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你是习惯一直用同一款牙膏,还是经常频繁更换?有人曾表示“牙膏需要勤换换牌子和款式,以免产生耐药性”,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呢?在第 34 个全国爱牙日之际,让我们一起看看关于牙膏的那些真相吧!

1.牙膏是否存在耐药性? 有必要经常换牙膏吗?

目前市售的牙膏主要分为普通型牙膏和功效型牙膏两种[1]。普通型牙膏的主要功能是清洁,其成分包括摩擦剂、洁净剂和润湿剂等。其中,摩擦剂占到 30%-55%,它的作用主要是借助牙刷的机械摩擦动作,对牙釉质进行打磨,除去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石,使口腔洁净清爽,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美白作用。 由于不含药物,因此普通型牙膏不存在耐药性问题。

功效型牙膏是在普通牙膏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功效成分,如具有防龋、增白、抑菌和消炎等作用的药物或化学制剂。跟普通型牙膏比,它们具有一些特殊功效,但长期使用同一种功效型牙膏也可能导致一些口腔问题,如:长期使用添加过氧化物辅助美白成分的牙膏容易造成牙釉质损伤,使牙本质小管暴露,导致牙齿敏感[2]。

所以说,使用普通型牙膏不存在耐药性问题,可以专情一些;但使用功效型牙膏应注意定期更换,防止过量摄入添加成分而引发口腔问题,所以不妨雨露均沾一些。

2.市场上流行的“清新口气”牙膏 能解决口气的问题吗?

我们所说的“口气”,大多数属于口源性口臭,包括有未治疗的龋齿、不良修复体,牙髓坏死或化脓性牙髓炎,以及牙菌斑、细菌发酵产生的异味。此外,便秘、肝功能差、肾脏疾病、蛋白质消化不良等非口源性因素,也会导致口臭症。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清新口气”牙膏,主要是通过清除产生口臭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产生的毒素及口腔内臭类化合物气体来抑制口臭,从而达到清新口气的作用,属于“治标”。要彻底解决口气问题,还是要先弄清楚发出“臭”的主要病因是口源性还是非口源性,再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这样才能真正“治本”。

3.美白牙膏真的能让牙齿变白吗?

美白牙膏使牙齿看上去变白的原理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牙膏中所含有的摩擦剂与牙齿表面发生物理摩擦,来去除表面附着的色渍;二是添加化学漂白剂如过氧化物等,氧化牙齿表面的色渍,达到美白的效果;三是调整视觉效果,例如通过添加蓝色色素使其暂时附着在牙齿表面,让牙齿看起来更白。

显然,只有前两种是真的对牙齿做了美白功课,然而这种美白效果也并没有多彻底,只要停用牙膏,牙齿又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第七十七条有明确规定,牙膏属于普通化妆品,经功效评价后,仅能宣称牙膏具有防龋、抑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功效,不能宣传美白功效[3]。所以,寄希望于美白牙膏能帮助牙齿变白,结果必定会失望,而这种宣传方式也只能称之为“扯”。

4.为什么很多牙膏里都含氟?

含氟牙膏是在普通型牙膏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氟化物,一方面,氟离子可增加牙釉质晶体的完整性,另一方面,通过将氟离子置换进入牙釉质的羟磷灰石晶体中,可形成难溶于酸的氟化磷灰石,从而起到增强牙齿抗龋能力的作用。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还是建议使用含氟牙膏的。

但过量摄入氟化物也有副作用。对于生活在高氟地区的人群来说,当地的饮水和食物中本身会携带较多的氟,通过饮食进入人体之后,已经能满足防龋齿的需求,所以就无需再使用含氟牙膏了。另外, 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容易造成氟斑牙,所以我们一般不建议 3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含氟牙膏。

5.多大的宝宝可以用牙膏刷牙?

用牙膏刷牙可有效预防儿童龋齿,但在牙齿长全之前建议以纱布或指套牙刷进行口腔清洁,避免造成幼儿敏感的牙龈受损或者出血。等到孩子牙齿基本长全以后,再用牙膏和牙刷来帮助他们刷牙。

此外,儿童的牙釉质硬度比较小,容易被牙膏里面的化学物质损坏,同时牙膏里面含有一定量的防腐剂,会因幼儿吞咽功能不完善而在刷牙时多多少少吃下去点儿。因此,建议给孩子们使用儿童专用牙膏,且最好选择无氟或低氟牙膏,以免造成氟中毒。若只是偶尔吞咽少量牙膏,对健康影响不大,不必过于担心。

6.每次刷牙,应该挤多少牙膏?

牙膏的作用主要是增加牙刷与牙齿间的摩擦,从而加强清洁能力。对于普通人而言,一颗豌豆大小(直径约 5 毫米)的牙膏已经足够完成帮助清理牙齿表面的任务了。而且,过多的牙膏,导致起泡太快,让人误以为泡沫所过之处细菌无所遁形,会不自觉地缩短刷牙时间,反而影响刷牙效果。广告里动辄挤出长长一条,只是为了将牙膏质地的展示效果表现得更充分而已,大家平时刷牙的时候还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手,免得浪费又不讨好。

参考资料:

[1] 刘婷. 两种美白牙膏的临床功效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

[2] 王鹏.消炎牙膏要常换[J].家庭科技,2007(06):30.

[3]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国令第727号

作者|袁智勤 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

审核|熊斌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