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文华学院2021年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专升本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特制定本章程。一、招生对象及条件(一)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1. 招生对象:2021年湖北高校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报考时能如期毕业(以下简称“普通考生”)。2. 报考条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修完普通高职高专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良好,能如期毕业。(二)退役大学生士兵1. 招生对象: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的2021年湖北高校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或2020年退役的湖北高校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毕业生。2. 报考条件: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的2021年湖北高校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报考时能如期毕业,服役期间未受过处分;或2020年退役的湖北高校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毕业生,已取得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证,服役期间未受过处分。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报考条件的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可申请免试就读。考生只能选择“普通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中的一种考生类型报考。报考学生只能填报我校一个招生专业,且符合我校允许报考的专业类别。二、招生专业及计划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制允许报考的专业类别专业计划数(人)普通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英语0502012年英语语言文学类12020广告学0503... 10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郑晓静女士莅临文华学院参观交流并作学术报告。校长刘献君,党委书记郑畅,副校长张七一,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程红、袁国祥,副校长邓刚等校领导出席活动。机关处(部)负责人,各学部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刘献君主持本次活动。刘献君校长       刘献君首先对郑晓静院士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郑晓静院士的研究方向。       随后,郑晓静院士作了题为《沙漠 风沙 力学》的学术报告,并从“风沙问题的预测、防范”“解决风沙问题的难度”以及“目前的工作进展”三个方面介绍了风沙与力学之间的关系。郑晓静院士       郑晓静院士表示,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数值模拟和实验参数范围小,目前开展了野外观测和风洞实验,也做出了风沙流近壁运动模拟、沙波纹的模拟和沙丘场的演化过程,这项研究受到了学界好评。郑晓静院士对文华学院“个性化教育”做出高度评价,她认为个性化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讲座结束后进入提问环节,现在气氛热烈,老师和学生们争先恐后向郑晓静院士提问。杨燕玲女士向郑晓静院士提问武汉美联地产公司董事杨燕玲女士问道:“两个月前我正好经过沙漠,发现马路边有的地方铺了草方格,有的地方却没有铺,请问这是为什么?”郑晓静院士说:“... 2023年4月1-2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指导、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主办的第九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经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评审,最终遴选出124个优秀项目案例。我校信息学部常务副主任俞侃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新工科背景下信息类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功入选了2022年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类优秀项目案例(该类全国一共入选30项)。信息学部依托该项目通过产教协同育人不断深化个性化教育、稳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并以此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新工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在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和实训等环节中不断引入产业、行业和企业等社会资源,基于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发课程资源,切实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效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通过两年的实施,该项目在信息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中取得突出成效,构建了模块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培育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项、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1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团队1项、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项、省级一流课程2门和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项;培育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国家二等奖等优异成绩。... 3月8日,学校在行政楼三号会议室召开教师干部大会。学校董事会任命龚发云任文华学院副校长。全体校领导、校董事会成员出席会议。学部党政负责人、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郑畅主持。原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启林教育研究院院长欧阳建平宣读了任命决定。校长陈奎生代表学校对龚发云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龚发云的基本情况。龚发云曾任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到任文华学院后将负责文华学院的教学工作,分管教务处及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陈奎生说:“相信文华学院在龚发云的帮助下,会取得新的发展。”新任副校长龚发云表示:“很高兴加入文华学院,继续为高等教育做贡献。”龚发云说,他将在民办高校机制体制下工作,发挥民办高校机制优势;在集体智慧的支持下工作,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在教育规律的背景下工作,把握民办高校办学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工作,将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运用到高等教育中去;在强国梦的格局下工作,担当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学校上下共同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文华学院而努力。欧阳建平发表讲话,对文华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原副校长舒水明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文华学院现在进入十年提高的发展新阶段,要把文华学院的发展置于全国高校发展的环境中去考量,要置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中去考量。学校要规范发展,明确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在高质量发展中谋求特色发展,将教育数字化转型... 七月盛夏,骄阳炎炎。数学系为了迎接我校11月份的本科评估,促进年青老师的尽快成长,7月8日在我校4302智慧教室,对新进的孙琳,赵蕾,孙慧,王彤彤等四位年轻老师围绕“迎本科评估,促能力提升”进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活动由老师根据评估要求先进行讲课,说课,然后评委老师点评,最后大家一起研课磨课的形式进行。首先孙琳老师的讲授内容是'不定积分的定义和性质',它是积分学的第一次课,在微积分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孙老师从物理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和数学中曲线的切线二个方向,引出了不定积分的概念,既方便学生理解,又点出了不定积分的本质,这种处理方式非常适合文华应用班的实际教学情况。孙老师对整堂课的设计到位,逻辑清晰,内容熟练,充分展示了一名曾获全军教学一等奖老师的教学风采。在她讲解结束后,翁晓龙,闵先雄,盛正尧等老教师对教学中引言节奏的把控及微分与积分内在关系的进一步挖掘等教学细节进行了较为深刻的交流。孙老师表示,通过这样的交流讨论,对她也颇有启发。赵蕾和王彤彤是数学系目前最年轻的二位老师,她们勤奋好学,勇于担当。二位老师讲授的内容是'函数的极值与最值',本节内容是微分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既是对理论的归纳,也是方法的推导及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内容非常丰富。从现场表现来看,她们都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王彤彤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举了武汉封城期间疫...

3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应邀为文华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服务国家需求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学术讲座。该讲座系文华学院举办的建校2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 校长刘献君主持讲座并致欢迎辞。 全体校领导、教职工 及部分本科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了讲座活动。

【校庆系列讲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应邀为文华学院作首场学术讲座

讲座现场

【校庆系列讲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应邀为文华学院作首场学术讲座

刘献君校长主持讲座

丁烈云院士从“垂直行业催生新职业”、“企业转型需要新人才”和“传统专业调整新结构”等三个 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他指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垂直行业产生新业态赋予了能量,催生新的职业和岗位。

【校庆系列讲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应邀为文华学院作首场学术讲座

丁烈云院士

丁烈云院士以建筑业为例,详细阐述了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变革和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等观点。他认为,发展数字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知识融汇贯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丁烈云院士认为,高校要积极探索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应从重构知识体系、强化能力素质、创新学习路径和落实育人任务等方面着手。企业要拥抱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校庆系列讲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应邀为文华学院作首场学术讲座

师生踊跃提问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丁烈云院士给与了耐心细致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刘献君校长在总结时强调“这次讲座十分生动和丰富,丁院士用平实的语言为我们完成了这次讲座。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逐渐步入智能化时代,同学们的学习方式也要随之变化。文华学院倡导的‘个性化教育’便是要把每个学生的潜能与优势发掘出来,提升学习效率,不断地向前发展。目前,我校正在准备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我们要以评促建,规范发展,做到循规、循证、循境,以良好的状态,争取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校庆系列讲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应邀为文华学院作首场学术讲座

丁烈云院士与我校教师亲切交流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丁烈云院士讲的内容 生动丰富,观点严谨求实,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难得的学术盛宴,师生们感到 受益匪浅。


相关链接:

丁烈云院士简介:

丁烈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东北大学校长,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数字建造、工程安全理论与技术研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2 018 年“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主编 《数字建造》丛书获第五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