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圆钮,四叶纹钮座,云气纹缘。双线方格内十二乳钉间刻有十二辰的字样。八枚连弧纹乳钉及博局纹将内区分为四方八极,分别配置:龙与凤鸟、虎与独角兽,朱雀与禽兽,玄武、禽鸟及蟾蜍。各方空间还填以小禽之类,外区铭文:“新有善铜出丹阳,湅(liàn)。尚方佳竟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
“博局”纹从何而来?
博局纹也称规矩纹,是汉代铜镜中较多见的一种纹饰。过去中国和日本学者称之为“规矩纹”,欧美学者则习称“TLV纹”。近年来一些学者经过考证认定,此镜纹来源于博戏棋局上的纹饰。
早在汉代之前,中国的先民就发明和使用了规与矩,其几何形状与这件四神博局纹铜镜背面的T、V、L符号纹饰相同。镜背方框的四个角,都分别对着四个“V”形符号纹饰,过去人们将其称为“规”。“规”是画圆用的工具,今天称之为圆规。在背面纹饰中与四个“T”形纹饰正对面的“L”形纹饰,被人们称之为“矩”。“矩”是角尺,是木工刨方形木料时用来画线或测量的工具。规与矩平均分布在图案之中,显得非常有规律。
从道教的思维去考虑,镜背方框外的四个“T”饰应为四个柱子。因有了四个天柱顶着,才使得四方的人们安居乐业而不用担心天会塌下来。真可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道家的宇宙观认为天下分五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中。镜背中心的钮代表着中央,以钮孔为中心形成子午线分出南、北。对着钮孔子午线上为南、下为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火向高处烧,水往低处流。因此,镜背纹中正对着钮孔的铭文中,有一侧为午,为南为上;另一侧为子,为北为下。以钮孔为中心与子午线呈垂直的方位两侧,一侧为辰,为左为东;另一侧为酉,为右为西。辰、午、酉、子分别代表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在四个方位的外面,分别由四个神灵守护: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古人讲究坐北朝南,依照这个方向来看四神各自所代表的方位,形成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我国古代民间有一种游戏叫博戏,它所使用的工具称为博具。博具棋盘上的纹饰与此镜上的符号纹饰完全相同,所以它也被称之为“博局纹”。
博戏这种棋艺,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至汉代博戏盛行,老幼皆知。善博者在社会上受人尊敬,西汉王朝还专门设有博待诏官。《汉书•五行志》记载:哀帝建平四年,“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仟佰,设张博具,歌舞祠西王母”。《西京杂记》卷下《陆博术》称:“许博昌,安陵人也,善陆博,窦婴好之,常与居处。其术曰:‘方畔揭道张,张畔捐道方;张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张,’三辅儿童皆诵之。”
博具这时还常被用作嫁妆和随葬品,甚至人们在举行祭祀时,也张设博局。可见博戏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将“博局”纹饰用在铜镜上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我国以往的考古发现中,汉墓中就发现了博具。1974年马王堆三号墓中曾出土一套完整的博具。
根据玩法的不同,博具可以分为投一焭(qióng,骰子)的博、投二焭的博和六博等。马王堆的那套博具就属于投一焭的博,它由一个博局(即棋盘)、十二个大棋子(其中六黑六白)、二十颗小棋子、四十二根筹码和一个十八面体的骰(tóu,即色子)子组成。它与六博的不同之处是用焭而不用箸(zhù,相当于骰子,为细长的圆棍)。另外它所使用的四十二根筹,也是六博所没有的。
关于博具的使用方法,史料中没有完整的记载,但根据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可以大致了解这类博具的玩法:两个人面向棋盘而坐,分别执六枚黑棋与六枚白棋,并将棋子置于博局上所绘的十二个L形或T形的曲道上,然后轮流掷骰子。由于骰子是十八面的球形体,所以投出以后,要旋转一阵才能停下来。骰子停下来后以最上面所刻之字行棋,即所谓“视其转止,依以争道”。十八面中,有一面刻“骄”字,如果投得“骄”,则把棋竖起来,称为“骄”棋或“枭”棋,是指一种有利的棋步,与之相对的一面刻的“妻畏”字,是“骄”的反义词,表示不利的棋步,其余十六面刻有数字一至十六。通过投掷骰子所获得的数字来行棋,从而获得对方的筹码,最终是以筹码的多少决定胜负。
当时玩博戏的关键在于棋路畅通,故有弈棋双方争道的现象,甚至为此发生过流血事件。如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汉朝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件重大事件——七国之乱,而发生此次事件的导火线就是博戏。《史记•吴王濞(bì)列传》中记载,刘启在当太子时,有一次因为玩博戏与吴国太子发生争吵,刘启年轻气盛,用博具将吴国太子击死,吴王因此怨恨在心。后来景帝即位,又采纳了大臣晁错“削藩”的建议,于是吴王刘濞被激怒。他联合了楚王刘戊等,组成七个诸侯国向汉中央发动军事进攻,同时还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幌子,这次反叛后来被周亚夫率领的大军击败。小小的博局竟然引起政局动荡,真是令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