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人物是后世颇有争议的,贾似道就是其中之一,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电影,叫什么忘了,其中的贾似道是一个南宋朝堂少有的对蒙强硬派,是宋蒙全面战争宋国的灵魂人物,一边对抗外敌一边应付国内的军阀势力和朝堂的掣肘,之后战败,自杀殉国。当时感觉三观崩坏,这简直不是贾似道而是郭靖啊。如今有网友认为他不是一个奸臣,是为了南宋灭亡背锅的能臣,我个人的观点是,贾似道还是要为南宋灭亡负很大责任的,准确的讲,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奸相。
贾似道作为南宋末期抵抗蒙古南下的重臣,在所有其参加的战役中,打的最出彩的应该是第一次宋蒙鄂州之战,当然按照《宋史》的记载,绝对是贾似道偷奸耍滑蒙骗朝廷给自己捞取功名了,不过既然在《宋史》里,贾似道是奸臣,那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好话,脱脱主编的宋史完成时间很短,应该主要还是依据宋朝自己的记录编纂,不大可能有意去捏造某个人的事迹,最多只能是在最后评价的时候加上自己的观点。所以说《宋史》中的贾似道自然是南宋末期文人刻画的样子。
《宋史.奸臣传》记载似道乃密遣宋京诣军中请称臣,输岁币,不从。会宪宗皇帝晏驾于钓鱼山,合州守王坚使阮思聪踔急流走报鄂,似道再遣京议岁币,遂许之。大元兵拔砦而北,留张杰、阎旺以偏师候湖南兵。明年正月,兵至,杰作浮梁新生矶,济师北归。似道用刘整计,攻断浮梁,杀殿兵百七十,遂上表以肃清闻。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可能《元史》会更加公正一些,这也是后世很多人认为贾似道是位能臣的重要原因,就是忽必烈曾高度评价过贾似道,不过在《元史.世祖本纪》的记载是,宋贾似道遣宋京请和,命赵璧等语之曰:「汝以生灵之故来请和好,其意甚善,然我奉命南征,岂能中止?果有事大之心,当请于朝。」是日,大军北还。但是没有具体记载忽必烈到底有没有和贾似道谈议和条件,当然必须声明的是,忽必烈率大军北还,最大原因是为了回去争夺汗位,鄂州战事远远没有汗位重要。
记载忽必烈夸赞贾似道的话,是通过忽必烈身边两位属臣说出来的,《元史.廉希宪传》希宪曰:「昔攻鄂时,贾似道作木栅环城,一夕而成,陛下顾扈从诸臣曰'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还有一个是郝经针对蒙古国王蒙哥战死于合州钓鱼山,国中诸王蠢蠢欲动,因此写的《班师议》诸将归罪士人,谓:“不可用。以不杀人,故不得城。”曰:“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岂士人之罪乎!”益禁杀人。岿然一仁,上通于天,久有归志,不能遂行尔。然今日事急,不可不断也。
那么忽必烈还是对防守鄂州的贾似道很看好的,所以我说贾似道还是有能力的,我认为能与奸并不冲突,而且没点能力,怎么得到皇帝重新,压制朝臣,再坏的人也干过好事,贾似道就不能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吗?包括贾似道主力推行的公田法,从唯物辩证法来看贾绝非脸谱化的奸臣,也算有能力的宰相了,能看出宋朝财政枯竭的原因并敢于提出改革也算极有魄力的人了。
当然,我要重申我的观点,贾似道是一个有能力的奸臣,贾似道和秦桧绝对不一样,早期还是奋发有为的,但晚期的确坑了南宋,所以不能能臣为由,试图洗白翻案,这是偷换概念的观点,本身就有问题。贾似道有诋毁不否认,但综合各方史料,总会有正有负,像王安石,有宋一代诋毁他的人可不少,按照宋人的标准,绝对是该进奸臣传,而且属于永世不得翻身那一类。即便这样,宋史也还是相对乐观的,因为有其他材料综合参考,但像贾似道这样诋毁的这么彻底的恐怕没几个。
而在之后关键的襄阳之战和丁家洲之战,贾似道是要负不可推卸责任的,《宋史.奸臣传》时襄阳围已急,似道日坐葛岭,起楼阁亭榭,取宫人娼尼有美色者为妾,日淫乐其中。惟故博徒日至纵博,人无敢窥其第者。贾做为宰相,用听话的文臣武将没错,关键是为什么有名的文臣武将不理他,襄阳被围6年,最后无奈投降,这是客观原因,援军进不去,既然大宋亡了,作为最后的宰相就得负责。
丁家洲之战,贾似道所率的是南宋最后的精锐,《元史·阿术列传》宋丞相贾似道拥重兵拒芜湖,遣宋京来请和。可以看出来和之前的鄂州之战相同,贾似道都是想要谋求和谈的,不过蒙古已经征服了广袤的土地,自然是不会让南宋偏安一隅的,这一点贾似道还在报以希望是不可取的,二月辛酉,师次丁家洲,遂与宋前锋孙虎臣对阵。夏贵以战舰二千五百艘横亘江中,似道将兵殿其后。时已遣骑兵夹岸而进,两岸树砲,击其中坚,宋军阵动,阿术挺身登舟,手自持柂,突入敌阵,诸军继进,宋兵遂大溃。
在贾似道的布阵中,大致可以看出他是布置了两道防线,可是在孙虎臣战败后,十三年二月,夏贵举淮西诸城来附,这直接导致了宋军防线的崩溃,说明贾似道识人不明,那个夏贵投敌最主要的原因是害怕贾似道大胜了,着自己麻烦,因为他之前在战场上退却过,而贾似道在动乱之际,没有收拢溃兵,稳定军心,而是直接跑路了,列郡守于是皆遁,遂入扬州,导致宋军军心动乱,被蒙古大军轻易击溃,南宋也丢了最后的抵抗本钱,所以说贾似道给南宋盖上了棺材板一点都不过分,他的确有能力,但显然不是在统军御敌这方面,如果是孟珙孟大帅,是不会败得这么惨的,而且估计蒙古人也很难南下。
所以说南宋从来不缺治国的能臣,缺得是决胜的战将,这也和有宋一代皇帝从来不相信和依赖战将有关。贾似道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可惜作为权臣参与了太多他不擅长的领域而加速了国防线的溃败。当然南宋已成烂摊子,想整治,需要引入新的阶层和势力,台面上要提拔新人自己人,这都需要时间和资源,以及时机。但是根本没有资源来培育新阶层了,各个集团核心利益是吸血,抗元不抗元已经不重要了,就像明末一样。对于贾似道该如何评价,我觉得,文天祥的话说的很明白,“己未鄂州之战何勇也,鲁港之遁何哀也”,贾似道这个人他有功,但是抵消不了他拖累南宋所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