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中原,这是当今全世界华人的共识。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根绝大多数也在中原,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经不完全考证,在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在河南或部分在河南。济源地处中原,历史悠久,史上曾是诸侯建国的名邑,得姓授氏的必众。当时西周的三公和苗姓封地就在济源,即召公、芮公、毛公、苗亭。另外,济源也是东周在此分封采邑较多的地方,见诸史料的就有13个。它们有的以国或以邑为氏,有的以封地或住地为氏,因此而发源于济源的姓氏就有5个之多,它从另一个侧面彰显出济源历史的古老与久远。

一个姓氏一部史,一个姓氏续写千年情。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成都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历史研究时这样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成立五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也谈到:“以姓氏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港澳台和海外侨胞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中华姓氏已经成为传承文明,解读历史,透视社会的微观窗口。它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内涵,潜在着一种凝聚力、亲和力和浓厚人文的情怀。以此为纽带,连着你我他,连着中国与世界,这就是姓氏文化的魅力所在。

目 录

采邑为氏说苗姓
采邑为氏说樊姓
采邑为氏说皮姓
采邑为氏说邵姓
以国为氏说原姓
以国为氏说向姓
以国命名说苏姓
以国为氏说单姓

采邑为氏说苗姓

寻根溯源



苗姓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时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其后以邑为氏。

楚庄王九年(前605),时任楚国令尹的若敖曾孙越椒(字伯棼),想夺取王位,就发动了叛乱,但楚庄王用诱兵之计,置越椒于死地,这就是历史上的“若敖之乱”。越椒死后,家族受牵连,年轻的儿子贲皇流亡到了晋国。晋君当时是晋成公,对贲皇的到来以礼相待,封贲皇为大夫,食之苗邑。

贲皇到晋30年后,在周简王十一年(前575)时,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楚、晋鄢陵之战,战斗的结果是晋厉公采纳贲皇建议,大获全胜。晋军的胜利,使晋国得以重整霸业。晋厉公对贲皇更加器重,封为佐政。贲皇尽职尽责,成为晋国的八大良臣之一,为晋国的强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人评说“虽楚有才,晋实用之”,形成了著名的“楚才晋用”的历史典故。

历史名人

苗发: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潞州壶关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初为乐平令,授兵部员外郎,迁驾部员外郎。仕终都官郎中。发常与当时名士酬答,但诗篇传世颇少。

苗晋卿:潞州壶关(今属山西)人,唐代大臣。进士出身。玄宗逃亡入蜀后,被肃宗拜为左相。唐军还师国都后,封为韩国公。代宗时,吐蕃曾占领京都,其被胁迫而闭口不言。其子苗丕,历任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郎中,官终河南少尹。

郡望

1、上党郡,秦时所置,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北),西汉移治今山西长子西;

2、济阴郡,汉为定陶国,后置郡,治所在今山东定陶;

3、东阳郡,三国吴所置,治所在长山(今浙江金华),南朝陈改称金华。 (返回目录)

采邑为氏说樊姓

寻根溯源



樊姓出于姬姓。《通志·氏族略》记载:“樊氏,姬姓,周文王子虞仲支孙仲山甫,为周宣王卿士,食采于樊,因邑命氏。”如此看来,头一个以樊为姓的是周文王的曾孙,由于他担任周天子的卿士,同时食采于樊,所以也就跟当时许多拥有采邑的人一样,“以邑命氏”而姓樊。古代的樊地(国)位于周天子的王畿之内,在今济源市以西一带地方。这里便是全国姓樊人家的发源地。

历史名人

樊 哙:汉初将领,沛县人。楚汉战争时,项羽的谋士范增打算在鸿门宴上谋杀刘邦,樊哙持盾闯入,斥责项羽,使刘邦得以脱身。灭秦后,与张良谏刘邦不要贪图咸阳宫室安乐,遂封存重宝财物府库。以军功封 舞阳侯。

樊 圻:明万历四十四年至清康熙三十三年后(1616-1694后)清画家。字会公,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擅画山水、花卉、人物。为“金陵八家”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柳溪渔乐图》

郡望

1、上党郡:战国时韩国设置,秦灭韩后沿用,其地相当于今山西省沁水以东地区。

2、南阳郡:战国时秦国初置,其地在今河南省南阳一带。 (返回目录)

采邑为氏说皮姓

寻根溯源

皮(Pí)姓源出姬姓,出自樊姓,为周天子的卿士樊仲皮之后,以祖字为氏。根据《姓纂》记载,皮氏是“周卿士樊仲皮之后”,这位樊仲皮,正式建立樊国的仲山甫的后裔,曾经继承祖业,担任过周天子的卿士,如此一来,皮姓分自樊姓,就十分明显了。樊仲皮的后代,没有以原来的樊为姓,为何要改以王父字的“皮”为氏呢?其中,也是有缘故的。据后世的考证,樊仲皮排行是老二,没有成为樊国的继承人,又被分封在今山西河津一带的“皮氏邑“,他的子孙也就姓了皮。皮氏系出樊氏,上溯到济源的阳樊,所以,后世皮、樊两个姓氏自认是一家。如此分析,阳樊应在今梨林镇裴城村。

历史名人

皮日休:字袭美,唐朝时襄阳竟陵人(今湖北省天门市人)。曾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醉士、酒民。咸通八年(867年)进士任太常博士。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

郡望

1、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2、下邳郡: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 (返回目录)

采邑为氏说邵姓

寻根溯源



邵氏的姓源较为纯正,主要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始祖为姬奭。姬奭是周文王庶子,曾辅佐武王灭商,成王时任太保,与周公姬旦分陕而治,是周朝开国功臣。姬奭采邑初封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周王室东迁后,别受采邑,在今济源市邵原。据《通挚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载,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被称位召公或召伯。他后来还被封于燕国,他派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他的子孙袭召公一直是周朝的执政大臣之一。周室东迁后,召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迁徙地在今陕西省境内。后来,燕国被秦国所亡,召公的子孙以原封地“召”为姓,称召氏。据《氏族博考》所载:“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由此可见,召氏和邵氏其实同出一姓,只是写法不同而已。至于召姓改邵姓的原因,历史上没有留下史料记载,改姓的时间说法不一。据有关学者考证,是在秦朝建立前后,同时,又据有关资料可知,至汉乃有以召为姓的,此后,召姓因多改为邵姓,故召姓也就不多见了。

历史名人

邵普涵:今浙江余姚人,著名的经学家、历史学家,他曾参与纂修《继三通》、《八旗通志》等书。又从《永乐大典》中辑录《旧五代史》,并博采《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书,按照原目,编排成册,使《旧五代史》失而复得,列入正史。他还长于经学,以郭璞《尔雅注》为宗,兼采汉人旧著,撰有《尔雅正义》,成为训诂学的重要著作。今天的《四库全书》史部典籍,多出自他手。

邵信臣:东汉时任南阳太守,九江寿春人。曾历任零陵、南阳太守。在南阳任职期间,曾利用水泉兴修水利工程,组织民众开沟筑坝数十处。他与杜诗一前一后,在南阳都有惠政。时人称之为“邵父杜母”,以表达对他们的敬爱。

郡望

1、博陵郡:东汉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晋置国,治所在安平。相当于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地。

2、汝南郡:汉高帝四年置郡,治所在上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颖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 (返回目录)

以国为氏说原姓

寻根溯源



原,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起源于济源市。夏代,“少康迁原”,原国故城在今济源市西北。周武王灭商朝,西周立。封周文第十六子原叔为原伯(爵)。史称原伯贯,受封于原国。《元和姓纂》载:“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封在河内,子孙氏焉。”《通志》载:“原氏,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封于河内。……周有原庄公,世为周鲫士,故以邑为氏。”春秋时原国被晋国灭。子孙为纪念故国,遂以原国名为氏,称原姓。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晋文公重耳于公元前635年冬,率兵围攻原国,预定三天攻下,但届期未克,晋文公即下令退兵。这时,侦察人员报告说:“原人准备投降了。”军吏也建议不要撤兵。晋文公说:“信义是国家之宝,百姓靠它来保护。如果得到原国而失掉信义,用什么来保护百姓?这样做是因小而失大。”于是,退兵30里,原国人听到晋文公的话,于是就投降了。这就是“伐原示信”之故事。因为讲诚信,不战而屈人之兵,亡人之国,这本已是一件值得惊诧的事情。然而,重耳讲诚信的收获,并不止于此次战役。随着他诚信美名的传播,国内百姓信服,诸侯纷纷依附,晋国迅速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原国亡国后,晋文公将原伯贯迁往稷(在今山西稷山县南稷山下)。所以,原姓得姓历史悠久,距今已两千多年,后大批逃往各地,主要居住于太行、王屋山中以及汾河、漳河两岸,尤以河南、山西等地多此姓。

历史名人

原轸 又称先轸,春秋晋中军主帅,标准读书人出身,据说好学不倦,熟读《诗经》,最辉煌战绩是辅佐晋文公城濮一战,创造我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一举奠定晋国的中原霸主地位。当然入选十大儒将之列。

原宪 字子思,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是孔门中的一个贤者,以安贫乐道而著称。他比孔子小三十六岁,曾当过孔子家的总管,但不贪财,不把物质的东西看得太重。据《论语·雍也》记载:“原宪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又据《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死后,原宪遂隐居在草泽中。子贡相互,而结驷连骑来到原宪居住的穷僻之地,过谢原宪。原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贫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为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不免感到惭槐,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显然,原宪不愿出仕,甘于贫困,并自认队为这种近乎怪异的行为更合乎孔子的真精神。据此,原宪不仅合乎韩非的批评原则,而且完全可以因退除而获得大名,成为当时甚有影响力的学术派别。

郡望 周朝原地、轵地,汉于此置轵、波、沁水三县,均属河内郡。轵在今济源治所甫,波在轵东,沁水在波北,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后三县先后废,隋开皇间析轵县置济源县,属怀州。而轵县亦省入河内县,唐初复置轵县,旋省入济源,昔三县分立之局卒形成一统。后济源之隶属关系多有变动,于元初曾一度改置原州,寻复称济源,至今不变。 (返回目录)

以国为氏说向姓

寻根溯源



《广韵》载:“向,妊姓,出河内。”《通志》载:“向氏,祁姓。附庸之国,子孙以国为氏。”《济源市志》记载:“周幽王五年(前777),“皇父孔圣作都于向,为向国”。《诗经·小雅》中有一首《十月之交》的诗,记有皇父孔圣用好多车马,迁往向城去居住的事。

《左传》记载:公元前705年夏天,盟、向二国求好于郑国,随后又背叛了郑国。秋天,郑、齐、卫三国出兵征讨盟、向,周王转移盟、向的人民到郏。郏,即王城(今洛阳王城公园一带)。清乾隆《济源县志》记载:“向城即周向国也。《左传》桓取向以与郑。”是说向城是周代向国,后来,齐桓公攻取了向城,把向城送给了郑国。可见,在济源的采邑中,向是最早被吞并的。

据《榖梁传》记载:鲁襄公十四年(前559)春,有晋、齐、宋、卫、郑、曹等10余家大小诸侯在向会晤。这时的向不是公邑,就是由郑管辖。

《济源县志》记载:“向国在今县西南五十里,南山西曲,地名左家山。”大概在今坡头镇的左山村。

历史名人

子肸(向父):宋桓公之子,名。其孙(一说曾孙)名子戌,任宋国左师,执掌国政。公元前五四六年,他师华元故智,约合晋卿赵武、楚令尹子木在宋结盟,再次弭兵,谈判修和。此次弭兵大会共邀二十余国参加,使晋、楚藉以平分霸权。此会以后,中原各诸侯国未再发生较大战争,得以安宁十多年,这在春秋史上是少见的。子戌也因此名扬列国。他以祖父向父的首字为姓,其后子孙沿续相传,称向姓。尊向父为向姓得姓始祖。

向秀:(?—约275年),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友善,但不善喝酒。隐居不出,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他只好到洛阳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

向侃:字希颜,明朝巢县人,永乐年间中举,宣德中任靖宁州判官,后升任监察御史,一度又出为知府。他洁己爱民,不避艰苦,办事公正,清约如寒士,名节很好。

郡望

1、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

2、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一是指今整个山西省。二是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

3、山阳郡:①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地区。②在今在今江苏省的清江、淮安一带。 (返回目录)

以国命名说苏姓

寻根溯源



《辞海》对苏的解释,苏,古国名,又称有苏氏,己姓。据传夏的同盟部落昆吾的后代分封于苏(今济源西北),遂有苏氏。周初,武王封苏忿生于苏,为苏国。后迁都于温(今温县境)。其子孙以苏为姓。

得姓始祖:昆吾。名樊,字衍,己姓,颛顼之裔陆终长子。其父陆终娶鬼方氏之女为妻,一胎生下六子,其后均有封国,樊初封于昆吾(故城在今河南省许昌,后迁至今河南省濮阳),后又封于苏(一说其子封于苏),夏桀时被商汤所灭。周初,其裔忿生因功被封于苏国,后忿生迁都于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春秋初,苏国为狄所灭,子孙遂以国名为氏,称为苏姓,并尊昆吾为其始祖。

历史名人

苏洵 (1009—1066 )号老泉 字明允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

苏辙 (1039年-1112年)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欒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郡望

1、河内郡:春秋时期初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武陟西南)。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

2、洛阳郡:东魏置洛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汉水北岸。 (返回目录)

檀(单)姓

寻根溯源



西周初,武王封檀伯达于河,为檀国,一作单国,在今济源市西南。其后代分别以檀、单为姓。

历史名人

檀道济:南朝宋名将。高平金乡(今属山东省)人。东晋元兴三年(404年),从刘裕起兵京口讨桓玄,又转战各地,所向摧破,为太尉参军 。

郡望

清河郡:汉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省清河东南)。东汉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省临清东)。历代均置。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