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泌阳县官庄镇东边的山中,古时候有一座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圆通寺,又叫梅林寺。梅林寺旧址在泌阳县官庄镇与付庄乡交界处,背依虎头山东襟,面临古城之西陲,周围峰峦耸峙,茂林修竹,左右两水环抱,清流激湍,地势绝佳,风景宜人。 梅林寺,本名圆通寺。圆通寺之名最早记载于明朝文坛四杰何景明(信阳人,时任陕西提学副使)的《圆通寺》诗中。从何景明生平推算,该诗应作于明朝正德元年至五年之间(公元1506~1510年)。梅林寺又名廻龙寺,廻龙寺之名最早记载于清朝乾隆五十二年泌阳县教谕张休彩题诗碑。梅林寺之名,最早记载于清道光五年泌阳知县倪明进《游梅林寺诗四首》中。现以梅林寺之名传世。 梅林寺何时兴建,一说为唐(见一九九四年泌阳县志),一说为金(见宋书秀标注清道光八年《泌阳县志》)。存疑待考。但从隋唐时候,梅林寺东边今天的付庄乡曾为慈丘县城来看,大概率在唐朝时候就有寺庙了。 明末时,法师宗相、宗首为其先师含虚、广慧修双塔。传徒道关,重修佛殿,再传徒孙庆法。庆法之徒同寿、同慧、同贵均有建树。此时,寺周围有土地数百亩。 清朝乾、嘉时期,声名日显,香火最为兴盛。乾隆五十二年,晓如法师徒子修吉(明)、修实,携徒子玄玥、玄智、玄书、玄龄及徒孙祖运、祖梅、祖海、祖猷重修佛寺,环方壇越称誉,曾勒石以记,时泌阳县教谕张休彩题诗赞曰:“廻龙再建晓如营,心本圆通觉慧明,大发慈悲修果好,全无募化善功成。” 清道光二十年前后,祥光法师被授泌阳僧会司僧会(僧官,县设僧会司,僧会一人),管一县僧务。传徒悟修、悟显。道光二十六年,悟修、悟显携徒子真洁、真源、真慧及徒孙空蕴重修中佛殿。现存有重修中佛殿碑。空秀、空蕴、空容又传徒觉循、觉丰。 清咸丰时,遭兵燹蹂躏,僧人逃遁,一切房舍、田产被人侵蚀,至同治时仅有坡地三十八亩。同治、光绪之时,瑞云大法师十四岁自湖北枣阳来此,披荆斩棘,历尽艰辛,使梅林寺面貌大为改观。瑞云大法师兼通医卜、星相、天文、堪舆之术,有种种善行。后被授南阳府僧纲司都纲一职(僧官,府设僧纲司,都纲一人,从九品),管一府之寺宇,为众僧之首,梅林寺一时声誉极高。 民国十三年(1924年),禅师本祥及徒常乐重修佛殿。后政府曾明令改寺庙为学校,产业充作教育经费,民国三十年(1941年),张虎岑、李子宽废梅林寺创办私立梅林中学,校长晁伟青(北京大学毕业)。晁伟青被委以泌阳县长职务后,令其弟晁松亭(北京大学毕业)为校长,聘韩子步(清末进士,民国时先后任河南、安徽、陕西省府秘书长,河南水利局局长、河南通志馆馆长)等任教。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时,学校发展到7个班,学生354人。因废寺办学,法师常乐还俗,在寺旁村庄成家立业。梅林寺最后一位僧人时继修(本祥法师徒孙常乐法师徒子)还俗入学,后毕业于梅林中学,从事教育事业终生。 1956年,建梅林园林中学。据《泌阳县志》记载:“梅林园林中学利用早期的梅林中学旧址开办梅林园林中学,学制三年。始为2个班,学生100人,实行半耕半读、国家补助的办法进行管理。到1959年,该校已经发展为初中6个班,高中1个班,学生400余人,教职员工20多人。” 后学校停办,房舍废弃。现寺址仅遗存大门3间,檩上有墨书题字:“时咸丰捌年十月十七日修建谷旦。民国时建校舍一排十二间、1974年建校舍一排六间。”残存有石碑十通、韩自步题“梅林中学”石匾一通。 今天的 泌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肇基于解放前的私立梅林中学。民国30年(1941年)张虎岑、李子宽在黄山东麓梅林寺(今付庄乡西)创办梅林中学,校长晁伟青(今沙河店赵庄人)。当年招生1班,50人。民国33年秋,接纳达德中学2班。达德中学是民国28年(1939年)张虎岑在(今板桥水库淹没区)牛蹄创办“私立达德高级中学”,张运仓任校长。当年招收一个班49名学生,后发展到3个班。日军侵占牛蹄时,学校被迫迁至春水北黑风寺,因条件太差,秋期即并入梅林中学,这时梅林学校为4班,学生180余人。 民国34年春,晁伟青出任泌阳县县长;他哥哥晁松亭出任校长,教职工13人。因校址距沦陷区较近,为避日军骚扰,同年春西迁至官庄东南张岗村,借民房上课。抗战胜利学校修缮后于1946年秋期迁回梅林。民国36年发展到7个班,学生354人。泌阳县解放时学校停办。 日寇投降后,1946年农历正月十六,梅林中学开始在官庄东南张岗村,复课开学。当时春三一个班,不下30人,春二、秋二两个班不下100人,春一班50来人。共计4个班不下200人。学校范围不大,又是私立,可是根子很硬,校长晁松亭是当时泌阳县长晁伟青的哥哥。教导主任王玉邦(牛蹄人),学校教师大部分都是河大、开高、开师的毕业生。能记起名字的有张鸿海、赵廷祥、张林阁(春水人),当时县里还给有枪,有壮丁一个班为学校站岗。 1947年秋,校长换成了王德国。王校长河大毕业、硕士,是县长薛子正亲自委任的。王德国在1987年曾说,他河大毕业后,本想去南阳干训团工作。可回到泌阳后,去看薛子正县长,因为薛县长每次去省里开会,总去河大看他们,是个熟人。一见面,薛子正就说:“南阳不去,必须为本县服务两年”,又说:“县中、梅林任你拣,都是当校长。”因为听说过梅林寺有300亩校田,就答应说:“去梅林吧!” 这一年,学校教导主任是陶荣敬(今羊册人)、总务主任是夏松照(今社旗饶良人)、校董会常务办公室主任王席卿(今象河人),以及全体教师都是由校长下聘书聘任的。这一年学生发展到6个班近300人。春二班近50人,班主任靳彦俊,是个进步知识分子,教语文,讲作家赵树理的《李有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他还把自己的小说《敏姐》介绍给我们阅读,主要讲妇女翻身事。他大力宣传国民党政治腐败社会黑暗,青年人应该去救国救民的最前线。解放后他在商丘地区工作,1957年曾被打成“右派”,下放驻马店医院当医生,平反后又回了本单位。 临近解放,王德国校长辞职离校,另谋高就去了。校长换了吕乾普(今双庙街乡人),一直干到解放时学校停办。解放后他在县医院工作,是有名的中医。 在解放前几天,校董会的董事张虎岑、李子宽等来到学校,他们住在校董会院内,门前安两道岗,还架着机关枪。第二天,董事长李自宽召开全体师生大会。经校长介绍后李自宽讲话。他发言简单,他说:“我讲话不要稿子,有啥说啥,说实话,办梅林中学,我没有多大的功劳,只不过是贡献几百车仓谷”。他接着又解释说:“这几百车仓谷是龙王庙仓库里的存粮。老日过来时仓库未被发现。我向上报说全部损失了。就拿这些粮食用来建成了梅林中学。” 李一民(李一民,男,1922年7月出生,牛蹄李庄人,修板桥水库迁安到高邑南康庄,2015年春接受采访时候说,他是牛蹄达德中学首届学生。他们李家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之后,父亲是清末秀才,岳父王友梅,他祖上曾写过泌阳县志。达德中学是从象河长老院(避老日)到梅林,他也就在梅林工作了。 梅林中学办学基金是8块金条,沙河店晁家3块、李家3块、牛蹄张风亭(张虎岑伯)1块、孙元功1块。(梅林)第三区长李子宽为校董事长,老日没发现的龙王庙2万斤仓谷也起了作用。 当时河南省会在洛阳,省长是卫立煌。副校长、校董秘书曹恒立(上曹人)我们一块去省会办的学校“立案”,亲见了“教育厅长”鲁荡平和“民政厅长”方策(管私人办学),长途跋涉我们的鞋底都磨出了窟窿。鲁见了很感动,说:“(泌阳人)有心求学无力游学,地坤慷慨解囊,作董事会基金,亲为到省立案”,即叫方策到场批准了办学申请。梅林寺院原有两棵巨大的银杏树,学校黑板、桌子都是厚重的独块银杏木做的。 第一届校长叫晁伟青。大门上嵌的梅林中学校名是韩自步手书。学校的校训是“四维” (礼、义、廉、耻),“八德”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开有英语、国语、算术、历史、地理、公民,物理、体育等课,设有营级军事教师,教师每月200斤小麦作工资,当时从沦陷区来的名师很多,如上海复旦的王希文,王希孔;两任晁校长都是北大毕业;韩自步又叫韩运章,是清朝举人,先后曾任户部员外郎、袁世凯总统府秘书、河南督军署秘书、陕西督军署秘书长,水利部秘书,监察院秘书、安徽省政府主任秘书,河南育才馆馆长等幕僚职务,著书颇丰,是民国名士;清华毕业的训育主任郭敬芝(女)教英语、打裹腿,背背包,英姿飒爽。 梅林中学当时是宛东名校,梅林同学关汝山解放后在沈阳任地委书记,赵廉运在重庆某局工作,徐子正后来当了台湾“国防部长”,孙广增任北京的团委书记。 (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