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从表面上看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儒家荀子“性恶论”思想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亲情被金钱污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友情只是一句谎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尊卑由金钱来决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法律和正义为金钱所操纵,“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世故导致人心叵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善恶难辨,“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增广贤文》把社会诸多方面的阴暗现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陈列在读者面前。《增广贤文》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家佛家经典,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广贤文》同样能领会到经文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增广贤文》还是谚语的选集。
来自百度百科
《增广贤文>
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国君设宴款待国内的名士。当时羊肉羹不够,无法让在场的人全部喝到。其中有个叫司马子期的正巧没喝到羊肉羹,因此对中山君怀恨在心,认为自己没有受到足够的尊敬和重视,发誓要伺机报复。后来司马子期到了楚国,就极力谏劝楚王去攻打中山国。随后,中山国很快就被攻破,中山君逃到了国外。他逃走时,大臣官兵们都已降服于楚,只有两个人不离不弃的一直跟随着他,保护他顺利逃走。中山君好奇地询问:“别人都离我而去,为什么你们两个人如此忠心耿耿地保护我?”两人回答:“从前有一个人,曾因获得您赐予的一碟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就是他的儿子。父亲临死前嘱咐,中山君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中山国有任何事变,我们都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
中山国君听后,感叹地说:“给予不在乎数量多少,而在于别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肉羹而亡国,却由于一碟食物而得到两位勇士。”
一次打赏后,可以同时下载PDF、docx、EPUB三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