参照此标准再对他人的能力来做出评价 (Balcetis&Dunning, 2005;Guenther&Alicke, 2010) , 即一个锚定—调整的过程。其次, 相对于考虑他人的能力情况, 以自己的能力为锚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有大量时间来对自己进行 自我认识 , 这使得我们对自己充分的了解, 有大量的自我信息, 而对于他人的了解远远比不上自己。当被要求进行自己和他人的比较时, 便很容易就唤起自我的信息。

    自我中心与锚定—调整启发式向我们展示了个体认识自己能力的线索, 但在现实中对自己能力的准确认知还会受到 社会比较 的影响, 即通过对他人能力的认知来确定自己的能力水平。那么个体在社会比较时会依据什么线索进行对他人能力水平的认识呢?Festinger提出的 社会比较理论 指出, 社会比较方向会对 自我评价 产生影响, 即当个体面临上行比较时, 会降低自我评价水平, 而面临下行比较时则会提高自我评价水平, 这种在自我评价中 背离 比较对象的现象称为 对比效应 (邢淑芬, 俞国良, 2006) 。也就是说, 个体在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后, 如果与那些能力水平比自己强的人进行比较, 则会出现对自己能力的贬低评价, 反之, 则会出现对自己能力的提升评价。对比效应往往会导致更大的“ 优于平均效应 ”和“差于平均效应”的产生。但是, 也有研究者认为在一定的 社会情境 下, 我们会呈现出一种与对比效应相反的 同化效应 , 即个体自我评价时会有朝向比较对象的倾向, 表现为面对上行比较时会出现自我评价的提升, 面对下行比较时会出现自我评价的降低 (Blanton, 2001) , 例如当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一定时, 与能力高的人比较会倾向于觉得自己的能力与之接近。这一倾向可能可以解释生活中有些人喜欢炫耀自己认识多少“强人”, 似乎通过这种方式以显示自己的能力也是好的。进一步研究发现, 关注 自我 、关注比较目标、自我与比较目标之间的关系都会对个体自我评价时产生不同的比较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邢淑芬, 俞国良, 2006) 。

    • 习惯性的自我观念

      自上而下 的自我观念

      所谓自上而下的自我观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形成了某些固定的 思维 , 在认识其他具体的事物时, 会用这些固定思维去预测他人的行为, 这种自上而下的自我观念会使人很难重新客观认识现有的知识或任务 (Woollett&Maguire, 2010) 。Ehrlinger与Dunning (2003) 设计实验测量被试对自己“复杂 逻辑推理 能力”的评价, 然后让其完成一份 逻辑学 的测验。结果显示被试对自己答对题目情况的预测与之前完成的“复杂逻辑推能力”测量所得的 自我评价 呈现出高相关。在另一项实验中, 被试被要求完成测试“复杂逻辑推理能力” (被试认为其在这一领域的能力高) 或“ 计算机 编程能力” (被试认为其在这一领域能力低) , 尽管在两种实验条件下, 被试完成的是同一种测验, 其得分也没有 显著差异 , 但那些在完成“复杂逻辑推理能力”条件下的被试预测自己的得分要远高于完成“计算机编程能力”条件下的被试。由此可见, 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并不是客观的, 在评价的过程中就已经产生了偏差。在自上而下的自我观念的影响下, 个体预先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了估计, 实际的任务完成情况反而对其能力的自我评价影响不大。

      自下而上 的经验

      自下而上的经验是相对于 自上而下 的自我观念提出的, 指的是个体在接受一项任务时, 运用自己的脑力、体力等 资源 完成该任务的经验。这是一种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形成的对自我的认识的动态经验。

      相对于Ehrlinger与Dunning (2003) 指出的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表现的自我评价是由自上而下的自我观念独立决定的, Critcher和Dunning (2009) 认为, 个体在完成任务时, 并非单独的运用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的自我观念。自上而下的自我观念可能是在个体完成任务时首先作用的因素, 它影响着自下而上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实验表明当被试在完成任务之前不被告知任务性质时, 他们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的评价就不会受到预先形成的自我观念的影响, 而是用一些非直接的线索来评价自己的能力, 如任务完成的速度, 准确率等 (Koriat, 2008a) 。这说明自上而下的自我观念的影响是发生在对任务的性质的 认知 之前的。

      • 接受社会反馈

        假设个体获得 自我认识 是基于对自己表现的评价, 而不是根据从他人那里得到的关于个体表现的反馈。那么当个体不接受外界的信息, 仅依靠自己的 认知资源 时就可以获得准确的 自我评价 。但实际上, 人们获得自我认识的一种方式是观察他人的反应, 如, 一个人总是得到他人对自己歌唱技巧的赞扬, 那么他会认为自己唱歌唱的很好, 这一过程被称为反射性评价 (reflected appraisal) 。Kinch (1963) 展示了一个反射性评价的模型, 有三个过程: (1) 他人对个体实际表现的真实评价; (2) 我们知觉到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3) 基于个体对自己行为表现的认识形成的自我评价 (乔纳森·布朗, 2004) 。这一过程显示在自我评价形成的过程中, 个体总是会从他人那里接受反馈信息, 这一反馈影响着自我评价, 但是反馈也会导致自我评价的不准确。

        反馈的歧义性

        环境提供的信息有时是很难去解释的, 也难以说明是对是错 (Caputo&Dunning, 2005;Carter&Dunning, 2008) 。如当你向朋友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时, 期望他对你的绘画能力做出评价。你的朋友可能会从多方面评价你的画, 颜色搭配、构图或者意境等。朋友的评价便形成了环境对你的反馈, 如果你得到的是某一方面的赞扬或者批评, 便很可能把这一线索认为是对你的绘画能力做出的评价, 很多时候你得到了或好或坏的反馈, 也不会去求证自己理解的和朋友表达的是否一致。当个体依赖这样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评价, 也是不准确的。

        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 经常会被要求对对方进行评价, 但评价主体很少会提供负面的评价信息,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真实的、负面的评价可能会使人不舒服, 也会使交往对象对自我持负面评价。这一社会规范 (social norm) 使 人际交往 中积极的信息比消极的信息更容易被接受, 包括积极的 情感 、经历和对他人的反馈等 (Jordan, Jordan, &Ehrlinger, 2012) 。尽管人们能认识到自己偏好来自他人的积极评价, 但却难以接受这些评价的非客观性。

        自我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4]

        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形式。它属于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迄今为止,自我评价问题已经成为哲学、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教育学、文化学、价值学等多个学科关注的热点话题。自我评价不仅具有独特的自我功能,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极大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以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基础,综合地探讨自我评价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自我评价的功能发挥是以正确地认识自我为前提的,为了充分它的功能和作用,还必须探讨正确地评价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不过,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应该大于自我评价,因为自我意识既包含对自我的描述(如我高兴),又包含对自我的评价(如我数学好)。

        第二,自我意识仅仅是自我评价发生的前提之一,而不是惟一的和充分的条件。除了自我意识之外,自我评价的发生还离不开现实的需要。自我评价属于意向性活动形式之一。没有现实的需要,就没有评价的动力。没有评价的动力,自我评价的机制就不会发动起来。自我评价这种特殊的认识形式,无论在个体的意义上,还是在 群体 的意义上,都是跟人的现实需要有密切联系的。与此同时,自我评价还需要人的内省能力。自省能力是儿童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 [6] ,因而也是自我评价形成的前提。这样,自我意识、自省能力、现实需要三者共同构成自我评价发生的前提条件。

        第三,自我评价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它已经被哲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 、教育学、文化学、人学、价值科学等都许多学科所关注。笔者曾经提出价值科学的概念 [7] ,主张从多学科角度对自我评价做交叉边缘学科研究。自我评价作为人对自己的评价,既可表现为个体对自己的评价,也可表现为 团队 对自己的评价(集体性评价)。作为评价,主体的态度必然对评价本身有影响,因此它应该属于价值科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但是,哲学偏重于概念分析;心理学更多地侧重于对个体差异性的研究(尽管今天的心理学有重视文化环境多因素的倾向,但 个体差异 仍然是它的主要关注点);社会心理学则更关注群体;社会学侧重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或者社会结构本身;教育学更关心自我评价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如此等等。这些分学科的研究,似乎都不能全面展示自我评价的本质和过程。因此,进行 交叉学科 研究更符合自我评价这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跟人的态度相关联的交叉学科研究应当属于价值科学的大范畴。

        自我评价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关注的热点话题,这跟自我评价的重要功能有关。当然,自我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也具有社会的意义。应当全面认识自我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自我评价的自我功能 [4]

        自我评价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我功能,就是说,它对人的自我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按照伯恩斯(Burns)的看法,自我概念对人自己有着重要的心理作用。这些功能包括: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和决定人们的期望 [8] 。个人怎样理解自己,是其内在一致性的关键部分。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对自我评价的这种特殊自我功能有所关注。他们认为,自我评价具有个人行为定向的功能 [9] 。认为,自我评价的自我功能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种: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每一种功能如果不能得到正确发挥,就可能变成消极的作用。而自我评价的消极功能将不利于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因此,需要通过教育等恰当的方式引导人们的自我评价功能发挥。

        自我评价的自我功能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发展功能

        自我评价会促使人们进行自我验证,从而为自我发展提供动力。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一旦人们有了自我评价,就会努力确证他们的自我概念。特别是当自我评价是否定性的时候以及跟维护肯定性的自我评价的愿望相冲突的时候,人们就会进行自我校验(Self-Verification)。我们甚至喜欢跟那些能够维护我们的自我评价的人生活在一起。有的人之所以能够跟那些让自己并不快乐的人在一起,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自我评价是正确的。怀特(White)和哈金斯(Harkins)经过研究发现,白人更愿意听取的意见是黑人的而不是白的,因为他们要寻求来证明自己不是种族主义者。如果大人说小孩很坏,这些孩子就会表现很坏 [10] [11] 。显然,自我验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对自我评价的自我证明。这样的自我验证过程对于主体自身的发展来说会有意义,因为如果主体的自我评价是正确的,自我验证会促使主体去表现自己,通过实践证明自己,而实践可以给主体提供发展的机会。即使主体的评价不正确,通过自我验证的过程可以提高主体的自我反思能力,在自我反思中主体会得到自我提高。

        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会自我敦促,促使主体维持自我的一致性。人们通常会竭力在自己的各种信念和自我评价中间维持一致,不至于彼此冲突,这样就会经常导致我们的自我评价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差异。因为自我评价一旦形成,我们就容易坚持自己的自我评价,而实际行为却必须符合环境的变化,环境会迫使我们采取的行为跟我们自我评价所预期的行为之间就会出现区别。也就是说,评价中的自我和行为中的自我不会始终一致。当实际的结果低于人们自以为能够达到的目标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沮丧、不满意以及产生其他各种郁闷感。当实际的结果低于人们自以为应该达到的目标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害怕、担忧以及产生其他各种焦虑感。善于自我敦促的人会采用各种方法来减少自我评价和实际行为之间的这种差异(Self- Discrepancy) [12] [13] [14] [15] [16] 。这样就有可能消除自我评价中不正确的因素,从而使自我评价更加正确。在自我评价的意义上,自我发展是指不断提高做出正确自我评价的能力。

        (2)自我实现功能

        跟自我验证功能密切相关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使主体进行自我证实,并为自我实现提供动力。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一旦人们对自己形成了相对完整和定型的评价,就会想方设法通过证实自己的能力来减少对这种自我评价有威胁的各种负面影响。例如,若在一个方面一个人的自尊受到损害,他/她会寻求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弥补。也就是说,人们会努力不断地反思自己,并证实自己的价值。这种自我证实的功能已经有科学证据的支持。例如,石特乐(Steele)等人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学理科和商科的学生到指定的地方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专集,然后对他们选择清单进行检核。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发给实验室工作服。结果发现,除了穿实验室工作服的理科学生自外,其他学生都对自己的喜好有所夸大。因为实验室工作服对科学人格有提醒作用:真理比个人尴尬更重要。许多理科学生由于在实验室的科学工作,逐渐会形成一种对追求科学真理的崇敬感和高尚感。一旦穿上实验室工作服,这种感觉会起作用。在这种感觉的作用下,他们会更加愿意说真话。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这种方式来自我证实。例如,如果你说我唱歌不行,我就会用我更擅长的弹吉他等等方法来证实自我 [17] [18] 。在这里,自我评价对自我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动力作用,因为为了自我证实,主体必然会将自己的自我能力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在心理学里,自我证实跟前面的自我验证是从不同侧面来说明自我评价的自我功能。自我验证体现的是主体从反面去验证自我评价;而自我证实是从正面证明自己的自我评价的正确性。由于这种差异,自我验证更加有利于自我发展;自我证实更加有利于自我实现。当然,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也会对自我发展有促进作用;反之亦然。只是两者的主要功能不同而已。

        (3)自我完善功能

        自我评价有利于主体的自我完善。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当人们形成自我评价之后,有的时候会感到自我评价的某个方面受到威胁(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她就会加倍努力地寻求对这种自我评价的社会承认。例如,高尔威泽(Gollwitzer)做了一个实验:选择一些自认为有前途的舞蹈人员,要求其中一半人描写他们最好的舞蹈老师,而另外一半描写他们最差的老师。然后,再问他们何时可以在公众面前进行舞蹈演出。结果发现,那些描写他们最差的老师(因而感到自我评价受到威胁)的舞蹈人员认为自己可以在公众面前进行舞蹈演出的时间比自我评价没有受到威胁的人员平均早2个星期。因为他们感到描写自己最差的老师是对自我评价的某种威胁:要是说自己要晚些时候才能够演出,其他人会以为自己的舞蹈能力不行,因为其他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老师差。所以,在寻求对自我评价的社会承认的动力下,这些人会倾向于把自己能够演出的时间说早些。在实际生活中还有类似的很多例子:比方说,如果一个人在考试中失利,她/她会寻求某个人说他/她仍然很聪明,从而坚持自己是一个有才华的人的自我评价;他/她也可能跟某人去争辩来显示自己仍然比别人聪明 [19] [20] [21] 。实际上,这也是要追求社会承认。竭力追求社会承认的人通常都有明确的自我评价。不过,这跟追求自我验证和自我证实还不一样:自我验证和自我证实都会有表现自己能力的行为(正面或反面表现),而追求承认仅仅是追求“名”,而不一定追求“实”。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还表明,自我评价对自我完善的促进作用还表现在它有利于主体的自我提高(Self-Enhancement)。人们通过自我评价来进行自我形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为了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形象,人们会经常自我检查(自我评估),并有意识地对他人关于自己的印象进行管理。也就是说,人们会运用自我提高机制来完善自我,例如通过得体的衣着、言语等。同时,这也是为了使他人最自己感觉良好的,例如获得他人的恭维,因此自我提高实际上是改善他人对自我的印象 [22] 。这也反映出,人们的自我评价不是孤立的,而是跟他人的评价密切不可分的。善于自我评价的人会利用他人的评价来反思自己、修正自己的评价,并努力争取让他人对自己获得更高的评价。

        不过,在心理学中,因自我评价导致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与哲学中的相应概念似乎还有区别。在心理学中,这些概念是更加个体化的概念,因为心理学中,人是以个体为实体性存在的。社会、文化等只是个体的存在的环境。而哲学中的这些概念跟人的社会性是紧密相关的。在哲学中,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3] 所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都跟社会的需要联系在一起。而心理学中,人是以个体为实体性存在的。

        自我评价的社会功能 [4]

        自我评价不但具有特殊的自我功能,还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影响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会有一种自我评价维护(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的意识。人们在形成自我评价之后,就会关注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如果别人(例如朋友、同事、上级)说一些不让你感觉舒服的话,你就会感到自己的自我评价受到了威胁,就会远离这些让你不舒服的人,尽量让他们的行为和态度跟你不相干起来,从而维护自己的自我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如果善于自我反思,就会努力自我改进,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但有的人也可能自我封闭 [24] [25] 。这表明,人们的自我评价影响着他们跟别人的交往方式。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还做过许多研究,来看自我评价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影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研究发现,当一个人为另外一个人帮了什么忙的时候,他/她在以后就会更加喜欢给这个人帮更多的忙。因为他/她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我有价值,我能够帮助别人。这样的现象在心理学里被称为 富兰克林效应 (Ben Franklin Effect)。同样地,如果一个人第一次开始恨(讨厌)另外一个人,他/她就会越来越恨/讨厌他/她 [26] 。杰克尔(Jecker )和兰蒂(Landy)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点。他们让一些学生参加一个智力竞赛,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笔不菲的钱。然后,获奖的学生分成三部分:1/3的获奖学生(A组)由研究人员去把 奖金 要回来,理由是奖金来自研究人员自己的科研经费,由于经费不够,所以要拿回奖金;另外1/3的获奖学生(B组)则由秘书去把奖金要回来,理由是奖金来自系里的办公经费,由于经费不够,所以要拿回奖金;其余的1/3的获奖学生(C组)则没有人去要奖金,由学生自己归还。最后,研究人员对全部获奖学生进行调查,问他们是否喜欢研究人员。结果发现A组学生比B、C两组学生更讨厌该研究人员;B组学生也比C组学生更讨厌该研究人员 [26]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获奖的学生由自我评价主导他们的行为: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而且应该获奖,而拿回奖金导致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受到威胁,进而就会对有关人员产生恨意。在实际的 社会交往 中,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巨大的人际障碍。相反,如果获奖学生没有这样的自我评价,例如他们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凭运气或者偷看获奖的,因此拿回奖金回被认为是取走了本来不应该拿到的东西,会感到自我评价并没有受到威胁,就不会怎么讨厌有关人员了。更重要的是这里有 富兰克林效应 在起作用,拿回奖金本身就威胁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对此会产生对研究人员出尔反尔的恨意;而谁拿奖金,学生就必然对谁多一份恨意。由于研究人员亲自去要奖金,学生就把多的那一份恨意直接加在了研究人员身上,所以由研究人员去拿奖金的那组学生最讨厌研究人员。本来因自我评价受到的威胁而产生的恨意在三个组中间是一样的,关键是第二次恨意导致该组学生加倍地讨厌研究人员。

        自我评价还影响对他人的评价。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人一般也不大会正确评价别人。而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发现,人们如何评价别人,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别人。也就是,人们的评价决定态度。而不同的态度就必然有不同的行为,从而导致不同的 人际关系 [27] [28] 。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自我评价与三个因素有关,一个是评价别人,另一个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还有就是他人的自我评价。它们与自我评价一起构成了“自我感觉”的“压力表”。从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角度来说,正确的自我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他人评价对一个人的心理有重大影响。当一个人对别人的评价正确、适度,从别人那儿获得的对自己的评价跟自我评价相吻合时,其自我感觉就会良好,内心处于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之中;反之,如果一个人所期望得到的别人的评价和对别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不相一致、或高或低时,就会产生心理失衡,导致自我评价障碍的发生 [29] 。其次,评价别人对心理也会有影响。如果一个人能够正确评价别人,他会感到自己有良好的评价和认识他人的能力。就是经常说的“看人很准确”。这样,他会增加 人际交往 自信心 和自豪感。最后,他人对他们自己的自我评价也对我有心理作用。如果一个人的交往圈里都能或者大都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对此人的自我评价必然会有帮助,在观察和潜移默化中此人也会不断学会自我评价。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的交往圈里都不能或者大都不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此人若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他会感到很自豪,心理非常得意,从而更加愿意继续同这些人交往;此人若不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他也不容易悲观。不过,在一个大多数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交往圈里,会表现出两种倾向,继续交往(因为我感到不悲观)和减少交往(因为我感到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没有长进)。

        自我评价对人生价值选择也有重要的影响。人生的自我评价和人生价值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 [30] 。而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的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生在世对于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满足;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的基本需要,人生的社会价值从本质上就说就是人生在世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满足。社会是由人和人的实践活动组成的。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个人。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需要实质上不过是一个特定环境内人的需要之外化;如果没有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就失去了根据。” [30] (p80) 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往往折射出他/她对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和态度。从正确树立 人生观 和价值观的角度来说,没有正确的自我评价是不可能的。因为不正确的自我评价会导致主体不正确的自我追求,导致对自己和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不能加以正确认识,从而导致不能做出正确的人生价值选择。正确的自我评价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它帮助人成为 社会人 ,有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使社会充满了人生的正气。

        总之,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不仅影响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方式,而且影响社会中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影响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合理程度。

        自我评价功能的运用 [4]

        自我评价既然具有重要的自我功能和社会功能,那么应该考虑如何利用这些功能来为人的发展甚至社会发展服务,以便让这样的功能能够更加充分地得到发挥。这包含两方面的意蕴:

        第一,要利用自我评价的正面价值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如上所述,正确的自我评价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以及对帮助他人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要使自我评价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需要有效地克服自我评价的可能负面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一种自我提高偏见(Self- Enhancing Bias),又称为 自我服务偏见 (Self-Serving Bias):也就是,人们会倾向于将成功归于己(自我提高偏见),而不愿对失败承担责任(自我保护偏见)。这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自我,且使人们确证自己正在实现目标 [31] [32] 。但是,这种偏见是由不正确的自我评价所导致的。也就是说,自我评价作为人对自己的认识,可能由失偏颇和公允,从而导致对自己的状态和发展趋势不能正确把握。在这样的自我偏见引导下,人的行为自然也会出现偏差。人要通过自我评价来促进自我发展、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就必须正确地评价自己。如果不能克服自我评价的障碍,自我评价的功能必然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实际上,自我评价反映了人对自己的态度,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必然不能正确对待他人。所以,要防止不符合自身实际的自我评价发生。通常,人在自我评价中犯的错误主要表现为自己对自己的偏见。对自我的偏见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过高或者过低评价自己两种情况。

        不过,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往往会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容易形成“自己比一般人能力差”的自我评价,也就是容易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尤其那些缺乏自信和处于抑郁状态中的人们更容易如此。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也很容易过低估价自己。这样的不正确的自我评价现象,在心理学里称为“Wobegon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根据个体所处的不同 社会文化环境 ,Wobegon湖效应并不是完全只有消极意义,相反它也可能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如果一个人低调估价自己,就可能会办事情更加追求稳妥。所以,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这样的不正确的自我评价(低估自己)并不是一定不好 [33]

        在教育学以及其他领域,自我评价功能的运用在实践过程中已经获得非常好的成效。这说明,自我评价的功能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在教育中,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那就意味着学生要进行自我导向与控制,自我审视与诊断,自我促进与激励,这就是 元认知 ,是对自我评价的功能的一种运用途径 [34] 。在教育中,还可以利用教师的自我评价机制来改进教学;也可以利用学校的自我评价来改进学校管理;还可以在德育中利用自我评价来提高德育的效能;等等。因此,现代教育家对自我评价的意义已经越来越重视。同时,在 人力资源开发 组织管理 绩效评估 等许多领域,自我评价的机制也开始得到广泛使用。这说明,自我评价是一个非常有前景和价值(包括理论的和实践的价值)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何云峰,胡建.自我评价的功能和作用[A].《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16-20页。
        2. 2.0 2.1 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30-36页
        3. 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36页
        4. 4.0 4.1 4.2 4.3 4.4
        5. 陈彦君, 石伟, 应虎. 能力的自我评价偏差:邓宁-克鲁格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12):2204-2213
        6. 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35页
        7. 何云峰:《从价值哲学到价值科学的发展》,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21-25页。
        8. name=金盛华
        9. name=金盛华
        10. W.B. Swann:《To be adored or to be known? The interplay of self-enhancement and self-verification》,见《Motivation and cognition》(R.M. Sorrentino、E.T. Higgins主编)一书,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0年版,第404-448页。
        11. P.H. White、S.G. Harkins:《Race of source effects in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载《Journal of Personalitya nd Social Psychology》1994年第67卷,第790-807页。
        12. E.T. Higgins:《Self-discrepancy: A theory relating self and affect》,载《Psychological Review》1989年第94卷,第319-340页。
        13. E.T. Higgins:《Self-Discrepancy Theory: What Patterns of Self-Beliefs Cause People to Suffer?》,载《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89年第22卷,第93-136页。
        14. E.T. Higgins、R. Klein、T. Strauman:《Self-Concept Discrepancy Theory: A Psychological Model for Distinguishing Among Different Aspect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载《Social Cognition》1985年第3卷,第51-76页。
        15. E.T. Higgins等:《Self-Discrepancies and Emotional Vulnerability: How Magnitude, Accessibility, and Type of Discrepancy Influence Affect》,载《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年第51卷,第5-15页。
        16. E.T. Higgins、T. Strauman、R. Klein:《Standards and the Process of Self-Evaluation: Multiple Affects from Multiple Stages》,见《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Foundations of Social Behavior》(R.M. Sorrentino、E.T. Higgins主编)一书,New York:Guilford Press1986年版,第23-63页。
        17. C.M. Steele:《The psychology of self-affirmation: Sus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self》,见《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第21卷(L. Berkowitz主编)一书,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8年版,第261-302页。
        18. C.M. Steele、H. Hoppe、J. Gonzales著:《Dissonance and the lab coat: Self-affirmation and the free choice paradigm》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86年版。
        19. R.A. Wicklund、P.M. Gollwizter著:《Symbolic self-completion》,Hillsdale, NJ:Erlbaum1982年版。
        20. P.M. Gollwitzer、R.A. Wicklund:《Self-symbolizing and the neglect of others' perspectives》,载《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年第48卷,第702-715页。
        21. J.C. Brunstein、P.M. Gollwitzer:《Effects of failure on subsequent performance: The importance of self-defining goals》,载《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年第70卷,第395-407页。
        22. W.C. Rowat、M.R. Cunningham、P.B. Druen:《Deception to get a date》,载《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8年第24卷,第286-306页。
        23. 马克思 恩格斯 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56)
        24. A. Tesser:《Towards a self-evaluative maintenance model of social behavior》,见《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第21卷(L. Berkowitz主编)一书,Orlando, FL:Academic Press1988年版,第181-227页。
        25. A. Tesser、L. Martin、M. Mendolia:《The impact of thought on attitude extremity and attitude-behavior consistency》,见《Attitude strength: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R.E. Petty、J.A. Krosnick主编)一书,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1995年版,第73-92页。
        26. 26.0 26.1 J. Jecker、D. Landy:《Likin a person as function of doing him a favor》,载《Human Relations》1969年第22卷,第371-378页。
        27. M. Mather、E. Shafir、M.K. Johnson:《Misrememberance of options past: Source monitoring and choice》,载《Psychological Science》2000年第11卷,第132-138页。
        28. M. Mather、M.K. Johnson:《Choice-supportive source monitoring: Do our decisions seem better to us as we age?》,载《Psychology and Aging》2000年第15卷,第596-606页。
        29. 杨丹阳、崔静萍:《学生自我评价障碍及其调适》,载《教育探索》1996年第2期,第34-36页。
        30. 30.0 30.1 陈新汉:《自我评价活动四题》,载《江苏社会件学》1994年第2期,第77-82页。
        31. S.T. Fiske、S.E. Taylor著:《Social cognition》第2版,,New York: McGraw Hill 1991年版。
        32. J.T. Johnson、R. Feigenbaum、M. Weisbeg:《Some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teacher's perception of causality》,载《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64年第55卷,第237-246页。
        33. J. Kruger:《Lake Wobegon be gone! The "below-average effect" and the egocentric nature of comparative ability judgments》,载《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年第77卷,第221-222页。
        34. 窦洪庚:《发展元认知与实施自我评价》,载《化学教育》2004年第11期,第11-13页。

        相关条目

        本条目相关文档

        更多相关文档

        本条目相关课程

        1. 瑞幸联名茅台推出“酱香拿铁”
        2. 第一性原理
        3. 流动性陷阱
        4. 情绪ABC理论
        5. 设备返修率
        6. 塑料润滑剂
        7. 知识诅咒
        8. 戴明循环
        9. 7Ps营销理论
        10. 脑雾
        1. 奶头乐理论
        2. 蘑菇管理定律
        3. 猴子管理法则
        4. 情绪ABC理论
        5. 垃圾人定律
        6. 100个最流行的管理词汇
        7. 破窗效应
        8. INFP
        9. SWOT分析模型
        10. 21天效应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