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我認為,柴瓷的窯址就在河南鄭州!”最近,河南有名的陶瓷收藏、研究者張金彬出版的《瓷海識寶》一書詳細介紹了柴瓷源自鄭州的說法,引發國內外柴瓷專家熱議。張金彬何出此言?柴瓷又是一種什麼瓷器?

據了解,柴窯是五代時期以世宗皇帝柴榮之姓氏命名的窯口,是歷史上著名的瓷窯,被尊為諸窯之冠。明萬歷以來,形容柴瓷的十二字:“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令人們產生無限向往。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更是將柴窯器神話到可以防身辟邪的程度。收藏界人士普遍認為,柴瓷燒制時期較短,目前全世界尚無一件瓷器被公認為柴瓷成品,因此,柴窯的身世扑朔迷離,無人識得它的廬山真面目,沒有明確的考古發掘發現,窯址也下落不明。尋找柴瓷,幾乎成了每一個瓷器專家和收藏愛好者的夢想。

在《瓷海識寶》書中,張金彬對柴瓷窯口是否是明代王佐的《新增格古要論·柴窯論》中所述“柴窯器出北地河南鄭州”有了新的物証。他收藏了一片疑似柴瓷的標本,淡青色、有細紋。“這片瓷器碎片,是一個朋友在鄭州市西大街和紫荊山路交叉口西北角后面的空地上發現的。”史料記載,上世紀90年代初,鄭州在改造東、西大街時,曾在這一范圍內出土了少量異常精美的青瓷殘器,這些瓷器的色澤滋潤,質量上乘。

2008年秋,聽聞這個神奇的發現,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欄目專赴鄭州,對張金彬發現的疑似柴瓷殘片進行深入採訪,展開了科學檢測和專家論証,隨后央視制作播出的近半個小時專題片《片柴值千金》在陶瓷界、收藏界引起了廣泛關注。

由張金彬、單士保、張立強、李平共同撰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瓷海識寶》,分柴瓷鑒賞篇和青花瓷鑒賞篇兩部分,圖文並茂地介紹了柴瓷、青花瓷各類藏品的特征,解讀其歷史、科學、藝術文化內涵,並詳細論証了柴瓷的特征和柴瓷出自河南鄭州的相關論題。

《瓷海識寶》首次對柴瓷史、物互佐,通釋了600年來人們始終對明洪武曹昭的《格古要論·柴窯論》“柴窯出北地。世傳柴世宗時燒者故謂之柴窯。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多足粗黃土。近世少見”文獻中 “北地”“天青色”“有細紋”三大關鍵詞的困惑。破解了400年來,明萬歷張應文的柴瓷“制為絛環者”之謎﹔論証了十二字傳聞不能作為鑒賞柴瓷標准用。

該書對於柴窯的文獻記載,用實物進行佐証:在柴窯窯址為“北地河南鄭州”明確結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揭開了千年柴瓷的神秘面紗,是河南收藏界對柴瓷研究的最新成果。

五代柴瓷這個失落已久的千年之謎,它的最終揭秘還有待於今后的考古發掘。不了解柴窯,中國陶瓷史就不完整,尋找打開柴窯的這把鑰匙,是全世界的陶瓷專家都無法忘懷的心願。(駐河南記者 陳關超)

(責編:魯婧、董子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孫曉雲當選第八屆中國書協主席
人民網北京1月27日電  為期兩天的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月27日閉幕,來自全國各地的296名書法界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產生了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八屆主席、副主席、理事。…
美術名畫記 | 《開國大典》:一幅具有民族氣派的油畫經典
好的美術作品能超越不同時代的壁壘,給人帶來經久不息的心靈體驗,這些美術作品就像濃郁的陳香,隨著時間的流逝終能沉澱成經典。 創作於1953年的油畫作品《開國大典》,就是這樣一幅美術經典。…
客戶端下載
  • 手機人民網
  • 領導留言板
  • 服務郵箱: [email protected]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1-2006013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証書(京)-非經營性-2016-0098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20]5494-1075號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証(京)字121號 |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