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2014年12月26-27日,中国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的一百二十多位专家学者云集暨南大学,就词学研究领域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有幸在诸葛忆兵老师的带领下和几位同门旁听了这次会议。

中国词学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以2006年的南昌词学研讨会为开端,先后在内蒙古、西安、武汉和广州举行,下一届将由河南大学主办。我认为这样系列、规律的词学研讨会的举办,对于词学研究的发展极为有利,它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一个全面掌握学术研究发展动态的机会,会议开放旁听的制度也给了如我们这样的后辈学子和更多对词学感兴趣的人们,一个走入学术殿堂的学习机会。

本次研讨会分为大会主题报告和分组报告两大部分。大会共分为四个研讨组,一二组为唐宋金元、三四组为明清民国,其中一三组偏作家作品、二四组偏文化学词论,由相关领域的学者集中进行学术报告并点评,每场报告结束之后由一位学者进行总结发言,并在大会闭幕式上由各小组代表分别作小组总结发言。

因分组报告为四组同时进行,本文主要对大会主题报告和我所旁听的分组报告进行总结,另包括少数几篇未曾聆听的报告论文。

一、大会主题报告

王兆鹏先生在开幕式讲话时总结了近两年词学研究的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期待。他指出词学研究在文献资料建设、唐宋词研究、明词研究、晚清民国词学开拓方面均取得了成果,当代词人词作研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并提出回归文本、面向当代、关注“云端”三点期待。我认为实现后两点有一定的难度。诚然如今词学研究与创作脱节,研究者应对当代词作进行筛选整理,但词这种文学体裁已经不是当今的常用文体,古典词作的研究势必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词学对后世文学的一大意义在于它对当时主流文体的影响,如宋词对于元曲,因而面向当代时可以把着眼点放在它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上。至于“云端”技术化,可能需要的不只是研究者个人,而是一个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庞大团队。

大会主题报告阶段的发言非常精彩,堪称全会的精华。报告集中在词人词史、词学理论、接受史、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几个方面。

词人词史方面。黄坤尧先生《张说歌词与盛唐乐章》将张放的作品归入“词”这一文体,将词的产生时间向前推进,但张放的作品是否可以归为词还存在争议。钱建状先生的论文《女性主义、隐喻与心理分析》,评述了艾朗诺先生的新著《才女的重负——诗人李清照及其接受》,指出该书主要运用了女性主义、隐喻与心理分析两种批评方法,提供了李清照研究的新视角。施议对先生在《二十一世纪词学的前世今生》的临时报告中,回顾二十世纪的词人词史,并对二十一世纪词学的发展轨迹做出了分析预测。

词学理论方面。孙克强先生在论文《唐宋词学史上的三座里程碑》中提出,作为文人词体宣言的欧阳炯《花间集叙》、融入诗学观念的李清照《词论》、指出词区别于诗曲之独特性的沈义父《乐府指迷》,共同组成唐宋词学史上的三座里程碑,论证简洁漂亮,三个小标题中准确概括出三篇词论的意义,仔细阅读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彭玉平先生在《论词之“要眇宜修”说》中,细致分析了王国维对词体特征的经典概括“要眇宜修”,从其出处《湘夫人》、《楚辞》中出现单字、单词的其他地方、及《人间词话》分析中得出,此词是形容词体之美的隐微与动态特征,让我对这一多靠意会经典词论有了明确的理解。

接受史方面。侯雅文女士的论文《岭南屈大均词在晚清词学的意义》,从晚清词坛对屈大均词的推崇深入分析了当时词人群体的时代心灵,以朱祖谋对屈词的评价为重点,其中二人产生共鸣的是易代之悲和遗民心绪,以小见大,从词的接受史中分析背后的文化心理、时代变迁。傅宇斌先生在《“东坡范式”与晚清四大家词学门径的扩张》中,分别论述了“东坡范式”对晚清四大词家的理论及创作影响。来自韩国外国语大学的金贤珠女士,以流利的中文进行了报告,《朝鲜“巫山一段云”(蔚州八景)考察》论述了原咏潇湘八景的词牌《巫山一段云》传入朝鲜后,高丽、朝鲜时代的诗人用其咏蔚州八景,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词牌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及传入朝鲜后的演变。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方面。《文学遗产》前主编陶文鹏先生在《〈文学遗产〉与词学》一文中回顾了该刊物中所体现的词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并提出应加强对元明清、民国、当代词的研究,发展当代词学,以文学为本位,注意词和音乐的关系,中西比较,加强词论和文学批评。《文学遗产》一直是人文类学者心目中的盛殿,大家以能在其上发表文章作为坚定治学信心的衡量标尺,历任主编平等、提携后进的精神堪称学术界的楷模。

朱惠国先生在《民国词研究的现状及其思考》一文中,对民国词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做了很有价值的思考,民国词研究发展较快,现在处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的转型阶段,随着研究的细致深化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资料搜集与民国词的界定、词集的分布与民国词分期、词人群体与词社研究。众所周知学术研究上问题意识非常重要,能够寻找到空白且有价值的切入点是学术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于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最痛苦的就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问题又发现它早已被研究的很成熟了。然而处女地的开垦痛快的同时也十分艰辛,在初期快速的发展后转型期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这是包括民国词在内的任何新领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过学术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这正是治学的价值和乐趣所在。我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资料的搜集整理,时间不必局限于民国,而是需要用到的资料匮乏不成熟时期的词作都应该做整理,从中发现问题,结合具体时代背景进行研究,而不是一定要从界定的时间节点中间选择问题。结合自身的写作体验,在对梅尧臣悼亡诗的阅读中,我发现只有他的悼亡诗中体现了丧妻伤痛的平复过程,而其他悼亡作品强调的都是伤痛之深,从中看不到这种痛苦减弱的迹象,这一点应该属于研究上的一个空白点。查阅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并结合人之常情,我发现梅尧臣诗中所反应的情感变化其实并非特例,而是经历丧亲之痛的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心理过程:人们不会在失去亲人的每一天里都像刚刚失去他们时那样悲伤,人体心理保护机制会帮助我们完成哀悼过程,你还会悲伤,但已经能够有兴趣接受新的事物。同时,对于其他悼亡诗人不表达悲伤平复过程的原因,我也进行了思考,一是伤痛最酷烈的时候有创作悼亡诗的写作愿望,变淡时则减少或不再创作;二是出于美化逝者的传统或对遗忘的愧疚,即便伤痛已经开始平复作者写作时也会刻意回避。古今中外悼亡,形成作品者,大多是表达对逝者的怀念而不会体现创痛的平复。解决了梅尧臣悼亡诗中所体现的创痛平复过程的合理性,以及其他悼亡诗回避创痛平复的原因之后,在下一步的研究论证中我遇到了瓶颈:梅尧臣为什么会将这一过程表现出来?此时这一问题研究的空白就成为了阻碍,我无法查阅到前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解释,不能从中获得启发以作参考。阅读梅尧臣作品集和生平资料,也无法找出能说服自己的原因。直到现在这个瓶颈也没有解决,我开始有些怀疑找寻原因的意义,也可能梅尧臣就是把真实感受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而已,没有什么复杂的原因。

二、分组报告

分组报告阶段是分四组同时进行,与会学者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参加。我分别旁听了第一、二、三组报告。

第一,花间词、宋词。

花间词的研究有三篇文章,包括文献校勘、词人作品、典型模式的研究。

文献校勘方面有杨景龙先生的《〈花间集〉校勘的几点说明》,其中详实地叙述了他十多年从事《花间集》校勘的成果和心得。他介绍了版本与校勘的大致情况,对人弃我取之版本进行了叙略,并作各本《花间集》总目简介。文中的文献知识我并不太了解,给我深刻触动的是杨先生艰辛刻苦的精神,他需要收集、校勘所能找到的各种版本,在工作之余辗转于国内各地的图书馆,其中繁琐艰难可想而知。我一直很敬佩进行某一领域初步文献整理前辈学者,他们筚路蓝缕打下基石,有了较完善的校勘版本,后代的学人才能继续研究。杨先生的现身说法,让我近距离的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与意义。

孙艳红女士在《论冯延巳词柔婉清雅的词体特征》中,分析冯延巳的词作有别于传统花间词的特征。她从女性词和女性化词两个方面,分析其中女性形象的雅化:淡化外貌描写、有超越男女情爱的内容,含蓄优雅,并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抒发情感纤细敏感的女性化特征外融入了冯延巳自身的士大夫情感,带有文人的特征,具有女性与文人形象合二为一的意味。文中强调冯延巳词的两个特征:柔婉和清雅,一方面是女性化特征,一方面是士大夫情怀。我认为冯延巳词柔婉还是清雅,应取决于比较对象,与其他花间词比较它清雅,与其他类别的词比较它柔婉,本文分析的是冯词有别于其他花间词的特征,故只有清雅可作为其特征,柔婉则不能。我认为应把论述重点放在冯词女性形象与情感表达的清雅上面,同时结合冯延巳生平经历和当时的南唐时代历史忧患背景进行深入分析。

罗燕萍女士在《〈花间词〉中闺怨词典型模式探讨》一文中探讨了《花间词》中闺怨词的描写空间,即虚拟的纸上园林、单调的幽闭空间。这种描写特征来源于前代的情诗和唐代的宫词,也影响了明清的戏曲和小说,而词这一灵动的构成方式,正好可以让园林要素在这个写作空间里将其潜在的美感发挥到极致。她还运用了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从性别分析的角度,指出花间词中闺怨情境的展开更多的来自男性对女性的界定和期许,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所有的情感都系于某一特定的男性。我认为本文对闺怨词幽闭园林的描写空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构成要素、发展历程、原因等方面,但题目中的“典型模式”应该为“描写空间”更为妥当,文章调理不够清晰,若能用小标题统领会更加一目了然。

宋词方面,有诸葛忆兵先生的《晏欧“采莲”词论略》一篇文章。诸葛老师对“采莲”诗词有系统的研究,在《“采莲”杂考》中他提出采莲诗词表现的是乐舞而非真实劳动场景的观点,本文以晏欧“采莲”词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词牌,认为《渔家傲》是为采莲词创调的词牌。二,装束和动作,罗衣青带的装束是舞衣而非劳动装束,水面划行和采莲是最常见的舞蹈动作,表现鸳鸯的舞蹈动作有相向而飞、睡眠花底、惊起而飞,喻男女情爱相识相恋、两情合欢、分手别离的三个阶段。三,主题,隐喻男女情爱。四,晏欧差异,欧阳修是坦然享受富贵生活,晏殊则包含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本文构思新颖,把宋词和舞蹈联系起来,很有新意。这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学术研究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是一个学者非常重要的能力。至于如何发现问题老师曾说过问题不是找出来的而是读书读出来的,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需要大量刻苦的阅读与思考。另外,要注意不被已有的研究成果束缚住思维,最好先接触原始材料,就自身的阅读体会来看,如果第一次接触到某一问题是通过他人的研究评述,则很容易顺着他的理论思考,形成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后,对该问题就不容易产生多元化的思考。比如我们应该阅读采莲词,而不是注释、译文或论文。

第二,金元词。包括金词、宋词在元代的接受。

金词包括李艺《论完颜亮词》和李春丽《北方生态之美与金词之美》两篇论文。李艺先生对完颜亮的《咏雪词》等词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注意到词人身份的特殊性,完颜亮作为六军统帅以词来鼓舞士气的特殊目的,并与岳飞的《满江红》对比,完颜亮词中没有“朝天阙”的正统尊王意识,而体现了一种自由的、唯我独尊的霸气,体现了少数民族词人粗犷张狂,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李春丽女士论述了北方独特的自然风貌对金词独特的美学风貌形成的影响,分气候和地形两方面。我认为此论题稍显单薄,自然地理对词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金词即便更为突出,也毋庸赘述。可以加入人文地理,民族性格对金词影响的分析,自然和人文兼论,还可以从自然地理对金、元词分别的影响,金、元词的异同角度分析。

元代对宋词的接受方面包括宋词与元曲的传承:曾大兴《从关汉卿对柳永的受容看宋词与元曲的传承关系》,元人对词曲递嬗的看法:赵维江《元人乐府视野中的词学观》。曾大兴先生在文中通过元曲的代表作家关汉卿,对宋词的代表作家柳永的受容,来考察元曲和宋词之间的承传关系。举例具体分析了关汉卿杂剧和套曲受柳词的影响,指出关汉卿对柳永最为可贵的传承:与歌妓乐工结合的创作道路,这是柳永留给时代最大的遗产。还分析了元曲对宋词叙事性、铺叙的传承。我认为文体传承是一个很宏大的问题,如果面面俱到的论述不免流于表面,文中以两个代表作家之间的传承作为切入点是很好角度。曾先生此文作于早年,其中有一些阶级分析的方法有很强的时代印记,我并不认同,我认为关汉卿和柳永创作的道路,更多是被动形成的,二人创作道路的相似性也并不是主动的继承,他们都是在难以入仕现实条件下,才会混迹勾栏瓦舍,甚至以写作为生,大概不会在最初就抱着同情人民疾苦或弘扬宋词元曲的目的而从事文学创作。赵维江先生在文中指出,元人将词曲同视为“乐府”,纳之于乐府史系列中,进而探求二者的递嬗关系。元人对宋词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价,正是在元人的话语体系中,宋词的文学史地位得以确立。元人从乐律和文学两方面总结了词曲之间的传承,将宋词作为元曲体制风范和精神价值的本源。他们进一步形成了词曲互用的乐府理论,一方面通过曲的词化来进行曲的雅化,另一方面创作词的时候通过曲子词的倾向来使其更为流行。本文在研究角度方面给了我很大启发,前一代代表文体的理论总结和地位确立,往往是在其后一代完成的,因此要尤其注意时间相隔最近的时代该文体的评价。如对唐诗作为有唐“一代之文学”和古代诗歌典范的地位实为宋人确立的,宋词其艺术价值及文学史地位也是在元代确立的。

第三,清代、民国词。其中包括词人词作、某一类型词在清代的特点,和与历史事件相关连的词坛变局。

薛玉坤、朱尧先生的论文《“江南词人”谢玉岑及其悼亡词论略》,文章对当时颇负盛名而后人研究薄弱的民国著名词人谢玉岑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他词作成功所得益的三个因素:地域、家族、群体,这应该受到了清词发展模式的影响,又特别对谢玉岑比较有特色的悼亡词进行了分析,与周之琦、乔大壮、唐圭璋的悼亡词进行了比较。本文的亮点有两个,一是在民国与清代词坛大有变化的背景下,仍注意到清代词坛特点对谢玉岑这个民国词人的影响,有整体的历史观;二是在对谢玉岑悼亡词的分析上,加入了与同时代有相似之处或交游往来的词人的比较。其实我是为了谢玉岑悼亡词这一部分才来听本组的报告的,但我觉得本文对其悼亡词的理论分析还有所欠缺,没有论述出它独一无二的特点。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目前对谢玉岑悼亡词的研究还很薄弱,没有词集整理和论文成果,因此本文所作的工作可能更多是第一步的资料整理,期待以后能有更成熟的理论成果出现。

许博先生在《清代“另类”边塞词及其文化内涵摭论》中论述了清代边塞词的特点,文章从创作群体的角度,归纳出了三类新兴的特殊边塞词:女性边塞词、流人边塞词和遗民边塞词。这是清代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的——社会大环境的宽松化和女性追求自强的时代风气成就了清代女性边塞词,大批文人词客沦为犯人被流放塞外催生了清代流人边塞词,明代亡于边塞的悲剧和满清兴于边塞的事实促成了清代遗民边塞词。巾帼群体的自强意识、知识分子的生命呼喊、孤臣孽子的故国之思都在边塞词中集中展示,这为传统的边塞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是传统边塞文学在清代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表现。我认为本文的论证详实,如在看到遗民边塞词在清代初次产生时,我产生了疑问:北宋、南宋灭亡后没有吗?为什么?后文接着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一方面最初沉重主题不入词体,另一方面宋亡后体现故国之思是在咏物词中。

郭文仪女士的论文《甲午变局与词坛新貌》论述了甲午之役后词人创作、词坛活动及其词人群体和词风的转变。本文最突出的亮点在于文史结合意识,将词学的研究与历史事件结合起来,这需要对词学、史学都进行了解,视角宏大,气势恢宏。最大的问题在于,问题意识不足,以时间而非论点结构文章。具体来说,有三个问题还可继续思考,一是文中论述的都是当时词人的创作实践,他们有无提出理论?二是当时重大历史事件频繁发生,甲午之后紧接着发生的事件对词风的影响如何评价。三是甲午后其他文学体裁发生了什么变化,比如诗歌。

总的来看,清代、民国词的报告给我的感觉是,这一时段的研究与其他时期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报告偏重于资料搜集整理工作。这也启示我们可以多在晚清民国词研究上开拓新的领域。

第四,文化学。包括与宋词有关的几个文化命题,如词与画的关系、词的诗化、词的市井化。

关注词与画关系的有两篇文章:王晓骊《题画词和词意画》、陶原珂《题画词的入画想象试探》。王晓骊女士在她的论文中系统地论述了词画关系。词画互融的原因方面,她提出在“诗画一律”的理论背景下,从诗、词关系上来看,词画互融是词在诗化过程中对该理论的接受;从词、画关系上来看,和诗相比,词与画同时具有的边缘性特征又形成了二者结盟的特殊优势。题画词部分,从由画家所作和由画作的观赏者所作两方面举例论述。词意画部分,论述了以“意合”为主创作模式,和在明代之后主要接受对象市民化背景下对宋词通俗化解读的需要。我认为这是我所听报告中很出彩的一篇文章,人们对于文学与绘画的关注点一般在诗与画上面,题画诗的研究有许多,题画词的研究较少,选题新颖。本文对词画关系产生的背景,诗、词、画的关系,产生于画的词,产生于词的画,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建立了成体系的词画关系理论,论述成熟。陶原珂关注的是题画词的入画想象,先有画后有词的一种思维规律。因本文报告时尚未完成,无法多作评论。

词的诗化方面。黄海女士《南宋词“诗化”原因之探讨》一文中,分析总结了三点原因:首先,词体自身的发展。南宋时期的词成为士大夫文人交流情感,雅聚抒情的工具。国恨家仇发之用词,词的功用扩展。词传播之途径多由词集来承担,诗对词的影响更加显著。其次,南宋时期开明的文体观念。南宋时对“破体”现象持肯定的态度者居多,“以诗为词”得到认可。第三,南宋时期的社会文化心理。南宋士大夫文人有着强烈的精英意识,崇尚清雅的品味,和多思考重理的思维特征。我认为这三个观点主观推测较多,有信服力的论证分析不足。如词体自身的发展,应论述出为何正好发展到南宋时进行诗化;社会文化心理,应说明南宋士大夫的独特之处,精英意识和崇尚清雅可以说是历代士大夫阶层的特征,如北宋时就很突出。刘红麟先生《唐宋词的诗化历程》一文中,从词的文体特质、词的诗化内涵方面分析,并列举了唐宋词的诗化的几个阶段。本文提纲化明显,还不太成熟。

词的市井化方面有黄贤忠先生《论北宋初年曲辞的市井流向——以柳永的生平和词作为例》一篇文章。文章认为在《花间集》将词体的典范定型为符合宫廷趣味的作品的背景下,柳词是一扇意外打开的通向社会底层和市井的窗户,它让我们管窥到了那些被排除在士大夫词体观念之外的隋唐五代曲子辞,宋初在市井的勾栏、娼馆中发展演变的真实情形。文章分别从柳永的生平、柳永的风格倾向、柳词的用调等三个方面结合文本的细读,考证了柳词的创作环境、宋代庶民曲辞的审美趣味、以及隋唐曲子在宋代的艺术形态的变迁。并揭示了宋初曲子的市井支流的新变,以及它进一步向其他民间曲艺演进的发展趋势。本文篇幅很长,最大的特点就是文本细读,从大量的柳永词作、生平史料记载中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这种脚踏实地的踏实学风很值得我学习,在会议闭幕式上赵维江先生提到,本次会议中文献考据类文章多为老一辈及中年学者所写,年轻学者很少,这提醒我们做学问一定要回归文本,不能嫌麻烦而空谈,否则无法长远。

三、总结

这次会议是我旁听的第一次学术会议,有幸见到了众多优秀的前辈学者,听到了多篇精彩的学术报告,大开眼界,受益无穷。

总的来说,最深的体会有两点。首先,自己的知识积累亟待加强。会议行程紧凑,报告密集,涉及面广泛,有一些报告所研究的问题我事先没有知识储备,听下来一知半解,更无法判断优劣,形成自己的评价,会后仔细阅读论文才能弥补一二。这说明我的知识储备和见闻都太少,今后还需要勤奋刻苦,多读多想。其次,与会学者学风各异。有的报告场上一团和气,大家提意见非常温和;而有的报告场上则有学者直指不足,发言犀利。我认为对他人文章的点评,方式可以温和,但问题一定要毫无保留地指出,不能避重就轻或只褒不贬。有的学者学风严谨,准备认真,将需点评的文章反复阅读;但也有学者态度较随意,将未完成的论文提交会议,点评人在需要发言时缺席。我觉得既然来参加会议,就应该提交自己满意的论文,对他人的文章认真点评,这体现着良好的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