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Android 中的定时任务一般有两种实现方式

(这里我们使用的是Android 的 Alarm 机制 )

https://www.cnblogs.com/aademeng/articles/11117082.html

1.Java API提供的Timer类

不太适用于那些需要长期在后台运行的定时任务。我们都知道,为 了能让电池更加耐用,每种手机都会有自己的休眠策略,Android 手机就会在长时间不操作 的情况下自动让 CPU 进入到睡眠状态,这就有可能导致 Timer 中的定时任务无法正常运行

//Timer + TimerTask结合的方法

private final Timer timer = new Timer();

private TimerTask timerTask = new TimerTas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odo } };

启动定时器方法:

timer.schedule(TimerTask task, long delay, long period)

timer.schedule(timerTask, 0, 1000); //立刻执行,间隔1秒循环执行

timer.schedule(timerTask, 2000, 1000); //等待2秒后再执行,间隔1秒循环执行

关闭定时器方法:timer.cancel();

优点:纯正的定时任务,纯java SDK,单独线程执行,比较安全,而且还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取消执行

缺点:基于单线程执行,多个任务之间会相互影响,多个任务的执行是串行的,性能较低,而且timer也无法保证时间精确度,是因为手机休眠的时候,无法唤醒cpu,不适合后台任务的定时

2.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ScheduleExecutorService接口中有四个重要的方法,其中scheduleAtFixedRate和scheduleWithFixedDelay在实现定时程序时比较方便。

关于scheduleAtFixedRate(Runnable command, long initialDelay, long period, TimeUnit unit) 方法说明:

command:需要执行的线程

initialDelay:第一次执行需要延时的时间,如若立即执行,则initialDelay = 0

period:固定频率,周期性执行的时间

unit:时间单位,常用的有MILLISECONDS、SECONDS和MINUTES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单位会影响initialDelay和period,如果unit = MILLISECONDS,则initialDelay和period传入的是毫秒,如果unit = SECONDS,则initialDelay和period传入的是秒

    private void initTimerJob1() {
        SimpleDateFormat simpleDateFormat = new SimpleDateFormat();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1);
        executor.scheduleAtFixedRate(() -> {
            Log.i(TAG, "initTimerJob: start...");
            Log.i(TAG, "initTimerJob: "+ simpleDateFormat.format(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0, 3, TimeUnit.SECONDS);

3.Android 的 Alarm 机制 

Alarm 机制具有唤醒 CPU 的功能,即可以保证每次需要执行定时 任务的时候 CPU 都能正常工作 

Alarm 机制 使用方法

Alarm 机制:  主要就是借助了AlarmManager 类来实现的。

这个类和NotificationManager 有点类似,都是通过调用Context 的 getSystemService()方法来获取实例的,只是这里需要传入的参数是Context.ALARM_SERVICE。

因此,获取一个AlarmManager 的实例就可以写成:

AlarmManager manager = (AlarmManager) getSystemService(Context.ALARM_SERVICE);

定时任务设置:(例如设定任务 8小时 执行)

int anHour = 8 * 60 * 60 * 1000; // 这是8小时的毫秒数
long triggerAtTime = SystemClock.elapsedRealtime() + anHour;

set()方法中需要传入的三个参数稍微有点复杂,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地分析一下

第一个参数是一个整型参数,用于指定 AlarmManager 的工作类型,有四种值可选

  • ELAPSED_REALTIME    表示让定时任务的触发时间从系统开机开始算起,但不会唤醒CPU
  • ELAPSED_REALTIME_WAKEUP    同样表示让定时任务的触发时间从系统开机开始算起,但会唤醒CPU
  • RTC   表示让定时任务的触发时间从1970 年1月1 日0 点开始算起,但不会唤醒CPU
  • RTC_WAKEUP   同样表示让定时任务的触发时间从1970 年1 月1 日0 点开始算起,但会唤醒CPU
  • 第二个参数,是定时任务触发的时间,以 毫秒为单位

    如果第一个参数使用的是ELAPSED_REALTIME 或ELAPSED_REALTIME_WAKEUP,则这里传入开机至今的时间再加上延迟执行的时间。

    如果第一个参数使用的是RTC 或RTC_WAKEUP,则这里传入1970 年1 月1 日0 点至今的时间再加上延迟执行的时间。

    第三个参数    PendingIntent
    一般会调用getBroadcast()方法来获取一个能够执行广播的PendingIntent。这样当定时任务被触发的时候,广播接收器的onReceive()方法就可以得到执行。

    public class AutoUpdate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return null;
        @Override
        public int onStartCommand(Intent intent, int flags, int startId)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Log.d("AutoUpdateService ", "executed at " + new Date().toString());
        }).start();
            AlarmManager manager = (AlarmManager) getSystemService(ALARM_SERVICE);
            int anHour = 8 * 60 * 60 * 1000; // 这是8小时的毫秒数
            long triggerAtTime = SystemClock.elapsedRealtime() + anHour;
            Intent i = new Intent(this, AlarmReceiver.class);
            PendingIntent pi = PendingIntent.getBroadcast(this, 0, i, 0);
            manager.set(AlarmManager.ELAPSED_REALTIME_WAKEUP, triggerAtTime, pi);
            return super.onStartCommand(intent, flags, startId);
    

    我们在 onStartCommand()方法里开启了一个子线程,然后在子线程里就可以执行具体的逻辑操作了。这里简单起见,只是打印了一下当前的时间。

    创建线程之后的代码就是我们刚刚讲解的 Alarm 机制的用法了,先是获取到 了 AlarmManager 的实例,然后定义任务的触发时间为一小时后,再使用 PendingIntent 指定处理定时任务的广播接收器为 AlarmReceiver,最后调用 set()方法完成设定。

    新建一个 AlarmReceiver 类, 并让它继承自 BroadcastReceiver:

    public class AlarmReceiver extends BroadcastRecei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Context context, Intent intent) {
            Intent i = new Intent(context, AutoUpdateService.class);
            context.startService(i);
    

    onReceive() 方法里的代码非常简单,就是构建出了一个 Intent 对象,然后去启动 AutoUpdateService 这个服务。那么这里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其实在不知不觉中,这就已经 将一个长期在后台定时运行的服务完成了。因为一旦启动 AutoUpdateService ,就会在 onStartCommand()方法里设定一个定时任务,这样一小时后 AlarmReceiver 的 onReceive()方 法就将得到执行,然后我们在这里再次启动 AutoUpdateService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永久的 循环,保证 AutoUpdateService 可以每隔8小时就会启动一次,一个长期在后台定时运行的 服务自然也就完成了。

    接下来的任务也很明确了,就是我们需要在打开程序的时候启动一次 AutoUpdateService , 之后 AutoUpdateService  就可以一直运行了。修改 MainActivity 中的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AutoUpdateService.class);
            startService(intent);
    

    我们所用到的服务和广播接收器都要在 AndroidManifest.xml 中注册才行, 代码如下所示:

    <service android:name=".AutoUpdateService" ></service> 
    <receiver android:name=".AlarmReceiver" ></receiver> 

    执行循环流程 : 启动Service ——> 执行onStartCommand()方法并发送广播 ——> AlarmReceiver(接收广播,再次启动Service)

    android 何时使用Service 何时使用Thread

    Service是android 的四大组件之一,被用来执行长时间的后台任务,同样,线程Thread也可以实现在后台执行任务,它们的区别在哪呢?何时使用Service何时使用Thread呢?今天我也来说说我的理解和总结。

    首先,需要了解Service的几个特点。

    (1) 默认情况下,Service其实是运行在主线程中的,如果需要执行复杂耗时的操作,必须在Service中再创建一个Thread来执行任务。

    2) Service的优先级高于后台挂起的Activity,当然,也高于Activity所创建的Thread,因此,系统可能在内存不足的时候优先杀死后台的Activity或者Thread,而不会轻易杀死Service组件,即使被迫杀死Service,也会在资源可用时重启被杀死的Service

    其实,Service和Thread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Service是系统的四大组件之一,Thread只是一个用来执行后台任务的工具类,它可以在Activity中被创建,也可以在Service中被创建。

    因此,我们其实不应该讨论该使用Service还是Thread,而是应该讨论在什么地方创建Thread。

    典型的应用中,它可以在以下三个位置被创建,不同的位置,其生命周期不一样,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该Thread的目标生命周期来决定是在Service中创建Thread还是在Activity中创建它。

    (1) 在Activity中被创建

    这种情况下,一般在onCreate时创建,在onDestroy()中销毁,否则,Activity销毁后,Thread是会依然在后台运行着。

    这种情况下,Thread的生命周期即为整个Activity的生命周期。所以,在Activity中创建的Thread只适合完成一些依赖Activity本身有关的任务,比如定时更新一下Activity的控件状态等。

    核心特点:该Thread的就是为这个Activity服务的,完成这个特定的Activity交代的任务,主动通知该Activity一些消息和事件,Activity销毁后,该Thread也没有存活的意义了。

    (2)在Application中被创建

    这种情况下,一般自定义Application类,重载onCreate方法,并在其中创建Thread,当然,也会在onTerminate()方法中销毁Thread,否则,如果Thread没有退出的话,即使整个Application退出了,线程依然会在后台运行着。

    这种情况下,Thread的生命周期即为整个Application的生命周期。所以,在Application中创建的Thread,可以执行一些整个应用级别的任务,比如定时检查一下网络连接状态等等。

    核心特点:该Thread的终极目标是为这个APP的各个Activity服务的,包括完成某个Activity交代的任务,主动通知某个Activity一些消息和事件等,APP退出之后该Thread也没有存活的意义了。

    以上这两种情况下,Thread的生命周期都不应该超出整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也就是,整个APP退出之后,Thread都应该完全退出,这样才不会出现内存泄漏或者僵尸线程。

    那么,如果你希望整个APP都退出之后依然能运行该Thread,那么就应该把Thread放到Service中去创建和启动了。

    (3)在Service中被创建

    这是保证最长生命周期的Thread的唯一方式,只要整个Service不退出,Thread就可以一直在后台执行,一般在Service的onCreate()中创建,在onDestroy()中销毁。

    所以,在Service中创建的Thread,适合长期执行一些独立于APP的后台任务,比较常见的就是:在Service中保持与服务器端的长连接。

    核心特点:该Thread可以为APP提供一些“服务”或者“状态查询”,但该Thread并不需要主动通知APP任何事件,甚至不需要知道APP是谁。

    总之,我们不是要考虑该用Thread或者该用Service,而是应该为Thread选择合适的生命周期