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今年来,英歌舞持续火出圈,先是潮汕青年街头跳英歌舞视频“空降”网络平台,据说点击量将近2亿;接着是潮汕英歌舞登上央视,继而潮州英歌舞者惊艳海心沙,至《非遗里的中国》(广东篇)走进潮州,单霁祥先生在牌坊街学“舞英歌槌”视频持续霸屏……这一有着浓郁地方色彩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究竟起源于哪里,与其他地方舞蹈相比有哪些特点,英歌舞“热”,还能持续多远?本期潮州文化探源,我们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柳剑文作客潮州市社科联,共同探求问题的答案。


92201695170120859.jpg


“网红”的七种猜想及断代


社科联:早在2006年,英歌舞已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更是持续霸屏网络,但对于这一“网红”的身世,至今学界似没有明确定论。从您多年对英歌舞的研究,您认为英歌舞起源于何时?


柳剑文:我一直对民族舞蹈有着浓厚兴趣,英歌舞是我长期关注对象。2013年,为编写《英歌舞教程》,我带领学生到潮汕多个英歌舞团队走访、调查、记录。英歌舞曾经在明清时期潮州府所辖九个县(大致包括现行政区划的潮汕地区和梅州市部分县)广为流传,各地的英歌舞有小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以水浒英雄解救卢俊义为主题,总体风格也相似。英歌舞在中国汉族男子大型群体舞蹈中极具代表性,所以有“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潮汕英歌”之说。


英歌舞始于何时?目前未有准确考证,但学界普遍认为在明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中这样表述:“英歌的出现,可追溯至明代中期,那时民间歌舞已很活跃,用来祀神、娱神,人民亦用以自娱。”


这种推断,一方面来自方志的相关记载,如清顺治潮州知府吴颖在其《潮州风俗考》记载,另一方面是各英歌队师承追溯。英歌舞的传承一般是从头槌往下一代一代地传,有一些英歌队有族谱记载历代的传承,有的以家族方式传承,有的是师徒传承。结合各地英歌队的历代传承时间往回推算大概也可以推出明朝中期这样一个时间。另据文献记载,潮阳棉城镇平东乡原“鱼行英歌队”司鼓手老艺人林茨(1894年生)曾说:“少年时,常见县城迎神赛会有唱英歌,听我祖父说,县城唱英歌起于明朝。”也就是说在历史当中,明清两代的英歌在潮汕地区流传比较广。我判断是元末明初,英歌舞可能已经产生雏形,在明朝中期基本定型且广泛流传。


这么出名的英歌舞,它是怎样产生的,至今仍未有定论。据我所知至少有7种说法,分别是祭孔仪式说、戏曲说、练武习艺说、外省传入说、游神赛会演变说、傩舞说、祈雨说等七种假说,可谓众说纷纭,真假难辨。此外,也有人认为源自秧歌(实际上外省传入说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和山东的鼓子秧歌有关),并列举出这样的证据:清顺治潮州知府吴颖在其《潮州风俗考》中记载:“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并说“秧”与“英”潮音相近,转而成“英”。还有人说英歌舞中有表现插秧、拔秧的动作,对应“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故称为秧歌。但从潮汕地区相对固定的英歌舞表现形式看,你会发现它与秧歌舞完全不同。


学者萧遥天认为英歌源自花鼓,九年前我写了一篇文章进行辨析,认为从舞蹈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英歌舞与花鼓的主题内容、舞者群体、表演方式(舞蹈语言)差异极其显著且播布区互异,英歌舞源自花鼓可能性微乎其微。举个最简单例子,秧歌、花鼓一般有男女对唱对舞,不少是体现男女相悦的,但英歌舞则是完全纯男子舞蹈,甚至原本水浒中的女性角色如孙二娘都是男扮女装。


至于祭孔仪式说,英歌舞与祭孔乐舞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祭祀舞蹈中,跪、拜动作是独有的特征,而英歌舞中就没有拜的动作,一部分跪的动作为单膝跪,是武术的跪步,与祭祀舞蹈有着本质区别。


我们研究英歌舞实际上还得区分英歌舞的雏形和成型,它的前身可能是属于一种一直存在的舞系,类似于军队或宫廷当中的“武舞”,这个在民间一般很少见,但如果它是从宫廷或军队传入民间,那么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从军队或宫廷传入民间的时间点,第二是引入水浒英雄这个故事的时间点。


水浒英雄梁山泊聚义是宋末的事情,所以它的起源时间不可能超过宋,但是宋朝和明朝之间实际上还夹着一个元代,所以它的产生可能还是和战乱有点关系,我感觉它产生的比较准确的时间应该是元末明初,然后流入民间以后跟潮汕地方文化的一些元素,包括民间武术结合之后形成现在这种样式。在明清之间,它可能也有一些流变,但是相对来说比较接近,因此现在看到的这种英歌舞的形式应该是在明朝中期相对定型。


艺术特色:

作为文化综合体的“中华战舞”


36151695170120828.jpg


社科联: 结合地方史实,特别是南宋末年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在潮州率领军民抗元这段历史,英歌舞源于军队驻军“武舞”也有一定历史背景?


柳剑文: 对。对于英歌舞产生的来源,我个人认为可能来自古代军队当中具有操练性的“武舞”,除了训练士兵,打了胜仗通常也会跳“武舞”来庆祝,可能每个朝代的“武舞”拿的武器会略有不同,但是它的基本模式都是这种非常威武,并且具有实际的武术对打的方阵。到现在我们的英歌舞还有这种类型的组合,有一些是两个人拿着武器对打,当然英歌舞当中是拿着两根圆木棍,最初的时候是不是圆木棍应该打个问号,有可能最初其实是拿着各式武器。之所以会拿圆木棍,也有一个很深刻的社会背景:明清两代尤其是明朝,官府经常查禁武馆,没收刀枪,刀枪被没收了,他们可能就拿木棍替代。


另一方面在于他的队员构成都是男的,连仅有的几个女性角色一般也是男扮女装,这种构成规模,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地方部队,都是一村一镇最精壮的劳力,所以这种舞蹈意向指向了军事斗争,它一定不是秧歌花鼓这类农民的自娱自乐,因为它没有男女之间的对唱,如果有唱的部分,也主要是替天行道这一类。


社科联: 而且,英歌舞多是在民俗活动开展时出现的,有人认为在这种场合,这108个好汉的出现,实际上是起到一种维护治安作用,特别是在大型民俗活动开展时,前边应有一支维持治安队伍,也是一群拥趸者。假如这样的话,也是“源自部队驻军”推断一种佐证。而且同潮州其他非遗艺术比,英歌舞似乎更多活跃在乡村?


柳剑文: 对的。基本都是普宁、潮阳一带。潮州主要在庵埠文里。


社科联: 同其他歌舞形式比,英歌舞有哪些特色?(舞步的、音乐的?)


柳剑文: 舞蹈界常说:“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潮汕英歌。”英歌舞是中国汉族两大男子群体舞蹈之一,极具代表性;最突出的特征是持双棒式的男子群体“武舞”,它不仅有双人持英歌槌对打的动作,而且有类似军队的军体操式方阵,甚至有排兵布阵的战阵模型,英歌舞的“武舞”特征比安塞腰鼓还要显著得多,人们将之形象概括为“中华战舞”。


首先它在舞蹈当中是拿着圆木棍跳的,这在中国的舞蹈当中还是比较少的。在秧歌里面是有个别的舞蹈形象是拿着木棒的,像山东的鼓子秧歌,但它的感觉跟英歌舞完全不一样,它的木棒两边有花坠,动作也不是敲打,更多是男女互动对舞;英歌舞一般是拿着两根比较粗的英歌槌,主要的舞蹈方式是敲击发出响亮的声音,木棒的旋转击打也带有非常强的南拳技法的这种特征,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威猛热烈。


第二是它的舞蹈动作和队形非常具有军事特征,就像军体操和武术技法当中的动作,它还有两人甚至三人的对打,武术的特点就更强。再加上它跑动的队形也不是简单的民间的娱乐型,而是像双龙出海、田螺圈、梅花阵等等具有明显的军事队形特征。所以综合来看,它的“武舞”特征非常显著,但是目前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又很少看到类似的“武舞”,所以我觉得它很可能就是我们某个朝代的军队“武舞”流入民间,然后被保存下来。


潮汕地区很多艺术种类确实也是这样,它有时候是有源自宫廷或者某个比较大的艺术派系,然后别的地方可能因为战乱的原因就断层了,但是潮汕地区就刚好把它保存下来,保存下来之后,又不断融合、吸收了地方文化其他内容,就变成了一个现在看起来非常经典的样式。


在英歌舞的音乐特点方面,英歌舞采用锣鼓伴奏,以大鼓、月锣、苏锣、大小钹、钦仔等乐器组成锣鼓队,明清之后,因为地方文化的影响,它慢慢带有潮州大锣鼓的味道。英歌锣鼓的鼓点分慢板、中板和快板三种。慢板、中板和快板有三种含义,第一是板称,二是牌名,三指速度。锣鼓队的司大鼓者为宋江,按照宋江的形象进行装扮,包括服饰、脸谱,头饰上有两根翎毛。其他锣鼓队员穿武士服饰,但不扮演具体的水浒人物。


英歌舞的流派划分标准也非常多样,按英歌锣鼓点分即包括慢板、中板和快板三种,以流传地域进行分类的如潮阳英歌、普宁英歌、惠来英歌、陆丰甲子英歌等;以英歌槌的握持和运行方式区分的如:实槌、活槌、半活槌,槌法还进一步细分为竖面槌花、横面槌花、斜击槌、双璇槌等诸多亚型,当下在民间的流派创新也非常多样。


社科联: 从英歌舞的鼓点、配乐看,是否可以推断英歌舞的产生应在潮州大锣鼓后?


柳剑文: 梁山英雄聚义、水浒传形成之后才有英歌舞这是肯定的,但不一定是有了潮州大锣鼓之后才产生。因为它可以是先产生这个舞蹈,按照军队的特点进行锣鼓伴奏并以这种方式传承,后来地方性的乐器,如地方性的锣鼓击打方法、速度等,才慢慢地融入英歌舞,慢慢产生分化。也有可能是刚开始的伴奏简单一点,后来才慢慢变得复杂。但是它肯定是有伴奏的,哪怕是军队当中的武舞,也是会有它特定的乐器伴奏。


社科联: 这样看来,似乎也不好说英歌舞的产生,是在潮剧之后?虽说目前看到的英歌舞中后棚有潮剧表演内容。


柳剑文: 对,谁先谁后很难判断,我个人认为它可能在发展当中会互相影响,有所交融。有些人认为英歌舞起源于潮剧,其实潮剧产生的时间大概也在元末明初这个时间段,有一种说法就是民间的英歌队在跳舞之前会祭拜戏神田元帅,也是潮


剧表演之前会隆重祭拜的。关于田元帅的原型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田元帅在唐玄宗时是任宫廷乐师的雷海青,负责掌管翰林梨园子弟,因奉旨平番而加封元帅。后犯杀头罪,朝廷念他有功劳且唐玄宗喜欢音律,便不予斩首。


(粤东和福建)民间戏剧供奉田元帅为戏神,而有一些英歌队在跳舞之前也有这个仪式,因此有可能在最初产生的时期这帮人有所交叉,我们用一个舞蹈生态学的术语来形容就是“舞体”,共同催生和传衍一个地方舞种的群体被称为“舞体”,它不一定只是跳舞的人,还包括这种舞蹈形式的一些组织者、传播者,甚至观众,这些人的集合称为舞体。最初表演潮剧和英歌舞的人可能是相互交融、交叉发展的。


社科联: 正是由于这种交融交叉,今天的英歌舞才有这么丰富的展示形式?


柳剑文: 是,英歌舞综合了多种元素,这也是它迷人之处。从故事看,源自水浒传;服饰是潮绣,所有的英歌舞服装以前都是潮剧这些做戏服的师傅制作的,至今各地英歌舞队的服装仍会到潮州古城这边来购买。脸谱的绘制则是美术层面,也包含了一些人文底蕴;伴奏音乐是潮州大锣鼓,表演中涉及的还有中棚、后棚有很多歌舞小戏例如桃花过渡等是潮剧经典剧目的折子戏,也是对传统戏剧的一种传承。所以,它是很多潮州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集大成的体现。


社科联: 如果按照“军队驻军流传下来的武舞”的说法,为什么英歌舞在国内其他地方似乎没有看到,或者是否有接近的舞蹈?


柳剑文: 英歌舞在国内主要播布区为广东潮汕地区,潮阳和普宁最兴盛,惠来、揭西、潮安、澄海、陆丰等也有活动。


这种传播模式其实是由外源性和内源性构成的,它肯定会有一个特殊的触发点。英歌舞在潮汕地区非常典型,而且确实在全国其他地区都没有这种特殊的舞蹈现象,一定有特殊的背景和条件在支撑它形成这种特殊的现象。只是目前还没有足够多史实或证据来还原它形成的历史路径。


潮汕地区还有几个比较独特的历史背景,首先是明初实行海禁,海禁其实对整个东南沿海都会有影响,但是似乎对潮汕地区的影响比较突出。英歌舞也主要产生于潮汕沿海地区。


有意思的是,福建、粤东沿海地区,也存在着少量以水浒英雄为主题的舞蹈或民俗体育形式。如在汕头南澳岛还曾经流传过一种舞蹈,叫“车鼓舞”。福建也有这种舞蹈,但是福建的车鼓舞跟南澳的车鼓舞还是不同的亚类型,它不是像英歌舞这样群体性的男子舞蹈,但也是三五个人或者七八个、十几个人集中起来的舞蹈,相同是他们的故事主题都是水浒传当中的某一段。同时,在福建厦门有一个村也曾经流传过一种叫“宋江阵”的接近舞蹈,但实际上更像武术表演的一种民俗活动,这种民俗活动后来也传播到台湾。虽然叫“宋江阵”,但表演者其实并没有扮演水浒英雄形象,只是穿武士的服装。联系起来看,是否可以推想:明初到明朝中期,潮汕地区乃至福建省存在着一个引入《水浒传》故事,形成民间舞蹈的时间段,这些舞蹈属于同一种故事主题的三个不同的亚系,但是因为它们形成原因不同,所以其表现形式的区分就非常明显。


其实在福建还有一种非常显著的武舞,叫藤牌舞——用藤做成一个盾,然后一手拿盾,一手拿刀。这个舞蹈的起源据说是明代中期戚继光带领的部队在福建这边抗倭取得胜利,群众一来是很崇拜这样一位抗倭英雄,二来是认为他们的武功又厉害又实用,于是把他们的东西学下来,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些戚继光部队的士兵留在福建,然后把武舞流传下来。这又给我们一种启发:除了戚继光,当时有没有可能也有其他部队或者更早时间段的宋代军队,驻扎潮汕以后他们的武舞被地方的民众喜欢并把它学下去,或者这些军队的人在当地定居,将其传承下来?


社科联: 在您编写的《英歌舞教程》中还提到英歌舞的阵容还讲究方位,包括五行八卦、金木水火土等的讲究?


柳剑文: 是,听说队形里面有这样讲究,但一般这“秘密”是掌握在队长或头槌那里。


传播与发展:

传统艺术的国际影响和当代价值


49281695170120843.jpg


社科联: 英歌舞活跃的范围,是否仅局限于潮汕地区?


柳剑文: 英歌舞在国内主要播布区为广东潮汕地区,潮阳和普宁最兴盛,惠来、揭西、潮安、澄海、陆丰等也有活动。


历史上,英歌舞曾经伴随着潮汕人移民向外传播,在国内曾传播到福建,并由福建传播到台湾地区。在国外,则随潮籍华侨传播到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泰国。据悉目前泰国还有几个府有英歌舞活动。其中有据可查的是普宁泥沟英歌队旅泰华侨张珂山(1917年生),在泰国亲自教了三个英歌队。英歌舞的传播主体是潮汕人(核心人物是英歌舞艺人);传播受众主要为潮汕人后代,最常见的传播形式是伴随潮汕人的游神赛会民俗活动一起传播,其传播途径主要为师承式的组织传播,所以即使到了泰国,英歌舞依然保存着原来的精髓和主要风格特点,传播效果总体上较好。


社科联: 你认为今年以来,英歌舞火出圈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的前景如何?它的火爆,对潮州传统文化走进当代生活的启示?


柳剑文: 今年以来,英歌舞火爆出圈的原因至少有几个方面:首先,英歌舞是极具特色的男子群体棒舞,刚健威武、粗犷豪放、气势磅礴的舞蹈风格具有很强的视听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其次,英歌舞扮演的水浒英雄人物形象因其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深入人心,舞蹈带给人正能量的艺术享受。第三,英歌舞的历史源远流长又颇具神秘色彩,让人很感兴趣。第四,英歌舞的各种短视频经过民间自媒体的超量级点击率和广泛传播,在民间已经积累了强大的人气,又经过中央级和广东省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包括电视、报纸、网站、客户端等不断放大,最后形成了超大规模的正能力传播效果。第五,疫情三年,许多大型聚焦性的民俗活动包括英歌舞常规巡演已经停办三年,大家憋了很久,今年春节终于可以恢复部分民俗活动。英歌舞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战胜疫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想象和心理需求。


最后,从把英歌舞作为一种运动进行推广的角度来说,它的强身健体的功能是非常强的。英歌舞对于提升动作协调性、体能、速度、力量、耐力等都有很好的锻炼效果,这实际上对我们当代的青少年也是非常重要的。前几年,我在韩师开设过英歌舞选修课,当时报名的人不少,效果也很好。


英歌舞的火爆具有坚实的基础,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如果广大干部群众能够进一步精心谋划,把英歌舞、潮州音乐、潮剧、潮绣、潮州木雕、潮州陶瓷等非遗项目和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特色小吃统筹起来,有机融入潮州古城特色旅游中去,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潮州文化,为教育、为培养非遗特色人才添砖加瓦,而且以潮州文化助推旅游强市,也能为潮州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潮州市社科联 潮州日报社 联合主办


文字整理:海滨 暮色 艺萌


摄    影:陈宏文 王永平



编辑 翁纯 责任编辑 庞磊成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潮州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粤ICP备13030909-1号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