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日前在“2023浦江创新论坛第二届女科学家峰会”演讲时表示,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历时55年,是国际上为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科学计划。我国大洋钻探研究开始于1999年,但一举登上了深海研究的国际舞台。在过去25年里,中国科学家通过大洋钻探取得了重大发现:第一,气候变化是由低纬度决定的,是水的三相变换循环决定了气候;第二,海洋里面微生物是主角;第三,地球科学的大西洋模式并不完全正确。他表示,中国科学家未来要填补地球科学板块学说太平洋研究历史的空白。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以下为演讲视频内容)
大洋钻探是国际上历时最久,已经55年了,它的规模最大,它最兴旺的时候是年预算2亿多美金,科学项目这么大的是不多的。大样钻探干了这么多年,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就是掀起了地球科学一次大的革命,就是把地球科学的概念都变掉了。
我们中国起步晚了点,但是很幸运,我们1999年就打了大洋钻探,所以我们很高兴,中国参加了25年,中国就一举登上了深海研究的国际舞台。现在我们南海,打了四个半航次,打的都是最深的地方,没有这样的技术,所以为什么要抱团干,这是美国船,但是科学家是各国的科学家,这就是国际合作。现在南海成为世界上边缘海深部研究最好的海,这个项目是我主持的,我也很骄傲。
我们发现了些什么呢?
第一,我们发现了气候变化不是原来说的那样,冰盖决定的,而是低纬度决定的。因为气候说到底都是水循环,水的三相变换决定气候,不是风,我们提出来原来错了,你原来只是看高纬度,不对的。
第二,我们也发现看不见的那些海洋里面的溶解的有机碳,从前看不见,海洋里海水里面的微生物从前看不见,这个恰恰是海洋里面的主角,所以我们把概念换过来了。
再一个概念就是,南海怎么形成的?从前的概念都来自大西洋,从大西洋的东西搬过来,南海打的几次钻就是来检验大西洋的模型对不对。但是最后打出来。不对,我高兴得要命,为什么呢?这就是科学发现,原来的科学就是靠否定前人的基础上(发展),所以我们现在正在研究我们南海的机理。
这个是研究的空白,我们现在提出来,我们中国应该想办法来进一步研究。从前大西洋研究是板块学说的上集,我现在要唱板块学说的下集。根本在哪里?地球科学是在欧洲产生的,所以很容易什么东西都往欧洲靠,其实这个是不完全对的。
(以上内容为汪品先在“2023浦江创新论坛第二届女科学家峰会”上的发言节选,更多内容请关注近期播出的《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节目)
项目制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