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无论 陈水扁 闹得有多凶,台湾都与大陆在今年3月变得更接近了。仅仅几年前,台湾人对大陆的“ 两会 ”了解还很少。但今年,台湾7家电视新闻台和4家无线电视台几乎都把采访组派到了北京,使得“两会新闻战”进一步在台湾升级。李肇星那段坚定、动情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位母亲,只有一个祖国。让我们共同努力,捍卫自己祖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坚决反对任何分裂活动”,台湾人是与大陆人通过直播同时看到的。倒退几年,这简直不可想象。

3月是台湾的“政治月”,台湾当局很多“台独”的动作都选在这时推出,而大陆的声音也恰在这时通过台湾媒体的“两会报道”与岛内两千多万民众交流。在今年,这样的交流达到了“顶峰”。“这样的压力陈水扁一定感觉到了。”一位分析人士说。

台湾媒体为报道“两会”精锐尽出

台湾媒体总体上对岛外新闻不很关心,除了连宋访大陆等岛内政治人物出访,记者有专机可搭,采访相当“顺风”外,包括 美国大选 、“9·11”事件、海湾战争等世界性大事,台湾媒体都是“劳驾”常驻当地的记者报道新闻,极少从岛内调派大批记者前往。2003年 伊拉克战争 期间,海湾地区云集大量中国大陆及香港记者,而台湾记者则“寥若晨星”。台湾媒体的这种“惰性”,曾招致一些世界同行的“非议”。但这次报道“两会”,台湾新闻界人士不惜“长途奔袭”,光电视记者就来了至少50人。外加10多家平面媒体的几十名记者也纷纷赶来,形成了台湾媒体报道大陆“两会”的最大规模,其阵容之强大令岛内新闻界人士深有感触。

“这样的交流实在太重要了。”一位岛内人士说。想想看,每天从晚上8时开始,台湾最火的电视评论节目“火线双娇”、“超级新闻骇客”、“2100全民开讲”、“大话新闻”、“华视新闻杂志”、“头家来开讲”、“新闻夜总会”等,几乎轮流以大陆“两会”相关的话题为重点,今天你说,明天我谈,纵论两岸关系发展和走向。台湾TVBS电视台每天有3次台北—北京现场连线,直播最新动态。台湾电子媒体中的评论性节目都或多或少地谈到了“两会”的消息。平面媒体也每天以一个整版的版面持续报道。台湾广播节目NEWS98的主持人唐湘龙说,这次采访“将台湾媒体跑新闻、堵人、穷追猛问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台湾媒体的报道,总体上比过去客观多了,台湾民众不仅知道了大陆对两岸问题的表态,而且听说了“房产过热”、“新农村”、“医疗改革”等许多大陆最热的字眼。虽然很多人搞不太明白具体是怎么回事,但通过电视画面,通过这些大陆人丰富多彩的关心点,很多台湾人在一点点修正过去当局强行灌输给他们的扭曲了的大陆形象。

当然,台湾一些规模较小的报纸或较为亲绿的媒体由于财力等原因未派记者采访“两会”。目前经营状况极差的《台湾日报》,虽然号称是“民进党的中央日报”,但对“两会”新闻,却大多采用“中央社”或欧美通讯社的报道。不过,这些媒体对“两会”中有关台湾政策的新闻同样不敢遗漏,并以相当篇幅加以报道。

关注大陆表态,报道基本客观

这次台湾媒体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最多的是集中在与台湾有关的议题上。大陆领导人的讲话、解放军军方的表态都是岛内媒体关注的焦点。在陈水扁上月末宣布“终统”后,台湾社会的焦虑感骤然上升。因此,“两会”期间大陆领导人及会议代表对两岸关系的表态,台湾媒体几乎“一个字都没有漏掉”,并做出种种评论。

8日,台湾媒体报道重点是李肇星的谈话。据悉,李肇星这两天出现在台湾电子媒体的时间长达数小时。台湾《中国时报》在两岸新闻版用通栏大标题报道《麻辣“李氏风格”、记者又爱又怕》。

台湾媒体这次对“两会”的报道有个突出的特色,就是不论电视、广播还是报纸,调子都比较客观,很少对大陆的恶意攻击。台湾媒体的报道还强调,大陆对台湾民众“拿着橄榄枝”,但对“台独”则“不假辞色”。以往,台湾媒体报道大陆对台政策与态度时,大多只注意到大陆对台“严厉”的部分,所以一旦有“飞弹对准台湾”、“军事演习”等新闻发生,台湾媒体都大幅报道。而这次,对于大陆军费,除台湾《自由时报》有恶意的臆测外,其他媒体都只是对相关内容客观报道,并没有再如以往那样说什么“穷兵黩武”之类的话,评论中也没有“大陆会武力犯台”的说法。媒体在如实报道的同时,还与美国、日本做了比较。《中国时报》的后续报道还有标题为《解放军:中国军费相对偏低》的文章,报道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表示,新增国防费用的用途之一是“保障养兵过日子”。对于大陆军方人士的谈话,岛内媒体非常重视,总的来说,除了极端“台独”媒体,岛内媒体的报道还比较平实,基本上可以说有闻必录。对于 郭伯雄 在出席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分组会上的讲话,台湾媒体基本都做了报道,《联合报》的标题是《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一旦需要将捍卫国家统一》。有关“十一五规划纲要”,台湾媒体也十分注意有关台湾问题的论述,认为虽然字数不多,但很重要。

3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参加了人大台湾代表团审议,刘鹏表示,很多台湾同胞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路线经过台湾,体育总局和北京奥组委正在积极研究相关问题,极力促成奥运火炬经过台湾,让台湾同胞分享奥运的荣耀和欢乐。他表示,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尚未确定,最后方案需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对此,台湾媒体的反应也比较热烈。

与媒体报道的平和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当局依然一意孤行,继续制造两岸紧张态势。3月8日,台湾“行政院”悍然通过提案,将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3月14日定为“反侵略日”,并宣称“自今年起实施”。

台湾人更直接地了解大陆

这次台湾媒体大幅报道“两会”新闻,让台湾民众对大陆对台基本政策有了更多了解,现场连线等报道方式也使台湾民众更直接、更感性地了解大陆,甚至北京的一些景观。这改变了一些台湾人对大陆的印象。李登辉时期,他利用所谓的“飞弹危机”把大陆描述为“想置台湾于死地的凶恶敌人”,陈水扁也利用这个基调煽动台湾民众反对大陆的情绪,使一些不了解真相的民众受骗。而这一次,当台湾媒体把镜头对准北京的大街小巷,对准侃侃而谈、充满善意的大陆同胞时,应该说,还是给岛内百姓带来了不少的新鲜感与震动。

台湾南华管理学院教授吴东野指出,从大陆的表态与美日俄等国近日的反应来看,陈水扁的“台独”行径其实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大陆的两岸政策已经获得了国际的肯定”。▲

《环球时报》(2006年03月09日第一版)


本报台北特约撰稿人 司马岩 本报特约记者 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