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大坝建设是非问题的争议,显示了不同哲学观点的对立,这些观点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去分析探寻这些争议的哲学根源,从科学理性精神和现代人文思想中吸取营养,全面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大坝建设的生态环境责任,搞好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 国际社会对大坝建设的争议
今天,全世界有超过60万座大小水坝矗立在全球大大小小的河流上。大坝建设形成了水库,具有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旅游等多种效益,满足了人类人口增长、工业化的进程和人类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与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遭受许多非议一样,大坝建设并未因为其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而免受指责。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后大坝时代、反坝运动兴起的时候,后发的中国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强度的水能资源开发,由此引发了国内外对大坝建设的争议,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
(一)建坝争议的起源
建坝争议源于近代的大坝建设,始于二十世纪初,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建坝争议案例当属二十世纪初美国赫奇赫奇峡谷水库建设计划引发的声势浩大的大辩论。在十九世纪末,旧金山市计划修建大型供水工程,水库选在赫奇赫奇峡谷,而此峡谷恰恰位于风光旖旎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内。被誉为“环境保护先知”、世界最早也是当今最大之一的自然保护组织“山地俱乐部”的缔造者、自然保留主义者约翰·缪尔发起了长达七年之久的抗议活动,获得举国关注和广泛的认同,在最终权衡环境和经济利益得失后,美国国会专委会在1913年通过了赫奇赫奇峡谷水库提案,旧金山市才以供应生活用水为名,最终取得了在赫奇赫奇山谷修建奥沙赫里舍大坝的权利。此后至二战前的三十年便形成了美国建坝的第一个高潮。
(二)国际反坝运动兴起
从“赫奇争论”至上世纪70年代,有关大坝建设的争议,主要针对特定工程。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和环保主题日渐突出,反对大坝建设的声音也不断加大。1984年英国生物学家金斯密思和哈德亚德希出版了《大型水坝的社会与环境影响》,宣称大坝引起的问题并不是具体工程或地区特有的,而是大坝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这是第一本收集了反大坝主要观点的书,标志着全球范围内抵制水坝运动的开始。此后,反坝组织纷纷成立,如美国的国际河网、加拿大的国际调查组织、英国的《生态学家》、日本的地球之友、挪威的水与森林研究国际协会等等。国际反坝组织发起了一系列旨在反对建坝的运动,1997年在巴西召开了第一次世界反水坝大会,将每年的3月14日定为世界反水坝日,反坝运动从此正式登上国际舞台,反坝运动也从个别大坝、个别地区、个别国家,蔓延到全球范围。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其核心主张是反对科学理性主义、反对强权主义,主要表现为反传统,贬低人类工业文明,企图消除人们对现代理论的依靠。
大坝,被视作现代科技的产物和象征,无疑也受到了后现代思潮的猛烈批判。后现代主义思潮是推动国际反坝运动走向高潮的真正原因,在传统反坝组织以环境保护为由反对建坝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严重挑战,助长了人们对现代社会和现代观念的否定,他们抨击大坝建设的语言尖锐,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把大坝“妖魔化”,提出更为激进的拆坝、炸坝主张,要从根本上否定大坝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盛行,反坝运动在全球此起彼伏,拆除水坝运动也在悄然展开,美国、瑞士、加拿大、法国、日本相继开始了拆除水坝的行动。
(四)中国大坝建设争议的主要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也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1949年前,我国高于15m以上的水库大坝只有21座,洪灾、旱灾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新中国成立后,水利水电建设事业日新月异,成为建坝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大坝建设争议的调门也不断提高,目前争议的主要特点是:
1.我国改革开发前大坝建设水平低,有成功有失败,问题大坝不少,如三门峡大坝,历经改造仍贻害至今,饱受诟病,成为反对我国大坝建设的主要凭证。
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围绕我国大坝建设的争论也日趋国际化,如三峡大坝建设、怒江梯级电站规划就一直是国际河网等反坝组织关注的焦点。
3.我国水电体制改革有利于水电的快速发展,解决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但各大水电开发公司为了各自利益忽视环境问题和移民安置问题,导致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引发社会普遍关注。
4.国际反坝组织活跃。国际反坝组织一方面在向我国知识界不断传递反水坝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联合国际机构、跨国界河流的下游国家的民间组织,向中国政府施压,反对我国在国际河流上建设大坝。
5.近十年来,我国坝工技术飞速发展,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强度的水能资源开发,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支持和信任,用事实让大坝争议趋向平缓,此外,我国依然处于发展阶段,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我国的影响力目前依然有限。
6.政府对环境问题更加重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继杨柳湖水库因选址在世界遗产地保护范围内被否决后,2015年4月环保部又以“严守生态红线”否决了争议多年的小南海项目,为我国大坝建设环保争议亮明了政府立场,影响深远。
二. 用哲学思想辨析大坝建设争议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从哲学的角度指出:通过人类实践,“自在自然”必然历史地转化为“人化自然”。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生存的周围世界,必然是被人类实践活动改造过、打上了人类主体意志烙印的自然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水关系是最核心的关系之一,人水关系必然经历着从人被动“适应水”到盲目“主宰水”,再到科学“善待水”的演化,这其中,大坝建设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重要的连接。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说得好:是否大力发展水电,最终是哲学问题。
(一)大坝建设的益处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就有了最初的水利工程。位于现约旦王国杰瓦地区的小土坝群,建于公园前4000年,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水坝。公元前2800年,埃及人建造了20m高的赛德尔卡格拉大坝,从此以后,人类为了“兴利除害”,大坝建设从未停止过。到了二十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兴建高坝开发水电资源成为水资源管理的最重要手段,从二十世纪30年代起,高坝建设成了经济发展的代名词,坝高是代表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高坝绝大部分是在这一时期建成,因此,就人类文明进程而言,从水坝到大坝再到高坝,建坝效益在不断扩大,其利不言自明。
(二)反对大坝建设的理论依据
纵观世界各国反对大坝建设的理由,其反对的理论依据如下:大坝建设争议源自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反坝运动将破坏环境的责任归结于大坝技术本身;后现代主义思潮把反对大坝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同起来,宣扬“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主张“让江河自由奔腾”、“保留原生态”,提倡人和自然万物权力平等,人类不应该也不具有权力对自然进行干预和改造,从根本上颠覆大坝建设的哲学基础。
(三)对大坝建设争议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科学统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指导我们认识大坝建设中的争议,分析反对建坝的理论基础,从而认清反坝运动的唯心本质。
1.实践论是研究大坝建设争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尽管反坝组织有其貌似严谨的理论依据,但从世界各国建坝和拆坝情况来看,发达国家拆坝虽然确实有恢复河流生态的考虑,但更多的是由于经济的原因,拆除的都是一些年久失修、超过了使用年限、除险加固成本过高的小型病险水坝。
大坝建设作为典型的人化自然过程,集中体现了人类改善自身安全条件和生存质量的实践过程。我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的李伯聪教授说得好:“我造物故我在”,这充分说明了大坝建设实践在人类进化和文明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2.认识论和辩证法是辨析大坝建设争议是非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告诉我们:科学的进步永远是一个否定之否定、有限向无限不断逼近的过程;今天的科学技术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能力的提高,人类才有可能处理好世界面临的包括生态和资源环境在内的种种问题,创建人类的绿色文明。后现代社会思潮将社会弊端归咎于人类掌握了科学技术后对自然力的征服,借反思来清算科学理性,试图颠覆传统主流哲学主客体关系的自然观,将之批判为人类中心主义,宣扬生态中心主义,这些“反思哲学”构成了当代激进环保主义的思想基础,他们把反对大坝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同起来,这是消极、片面的崇拜自然,显示生态中心主义认识论是典型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
水坝到大坝再到高坝的人类建坝发展史,充分展示了人类“适应水”到“主宰水”的过程。古代水利工程中之所以没有出现高坝,是古人根本没有建设能力,只能“适应”大江大河之水在崇山峻岭中奔腾流淌。当代人类能够“唤醒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有了“主宰水”的能力。对于未来,可以预想的是,人类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大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力度,真正能够“善待水”,而早期建设的水坝、大坝、高坝都将随着使用年限的到达,需要修补加固或者退役报废或者拆除重建,因此,建坝与拆坝将最终达到平衡。
3.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衡量大坝建设是非得失的标准和尺度
大坝建设有着复杂的勘查、规划、论证过程,但每个大坝都是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因此,每个大坝建设的利与弊不能一概而论。大坝建设作为典型的人化自然过程,集中体现了人类改善自身安全条件和生存质量的人道主义努力。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唯有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才是衡量包括大坝建设在内一切工程建设是非得失的标准和尺度。
三. 未来中国大坝建设思路的战略调整
我国在2004年实现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2015年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已经突破3亿千瓦,十年内完成了2亿千瓦,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强度的水能资源开发。根据我国水电中长期间发展战略目标,2030年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4.3亿千瓦,届时澜沧江和金沙江上游水电全部建成投产,怒江上游规划的梯级电站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梯级电站需要开工,其它主要河流干流水电站开发基本完毕。因此,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仍处于大有可为的发展阶段,但高峰期已过。对于今后15年内再增加1.3亿千瓦水电总装机容量的建设目标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优质水电资源已经不多,规划的怒江梯级电站和雅鲁藏布江梯级电站大多位于生态脆弱和敏感地区,自然遗产问题、环保问题、法律问题、国际河流问题等因素错综复杂,需要从战略思路上进行适当调整。
(一)大坝建设的生态环境责任
未来我国主要河流干流水电开发集中在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的V字形峡谷河道,那里水量枯丰随季节性变化极大,地质条件复杂,为地震多发带区,需要修建梯级的高坝或特高坝、大流量、大容量电站。由于电站位于生态脆弱和敏感地区,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大坝建设的生态环境责任,赋予大坝生态功能是必然选择。
那么,什么是大坝的生态功能呢?笔者认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增加了大坝后,增加的大坝与原生态系统之间会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对新的复合系统有利也有弊,我们把大坝对新的复合系统有用的作用称为大坝的生态功能。赋予大坝生态功能,需要从大坝功能上进行深层研究、设计上考虑、运行调度上发挥,尤其对梯级电站的运行调度,这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不断探索。例如:黄河上的三门峡、小浪底两个电站,地理位置差不多,但三门峡工程是失败的,而小浪底工程通过合理的排沙设计、科学的运行调度,已经成为我国初具大坝生态功能的示范性工程。
(二) 优化大坝建设后复合生态系统的必要手段
就目前技术而言,大坝建设后出现的种种问题说明靠现有的坝工技术还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优化大坝建设后复合生态系统的必要手段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1.彻底改变我国在大坝工程建设中重视环境影响评估、忽视环保措施落实的现象,在大坝建设和运行调度中推行环境监理制度和社会影响调查制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引入公众参与大坝建设环评和决策的机制,立法让公众意见在大坝建设项目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3.建立并完善大坝工程的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生态补偿和移民补偿问题,是真正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手段。
(三) 大坝无言——水利水电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大坝无言”是中国大坝协会的官方微博,诗意地体现了为我国水电“代言”的积极姿态。作为我国水利水电科技工作者,我们坚信生态问题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依靠科学、依靠发展才能解决。我们要正视大坝建设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种种负面影响的客观事实,要善于从反面意见中吸收其合理的成分,持续改进大坝建设水平,增强大坝的生态环境功能,优化大坝建设后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必要手段,采用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将大坝建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实现生态环境协调、优化和再造,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本文获2015年水利部秋季党校优秀论文一等奖,有删节)
(作者为结构材料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