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技术大学附属学校(光明)位于光明区两“城”(凤凰城和科学城)相贯、高新科技产业集聚的光侨路高新技术产业带核心地段,玉塘街道田寮社区玉塘路与光侨路交叉口东北侧。
2022—2023学年度借址玉律学校办学,新校区预计于2023年9月建成后并投入使用。
学校借助深技大资源优势,邀请多领域教授、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将开设“院士课堂”“大家风范讲坛”“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等活动。
由深技大领衔的教师学术项目团队,将通过教师卓越项目、名师孵化工程、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途径,把教师打造成一列动力磅礴、阵容豪华的“动车组”,推动教师专业化、特色化协调发展,实现教师个体的生命价值。
学校管理成员由深技大及光明区教育局择优选派选调,并遴选国内有影响的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加盟,组建高素质教师天团,师资队伍搭配优质合理,助力学生卓越发展。
国家课标岭南版初中《美术》教材、国家职教规范教材《商品展示设计》编委,国家高中新课标《艺术》教材核心编写组成员。曾获深圳实验学校“突出贡献奖”等称号,承担省、市级课题研究多项,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
广东省高考优秀评卷员,肇庆市高考优秀指导老师,“肇庆市端州区政治教研会理事,肇庆市端州区优秀共产党员,曾被广东省司法厅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工作以来,任教高三9年,备课级长8年,教学成绩优秀,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高考突出贡献奖。10多篇论文获评市一、二等奖,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已结题。
南宁市骨干教师,百色市优秀教师,广西地理优质课二等奖,高考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惠州市解题大赛一等奖。
从教以来,主持市级课题2项,多次获市级优秀示范课,发表的论文多次获市级一等奖。
从教14年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6年,备课组长7年,年级管理工作3年,学校第三党支部书记3年,主持2项课题,编写教材配套联系2套,发表3篇论文获奖,韶关市中学历史学科教研活动中先后承担多次主题讲座。
在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课评比获奖,多次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获奖,课例入围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在教学期刊多次发表论文。
从教以来,主持2个省级课题立项,多次上省级示范公开课,多次在教学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相关论文,多次担任省市级教学教研活动评委或指导老师。
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12项,其中省级课题研究5项、市级课题7项。在国家级CN级刊物杂志中发表论文18篇,论文获省级一等奖7篇,市级一等奖若干。主编、参编各类教辅用书二十余本。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专业能力强,曾获全国数学竞赛三等奖,多次获华中师范大学奖学金。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校期间曾获大学生英语竞赛校区一等奖,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二等奖,外研社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校区二等奖。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在校期间专业扎实,本科及研究生就读期间曾多次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本科学业奖学金,华南农业大学三好学生,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工作积极分子。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在读期间成绩优异,获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华南师范大学文体优秀个人,“挑战杯”校级一等奖,演讲与辩论优秀奖,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计算系统工程专业,项目研究经历丰富,在校期间曾多次参与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如人工智能分析新冠疫情的防控政策、石油分解细菌的全基因组学分析和物联网系统的开发等。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曾获中央美术学院综合奖学金三等奖、社会工作优秀奖、校级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在校生优秀作品展三等奖、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
初一年级招生对象为就读小学六年级学生,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4.父母双方或一方持有具有使用功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且在深圳居住满1年、连续参加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满1年的非深户籍儿童、少年。
实际居住在田寮社区、玉律社区、长圳社区、红星社区、甲子塘社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