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摘要
意识形态一词具有纷繁复杂甚或互相对立的涵义。诺斯为拯救新古典经济学理性选择模型而建立的意识形态理论,突出了意识形态得以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及其社会经济功能。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将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分工的发展、阶级及利益集团权力相联系,揭示了意识形态的产生机制及其社会功能上的矛盾特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合理运用意识形态的功能,界定其合法范围,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①③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1~12、17页。

②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4页。

④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6页。

⑤⑧斯拉热沃·济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1、1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32页。

⑦参见葛兰西:《狱中札记选》,伦敦1971年英文版,第377页。

⑨Mantzavinos,C·,Douglass C.North,Syed Shariq,Learning,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Pre-prints of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Collective Goods,Bonn,2003/13.

Denzau,Arthur T&North,Douglass C,1994.Shared Mental Models: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s,Black-well Publishing,Vol.47(1),PP.3~31.

Douglass C.North,WilliamSummerhill,and Barry R.Weingast,Order,Disorder,and Economic Change,YaleUniversity Press,2000,P.7·

Douglass C.North,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24 June,2003.Forum Series on theRole of Institutions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Forum7,http://ideas.repec.org/e/pno11.ht ml#ar-ticles·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

鲁品越:《生产关系理论的主体性复归》,《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