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市城乡建设局 2021年09月09日

一、发展环境

(一)建设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沈阳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加快集聚发展动能的五年。在新发展理念指引、振兴发展要求和《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等规划引领下,城乡建设坚持系统谋划,围绕“治改提创”,创新工作专班、现场指挥部、挂图作战、红黄绿灯管理等工作机制,精准实施了一大批基础性工程。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引领实现东北振兴彰显了沈阳之气度;不断延伸的综合立体化交通网络见证了沈阳之速度;以人为本的城市生命线建设传递了沈阳之温度;“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等荣誉称号增添了沈阳之风度。成功举办了首届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第十八届世界冬季城市市长会议、哥德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赛、国际马拉松金牌赛事、全国田径锦标赛、国际赛艇公开赛、中国青少年滑雪大奖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成为足球世俱杯承办城市,中街成功创建国家级高品质步行街,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城市影响力日益彰显。

1.城镇体系格局基本稳定,城市空间框架有序发展

规划体系持续完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于2017年获国务院批复,在城市总规编制试点、多规合一改革等工作基础上,全面启动并深入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实现中心城区148个单元控详规划全覆盖。持续完善历史文化名城、水、电、气、路、污、讯等专项规划。

市域城镇体系格局不断优化。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依托沈大、沈山、沈阜、沈铁、沈抚、沈丹6条复合交通走廊轴向发展,形成“一城、六轴”城镇格局。

中心城区“主城+副城”空间结构基本形成。完成市府南迁、二环南移,城市发展重心向南拓展,浑北主城片区现代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浑南主城片区城市创新发展高地日益凸显,外围西部、北部副城产业加快集聚。着力理顺市区两级土地管理权限,基本实现规划、储备、出让、分配、存量盘活“五个统筹”,有力保障城市土地资源要素。

2.现代交通体系加快构建,综合枢纽地位巩固提升

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增强。空港国际枢纽功能进一步强化,桃仙国际机场航线拓展至273条,其中国际航线31条;通航城市达127个,其中国际城市25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位居东北地区第2位。铁路网络持续完善,西部出海铁路、京沈高铁建成通车,沈白高铁开工建设,铁路客运量东北地区排名第1位,两小时高铁圈覆盖东北和京津冀地区。

路网结构不断优化。陆续建设完成南北快速干道、北一路高架桥、东一环快速路、长青街快速路、沈辽路快速路、胜利大街、浑南大道等7条快速路,快速路通行总里程由“十二五”期末的291公里增加至344公里。打通了陵园北街、怒江北街等多年交通瓶颈。建成通车了长安桥、东塔桥、中央大街桥、云龙湖桥四座跨河通道。建设改造完成700余条街巷路和小区配套路。

公共交通系统持续完善。成功获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开通地铁2号线北延长线(辽宁大学至蒲田路)、9号线、10号线3条地铁62公里,启动地铁4号线、2号线南延长线、3号线等共140公里地铁建设。有轨电车网络持续完善,新增有轨电车4号线和6号线,运营里程增加28公里。地面常规公交服务进一步完善,新开调整公交线路208条次,其中新增微循环公交线路70条,公交线路达到321条,线路总长度增加952.9公里,达到5253.3公里,建成区公交站500米覆盖率达100%。

有序引导发展绿色交通。持续建设城市绿道网络,改造完成浑河慢道为标准马拉松赛道,建设浑河北岸百里环城水系慢道,滨水慢道总里程达258公里。开展城市通勤慢道改善工程,提升改造主城100公里干道沿线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

“停车难”问题逐步缓解。通过“新建、挖潜、盘活、共享”四大措施多管齐下,实施解决“停车难”补短板三年行动,填补停车缺口50万。

3.生态环境建设强力推进,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通过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底线控制市域生态空间,对辽河、浑河、蒲河重点流域进行综合整治,实施以浑南环城水系为主的河流连通工程,建设改造辽河康平段、卧龙湖等湿地公园。

实施“一河一策”治理及保护方案。完成建成区12个水体、190公里综合整治,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有水皆污局面彻底改观,成为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实施污水处理提质扩容。完成北部、仙女河等5座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和南部二期、道义三期等8座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工程;启动南部三期、永安二期等7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仙女河污水转输工程、浑南污水管线转输长白干管工程,累计新建46公里截污管线,摘除552处雨污混接点,有效减轻城市污水处理压力。

全力推进水质改善。通过工程、管理、生态三大措施,全市17个省考以上断面全部达标,劣V类断面全部消除。

实施蓝天攻坚战。通过持续实施燃煤锅炉拆除改造、散煤替代、扬尘管控、秸秆综合利用和散乱污企业治理等抗霾“攻坚战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7天提升至287天。

实施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治理,累积修复和管控污染地块面积约209万平方米,医疗废物、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率达100%,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保持在90%以上。

强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大辛、老虎冲2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和大辛、西部、老虎冲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结束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的历史。启动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8.86%,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6.05%。

推进城市景观环境建设。实施“一河两岸”提升工程,强化城市绿地建设,新建公园10余座,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01%,绿化覆盖率达到40.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75平方米,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检,并达到小康指标要求。

4.市政公用设施加快建设,逐步补齐城市运行短板

强化供水设施建设。累计改造供水管网2953公里,开展城市水源结构调整,引入大伙房优质地表水,启动省重点供水工程,地表水供水比例由“十二五”期末的54%提高到75%。

强化供电设施建设。新扩建500千伏沈南变电站,220千伏五爱、进步、高花等变电站14座,66千伏变电站46座,电力弃管小区改造工作全面完成,改善了重点区域供电紧张局面,城区66千伏容载比从1.8提高到2.12,户均停电时长从10.89小时降低到3.72小时。

全面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浑南大道、南京街等主要通信干线,宽带普及率提高至79.6%。4G网络实现四环内全覆盖。实施公交车免费WiFi工程。5G规划全面开展,完成5G基站7321座;获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成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强化供气设施建设。完善以大沈线、秦沈线两路长输气源为主的气源格局,实施99.7公里高压环线、青台子门站、440公里新设市街燃气管网建设,燃气管网总长度达到11855公里。

强化供热设施建设。全面实施燃煤热源“拆小联大”工程,建设大唐、高官台等17座热源厂,累计改造供热旧管网906公里。启动综合管廊建设,获批国家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建成南运河、南北二干线、浑南新城和铁西新城综合管廊,总长度增加至51.5公里。

5.综合防灾设施持续完善,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疫情防控部署高效有力。完成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沈阳集中救治中心)改扩建应急工程建设,快速提升疫情接诊能力。

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完成浑河、柳河、养息牧河等河道的防洪治理工程,共计138公里,确保大、中型河流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以上。组织实施排水防涝补短板三年行动,完成160公里管渠、37座泵站、8个水系出口、6座调蓄池等170项工程,154处积水点得到有效治理,城市重点区域排水河道、区域排水干线和泵站排水能力达到国家3年一遇标准。

持续完善综合防灾设施。人均避难面积提升至1.97平方米。提升消防救援能力,建设消防站9座,单个消防站平均服务面积由26.5平方公里缩小到21.5平方公里。

提升地震预警能力。保持城市抗震7度设防,持续监测市域8座地震台,纳入辽宁省地震应急联动平台,地震速报时间缩短至8分钟以内。

强化危险品管控。全市现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部接入监测预警系统管理平台,搬迁现有生产储存企业至开发区化工园区,实现化工园区外危险品生产企业“零增长”。

6.民生文化工程扎实推进,市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950个,节能暖房改造107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6.82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14万户,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十二五”期末的31.7平方米提高至32.6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61.4%,提前完成小康社会指标任务。

有效落实住房保障任务。全市累计筹集保障资金约28亿元,新增保障家庭8.32万户,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标。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已售商品住房解遗办证等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全面完成。

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建设。完成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盛京皇城城市设计以及盛京皇城、中山路、铁西工人村3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划定18处历史风貌区、清盛京城等80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实施中心里遗址等9处考古发掘。完成沈阳故宫大政殿等13处文物修缮。

深入实施“文化+”战略。打造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推进盛京皇城综合保护利用等重大工程,中街成为首批国家试点步行街,红梅文创园、1905文创园、城市书房、彩虹跑道成为文化新地标。历史文化街区、片区与夜经济融合发展,特色街区加快改造升级。

7.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提升

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科学编制沈阳市村庄总体布局规划、美丽示范村村庄规划、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发展规划,累计创建27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实施宜居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共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5515公里,村内道路硬化改造2344公里,覆盖占比达86%。加强镇村饮水安全建设,开展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解决31.79万村民饮水问题,农村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以上。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期间,沈阳处在战略机遇的叠加期、风险挑战的凸显期、转型发展的攻坚期、蓄势跃升的突破期。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沈阳发挥区位交通、工业基础、生态环境优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激发内需潜力,打造商品和要素循环畅通的巨大引力场。国家大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沈阳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中,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推进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新机遇,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塑造新的经济形态,有利于沈阳发挥产业优势,积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世界科技竞争中抢占新的制高点。

但同时应深刻认识到,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一是城市空间布局层面,尚未形成共建共享的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制,人口与公共资源过多集中于主城区,新城功能不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大。二是城市品质层面,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断头路、行车难、停车难等城市运行短板问题突出;供水、供热、供气管网老化形成严重安全隐患;作为全省碳排放首位城市,碳排放规模约束压力将越来越大。三是投资规模层面,城建投资规模小、融资能力弱、有效的建设期短等建设压力大,部分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战略定位,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在打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解决“老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出示范,在绿色发展和解决“新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出表率,围绕建设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目标,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奋力推动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努力将沈阳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提升城乡生态品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为全省绿色发展作出表率。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性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快培育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编制依据

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国家有关部委提出的行业发展要求,精准对接《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立足沈阳市城乡建设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科学制定高品质城乡建设发展目标任务。主要依据包括: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作出的批示指示,对城市建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的系列重要论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

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支持东北振兴发展的重要文件精神,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更新的系列指导意见。

国家部委行业发展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关于绿色生活创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城市居住社区和基础设施领域建设补短板等一系列城乡建设领域的行业发展要求。

省委省政府总体要求。关于制定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目标纲要。

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关于制定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合作框架协议》;

——《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制定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四)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围绕推动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建设好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以人民至上为根本开展高品质城乡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全面构建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温暖、有尊严、有事业、有希望,把沈阳打造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的大都市,让城市有活力、有品位、有颜值、有温度。

到二〇三五年,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明显增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形成;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美丽沈阳基本建成;城乡基础设施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一)引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构筑都市圈空间协同一体化格局。以沈阳为中心,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阜新和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为支撑,引导沈抚同城化、沈本一体化、沈铁一体化、沈辽鞍一体化、沈阜一体化,推动市际专业化分工协作与园区共建。

完善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构建沈抚、沈营、沈丹、沈哈、沈康、沈彰、沈盘七大交通复合走廊,打造“1小时通勤圈”。共建区域能源设施和水资源保障网络。构筑智慧城市群,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智慧民生服务、城市治理能力一体化。

推进都市圈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协同保护以东部山区、辽河生态廊道和重点生态保护区域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加强跨境河流和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探索建立区域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二)打造“一枢纽四中心”

围绕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东北地区科创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空间方案,完善公共服务、轨道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存量,激发增量,调整低效用地,优化生态环境,展现文化特色,将城市核心板块打造成沈阳市提升优化功能结构的战略锚点,城市存量空间有机更新、功能转换和增量空间功能培育、形象塑造的突出亮点,以及城市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聚焦点。

支撑客货运“双枢纽”空间布局。客运枢纽形成北部、南部两大枢纽。北部客运枢纽以沈阳站、沈阳北站为核心,强化枢纽间交通联系,围绕太原街商业区等城市核心功能板块,开展城市设计,打造高品质的商业街区;南部客运枢纽以沈阳南站、桃仙机场为核心,强化空铁联运,打造沈阳门户枢纽,建设新南站商务区。货运枢纽形成陆港、空港双枢纽。陆港重点依托沈阳国际物流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完善道路网络,整合物流产业用地,打造高品质物流产业区,服务商贸产业;空港重点整合桃仙机场、高铁物流基地等交通资源,强化货运集疏运网络,预留临空经济发展空间,支撑临空型产业发展。

支撑“三大片区”产业格局。以浑南科技城为核心载体,打造浑南产业片区;以中德园为核心载体,打造西部产业片区;以辉山经开区、欧盟经开区为核心载体,打造北部产业片区。重点清退三环内低效工业用地,调整为公共服务、公园绿地和科技创新空间。强化工业与物流联动,加强“双港”物流枢纽同三大制造业板块互动,提升产业物流组织、转运效率。打造中德园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中德国际交流服务区、汽车城服务产业片区、浑南高新区产业片区等核心功能板块。

支撑“一城三区一园多组团”科创功能布局。围绕浑南科技城、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沈北科教园以及多个创新要素集聚、服务功能完备的科创组团空间,高标准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重点打造浑南科技城,优化现状基础设施,引入活力街道功能,做优中央公园。以M0用地模式,新建中关村等科创产业社区。依托综合性大学、楼宇型孵化器,着力打造首府等10个具有示范性的双创先行示范区,推动既有科创组团业态更新,培育外围科创组团。

支撑“一心+四点”现代金融服务布局。加快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建设为国内知名的金融集聚区,提升浑南科技城核心区、东软软件园、国际软件园、东北金融后台大数据服务中心四个金融功能节点服务能级。

支撑“轴线+核心+路径+节点”的文化空间布局。围绕东西沈阳印记展示轴和南北沈阳文化传承轴,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串联重点文化片区,构建城市历史文化空间骨架。围绕以盛京皇城、中山路、铁西工人村3处历史文化街区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核心区,进一步强化城市空间设计,完善盛京皇城等城市核心发展板块。推进多处历史文化片区更新利用,高品质建设工业博物馆、北大营、三台子等文化片区。依托滨水空间文化路径,对农大南、王家湾、满融、上沙、沈水、双马、平罗湾、丁香湖等滨水核心功能板块进行整体开发。围绕文化空间节点,配套完善沈水、双马、冬雪湖等外围文旅小镇基础设施。

促进市级中心功能不断提升。以金融商贸开发区、太原街地区、中街-小东路为重点,建设东北区域性金融商务、商业商贸、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等中心,提升城市高端服务与核心竞争职能,形成服务城市、面向区域的综合性公共中心。

(三)做优县域发展空间

提升县城集聚能力。提升辽中、康平、法库与新民中心地区城市功能与服务品质,重点加强产业、人口集聚,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形成市域次中心。重点建设辽中近海经济区核心区、新民高铁新城核心区、法库东湖新城核心区、法库通航产业园核心区和康平卧龙湖滨湖核心区。

推动中心镇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现代小城市、县域副中心”的定位,在全市按照小城市、区域中心镇、郊区新城打造3各层级17个中心镇,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提升中心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集聚人口功能,全面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质量。

发挥专业村示范作用。构建多点支撑、产业协同、镇村联动、优势互补、梯次发展、业态丰富的乡村新格局。建设150个特色种植类、规模养殖类、加工流通类、休闲旅游类、电子商务类、非农产业类等专业村示范典型,支撑打造一批主导产业更加突出、品牌优势更加明显、农村环境更加优美、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的经济强村,进一步完善专业村农村公路,围绕公路客运站、邮政快递网点打造综合服务中心,打通乡村流通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四、提升功能品质,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一)建设国家现代综合枢纽

1.建设国际航空枢纽

提质扩容桃仙国际机场枢纽能级。按照F类标准修建机场二跑道,结合建设进度,同步配建空管工程、供油工程。开展T4航站楼方案研究,预留城际铁路设站建设条件。结合沈阳地铁2号线引入机场,适时启动T3航站楼东侧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建设和T2航站楼改造。建设东航站区物流中心,配套建设机场路南侧货运通道,以无缝衔接、高效转运、快速通关为目标,打造临空经济区多式联运中心。构建通达通畅的航线网络,增加与国内各区域中心城市间航线数量,稳步提高国内二、三线城市覆盖率;积极拓展国际航线网络,巩固加强俄罗斯远东、日韩、东南亚主要市场的固有优势地位,继续拓展欧美地区通航点,完善辐射亚洲、连接欧美的国际航线网络。

强化交通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机场轨道交通集疏运网络,续建完成地铁2号线南延线,储备地铁商务快线K2线,结合T4航站楼规划方案,预留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快线与普线,推动桃仙机场融入国家高铁网、沈阳都市圈城际网与沈阳全域轨道网。抓实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加强机场道路可达性,向西打开机场门户,研究机场西出口路、疏港路、沈营大街等道路建设方案,形成两级疏解环路。一级环路依托三环、沈丹、沈大、都市圈环线高速,形成大范围疏解环路,服务沈阳都市圈;二级环路依托四环、沈丹、都市圈环线高速、疏港路形成机场外围疏解环路,形成“东西一体、南北贯通”的枢纽格局。

2.提升国家铁路枢纽

拓宽对外开放通道。充分发挥沈阳中蒙俄经济走廊区位优势,扩容沈满欧、沈连欧、沈海欧、沈新欧通道,预留中-韩-朝、中俄滨海、沈珠欧通道,争创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积极融入国家高铁网络,配合铁路部门加快推进沈白高铁、哈大高铁增三线、沈阳南动车所建设工程,适时启动京哈直通线建设工程。强化普速铁路建设,推动沈丹铁路外迁、沈山增线工程,做好沈金铁路前期工作。提前谋划秦沈二通道高铁,实现桃仙机场接入国家高铁网。围绕大连跨渤海通道,超前谋划沈阳-大连高速交通廊道,实现海陆无缝衔接。

强化铁路客运枢纽建设。进一步完善铁路站点的交通集疏运体系,实现铁路与城市交通的无缝换乘,完善沈阳站、沈阳西站、沈阳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结合沈白高铁,改造沈阳北站,建设沈抚示范区高铁站,带动沈抚新区发展。

创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扩建沈阳铁路综合货场,创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申请铁路口岸功能,建设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办理综合货运相关业务。

完善铁路货运枢纽。谋划临空经济区铁路货运站,发展高铁物流。扩能改造裕国编组站,增加沈阳铁路枢纽货运中转能力。以多式联运为重点,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铁路货运枢纽格局,提升文官屯、沙岭、辉山货场吞吐能力,强化货运铁路场站口岸与保税、集装箱物流、多式联运、公路集散分拨、供应链服务、商贸物流、综合服务等功能。推进临空经济区、宝马大东厂区、华润热电、自贸区内综合保税区等铁路专用线建设。探索开通沈阳至大连、天津、哈尔滨、成都等城市“钟摆式”铁路货运专线和高铁货运班列,改善货运结构。

3.完善区域公路枢纽

加密高速公路网。续建完成沈康高速,强化康平、法库与沈阳主城的交通联系。推动沈阳都市圈环线高速南环新建项目,实现绕城高速公路功能外移,减少沈阳都市圈各城市间绕行距离,形成中心城市高效交通通勤网络。储备沈抚南环连接线,强化沈抚同城快速交通联系,补齐东部旅游高速通道短板。

研究跨市公路网。南向畅通陆海通道,支撑沈-辽-鞍振兴脊梁,保障沈阳-本溪国家安全通道,补齐沈阳都市圈与锦州通道短板,强化沈抚同城交通联系,储备沈辽产业大道、大堤路南延、沈辽鞍通道、沈李线、白康线、沈黑线、通武线、苏边线、拉白线等项目。北向加密干线路网,补齐公路“南密北疏”的空间布局短板,强化沈阳-铁岭、沈阳-阜新以及辽蒙通道联系,储备沈新产业大道、京沈线、绥沈线、康辽线、康蒙大通道等建设工程。

优化完善产业及旅游公路。打通西北连接线,形成西北部产业联络环线,支撑西北部产业发展。提质升级东部旅游公路,规划建设东部旅游开发大道、北沙河滨水路、浑河北岸滨河路,支撑东部山区旅游产业。

完善县域公路。建设新民市绕城南环线,外迁穿越新民市区的国道G230与国道G304。建设辽中西部环线,疏解十灯线过境功能。建设完善法库环线,外迁穿越法库市区的国道G203。

打通瓶颈断头路。实施“渡改桥”工程,强化跨辽河、柳河通道建设,缓解跨河通道瓶颈,重点建设满都户大桥、沈张辽河特大桥、卡力马辽河大桥、马虎山大桥、柳河大桥等跨河通道。打通干线公路断头路,建设浑河25街、马宋延长线、伯官延长线、沈法康快速通道、沈彰开发大道蒲河连接线、文大路。强化县域公路联系,扩建十灯线、沈环线等公路,提升路网联通程度。

4.打造现代物流枢纽

打造“双港”物流枢纽格局。完善沈阳国际物流港,结合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发挥沈阳铁路综合货场站和深国际公路综合物流港优势,加快海关监管场站和铁路口岸建设,打造东北地区总部型商贸物流基地和运营中心。全面规划临空经济区多式联运中心,增加全货机航班,发展高铁快运与航空快运,运输高附加值小件运输,搭建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发挥枢纽经济积极作用,全面支撑与带动临空经济区建设。加强双港间交通联系,以铁路运输为引领,储备货车西南环线,结合西部出海铁路,实现“内客外货”运输格局。完善物流枢纽与口岸衔接,畅通物流大通道与城市配送网络交通线网连接,提高干支衔接能力和转运分拨效率。加快城市中心各类专业市场向枢纽内搬迁集成,推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5.构建国家信息枢纽

推进“宽带沈阳”建设,实现市域光纤深度覆盖,城区及重点园区实现1000兆比特/秒以上宽带接入服务能力,城区及行政村实现家庭用户带宽100兆比特/秒以上灵活选择,光纤宽带普及率达到50%以上。加快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于IPv6的互联网部署和商用。加快建设互联网根服务器镜像节点和国家顶级域名节点。全面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保留现状15座通信核心局,新建汇聚机房63座,新建3.6万余座基站,构建“站、网、局”相互衔接的5G通信基础设施体系。逐步推进互联网进村、5G进村。2022年覆盖全市建设用地,2025年实现全域覆盖,满足5G全场景应用需求。建成移动网、固网“双千兆城市”,成为东北地区信息传输量最大的枢纽城市。

(二)支撑打造轨道上的城市

1.启动城际铁路与市域(郊)铁路规划研究

做好城际铁路与市域(郊)铁路交通项目中长期储备,深化沈辽鞍、沈抚、沈铁、沈本等城际铁路规划研究。综合考虑都市圈1小时通勤需求,优先盘活既有普速铁路富余运能,利用苏抚铁路开行沈抚城际铁路,实现“国铁公交化”运营。统筹沈大东北振兴发展轴、烟大走廊,开展沈辽鞍、沈本城际铁路前期研究,接入桃仙机场。谋划沈新、沈辽与沈康市域(郊)铁路,支撑沈新、沈辽、沈康市域空间发展轴,带动重点镇、专业镇发展。

2.持续加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启动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展四网融合顶层设计,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四张网有机融合,灵活采用城市轨道快线、城市轨道普线、新型轨道交通等多种制式,研究“商务快线+文旅快线”组成的快线网络,谋划建设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打造功能层次清晰、衔接一体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网。

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构建以地铁为骨干的通勤圈,完成第三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推进地铁3号线、4号线、6号线、2号线南延线、1号线东延线建成通车,到2025年,通车里程力争达到257公里。启动第四期地铁建设规划编制及报批工作,持续加密轨道普线,新增轨道快线。谋划建设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打造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探索新型轨道交通应用与产业发展。

3.实施TOD交通枢纽综合开发

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围绕“轨道上的沈阳”,打造“多层次、多方式、一体化、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按照“站城融合、交通一体”的综合开发理念,推动轨道交通枢纽与城市有机融合。依托在建及已建地铁线路,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重点发展板块地块开发,对轨道交通枢纽开展TOD站城一体化开发与城市更新改造,全面释放地铁沿线城市空间土地价值。建设P+R换乘枢纽,引导跨市车辆及外围地区居民换乘地铁进入市中心,形成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

形成“停车场、枢纽站、停保场”三级公交场站体系。通过新建公交场站、挖潜现状场站、设置临时场站3项措施,逐步缓解公交马路停车问题。创新场站建设运营模式,探索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维护的体制机制,试点采用竞配建、PPP等方式建设公交场站,规模以上场站用地考虑多业态功能复合开发模式,实现“以站养站”。

(三)完善绿色宜行城市交通

1.持续优化城市路网结构

完善快速路网络。续建完成四环棋盘山隧道、中德园大堤路,建设北一路、元江街、长青街等快速路,推动四环快速路平改立及智慧化改造,储备沈辽路、胜利大街、疏港路、虎石台大街等工程,逐步完善“环形+放射”快速路网络。通过节点改造、道路拓宽、路口渠化、交通管理等措施,缓解既有快速路的拥堵点。

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建设。践行“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22号路、迎宾路等环间射线;打通和睦路、向山路等城市内部断头路、瓶颈路,增加长白北路等跨铁路通道,打破铁路对跨区交通阻隔。建设核心板块交通干道,支撑曹仲、上沙等城市核心发展板块开发建设。

推进小区配套路建设。充分利用微改造、微循环优化道路空间,提升出行品质和街道活力,结合城市更新与开发,加密城市支路,完善小区配套路。

2.开展城市街道有机更新

以“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为原则,进行城市道路有机更新,重点对主城区有代表性、有特点的街路进行有机更新,实现人行优先、非机动车优先、人车分离、机非分离、人行道贯通、非机动车道贯通、行人过街设施增加,完善休闲座椅等“城市家具”,提升城市道路功能。

3.综合整治城市背街小巷

开展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坚持与基础设施、背街小巷、公共服务设施改造相同步,建立完整居住社区的建设机制,开展背街小巷改造。按照“设施规范类、品质提升类、示范特色类”三级标准,分级对街巷空间、建筑立面、交通设施、公共设施、绿化景观、环境卫生等七类背街小巷要素实施综合治理,重点整治私搭乱建、乱停车、堆物堆料、外立面破损、违规占道经营、违规广告牌匾、道路破损、乱搭架空线、裸露地面、设施缺失等十类环境问题,强化街巷文化符号标识,让人读出文化、读出情感、读出记忆和乡愁。

4.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

按照“统筹规划、政策引领、强化管理、智慧共享、多元建设”的工作思路,谋划停车系统综合规划,开展新一轮城市停车资源普查,找出停车缺口,通过实施“以静制动”的交通管理政策,强化停车管理,推动绿色出行。优先盘活“存量”、精准供给“增量”、实现做大“总量”,初步消除路内路外停车乱象,改善热点地区停车秩序,打造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停车工作模式。在地铁站、医院、商圈、办公、中小学等停车矛盾突出的热点区域,采用地上立体、地下空间等形式建设公共停车场。

(四)提高城镇供水基础设施建设

1.优化水源结构

补齐城市供水短板,加大水源开发力度,继续推进大伙房输水二期工程和省重点供水工程引入工程,新增地表水供水能力48万吨/日,总供水能力达到298万吨/日。实施东部、西部/城南净水厂二期工程,接收大伙房输水二期工程水源。实施城北、法库水厂二期工程,接收省重点供水工程水源。改造辽中水厂,提升辽中地区供水能力。按计划削减地下水开采量,有序关停管网区内自备井,推进城市供水统一管理。

2.完善供水管网系统

干线方面,沿南三环、四环建设大伙房东、西水厂二期输水干线,长度约73公里;沿沈北路、四环等道路建设省重点供水工程棋盘山输水管线,长度约16公里。联络线方面,建设南运河、东部、南部及西部区域间联络线,长度约46公里,确保城市水源日常检修与应急备用时及时切换、互为补充;加快城市周边地区配水管网建设,实施皇姑首府、于洪丁香、恒大文旅城供水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供水管网覆盖率。老旧管网方面,改造市街供水管网258公里、小区内网4171公里,降低管网漏损率,提高用水可靠性。改造小区加压泵站及贮水池等,保障二次供水的水量和水质。

(五)建设低碳能源供给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进一步推进清洁供热,加快输气管道建设,推动新能源开发与应用。

1.推进清洁供热

全面优化供热能源结构。规划形成热电联产、大型热源厂、清洁能源相结合的供热模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供热体系。积极推进华润沈海热电厂等容量迁建项目,同步配套建设供热回输管线,向原址负荷进行热力回供。全面禁止新建燃煤供热项目,并逐步取消规模小、效率低、烟气排放不达标的燃煤热源厂。有序发展天然气、电蓄热、水源热泵、污地源、生物质等清洁能源供热方式,逐步提高清洁能源供热比例。加快华晨宝马大东厂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建设,高标准满足扩建工厂用热需求,实现能源高效梯级利用。

搭建城市多环网供热系统。推进建设全市DN1400mm大环网管线和铁岭发电厂DN1400mm输热管线,实现多热源多环网联合运行,逐步实现热网智能化,促进热能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提高热网经济性和安全性。

2.建设气化沈阳

积极引进新气源。新建法库门站、永乐门站,接收中俄东线管道天然气和阜新大唐煤制天然气,提高气源供应能力。完成四环路东北外环、永乐门站输气管线等共123公里高压管线建设,实现多气源互联互通。

优化燃气设施和管网系统。实施青年大街、沈水路、东李线等次高压管道及6座高中压调压站。铺设棋盘山、沈北航空产业园、东塔等次高压及中压管网。完成市区内老旧管网改造。

拓展天然气利用领域。推进污染型工业企业的气代油和气代煤工作,加大燃煤锅炉“煤改气”力度,积极发展冷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项目,适度发展天然气汽车用气和发电用气,加快推进重点乡镇燃气入户工程项目。到2025年,天然气年消费量力争达到30亿立方米。

提升应急储备及调峰能力。规划建设LNG应急储备站,同时采用租赁沿海接收站LNG储罐等方式满足储气要求,到2025年,综合储气能力达到1.75亿立方米。

全面提升沈阳市燃气管网的智能化水平。结合城市大脑工程,建立政府和企业级两层智慧管控平台,保证平稳和安全供气。

3.提升电力供给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围绕220千伏及以上电网网架结构、城区配电网容载比、农村供电可靠性、停电时长等关键指标,完善核心电力枢纽体系,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打造智慧坚强可靠的城乡供电新格局。建设500千伏茂台输变电工程,加快西北部系统电源引入,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续建500千伏盛京变电站,新建宁山、东贸、凌空、滨河、远航等7座220千伏变电站,提高供电稳定性,缓解老城区供电紧张问题。新建文西、进步等8座220千伏变电站,满足铁西中德产业园、沈水新城等地区新增用电负荷。实施电网数字化改造升级,推进信息通信技术与电网深度融合发展,依托东北能源大数据中心,深化大数据应用与价值挖掘,推进浑南区能源互联网试点项目建设。按照内密外疏,配建为主、公共为辅的建设原则,通过政府组织协调,引入社会资本,规划新增公共充电站点,合理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到2025年,220千伏容载比提高至2.17,市区户均停电时长降至1小时以内。

五、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幸福活力的生活圈

(一)推动建设“完整社区”

1.配置保障性公服设施空间

以吸引人、留住人、发展人为出发点,以1000米步行范围为基准形成街区空间,配置满足不同类型及层次需求的日常基本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打造15分钟生活圈。完善基层文化站、图书馆、科普、养老、卫生等便民设施和文体广场、口袋公园等活动空间,打好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三个品牌,带动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打造完整社区,以“两邻”社区建设激活基层治理,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转变。

2.推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

坚持片区式改造理念,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重点突出“一拆、五改、三增加”,拆除违章建筑,实施线缆管线入地改造、建筑屋面防水和节能改造、各类地下管线改造、道路改造、绿地改造等“上改下”工程,增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用房、休闲座椅等“城市家具”和城市书屋等生活娱乐设施、消防和监控等安全设施。结合排水防涝等城建项目排迁工程以及市政道路新建、翻修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中心城区的老旧灰口铸铁燃气管线及老旧供水管网实施全面改造。2025年前,完成全市172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抓好“一城一策”试点工作,全面落实调控要求,强化区域成本综合核算,建立房地联动机制,着力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

3.完善多元住房保障体系

保持住房市场体系与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抓好房地产“一城一策”试点和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继续发挥公租房基本保障作用,大力推进政策性租赁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工作,加快人才公寓建设进度,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实现供需总量均衡、价格运行稳定、结构持续优化、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基本满足各类型人群住房需求。创新住房制度,把住房作为吸引企业和人才的重要措施,承接人才转移、产业转移,助力招商引资。

(二)补齐应急防灾设施短板

1.完善城市避难场所

按权责完善、维护和管理现有避难场所,结合新建公园、广场、城市绿地、学校、体育场馆等设施,加强标准避难场所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应用,力争人均避难面积达到国家标准1.5平方米,满足辖区内居民紧急避险和临时安置等需求。

2.新建市级物资储备库

以交通便利、市政条件较好、地势平坦为选址原则,新建应急物资储备库1座,用于医疗防疫类、应急救援类、生活救助类物资的储备,保障灾后24小时内灾民能得到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城市居民生活基本正常,避免次生灾害的威胁。

3.提高消防救援能力

规划建成消防站6座,包括永安、沈北、平罗湾、千山4座普通站及张士、东湖2座特勤站,单个消防站平均服务面积达到15.6平方公里。启动建设普通消防站4座,分别是东望、兰胜、南阳湖、南塔消防站,全部建成后中心城区单个消防站平均服务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增加高层灭火、隧道灭火等特种消防装备,完善各消防站装备配置,建立专业化的消防力量。

(三)强化城市垃圾综合治理

强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大辛、老虎冲生活垃圾填埋场提升整治工程和堆体维护工程。通过实施加速垃圾堆体稳定、疏导垃圾堆体内渗沥液、陡坡整形、局部覆盖和场区绿化工程,控制垃圾堆体臭味散发,切实解决民生环境问题。实施大辛、老虎冲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大辛封场面积28万平方米,老虎冲封场面积32万平方米。实施大辛、老虎冲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大辛日处理规模300吨,老虎冲日处理规模300吨。实施大辛、老虎冲焚烧发电项目飞灰填埋场二期工程,大辛库容35万立方米,老虎冲库容53万立方米。合理规划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提升大辛、老虎冲和西部等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效率,统筹规划建设县域及农村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持续推动全市建筑弃土消纳场、建筑垃圾中转站建设,适时启动南部、西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推广应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全域覆盖。开展专项市容整治,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四分类”,建立家庭厨余垃圾分类体系,规范运行可回收物回收体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分类覆盖率不低于9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5%。依托城市大脑全面推行数字化远程监管,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过程的监管。

(四)建设完善乡村民生设施

1.推动城乡交通互联互通

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优化市域县道、乡道、村道,进一步改善农村公路,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围绕重点乡镇、重点园区、特色乡村等,织密道路网络,实现村屯100%通硬化路,行政村之间100%通硬化路,乡级公路沥青(水泥)路铺装率达到100%。实施道路改造和亮化工程,加速镇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鼓励发展镇村公交,重点解决行政村2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推进“快递进村”,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适时启动四个县域邮件处理中心改造升级,推进乡村邮政快递网点、综合服务站、客运站等设施资源整合共享,推动邮快合作,促进快递服务直投到村。

2.推动安全饮水建设

进一步优化农村供水格局,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等方式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城乡供水管网,兴建集中供水厂,全面推进建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保障农村供水。

3.推动乡镇公厕建设

加强施工和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支持沈北、于洪等开展改厕和污水一体化建设试点,推进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公共厕所新建、改造和内部厕所开放,加强日常使用维护。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对全市不能正常使用的农厕有序推开整改工作,实现整改率、达标率、群众满意率“三个100%”。

4.推动农村垃圾治理

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垃圾收集车辆。建设乡镇垃圾转运设施,新建、改造一批垃圾压缩站,科学配备垃圾转运车辆。加强县域垃圾填埋场处置能力建设,配置渗沥液处理设施。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试点,鼓励垃圾分类投放。

六、提升生态品质,营造美好城乡人居环境

(一)塑造生态宜居城市新风貌

1.以水润城

坚持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四水同治”,加强生态水系的规划建设,在全市形成水净、岸绿、景美的滨水空间。推进“三带、两环、百湖”河湖库联通,连通浑南环城水系,形成河河连通,河湖连通,实现有河有水。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建立“一河一策”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河湖“清四乱”常态化管理,强化生态封育区管控,完善湿地生态补水机制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推进卧龙湖、北沙河、白塔堡河等湖泊和水系治理工程,积极参与辽河国家公园建设,打造“大河文化+自然风光+慢生活”空间。开展“堵污口、治污泥、清垃圾、净水质”专项行动,提升污水收集处置能力。深入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违法问题清理。巩固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持续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加强运河、浑河、蒲河水系及丁香湖、卧龙湖等湖泊日常管理和检查考核,实行水岸共治,及时清除河道、湖泊水面和周边垃圾杂物,保持岸坡整洁。巩固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整治中小河流域。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切实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深入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违法问题清理,建立并实施水源地监督管理机制和巡查制度,严防各类饮用水水源风险隐患,到2025年,“千吨万人”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对辽河、浑河、蒲河重点流域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堤防整治、河道清淤、种植护堤林等措施,提升改造河道水质,提高河流的防洪标准。

2.以绿荫城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完善退耕还林还草等补偿机制,推进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稳步增加,强化三北防护林、辽蒙边界、新民市西北部等防风阻沙带绿化建设。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实施“铺满绿”工程,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按照城市生态空间布局,建设郊野公园,着力推进浑河两岸建设。结合土地整理和新区开发,通过新建城市公园、“口袋公园”、百里运河公园,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建设城市景观街路,丰富主次干道沿线绿地植被层次,完善环状防护绿地及铁路沿线防护绿带,各类附属绿地工程应满足《沈阳市绿化条例》要求。对城市绿化园林设施进行全生命周期维护和精细化管理,确保绿化园林设施的总体数量、完好水平和景观品质。

进一步完善城市休闲绿道。打通浑北主城慢道断点、新建浑南水系慢道、贯通浑河两岸慢道、续建四山连爬绿道,形成南北环城水系慢道和棋盘山“四山连爬”登山慢道,储备辽河景观带、蒲河景观带、浑河景观带、北沙河景观带等骨架绿道,以及二级山水慢道与三级人文慢道建设项目,并适时启动。

3.以园美城

结合生态绿楔布局郊野公园。完善“三环、三带、四楔”结构性绿地布局,考虑在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条由外延伸到城市内部的生态绿楔中布局郊野公园,为居民提供就近亲历自然、康体娱乐、休闲体验的空间场所。

强化绿水交融的城市公园布局特色。完善蓝绿交织、亲近自然的生态网络,减少城市内涝、热岛效应等,提高城市韧性和通透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围绕南北环城运河、蒲河等水系沿线,提升和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共空间。完善城市公园分级布局,重点加强现状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足地区的补绿建设,同步完善公园绿地服务设施,切实满足居民群体活动、户外健身、休闲娱乐需求。

(二)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新突破

1.开展土地污染防治

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加强耕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严格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以高风险在产企业及拟开发利用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项目,医疗废物、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率达100%,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不低于90%。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治理修复和用途管制)试点项目,持续推进镉污染耕地地块周边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加强工业废物处理处置。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监管平台。强化部门联动,加强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用地管理和风险管控,禁止未达到土壤质量要求的地块,进入用地程序。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扩大保护性耕作覆盖面积,实施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

2.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治理

强化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进一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监管、环境空气质量智慧管控、重污染天气应对和环境执法等基础能力建设,持续实施抗霾攻坚,巩固大气治理成果,加强全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力建设。统筹推进供热结构调整,深化燃煤锅炉减排,建成区内具备条件的65吨以下供热燃煤锅炉就近联网,暂无法实现联网的,全部实施清洁化改造或执行超低排放。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建设,适度稳妥推进煤改气,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使用,重点实施预拌和沥青混凝土生产企业清洁能源替代、发展物流园大型LNG运输车等工作,鼓励机构、商场、学校、医院使用燃气供暖或电供暖,鼓励居民采用家庭壁挂式燃气炉或电供暖,推进城乡结合部重点地区实施清洁化改造,强化散煤污染治理,实施秸秆焚烧综合整治,全面消除秸秆焚烧隐患。开展工业废气处理工程,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工厂,编制“一厂一策”深度治理方案,在重点区域建设VOCs网格化预警监测系统,提高监测管控能力,重点实施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65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工业窑炉深度治理等工作。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包括裸露地面的绿化、硬化治理,运输车辆扬尘治理与监管,建成区建筑施工现场扬尘监管与治理等。开展大气雾霾监控预警与防治工程,建立大气重点监控管理系统,对大气污染源实行自动实时监控和超标预警。十四五期末,全市力争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即PM2.5力争达到35微克/立方米。

(三)加快推进海绵城市设施建设

1.显著提升排水防涝能力

因地制宜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新城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排水防涝设施,老城区结合城市更新改造,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建设齐贤子系统泵站和雨水干线,完善肇工、东西部截流等子系统的雨水支线,新建管线30公里。建设曹仲、于洪新城西南部、首府等重点发展区域的配套雨水泵站和管线,解决曹仲、苏宁小镇、皇姑北部地区的排水问题,新建泵站4座,管线34公里。建设广业路、永安片区、张士甲雨水泵站,完善区域雨水系统出口,新(扩)建泵站4座。建设七二四调蓄池,缓解七二四地区雨水排放压力。“十四五”期末,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降雨,老城区雨停后能够及时排干积水,低洼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大幅提升,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新城区不再出现“城市看海”现象。在超出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条件下,城市生命线工程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功能不丧失,基本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2.补齐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短板

落实国家、省关于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要求,实施“一口一档、一口一策”管理。完成南部三期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增加处理能力50万吨/日,总规模达到130万吨/日。完成红菱、姚千等2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推进夹河污水处理厂关停,建设桃仙二期污水处理厂、文旅小镇污水处理厂。加强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全处理能力,采取综合措施,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50万吨/日以上。

3.逐步开展雨污混接摘除工程

建设雨污分流的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减少雨水对污水管网和污水厂设备的压力,节约能耗,保证污水系统正常运行。开展滑翔地区、于洪新城、三家子、八家子、经开区、新开河沿线、方家栏、浑南新城、浑南老城9个区域雨污混接综合治理,逐步消除分流制地区现有雨污混接现象。强化新开发建设区域雨污分流建设及接管管理,严防新生雨污混接问题。

4.有序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

有序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在河湖景观补水、杂用水、工业用水三方面开展再生水利用,围绕集中供水用户和景观补水形成主干管线网络,新建再生水设施9座,再生水管线106公里(不含综合管廊内管线),加水点41处。

5.全面落实源头地块海绵化建设

结合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小区建设、绿地公园建设、道路广场新建改建等源头地块工程,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指标要求,因地制宜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城乡结合部提升改造。开展城乡结合部17条出口路环境整治,重点实施“五清五治五改五提升”20项措施。完成沿线28个保留村屯的提升改造、27个村屯拆迁工作,着力提升城乡结合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村容村貌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庭院、美丽村屯、美丽田园”发展目标,持续加强村庄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治。提高村庄绿化率,做好古树名木复壮及病虫害防治。大幅提升照明设施数量,实现村内主干道路和公共活动场所照明设施基本覆盖。推进村庄美化环境整治,打造入村第一景观,加强村庄景观路建设,开展村庄公共空间整治。依托辽代遗迹和满锡文化、辽河风情和辉山风光,着力打造具有盛京韵味、关东风情的美丽乡村特色景观。

七、提升文化品质,打造区域文化创意中心

(一)实施“文化+”战略,开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1.建设盛京都城历史文化体验区

做优文化发展空间,以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为重点,强化内方外圆的传统都城格局,推进盛京皇城“一轴三组团”、盛京皇城博物馆群建设。实施惠工街、青年大街、顺通路、南关路等共同构成的盛京城廓景观治理。通过建设历史文化慢道、主题游线、街路标识,增强历史文化体验,实现文商旅融合发展。

2.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持续完成《沈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各类项目。统筹文化遗存发掘、修复、保护与展示,突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文化主线,全面开展历史建筑资源数据整理,支撑数字文化、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实现历史建筑信息的查询与定位等功能。持续推动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西塔等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提升利用,实施文物、历史建筑修缮工程,构建文化特质空间,强化城市格局风貌塑造,提高历史资源利用水平。完成满铁奉天公所旧址、奉天咨议局旧址、吉祥寺等12处濒危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加强辽河国家公园、金沙滩国家沙漠公园等自然遗产保护开发。

(二)“以文化城”,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1.加强文化地标群建设

优化升级特色化、地标性文化空间建筑,凸显地域特色和设计因素,逐步形成以沈阳文化设施群为特征的城市文化形象载体。推动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为标识的“红色”地标群、以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飞航空博览园为标识的“文博”场馆群、以沈阳皇城为标识的“盛京文化”展示群、以沈阳美术馆为标识的“艺术”展馆群、以盛京大剧院为标识的“品牌”演艺群、以奉天工场为标识的“老旧厂房更新”创意群等“标志性”文化地标群建设。制定《沈阳市“百馆”工程三年(2021-2023)行动方案》和《沈阳市博物馆事业发展扶持办法》,建成品牌突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拥有100家以上博物馆的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

2.加快城市书房和城市书屋建设

创新经营模式,规范logo设计、内部标准和运作模式,每个区、县(市)建设1-2个城市书房,每个街道建立1-2个城市书屋,让城市书房成为有温度、有文化的城市地标。

(三)“以文化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1.弘扬乡村历史文化

深入挖掘辽金、清、民国、红色、老工业基地等历史文明,满族、蒙古族、锡伯族、朝鲜族等民族文化资源。落实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谋划美丽乡村建设中涉及的历史文化项目,对石佛寺、辽滨塔、叶茂台等3个历史文化名村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升。结合“康平卧龙湖冬捕文化祭礼习俗”“白清寨泥塑民间技艺”“焦家玉米面传统制曲酿酒工艺”“锡伯族弓箭传统制作技艺”“肖彤葫芦刻绘技艺”等在内的一批涉农非遗项目,推进文旅村居融合,引领乡土文化发展。持续建设新民文化博览园、沈南第一个党支部、东北航空历史纪念馆、杨城寨村、谢荣策革命烈士陵园等一批乡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开发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有机融合自然人文资源、文旅村镇、田园综合体等元素,留住山村风情、乡村记忆。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打造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区、金沙滩国家沙漠公园、蒲河和辽河沿线等湿地公园等一批特色自然风景区,推进稻梦空间景区创建4A级旅游景区,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消费区。以体育赛事与艺体高校为媒介,宣传推介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创品牌。

3.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市、区县(市)、乡(街道)、村(社区)的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提高村镇文化广场与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覆盖率,到2025年沈阳市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覆盖率提升到98%以上。尝试推广“一村一舞台”,实现“一村一文化干事”。在农村和偏远地区设立图书馆和文化馆分馆,普及数字文化推送服务,配置流动文化服务车辆、器材,畅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八、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一)全面建设数字城市

加快推进“一网统管”建设工作。整合政务服务、城市运行、社会治理等基础应用和智慧健康、智慧交通等行业应用,搭建城建相关应用场景,实现“一脑管城”“一网治城”“一码通城”,支撑城市治理精细化与高效协同运行。形成城市治理各项工作“发现→推送→处置→反馈→评估”闭环式管理流程。逐步运用数据资源优化城市公共资源,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

加快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础操作平台,将三维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打造成智慧城市的基础平台,助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智能建造、智慧市政、智慧社区、城市综合管理等领域信息化应用场景深度融合。针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碎片化”“城市病”突出等问题,通过城市信息模型(CIM)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数据汇聚、技术融合和业务协同,推动城市建设管理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加强水、电、气、热、建筑、桥梁、道路、地下管网、灯杆等城市设施的智能化感知和监控管理水平,推广智慧路灯、智慧站牌等新型承载网络、新型智能设施和集成载体。提升数字化管控能力,加强对林、土、噪声和辐射等城市生态环境数据的实时获取、分析和研判。实行数字化城市治理,发展智慧警务,建设公安大数据和“智慧交通”平台,推动交通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完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建设基层治理服务管理平台,深化社区数字网格化管理模式应用。打造智慧出行平台“车城网”,率先在大东、浑南、铁西开展自动网联汽车试点。建立集中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推广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

(二)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滚动编制《城乡建设发展白皮书》。结合城市体检数据,客观反映上一年度沈阳城乡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展示年度城乡建设的关注重点、主要工程和工作亮点,提出年度城乡建设工作思路。以政府官方出版物的形式对公众发布白皮书,进一步强化对各相关部门实际工作行动指导,公开对广大市民和投资者作出郑重承诺。

建立交通发展年度报告编制与公开发布制度。通过统筹交通相关部门数据,综合运用视频采集、手机信令、抽样问卷、GPS浮动车数据采集等多种手段,汇聚和整合各类交通信息资源,评估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建设水平和运行效果,形成交通年报,为科学规划、建设以及精细化管理城市交通,提高交通效能,改善交通环境提供可靠的数据决策依据。

建立城乡建设储备项目库制度。规范城市建设项目谋划生成、筹融资、组织推进、监督检查等方面的管理行为,强化城市建设和维护改造计划的执行与落实,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通过实行城建项目计划统筹管理,强化建设项目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以季度为单位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动态更新,并实行建设项目实施跟踪管理制度,使城市建设管理方式从分散向聚合、从粗放向集约、从规模扩张向功能完善和质量提升转变。

持续开展城市体检。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要求,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常态化机制,构建“监测-诊断-治理-维护”的城市体检闭环工作体系。结合“城市大脑”数字化建设,打造城市体检信息平台,设计有导向、能预警、易收集、可定量、可反馈的指标体系,实现城市体检数据实时收集和监测,拓宽体检数据获取渠道,健全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和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城市体检评估报告》对年度城市运行情况进行综合总结、趋势判断和问题诊断。针对城市问题短板,提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议,并反馈指导下一年城建实施计划与城建项目储备库,促进城建项目的滚动实施。

积极发挥地方标准对建设管理的指导作用。结合沈阳实际需求,持续编制、印发和宣贯《道路减速设施设计标准》《施工期间交通调流组织导则》《智慧灯杆技术规范》《城市更新空间单元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等地方标准,满足沈阳气候、风俗、用地等特殊技术要求,将城乡建设行业内的优秀技术和创新理念切实落实到建设设计、施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加强建设科技成果研究、应用和转化。构建新型创新平台,完善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建设科技研究能力,突破重点关键技术研究瓶颈,着重开展城市有机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技术研究和示范、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交叉口评价指标研究及应用程序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技术研究和规模化应用示范等一系列示范工程建设,加速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持续优化工程建设审批。建立“用户线上申报、部门并联审批、材料自动流转、证照电子生成、档案在线归集”的建设项目审批全程网办模式。优化项目策划生成机制,以一张蓝图为核心,全面落实净地出让、带方案出让、区域评估等改革举措。优化办理方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政务服务、技术审查事项,一律纳入清单管理、固化并联实施、依次进入空间协同和联合审批平台办理。优化再造审批流程,推动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分离。全面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告知承诺制”,不断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取得竣工验收整体审批时限控制在40个工作日内。

加大基础设施安全投入,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城市内涝、轨道交通、施工现场、道路桥梁等领域安全整治工作,全面排查桥梁、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管网等城市生命线工程,消除各类重大风险隐患,深度挖掘城市生命线运行规律,加强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与管控精细化治理模式。严格安全生产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九、加快形成绿色建造新模式,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绿色建筑发展水平

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城市更新、新建建筑、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稳步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筑用能结构向清洁化转型,积极开展区域级绿色生态示范,引领沈阳市绿色发展转型、低碳循环发展与人居环境品质综合提升。通过绿色建筑标准的全面应用、超低能耗建筑的加速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逐步实施,形成节能低碳、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建筑用能体系,为加快实现沈阳市建筑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控制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基本级及以上标准规划建设,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的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75%节能标准,建设超低能耗建筑5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有改造价值的城镇老旧小区的节能改造,完成既有建筑绿色改造15个示范区创建,城镇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消耗比重稳步提升,实现民用建筑能耗总量控制在1300万吨标准煤以内,建筑碳排放总量控制在2600万吨以内。

(二)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步伐

完善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产业链条和管理体系,形成建筑业与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融合发展的新业态,现代建筑产业集聚效应突出,智能建造跨越式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现代建筑产业经济效益突出,引领全国现代建筑产业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老工业城市更新。

装配式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力争到2025年,新建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70%以上,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装修率达到80%以上,装配率达到50%以上,部品部件标准化率达到75%以上,政府投资项目50%以上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显著提升智能建造水平。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驱动力,大力推进BIM技术应用,发展建筑产业互联网和建筑机器人。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和城市大脑城管系统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率先开展BIM技术试点示范。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试点推进施工图BIM审图模式。培育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建设3-5个智能建造产业园区,成立智能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建筑业与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打造核心竞争力。

将现代建筑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到2025年,力争现代建筑产业年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创建1-2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园区类产业基地,培育20个以上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现代建筑产业加速融入“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产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突出科技创新成果。坚定以科技为引领的发展思路,建立研发-应用-推广的发展路径,在国家试点示范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建筑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园、一中心、一基地”,打造“中国(沈阳)建筑产业园、中国(沈阳)建筑产业培训中心、国家现代建筑产业科技研发基地”。以科技创新提高建造效益和建造品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三)强化建筑产业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产业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产品体系和人才体系。持续开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建设、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等新兴建筑市场,支持、培养地方建筑企业充分利用新兴建筑市场做大做强。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培育龙头企业,做精做优专业化企业,大力发展劳务企业,做大做强地方企业,持续培养外向型建筑企业。全面推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不断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完善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条,继续推广全流程信息化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加快推进智能建造和创新驱动,积极推行智能建造,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持续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织牢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体系,深化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加快工程质量安全智慧监管系统建设。进一步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全面提高建筑业监管和服务效能,积极营造市场主体诚信经营环境,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投标市场,尽快完善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强力打造财税融资扶持平台。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高端人才、骨干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十、做好城市更新试点工作

按照“沈水之阳,万象更新”的工作思路,以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为指引,重点围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划分城市更新单元、修复城市生态、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完善居住社区功能、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等任务,实施宜居、绿色、人文、韧性、智慧等特色项目,通过风貌塑造、产业升级、活力营造、文脉传承、科技创新引领城市更新工作,打造“美丽沈阳”。

(一)城市更新工作机制

为强化城市更新相关部门组织协调,有效衔接策划、规划、设计、审批等多个环节,形成顶层设计政策包和落地实施机制包,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为高质量实施城市更新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顶层设计政策包主要包括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沈阳市城市更新专项总体规划、城市更新单元审批操作规则、其他需出台的核心政策文件。落地实施机制包主要包括城市更新项目区域评估报告成果规范、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城市更新年度投资建设计划、沈阳市“两环十横十纵”街道更新工程实施方案、沈阳市老旧小区改造(园区内)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沈阳市历史文化名城品质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3年)、沈阳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实施细则等城市更新工作配套政策性、规范性文件。

(二)城市更新工作任务

1.统筹城市布局,优化城市结构

完善全域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布局,结合沈阳市“一枢纽、四中心”建设与核心发展板块,形成“总体-片区-单元”三个空间层次,围绕城市科技、产业功能提升,结合未来五年城市空间发展重点,针对军用机场搬迁、重点地区开发以及重点产业投资,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有序疏解特大城市非核心功能。

2.按照城市更新单元特点,有序推进试点工作

结合城市体检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自然环境、产权边界等因素,在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划定城市更新单元。推进成片连片更新,联动改造,加强各类配套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的共建共享。深入推进盛京皇城片区、沈飞工业文化片区、一河两岸延线片区、于洪区沙河子片区、和平区北六经片区、大东区德增片区等重点片区更新工作。

3.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高城市公园绿地覆盖率。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根本治理,“突破气、优化水、治理土”,努力打造青山、碧水、蓝天、净土的高品质生活环境。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公园城市理念引导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城市生态环境。

4.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建设,逐步补齐城市短板

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建设“轨道上的城市”,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完成重点街路、交通接驳、出口路优化,实施交通枢纽TOD综合开发。统筹推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5.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

坚定文化自信,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注重人居环境改善,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6.加强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构建幸福生活家园

改造、建设居住社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补齐城市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一拆五改三增加”工程。结合排水防涝等城建项目排迁工程以及市政道路新建、翻修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中心城区的老旧灰口铸铁燃气管线及老旧供水管网实施全面改造。2025年前,完成全市172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7.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协同发展

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建设。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规划、设计与管理,赋予老城新慧,打造智慧城市,实现城市协同发展。

8.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强防洪排涝能力

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导,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推进、综合治理,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灰绿结合,统筹推进城市防洪排涝相关工作,基本解决城市内涝积水问题。在系统评估排水防涝工程建设效果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持续开展排水防涝补短板工作,发挥绿色设施和灰色设施的综合效益,打造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系统,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推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统筹协调,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加强行业党建工作指导、规范行业党组织建设、提升行业党建工作能力,不断开创行业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强政治保障。

(二)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完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统筹整合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力、文化特色、城乡建设管理,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强化规划刚性,做好项目谋划,推进详细规划编制,加强专项规划统筹,实施规划编制计划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加强规划分工落实,建立规划“编制-实施-评估-调整”的滚动循环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法定规划,依法严厉处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共同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形成以规划为指引,全市上下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效果共评的生动局面。

(三)推进城建全周期管理

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政府管理从“事前审批为主”向“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转变。动态维护更新城建项目储备库,科学制定年度城建计划。加快推动项目立项,高标准编制可研初设,持续优化工程建设审批,建立“用户线上申报、部门并联审批、材料自动流转、证照电子生成、档案在线归集”的建设项目审批全程网办模式,推动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分离。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合理有序安排项目建设进度,明确责任分工,把控用地、拆迁、排迁等系统要素进度计划,做到目标有人抓、指标有人落、项目有人做,确保规划落地。建立星级管理制度,分类管理推进项目建设,实行项目周报、月报制度,引入鱼骨图分析法,统筹落实项目关联要素,强化责任机制、调度机制和督考机制,加快项目推进。开展项目绩效后评价,综合评估城建项目预期目标、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可持续性以及管理工作。加强城市治理风险管控,强化水利、供气、交通等重点工程运营维护,着力解决国省干道交通安全隐患、城市道路破损、广告牌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四)完善部门协调机制

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闭环管理、分级管理,统筹协调解决制约城建工作的重大问题,健全市、区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深化城乡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城建系统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和职责范围,建立城建管理部门的权力和责任清单。深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向区、县(市)放权赋能,夯实基层责任,激活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推动实现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五)拓展城建融资渠道

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多规合一”,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切实由项目主导向规划主导转变。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机制,明确市区两级政府、社会、企业职责,实行资金分级保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创新城建融资机制,支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创新金融产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积极探索“专项债+市场化融资”“PPP+XOD”组合等新型融资路径,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促进政府、企业、业主等利益群体的求得最大化共识。强化项目策划,完善准经营性项目的经营与收益机制、公益性项目资金筹措与偿债机制、公共产品与服务价格补偿机制等。把握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机遇,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解决补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建设资金缺口。探索土地综合片区开发模式,建立“轨道交通+土地开发”的可持续建设运营机制。完善竞配建管理制度,鼓励土地出让竞配建市政基础设施。发挥价格杠杆引导资源优化配置,适时启动生活垃圾收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政府性担保平台运行机制和风控机制,探索建立投资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证券公司+会计师+律师“六位一体”市场化合作机制。

(六)推进社会多元共治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工作的指导,发动居民、社会力量和有关单位参与旧住宅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协商解决方案设计、资金筹措、后续管理等问题,维护城市更新活动的正常秩序。市和区、县(市)城市更新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征求和确保利益相关人和社会公众对城市更新必要环节方案等内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市级统筹主导、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抓好落实的三级网格管理工作格局,推动实现“多网合一”、全城覆盖。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增强市民法治意识。构建更加开放的公众参与格局,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动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和市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深入开展富有窗口性、服务性、群众性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