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全球生命科学领域专业咨询平台Pharma Boardroom对CST全球副总裁兼亚太总经理、CST中国(赛信通)创始人董增军先生进行了一次独家采访。
董增军与访谈记者合影(左起: Karen Xi, China Editor; Georgina Lott, Project Director; Jay Dong; Diana Viola, CEO, Pharma Boardroom)
此次专访,涉及多个关于中国生物医药研发的问题,如:在过去的成功中,中国医药人收获了哪些宝贵经验?目前有何机遇和挑战?这一领域未来应该如何发展?在专访中,董增军先生对这些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观点见刊于四月美国《制药经理人》(《Pharmaceutical Executive》)杂志的China Healthcare & Life Sciences Review 2019深度调研报告中。
2019年正好时值CST中国(赛信通)成立十周年,也恰逢美国CST成立二十周年。十年来,董增军先生带领CST中国(赛信通)一路披荆斩棘,在业内保持领先地位,获得成功。那么,这一切都是如何做到的呢?董增军先生对此总结为两个字:专注。
首先是专注于“领域”,CST始终专注于自己所长,在细胞信号研究领域不断加强研发,是保持在业内的权威和口碑的基石;此外,专注于“客户”,不仅提供产品,更注重支持和售后服务,让CST的工具在科学家手上发挥最佳表现,帮助他们挖掘科学发现,是赢得客户信任的法宝;同时,专注于“团队”,让员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打造一支主动敬业的团队,具有主动性的团队才是让公司保持竞争力的武器。
回看CST中国(赛信通)这十载的发展,董增军先生有两点体会最深。除了上面说到的“专注”,另一点则是“Grow the pie”,即把蛋糕做大。董增军先生表示,这是CST中国(赛信通)对过去的经验总结,也应是CST中国(赛信通)未来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CST深知创新和合作的重要性。举个例子,早在2007年,CST的科学家在Cell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利用CST专利的PTMScan技术首次在非小细胞肺癌与其它癌症中鉴定出ALK和ROS1融合蛋白。随后,辉瑞与CST共同转化该科学发现,开发了首个ALK抑制剂crizotinib,后与罗氏诊断一起,开发并使用ALK(D5F3)XP®兔单抗对非小细胞病人样本进行自动化免疫组化筛选ALK融合蛋白的方法。于是,ALK从科学发现-诊断-治疗这一路被打通。
CST赛信通关于免疫组化Death Receptor Signaling信号通路图
CST并不会止步于这样的合作经验。一方面,CST会继续重视研发并提供研究工具,为科学家赋能,帮助他们解开更多生命科学的秘密,并推动向临床的转化研究。此外,面对中国巨大的医疗需求,需要行业内各机构、公司间的相互合作。对于同行,不应只关注竞争,“coopetition”(合作竞争),这是董增军先生在访谈中反复提及的一个词。同行之间不应仅关注于份额的争夺,而是要着眼于一起“把蛋糕做大”(Grow the pie)。厘清疾病的致病机制,找到更多的疾病靶点,造福更多的人。
十年来,董增军先生见证了中国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见证了CST中国(赛信通)的不断成长。未来,期待他继续带领团队,培养人才,为推动中国创新转化生态圈的形成,发挥出自己的热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