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端午节!当许多国人因为有邻国争抢端午节的所有权而愤愤不平的时候,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一民俗节日的实际内涵?当不知多少人把端午节仅仅理解为吃粽子、赛龙舟乃至娱乐化的时候,想必水中的屈原有所感应的话要比他活着的时候更加痛苦抑郁。因此,我们有必要设问:谁是屈原?屈原精神是什么?
屈原以一个伟大诗人之名流芳千古,他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开启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也是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更是一种精神源流的开创者,也是中国文化一次登峰造极的意外机遇。屈原精神不仅是现代文人的精神标杆,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种人格范式。尤其是在商品经济发达和物质欲望横流的社会,探讨屈原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屈原耿直并富于才华,忠事君王却遭排挤并被流放,最终投江而死。然而,屈原见疏而苦难恰是人生的必要体验,也是生命能量的积累,还是心灵志向的升华,并最大限度地激活生命的创造潜能。当然,更深刻的痛苦还不在于因坚守而承受的苦难,而在于这种坚守不被理解。
这不是屈原的个人性格悲剧,却深刻揭示出没有绝对意义的人的现世性:人格原则与心灵真诚高于富贵高于生命,这就是屈原对后世启迪的核心意义,也是对中国文化史的丰富和充实:哪怕心灵高洁于世无补,也值得以生命为代价去坚守。这种坚守的意义,仅在于自我心灵的需要,这就是价值的全部。
这不是清高,也不是对孤独的坚守,而是忠诚、爱国、坚贞、高洁精神的生动体现,尤其是在今天,纵然世事变迁,纵然传统被一再荡涤,但独立的人格与对真理的向往,仍然应为一切不敢沉沦之人所必备,不管现世如何蒙尘,永远的真理应该是: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简言之,学习屈原,重要的是应该记住两点,一是忠贞,二是高洁。二者相辅相依,忠贞必然高洁,高洁一定忠贞。屈原之忠贞体现在他给予苍生无限同情与热爱,他不求名利又积极入世的高风亮节和政治态度,难道不值得许多从政者和参政者还有议政者所缺少和需要学习吗?
需要严正指出的是,现在有一种危险的倾向必须正视,那就是只破不立,妄自菲薄,即传统一概摒弃,而漂洋过海的全是宝贝。更不应该被忽视的是,当凝结着屈原博大无私的爱国思想、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以及壮怀激烈的浩然风骨之端午节的文化积淀被忽略的时候,西方文化的浸润和渗透却不可抑止,更可悲的是西方文化正在向传统回归,有人却在拾人牙慧,捡人糟粕,倒是有邻国在不遗余力想把华夏宝贵文化遗产收入囊中。
适逢端午节,在吃粽子看龙舟赛事电视转播的同时,思考一下如上问题,算不算是对屈原的最好纪念?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