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對於10號線開錯方向的事故,地鐵運營方申通集團方面發佈通告稱:“因正在實施CBTC信號升級的調試中發生信息阻塞故障,致使該列車重復使用了前一列開往虹橋火車站列車的進路信號。”

然而,卡斯柯在事故發生4天前在其網站上發佈消息稱,“信號系統已升級且全功能載客運營”。

無論是列車信號調試,還是其他方面調試,本可以選擇在空車下調試,在未告知乘客的情況下,進行載客調試是否有忽視公眾出行安全之嫌?

無論如何,作為地鐵運營方,理應告知公眾地鐵處於系統升級調試階段,載客運營存在風險。

9月初,為進一步了解信號系統故障原因的排查進度,中國青年報記者分別致電申通和卡斯柯的技術部,但均吃了閉門羹。當記者提出預約採訪的要求時,卡斯柯公司的接線員表示,公司不接受任何媒體採訪。地鐵運營方也拒絕透露進一步的信息。

近年來,地鐵建設在中國駛入了快車道。今年,上海地鐵運營線路總長度已達到425公里,在運營里程上已超越倫敦躍居世界第一,地鐵佔上海市公共交通出行總量35%左右。

也有數據顯示,2010年,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地鐵在年均客流量方面躋身世界前10位,在幾年間迅速縮短了與東京、莫斯科、首爾等地鐵大戶之間的距離。

著名的“墨菲定律”説:“可能存在的差錯,必將發生。” 按照這樣的理論,事故是難以避免的,地鐵也難例外,因為客觀上存在著事故發生的“因果”。的確,公眾如果苛求地鐵運營永遠保持“零事故”,這也是不合理的,但是完全有理由要求減少事故發生,降低事故頻率。這個目標的達成需要諸多前提,正視設備缺陷,公開事故報告,都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