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参股公司海威华芯的磷化铟、砷化镓等产品用于光通信器件、光模块、光芯片等领域。

光模块最大的两个成本构成分别是光发射组件(TOSA,占比35.04%)和光接收组件(ROSA,占比23.36%),这其中又以光芯片占比最大。进一步拆分成本,TOSA对应的激光器芯片是光模块成本最大构成部分。

磷化铟InP是最重要的光模块激光器芯片材料。

光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光模块传输速率,是光通信产业链核心之一。当前最主要的三个光电芯片平台分别是磷化铟(InP)、硅和氮化硅,而InP在传输损耗、散热性能、转换效率、工作效率极限和噪声特性等方面表现最佳。

据Yole预测,至2026年,InP全球销量将达100万片,7年CAGR近14%。全球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表示,其确认采用磷化铟材料的激光器作为光源。

InP国内成熟产能稀缺。

InP全球市场份额CR5 95%,其中行业龙头日本住友拥有全球60%市占率,国内厂商市占率不足2%。已经批量供货的成熟产能仅包括云南锗业、华芯科技和鼎泰芯源等少数几家企业。

海特高新首次回复InP产品用于光模块领域。

华芯科技原控股股东海特高新近期通过互动易首次承认,华芯科技的InP产品用于光通信器件、光模块、光芯片等领域,且已批量交付。

此外,华芯科技股东阵容豪华,还包括中电科集团29所(21%)和国开基金(5%)等中字头,研发、业绩等方面赋能确定性高(20年已实现1.7亿营收)。

海特高新估值修复预期明确。

作为重资产型企业,公司6月15日收盘PB MRQ仅1.57x,处于上市以来最低水平(均值3.43x,负一倍标准差1.90x),估值修复预期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