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誉称号
- 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名单 [43]
- 始建年代
- 辽代太宗会同元年 [3]
目录
命名
北海在金代大定年间(1179年)开拓之初称西华潭,元代改名
太液池
[1
]
。北海的“海”与元朝蒙古族的统治有关,蒙古人把湖称作“海子”,元朝时,蒙古族入主中原,定都北京,称大都。他们的生活习俗与文化也随之传入。从那时起,北京的湖开始称为“海子”,后来简称“海”
[61
]
。从此,北京地区便有了“海”的名称,并逐渐派生出“北海公园”“中南海”等“海”字地名
[2
]
。
历史沿革
金灭辽后,扩建“瑶屿”,金大定三至十九年(1163年-1179年),
金世宗
仿照北宋
汴梁
(今河南开封)“艮岳园”,在中都的东北郊以瑶屿为中心,修建了大宁离宫,从那时起,北海就基本形成了皇家宫苑。当时把挖“金海”的泥土扩充这个岛和环海的小山,岛称“
琼华岛
”,“金海”改称“西华潭”
[3]
。
1264年,元世祖
忽必烈
决定在旧中都城东北郊选择新址营建大都。至元元年到至元八年(1264年-1271年)忽必烈曾三次扩建琼华岛,重建
广寒殿
。至元八年(1271年),琼华岛曾改称“
万寿山
”,又称“万岁山”,以琼华岛为中心,在湖的东西两岸营建宫殿,联系大内和西内,发展成为一个颇有气派的皇宫御园
[3]
。
明朝在元朝的基础上,对北海又加以扩充和修葺,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俗称“西苑”),北海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宫后花园
[4
]
。到了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年间(1426-1435年),将“万岁山”的建筑进行大规模地扩建和修缮。并在圆坻(今团城)上修复了仪天殿,在圆坻南面的小岛上建起了犀山台圆殿。当时为了方便交通,在北海的东部拆桥填土,使团城和犀山台与陆地相连接。明天顺二年(1458年),在北海北岸创建“太素殿”。由于用锡做材料,又称为“锡殿”,也叫“避暑凉殿”。在东岸建起了“凝和殿”,在西岸建起了“迎翠殿”,改团城两面的吊桥为石桥。称为“金鳌玉蝀”桥。(今北海大桥的前身)
[3]
。
清朝建都北京后,崇信佛教的清世祖
福临
于1651年,应西藏喇嘛恼木汗之请求,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创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
白塔寺
”(今永安寺)。因为岛上建起了喇嘛佛塔,山名也就改称为“白塔山”。清高宗弘历
乾隆
六年至三十六年(1741年-1771年),对北海又进行了大规模地修葺和增建,前后施工达三十年之久,建起了许多亭、台、楼、阁。清乾隆自谓“园林之乐,不能忘怀”,于是把江南园林之精华——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引进皇家宫苑。北海北岸的静心斋,东岸的画舫斋、濠濮涧等“园中之园”,就是在这个时期先后建成的
[3]
。
到了晚清时期,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年-1888年),
慈禧
挪用海军经费,重修“三海”,对北海的古建筑进行了修葺。在西岸和北岸沿湖铺设了小铁轨,在静心斋前修建了小火车站,慈禧常乘小火车到此游宴。清
光绪
二十六年(1900年),
八国联军
侵入北京后,北海遭到了侵略者的践踏和破坏。在北岸的澂观堂设立了联军司令部,
万佛楼
内的一万个金佛被抢劫一空,许多珍贵文物遭到抢掠和破坏
[3]
。
地理环境
北海是北京城内最大的湖泊,北海的水源靠城西北颐和园内昆明湖所蓄的西山泉水和近年新导入的
密云水库
的水补给,水从昆明湖南端流出,经输水长渠(长河)引至城内,再经
积水潭
、
什刹海
流入北海。北海水出东面的闸门,入故宫护城河,经通惠河泄入北运河
[6
]
。北海水系是原
永定河
故道,河道自然南迁后倒下一片原野和池塘,北与什刹海相连,南与中南海相连
[7
]
。
荷花
(2张)
-
动物
北海公园花脸鸭、秋沙鸭
(2张)
园区布局
重要景点
永安桥前身是元代的一座木桥,明代称“太液桥”,
乾隆
八年改建为三曲折,三孔拱券石桥,两侧有望柱48根。1979年时对永安桥进行过全面修葺和加固处理。永安桥桥面全部更新并新装88根莲花形望柱和荷叶图案护栏板。桥的两端有古石狮、有古牌坊,是北海公园内最大的桥梁,永安桥和白塔山合在一起就是“北海”的标志
[14]
。
-
永安寺
永安寺位于北海白塔山南麓。始建于清
顺治
八年(1651年),是清世祖
福临
应西藏喇嘛恼木汗之请修建的,名白塔寺。寺内建筑有正觉殿、普安殿、圣果殿、宗镜殿、转角房、顺山房和白塔。乾隆六年(1741年)改称永安寺。乾隆八年(1743年)对永安寺进行扩建,增设法轮殿、钟楼、鼓楼和永安寺山门。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增建善因殿及引胜、涤霭二亭。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于二亭内各立一碑,分别镌刻乾隆御制《白塔山总记》和《白塔山四面记》
[15]
。
-
琼岛春阴碑
琼岛春阴碑
(1张)
-
阅古楼
阅古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为保存《三希堂法帖》石刻而建,平面作半月形,上下两层,延楼二十五楹,左右围抱。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皇帝诏令将内府所藏魏晋至明代名家书法手迹汇成《三希堂石渠宝籍法帖》并摹刻上石,共刻石495方,后藏于此
[17]
。
-
铜仙承露盘
铜仙承露盘是清乾隆皇帝仿汉武帝故事而建。于石座上竖汉白玉蟠龙柱,柱顶端立一双手托盘的铜人,通高6.6米。据记载,汉武帝曾在建章宫神明台置仙人承露盘,用以承接露水,相传用其服药可以长生不老。清乾隆皇帝立此并非为了承露,乃是缀景之物
[18]
。
-
智珠殿
智珠殿,半月城位于琼岛东麓山脚下,坐西面东与陟山桥相对,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智珠殿建在半月城城台上,红墙绿瓦,雄伟壮观,四面有五个牌楼相对,中轴对称、布局别致是中国古建筑中比较少见的,殿内原供奉文殊菩萨一尊。半月城因其城池呈半月形俗称半月城。乾隆年间始建称之为般若香台,所以半月城亦称般若香台,据说般若香台在琼岛春阴景中,是观景小憩之佳处,乾隆皇帝常在此处观景、饮茶
[19]
。
-
画舫斋
画舫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原据
欧阳修
的《画舫斋记》而造其形、得其名。画舫斋位于北海东岸,形似停泊在水边的一条大船,实是掩映在山林中的一处独立院落。画舫斋前殿为春雨淋塘,中有小池,北为正殿画舫斋,东西各有一处精巧别致的院落;东为古柯亭,西为小玲珑。整个画舫斋朱廊环绕,结构精巧,环境别致,当年乾隆皇帝经常到此游玩,
光绪
皇帝曾在此居住,
慈禧
太后也经常来这里游宴、听评书
[21]
。
-
先蚕坛
先蚕坛位于北海东北隅,总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原为明代“雷霆洪应殿”旧址。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先蚕坛”,成为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先蚕坛是北京九坛之一,是现存较完整的一处皇室祭祀“蚕神”的地方
[22]
。
小西天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建成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是清乾隆皇帝为母亲孝圣皇太后祝寿祈福而建的。主体建筑为极乐世界,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其横梁跨度13.5米,是中国最大的方亭式宫殿建筑,殿四面窗扉、楠扇细镂花纹,殿内高处悬挂金匾,上书“极乐世界”为乾隆御笔。殿四面环水,有桥可通,东西南北各有琉璃牌坊一座,四角各有一座小方亭,正南面有一道月牙河,上架一座雕栏石桥,整体建筑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殿内原有南海普陀泥塑一座,山上布有二百二十六尊罗汉佛像,山下绘满海水,以象征佛界普陀胜境,故有“罗汉山”和“海岛”之称
[23]
。
元代遗物,壁呈棕褐色,由中性火山块砾岩雕成,因颜色和质地似铁,故称铁影壁。铁影壁原是建德门(今德胜门)外一古庙前的照壁。明初,此壁被移到德胜门内护国德胜庵前(今铁影壁胡同内),1947年壁身移至北海公园。1986年北海公园从铁影壁胡同找回基座,从而使这一文物得以复原
[24]
。
-
九龙壁
九龙壁
是原大圆镜智宝殿前的影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高5.96米,厚1.60米,长25.52米。壁的两面用七色琉璃砖瓦镶砌而成。两面各有九条彩色大蟠龙,飞腾戏珠于波涛云际之中。中国现存三座古代九龙壁,唯独这座是双面壁,它是中国琉璃建筑艺术的精华
[25]
。
-
静心斋
静心斋
(1张)
-
快雪堂书法博物馆
快雪堂为三进院落,分别为澄观堂、浴兰轩、快雪堂,院内四周由彩绘游廊连接。其中,澄观堂、浴兰轩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是皇帝的行宫。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皇帝为收藏48方书法石刻,特增建快雪堂院落,1923年,为纪念讨袁护国运动的著名将领
蔡锷
(字松坡)将军,经
黎元洪
批准,将快雪堂三进院落拨作“松坡图书馆”第一馆,梁启超出任馆长,第一馆专藏中文书籍(石虎胡同成立第二馆藏外文书籍)。松坡图书馆内,澄观堂为阅览室,浴兰轩为藏书室,快雪堂辟为“蔡公祠”。1929年初
梁启超
病故,因经费不足,松坡图书馆两馆合并,1949年5月又与北平图书馆合并,图书馆继续开放几年后关闭。1987年快雪堂三进院落交还北海公园。经修缮后,改为“快雪堂书法石刻博物馆”面向游人开放
[27]
。
-
五龙亭
五龙亭
位于北海太液池西北隅,建于明
嘉靖
朝(1522-1566年),中为龙泽亭,左为涌瑞亭、浮翠亭;右为澄祥亭、滋香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将木制弧形桥改为石桥,并安装了青石栏板、柱子。现存五龙亭成为人们眺望白塔及北海湖光山色和休息的地方
[28]
。
-
西天梵境
“西天梵境”又称大西天,东临静心斋,西与大圆境智宝殿相依,南与琼华岛贯成一线,是北海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西天梵境原为明代西天禅林喇嘛庙,清代于1759年重修,并向西扩展,1980年经重新修缮后对外开放
[29]
。
团城原是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岛,金代为大宁宫一部分。元代称圆坻,亦称瀛洲。至元元年(1264年)在其上建仪天殿。明
永乐
十五年(1417年)重建,改名承光殿,岛四周砌圆形城墙。城高4.6米,面积约6176平方米,周长276米。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承光殿毁于地震。
康熙
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
乾隆
十一年(1746年)扩建,成此规模。团城上殿宇堂皇别致,松柏苍劲挺拔。承光殿内陈设有白玉佛。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团城横遭洗劫,衍祥门门楼被击毁,白玉佛左臂被击伤,团城上的珍宝文物也被洗劫一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团城多次进行修缮,1961年国务院将团城及北海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
。
-
玉瓮
仿膳饭庄玉瓮又称“渎山大玉海”,制作于至元二年(1265年)。口呈椭圆形,通高70公分,周长493公分,重约3500公斤,周身浮雕海龙、海马、海猪、海犀等出没于波涛之中,栩栩如生。元世祖
忽必烈
曾将玉瓮放置琼华岛广寒殿中,传说曾用以盛酒大宴群臣。明代广寒殿倒塌,玉瓮失落民间。清乾隆十年(1745年)发现后,乾隆皇帝“令以千金易之,置承光殿中”,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玉瓮亭,将玉瓮陈设于亭中配以汉白玉雕花石座,命翰林四十人,各赋诗一首,刻于亭柱之上
[52]
。
文化活动
2023年,北海公园在静心斋景区开启《印·静心》文化深度体验活动,活动内容包含引导讲解、中华传统文化展演、糕点品鉴等内容。活动中游客还可欣赏到古筝曲《
春江花月夜
》、昆曲《
牡丹亭
》、川剧《变脸》等节目
[33]
。
其他看点
2024年,北海公园游船正式开航,北海公园10个码头提供4人座、有6人座、8人座、小摆渡船、大摆渡船、龙舟等10大类460艘游船,还新增了40艘仿古船,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游船营业时间为9:00至17:00
[47]
。
北海公园根据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首发了北海24节气门票,选用了北海24处著名景点与之对应。比如春分,对应的是铜仙承露盘。北海公园在发售节气门票的时候,有的游客姓为了要收集齐24节气门票,特意来排队购买
[40]
。
保护
相关文化
年份
|
作品名称
|
作者
|
清代
|
《古栝行》
[36]
|
|
当代
|
赵淑玲
|
《游景山、北海公园》
[37]
|
年份
|
作品名称
|
简介
|
2013年
|
《北京公园群众文化活动巡礼》
|
北海公园
[39]
|
2022年
|
《北海秘境》
|
打卡北海公园,寻古迹,赏名作,探索《北海秘境》
[38]
|
重要事件
年份
|
获得荣誉
|
1961年
|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1]
|
1992年
|
北京旅游之最—世界上建园最早的皇家园林
[42]
|
2001年
|
首批国家级旅游区(点)AAAA级单位
[42]
|
2003年
|
北京市“精品公园”
[42]
|
2011年
|
“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48]
|
2023年
|
“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