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盐属于我国不可逆转的战略性稀缺资源。中农国际钾盐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农国际”)积极响应国家“境外找钾”战略,经过近十年深耕,在老挝钾盐板块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取得老挝甘蒙省35平方公里、折纯氯化钾资源量1.52亿吨的钾盐矿开采权,并成为第一家实现境外钾盐项目工业化生产的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走出去”的境外钾盐开发中资企业做出了表率。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该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2016年被纳入国家发改委与老挝投资计划部共同签署的《产能与投资合作重点项目》,成为我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重要资源类项目。
1.基本情况
中农老挝钾盐项目位于老挝国中部的甘蒙省他曲县,距老挝首都万象380公里,距越南中部万安港280公里,东侧紧邻纵贯老挝南北、连接柬埔寨和越南的重要交通干线13号公路,海运、陆运条件便利。矿区地处东南亚中部地区,距离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及印度等农业国家较近,靠近我国市场,目标市场定位合理,具有较强的区位竞争优势。未来中老铁路投入运营后,将为产品陆路运输提供更多便捷。
中农国际于2009年在老挝甘蒙省农波县钾盐矿区35平方公里钾矿开采权,是我国在东南亚第一个获得开采权的大型钾盐矿项目。整个矿区查明钾镁盐矿石总储量约10.02亿吨,折纯氯化钾储量8.28亿吨,资源储量巨大,矿体埋藏适中,宜于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经过先期建设,目前产能已达到20万吨/年。
2、历史沿革
老挝钾盐项目于2006年开始勘探,至2008年中农矿产资源勘探有限公司(简称“中农矿产”)共计取得了214.8平方公里的钾盐探矿权,并于2009年3月获得了其中35 平方公里(东泰矿区)的“开采许可证”,成为中国在东南亚第一个获得开采权的大型钾盐矿项目。
2011年10月5日,一百万吨老挝钾盐项目正式获得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一期项目的核准”(发改外资[2011]2186号),同年11月26日,老挝钾盐项目十万吨验证工程完成工艺优化、技改的工业化摸索,正式转入工业化生产阶段。
2013年12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中农老挝钾盐项目组织专家评审,专家组结论“十万吨验证项目是目前我国16个海外钾肥项目中唯一一个实现工业化量产的项目(2013年共计生产氯化钾7万余吨),验证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和目标,充分验证了固体钾镁盐矿从钾盐开采、选矿加工、尾矿充填以及尾矿利用系统技术工业化的可行性,也为下一阶段扩大生产,建设更大规模的钾盐矿开发工程提供了工程经验、工艺设计和生产参数”。
2014年7月,中农集团等十家原中农矿产股东共同在北京设立了中农国际钾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国际”),并将35平方公里采矿权及已建成的10万吨装置资产拆分至中农国际。2015年,中农国际以36.9亿元的交易价格与广州东凌国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东凌国际”,股票代码000893)进行资产重组,率先实现了老挝钾盐资源项目资产登陆国内A股市场。
3、35平方公里100万吨钾肥项目进展
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及投资的安全性,中农国际于2011年底先行建成了东泰矿区10万吨/年钾肥验证项目,2012年正式转入工业化生产,2013年已全面实现达标达产,成为全球钾肥新生领域首家实现工业化量产并实现经济效益的钾肥项目。经过自主研发与改造扩能,该套装置已突破原设计生产能力,产能逐年提升,2016年、2017年分别生产钾肥13.83万吨、17.28万吨,2018年已经达到年产20万吨钾肥的能力,实现了产能翻倍增长。与此同时,通过全面开展降本增效措施,现有10万吨装置已经实现了可与国际钾肥巨头竞争的成本水平。截至2019年3月底,该项目共计生产合格钾肥产品近90万吨,产品销往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新西兰、毛里求斯、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以东南亚地区为核心的销售网络,成为全球钾肥市场上一支极具竞争力的新生力量。
10万吨验证项目意义重大,它充分验证了老挝钾盐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为我国投资海外钾矿项目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通过该项目的建设运营,中农国际不仅攻克了固体钾镁盐矿开采的技术难关,解决了光卤石尾矿处理等世界级环保难题,获得了尾矿充填技术专利,实现了稳产高产,还积累了丰富的项目运营管理经验,构建了高效的管理和技术团队,为后续更大规模的钾肥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公司已着手推进东泰矿区50万吨/年扩建项目建设,其中关键子项“400万吨皮带斜井”及配套的供水系统、大型贮液池已建设完毕,正在加快组织实施方案设计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