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切换到“访问控制”页面,一种配置举例如下图(
不要抄图中的设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请参考下文的说明,根据自己情况设置!
):
简单的说明一下图中配置的应用场景:
路由器多人共用,只有我使用shadowsocks,因此设置“代理类型”为“直接连接”,此时连入路由的设备访问网络时候默认直连,不走shadowsocks;而我有一台PC、一部手机、一台平板需要走代理,在“内网主机”中配置这三台设备的IP的代理类型为“正常代理”,还有一台PS4,联网游戏需要全局代理,设置他的IP(图中192.168.X.102)的代理类型为“全局代理”;还有一台下载机和一个物联网监控设备,不能让它们走代理,设置他们的IP(192.168.X.103/105)为“直接连接”。
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多数情况设置代理类型为“正常代理”即可。具体每个选项的解释如下:
外网区域:控制访问哪些外网地址时走代理/不走代理
忽略列表文件
:访问在这个列表中的IP时,不经过shadowsocks代理。这个方案使用chnroute文件作为忽略文件,只有配置了这个文件,shadowsocks才可以自动区分国内和国外IP。由于安装ChinaDNS的带有这个路由表文件,就选择“ChinaDNS路由表”。
不过这个列表需要定期更新,ChinaDNS安装时候附带的那个比较老旧了,需要更新,执行以下命令手动更新(建议ss开启时候更新,更新完后记得重启ss),请确保看到进度条走满,并检查最终的
/
etc
/
chinadns_chnroute
.
txt
文件,文件中应该是每行一个CIDR。更新过程如果中断,请重试,更新前请备份之前的文件以免出问题。更新完成后,需要重启shadowsocks。
额外被忽略IP
:这个列表中的IP强制绕过shadowsocks代理,如果有多shadowsocks服务器的可以将所有服务器的IP填进去,如果是单服务器不用填;其他按需添加。
强制走代理IP
:这个列表中的IP强制走shadowsocks代理,填入8.8.8.8和8.8.4.4,其他按需添加。
内网区域:控制连入路由的设备访问网络时候的代理方式
共三种代理方式可选:
1.正常代理:使用外网区域设置的方式。
2.直接连接:忽略外网区域的设置,不走代理。
3.全局代理:忽略外网区域的设置,强制走代理。
具体到每个选项:
网络接口
:shadowsocks只作用于勾选了的网络接口。默认OpenWRT/LEDE只有一个LAN区域,此处也只会显示一个接口,也就是:“桥接:br-lan”;一般情况勾选它就行。当路由配置了多个LAN区域时候,则会显示多个,比如配置了访客网络,勾选访客网络的接口就可以让shadowsocks的配置在访客网络中生效;如果你不想让访客访问网络时走代理,那么这里不勾选即可。
代理类型
:连入路由的设备访问网络时,默认的代理方式。
代理自身
:路由设备自身访问网络时的代理方式。使用本文方案时请选择“正常代理”或者“全局”,否则会导致DNS解析出问题,稍后我会修改方案,避免出现这种尴尬状况。
内网主机
:单独配置内网特定IP的代理方式,优先级更高。需要为设备划分固定IP地址已达到最佳效果。
全部完成后,点击保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