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蒲松龄
蒲松龄(1640年—1715年),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人,蒙古族。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后人用8个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著书、科考。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山西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 隋唐两朝志传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施耐庵
施耐庵(1296~1371),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汉族,江苏兴化人(一说浙江钱塘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据说与罗贯中合著《水浒传》。
吴敬梓(1701年—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年54岁。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他历经世态炎凉,看透八股,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积十余年之功,终于成书。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又称韩吏部。又称韩文公。
柳宗元(773—819),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山西永济人。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曹禺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本名万家宝,字小石,中国现代剧作家以及戏剧教育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包括其处女作《雷雨》,还有《原野》、《日出》、《北京人》。1997年5月28日,曹禺骨灰安葬于森林公园里的曹禺陵园。
中文名:万家宝 别名:曹禺 籍贯:中国湖北潜江性别:男
国籍:中国出生年月:1910年9月24日 星座:天秤座去世年月:1996年
职业:文学剧作家教育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代表作品:《雷雨》;《明朗的天》;《日出》;《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家》;《蜕变》;《原野》
曹禺-简介
曹禺曹禺,祖籍湖北潜江,其父万德尊曾任黎元洪的秘书。
曹禺,是其笔名。笔名“曹禺”的来历:曹禺取自本姓万的繁体“万”,拆开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曹禺是中国话剧史上继往开来的作家。在他之前的话剧先驱者们,大都是以话剧作为宣传鼓吹民主革命思想的工具,因此没有机会更多推敲话剧的艺术问题。曹禺继承了先驱者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同时广泛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方法,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曹禺的代表作包括其处女作《雷雨》,还有《原野》、《日出》、《北京人》。
金庸
金庸(1924年3月10日—),本名查良镛,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1994年10月25日,金庸受聘北大名誉教授。2009年6月25日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 ,2009年9月8日,中国作协七届八次主席团会议上,通过了金庸当选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的决议。
中文名:查良镛别名:金庸 籍贯:浙江省海宁县性别:男
国籍:中国出生年月:1924年3月10日 星座:双鱼座职业:文学小说作家
毕业院校: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上海东吴法学院代表作品:小说《雪山飞狐》、《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电影《 杨过与小龙女 》、《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等。
金庸-简介
金庸,本名查良镛(zhāliángyōng,英:LouisCha),1924年3月10号(农历二月初六)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金庸是新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武林泰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大学主修英文和国际法。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 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曾有三任妻子。
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老舍是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他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
中文名:舒庆春 别名:老舍,舍予 籍贯:北京出生地:北京 性别:男民族:满族
国籍:中国出生年月:1899年2月3日 星座:水瓶座去世年月:1966年8月24日
职业:文学作家文学艺术家文学戏剧家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学校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
老舍-简介
老舍在伦敦大学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任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校长。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事文学创作。 抗日战争 爆发后,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 无名高地有了名 》,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 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 五四运动 以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1948年8月12日病逝,终年50岁。
朱自清
中文名:朱自清别名: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籍贯:浙江绍兴性别:男
国籍:中国出生年月:1898年11月22日
去世年月:1948年8月12日职业:文学作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代表作品:《毁灭》;《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的作品文字质朴,蕴意深刻,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传世,像《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是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学者、民主战士。他出身于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在北大读书时,生活十分贫苦。其间参加过“五四”运动并结识了共产党人邓中夏,但他此时只在“荒郊”中彷徨,未能走上革命道路。在清华任教时,他曾和学生游行,亲历了“三?一八”惨案,写了《执政府前大屠杀记》一文进行控诉。“九?一八”事变,他思想开始转变,曾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战后期,他拒绝到蒋介石政府中做官。
1948年6月,他抗议美国的扶日政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在北平逝世。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海岩
海岩(1954年-)本名侣海岩,湖南衡阳人。 锦江国际集团 董事、高级副总裁、北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昆仑饭店董事长。著名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共党员。1969年应征入伍,在海军航空兵服役。曾任 北京市公安局 、公安部干部等。 中国旅游协会 副会长,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硕士生导师。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平淡生活》、《深牢大狱》、《河流如血》等,中篇小说集《死于青春》,作品集《海岩文集》(九卷)、《海岩电视小说书系》(九卷)、《海岩散文集》及《我笔下的七宗罪》、《煽》等。《便衣警察》获首届金盾奖长篇小说奖、电视剧金鹰奖、飞天奖、金盾影视剧本奖,长篇小说《永不瞑目》获中国第二届人口文化奖,电视剧剧本《玉观音》获中国电视剧金鹰奖最佳编剧奖,电视剧剧本《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获北京电视春燕奖最佳编剧奖,长篇小说《深牢大狱》获庆祝建国55周年征文佳作奖、金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