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AT&T不僅是美國電信三大龍頭之一,也對近代人類的科技發展有著莫大貢獻。

AT&T前身貝爾電話公司(Bell Telephone Company)在1920~1950年代AT&T與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輪流霸占全球市值最大企業的寶座,是當時影響力最大的科技公司比現在蘋果(Apple)的影響力還大。

最重要的是AT&T於1925年所成立的貝爾實驗室,可說是近代最偉大的實驗室之一,1947年發明半導體電晶體,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甚至是3C產品的一切開端。

本篇重點:

  • 前身:美國第一個電話公司–貝爾電話公司
  • 輝煌的科技貢獻:近代科技先驅–貝爾實驗室
  • “強拆後”的王子復仇
  • 美國電信商走向三國鼎立
  • 併購華納邁向多元發展
  • 結論–美國電信業集中度提高,AT&T正尋找新的成長契機
  • 前身:美國第一個電話公司–貝爾

    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早期被認為是電話的發明者不過這部分現在有爭議),1876年在美國獲得全球第一個電話專利,擁有15年的專利權,貝爾在1877年成立了貝爾電話公司(Bell Telephone Company)成為全球第一個將電話系統商業化的公司,在1885年貝爾電話公司更名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rporation)。

    在AT&T的電話專利到期後美國冒出了數千家的電話公司與之競爭,但AT&T運用自己過去15年累積的優勢,諸如不讓自己系統與對手串連等方法,對手一直難與之抗衡,直到1984年AT&T被美國政府強制拆分成多家公司前,一直在美國的有線電話市場維持80~90%的市占率。

    輝煌的科技貢獻:近代科技先驅–貝爾電話實驗室

    1925年AT&T在收購西方電子(Western Electric)的研究部門後,成立貝爾電話實驗室(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在AT&T於1984年被拆分前,貝爾電話實驗室的研發經費主要來自美國民眾繳納電話費的附加稅,而美國民眾則可用較便宜的費用使用貝爾電話實驗室的研發成果,貝爾電話實驗室研發方向不僅只於科技產品,也包含基礎科學方面的研究,很多都與AT&T本身的業務沒有直接相關。

    貝爾電話實驗室從1925年成立以來已經獲得了9次諾貝爾物理學與化學獎,研究成果相當豐碩。其重要的產品發明包括:半導體電晶體(晶片中的重要基礎單元)、太陽能電池、雷射(應用光纖產業、人臉辨識等等)、電荷耦合器(CCD,感光元件與主要應用於鏡頭)與C/C++程式語言(目前市占率最高的程式語言)。

    其中,最重要的發明當屬電晶體,1947年由貝爾電話實驗室的成員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所發明,並在195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電晶體被認為可能是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電晶體主要利用半導體材料,做成電晶體結構,是一種可以在0和1之間轉換的邏輯單元。現在一般所稱的CPU、GPU、手機處理器等,就是由非常多的電晶體組合而成,而晶片現在是手機、電腦、網路、電視、汽車甚至各式各樣家電的重要元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強拆後”的王子復仇

    因AT&T在1877~1984年100多年間以80~90%的市占率長期壟斷美國的有線電話市場,美國政府一直認為AT&T的壟斷損害了美國消費者的權益。不過AT&T也運用其龐大的資源與影響力與之抗衡,終於在1984年經過8年的訴訟後,美國司法部以反托拉斯法將AT&T在全美的有線電話業務拆分為7家公司,分別經營每個地區的有線電話業務,包含貝爾電話實驗室也被拆分為兩家公司,AT&T原有的電腦部門、設備部門等等也成為新的公司。之後美國的有線電話市場走向激烈的競爭,AT&T也沒有了當年在電信業呼風喚雨的壟斷地位。

    其中,西南貝爾公司(Southwestern Bell Company)是從AT&T拆分出來的公司中發展較好的公司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整併,西南貝爾公司併購了當初拆分7家公司中的5家公司,並在2005年併購了原本母公司AT&T,在合併之後,西南貝爾公司改用AT&T的公司名稱,即現在的AT&T。經多年的發展,AT&T目前以用戶計算為美國第一大電信商。

    美國電信商走向三國鼎立

    2020年4月美國第三大與第四大電信商T-Mobile與Sprint完成合併,合併之後將採用T-Mobile品牌,以抗衡第一大與第二大的美國電信商AT&T及Verizon,經過這次整併後,AT&T、Verizon與T-Mobile的無線電話用戶數分別為1.53億、1.14億與1.4億,市占率分別約為37.5%、28%與34.4%。

    併購華納邁向多元發展

    AT&T在2016年10月宣布以1087億美元收購重整華納(WarnerMedia),華納是全球收入第三高的娛樂公司,僅次於康卡斯特(Comcast)與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主營業務為電影、電視內容製作與電影頻道經營,像是HBO(母公司Time Warner)就是華納旗下的一個知名內容製作與電影片道公司。

    根據AT&T的2018年年報,美國無線通訊業務占其營收的39%、華納占營收的17%、有線通訊業務(包含有線電話、固網、企業解決方案等)占營收的14%、娛樂部門占營收的25%、拉丁美洲與其他占營收的5%。AT&T逐漸走出與美國其他電信業者不同的路,娛樂部門與併購的華納兩者相加超過4成營收,根據GSMA Intelligence 2018年的報告,AT&T的同業非電信業務占比都不到10%,AT&T相對於同業正邁向多元領域發展,不過目前美國無線通訊業務對其獲利貢獻仍接近50%,未來AT&T能否轉型成功還需要觀察。

    結論–美國電信業集中度提高,AT&T正尋找新的成長契機

    如前所述,美國電信業原本的四大巨頭2020年已整併為三大巨頭,未來產業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望下降,再加上5G時代將帶來的傳輸速度升級,電信業的ARPU(每用户平均營收)可望穩定維持,目前先進國家的純通訊業務都步入飽和,成長率較低,未來則普遍看好如Netfilx這類內容與頻道經營業者,因此AT&T投入更多資源在影視內容與頻道經營上,對未來開創出新的成長契機將有所幫助。 延伸閱讀:全球第二微處理器廠商,AMD何以重返榮耀?

    參考資料:

  • Bell labs
  • 東森財經新聞
  • Wikipedia
  • GSMA Intelligence
  • AT&T年報
  • 永豐觀點注意事項
  • 本文章由永豐商業銀行提供,資料來源為永豐商業銀行及股感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所載資料僅供參考,無法保證內容完整性或預測正確性,亦不作任何保證,資料內容若有變更,將不另行通知,客戶投資前應慎審考量本身風險承受度,並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 投資均有風險,任何投資商品過去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且有可能受市場波動導致本金損失;若申購以外幣計價的投資商品應瞭解匯率變動風險亦有可能導致本金之損失。
  • 未經永豐商業銀行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沿用、複製或轉載本文件之內容。
  • 平台所提供之服務為輔助性功能,投資人保有最終決定之權利
    客服專線:銀 行 02-2505-9999 &nbsp&nbsp&nbsp&nbsp&nbsp 信用卡 02-2528-7776 &nbsp&nbsp&nbsp&nbsp&nbsp 注意事項
    ©永豐銀行版權所有 &nbsp&nbsp&nbsp&nbsp&nbsp 建議瀏覽器設定IE11以上/解析度1024*768 &nbsp&nbsp&nbsp&nbsp&nbsp 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